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93)
2023(22109)
2022(18975)
2021(17437)
2020(14960)
2019(34090)
2018(33681)
2017(64267)
2016(35540)
2015(39510)
2014(39344)
2013(39141)
2012(35988)
2011(32352)
2010(32245)
2009(30058)
2008(30022)
2007(26821)
2006(23375)
2005(20858)
作者
(106508)
(88753)
(88254)
(84112)
(56508)
(42814)
(40129)
(34746)
(33643)
(31688)
(30195)
(29930)
(28346)
(28201)
(27658)
(27441)
(27218)
(26364)
(25679)
(25542)
(22302)
(21838)
(21687)
(20274)
(19929)
(19854)
(19805)
(19662)
(18121)
(17769)
学科
(142943)
经济(142783)
(113433)
管理(108524)
(97873)
企业(97873)
方法(66480)
数学(55497)
数学方法(54763)
(41750)
(40946)
业经(37785)
中国(37630)
(31331)
农业(28638)
地方(28343)
(28019)
财务(27936)
财务管理(27885)
(27530)
(26467)
企业财务(26459)
贸易(26453)
(25678)
理论(25055)
技术(24266)
(23718)
环境(21383)
(21228)
(21168)
机构
学院(508400)
大学(507496)
(199669)
管理(197616)
经济(195208)
研究(170935)
理学(170623)
理学院(168676)
管理学(165443)
管理学院(164529)
中国(128384)
科学(111180)
(108690)
(96643)
(91697)
(88372)
业大(82991)
研究所(80774)
中心(78040)
(76768)
农业(76563)
财经(73385)
北京(67816)
(66752)
(64468)
师范(63660)
(61925)
(61527)
经济学(59615)
技术(54773)
基金
项目(347260)
科学(270658)
基金(251005)
研究(243922)
(222703)
国家(220854)
科学基金(187966)
社会(152438)
社会科(144377)
社会科学(144336)
(136983)
基金项目(132905)
自然(126226)
自然科(123367)
自然科学(123327)
自然科学基金(121108)
(115599)
教育(111514)
资助(103939)
编号(97991)
成果(78588)
重点(78367)
(74678)
(73700)
(72537)
课题(67628)
科研(67525)
创新(67498)
计划(65776)
大学(63645)
期刊
(217553)
经济(217553)
研究(141378)
中国(95657)
学报(90470)
(87562)
科学(79418)
管理(74441)
(72981)
大学(66875)
学学(63379)
农业(59680)
教育(49466)
技术(44382)
(42014)
金融(42014)
业经(37156)
财经(35882)
经济研究(34073)
(34010)
(30856)
问题(29811)
图书(26948)
(26241)
技术经济(25844)
科技(24889)
统计(24049)
业大(23395)
现代(23087)
理论(22703)
共检索到743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志彬  
基于珠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全面FGLS方法考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企业竞争力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反映为对工业企业获利能力的贡献。其中,物流业、金融业、技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对工业企业利润率的贡献依次递减,表明现阶段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更大。鉴此,应构建国家价值链,减少对外资的依赖,加大科学和教育的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助于工业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  
本文基于2000-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未对本市产生预期中的碳减排效应,反而显著提升了周边城市的碳排放水平;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著提升了周边城市碳排放水平,而金融业专业化集聚、科学研究业多样化集聚以及环境治理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对本市或周边城市产生了明显的碳减排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长三角城市群应构建碳排放联控联防机制、因地制宜规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及推进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  
本文基于2000-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未对本市产生预期中的碳减排效应,反而显著提升了周边城市的碳排放水平;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著提升了周边城市碳排放水平,而金融业专业化集聚、科学研究业多样化集聚以及环境治理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对本市或周边城市产生了明显的碳减排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长三角城市群应构建碳排放联控联防机制、因地制宜规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及推进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志彬  
在城市化进入快速通道和服务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是我国实现产业深度融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本文利用2003-2014年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对京津冀、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等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进行测度,并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对其驱动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路径存在差异。因此,要基于现实经济基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以城市群为主要空间载体,选择针对性政策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志彬  
在城市化进入快速通道和服务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是我国实现产业深度融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本文利用2003-2014年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对京津冀、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等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进行测度,并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对其驱动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路径存在差异。因此,要基于现实经济基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以城市群为主要空间载体,选择针对性政策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鹏  魏超巍  
基于2007-2013年珠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空间基尼系数、赫芬代尔指数和EG指数,对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和空间集聚程度及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与行业内企业的集中特征不一致,行业内企业的集中程度呈总体递减趋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分布水平不均衡,中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通常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变化特征总体一致,行业集聚水平的差异使得各城市各具发展优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晓东  吴福象  邓若冰  
利用1998~2012年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与制造业的耦合程度,并实证探究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耦合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等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较高,低等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度较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呈正"U"形关系,部分中高等级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已越过"拐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显著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低等级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耦合促进了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结论对于当前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喻美辞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其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将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在考察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1998—2009年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以及29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珠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竞争力的这种积极效应。研究结论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技术、知识含量高,资源消耗低,可以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深化、降低生产成本、培育产品差异化优势等途径提升珠三角制造业的竞争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为东  陈丽珍  陈健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生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论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对现阶段城市化进程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与多样性则均对城市化进程具有不利影响;对部分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城市而言,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的作用相对减弱,而竞争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增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叶  刘伯凡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制造业依旧呈现疲软状态。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破除制造业的发展困境,成为当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城市群"为空间研究范畴,构建了产业协同集聚与制造业生产效率间的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并利用我国22个城市群2003—2011年的相关数据,检验了城市群范围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显示:(1)面向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产生了正向影响;(2)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的改进,是面向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艳莹  王丽  
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深入分析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对本国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揭示了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投入产出数据对28国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排名比较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的中间需求和服务业互补性需求都能明显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此外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产生一定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邹蔚  宋维玮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了与制造业共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2004--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的面板数据计算区位熵、进行偏离—份额分析,对我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6类行业的人力资源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与评价,进而提出了提升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顾乃华  毕斗斗  任旺兵  
本文在中国特殊的情境中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文章围绕如下关键点进行了探讨:在我国特殊的体制背景下,对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究竟在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在不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所起的作用是否有差别;在当前阶段,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发挥的功能是否一样。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面板数据的实验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挥的作用最充分;金融保险业最能发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功能。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钟韵  黄民勃  
已有研究表明,城市等级影响服务业的发展。本文研究不同等级城市中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各项要素的差异,进而总结城市等级与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对1996年至2009年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的研究,本文发现城市等级差异导致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服务业对地区经济贡献率,以及服务业内部结构都存在差异。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人力资本、本地市场需求、外部投资,以及地方政府的扶持程度等要素对服务业发展均具有正向作用,且不受城市等级差异影响;而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则因城市等级差异而异。基于上述结果,本文提出了不同等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左连村  贾宁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行政单元为样本,借鉴产业集聚的度量指标和模型,从地区和行业两个层面,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正逐渐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格局;地区层面动态集聚与局部扩散并存,而行业层面的发展整体上呈现出由相对不均衡向相对均衡转变的态势。同时,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尚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地区专业化分工不足、行业发展层次较低、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及高端人才储备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主要从加快促进与制造业等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