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3)
2023(10883)
2022(8757)
2021(7861)
2020(6641)
2019(14795)
2018(14286)
2017(28134)
2016(15002)
2015(16022)
2014(15869)
2013(15909)
2012(14409)
2011(12511)
2010(12696)
2009(11891)
2008(12198)
2007(10871)
2006(9643)
2005(8975)
作者
(42863)
(36256)
(36067)
(33890)
(23129)
(17110)
(16210)
(13815)
(13465)
(12826)
(12341)
(12092)
(11761)
(11417)
(11280)
(11077)
(10648)
(10573)
(10567)
(10214)
(8954)
(8949)
(8683)
(8207)
(8140)
(8036)
(7936)
(7877)
(7298)
(7154)
学科
(77879)
(71161)
企业(71161)
(66482)
经济(66410)
管理(60789)
方法(29845)
业经(25617)
(24395)
(23050)
数学(22294)
数学方法(22068)
(19546)
财务(19516)
财务管理(19504)
企业财务(18570)
农业(17502)
技术(16441)
中国(15807)
(15139)
(12773)
(12692)
理论(12394)
(12320)
(10998)
经营(10929)
企业经济(10905)
地方(10785)
(10698)
贸易(10691)
机构
学院(217691)
大学(212676)
(93395)
经济(91541)
管理(90341)
理学(77697)
理学院(76932)
管理学(75889)
管理学院(75477)
研究(67475)
中国(54951)
(44324)
(43824)
科学(40828)
(39457)
财经(35387)
(33696)
(33505)
(32265)
业大(32108)
中心(31404)
农业(31046)
研究所(30378)
经济学(28167)
北京(26884)
(26632)
财经大学(26174)
商学(26105)
商学院(25891)
经济学院(25527)
基金
项目(145373)
科学(117212)
基金(109225)
研究(103806)
(95408)
国家(94586)
科学基金(83641)
社会(69809)
社会科(66390)
社会科学(66373)
基金项目(57855)
(56997)
自然(54859)
自然科(53713)
自然科学(53702)
自然科学基金(52857)
(46418)
教育(45341)
资助(43690)
编号(39796)
(35061)
(33616)
重点(31825)
(31660)
(30795)
成果(30536)
创新(30519)
国家社会(29851)
科研(27830)
(27706)
期刊
(105516)
经济(105516)
研究(60681)
中国(40138)
管理(37984)
(37777)
(36755)
学报(31313)
科学(30730)
农业(25551)
大学(24431)
学学(23389)
(20865)
金融(20865)
技术(19717)
业经(19119)
财经(18138)
经济研究(16622)
(16481)
(15690)
问题(13479)
技术经济(13398)
教育(12882)
现代(11932)
财会(11435)
商业(10822)
世界(10534)
(10218)
图书(10060)
科技(9934)
共检索到322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娴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对地区人力资本的协调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考虑到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优化的时滞性和内生性问题,采用地区海拔作为工具变量进行计量模型分析。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优化对地区人力资本配置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够通过专业化分工、工资溢价和技术溢出效应共同推动人力资本配置的提升;尤其是大城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对人力资本配置的改善作用会更加明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柳坤  申玉铭  刘辉  
空港经济对推动城市产业空间调整和城市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以首都机场为例,运用Ripley’s K函数及核密度估计法分析机场周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布局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区位布局均呈现出明显的向心性,其中,物流业、制造业和金融业的向心性最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空间集聚强度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特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集聚强度明显高于制造业企业集聚强度,不同行业企业空间区位选择距离阈值存在差异。不同行业空间分异特征显著,集聚模式不同。制造业呈"大分散、大集聚"模式;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及物流业呈"小分散、大集聚"模式;金融业呈"大分散、小集聚"模式。城市主要交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德海  贾晓琳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推动下,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对于促进第三产业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外包业空间布局的现状入手,突出空间布局的难点与重点,本文对中心城市和沿边城市生产性服务外包业的空间布局进行了重点分析,从加大生产性服务外包推介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壮大生产性服务外包产业、培植扩大生产性服务外包企业规模等方面,提出了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厚明  
一、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目前,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已经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据统计,2008年北京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73.2%,同比增长11.7%。其中,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实现产值5358.9亿元,约占全市服务业产值的7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妤凡  王开泳  
撤县(市)设区作为中心城区拓展发展空间、优化整合资源的重要手段,对城市公共服务资源供需调配和空间重组带来的明显的影响。以杭州市为例,定量测度撤县(市)设区前后杭州公共服务水平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探讨这一区划调整影响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和配置变化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撤县(市)设区对新设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新老城区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仍然存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具有滞后性,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现已由城市中心向外围等级扩散,且在新设区内已初步呈现集聚点。基于领域重构理论,城市规划修编、地方自主权变化及辖区功能转变等均会对城市公共服务资源供需产生影响,且这一机制在重点分析了撤县(市)设区的正向促进效应以后,更是为各个因素在影响城市公共服务变化时的作用效力提供解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艳  高汝熹  陈跃刚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既有传统服务业的特性,也有其自生具有的特征。其区别于一般服务业的特征是:高度交互性;高度创新性;高附加值性。从知识服务业的特征出发,结合区位商的计算,表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主要分布于大都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小云  杨坤  
文章基于现代服务业知识密集、技术含量大、新兴性、空间集聚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结合老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布局条件,包括经济社会基础、技术与人才资源、基础设施、制度环境等,并进一步阐述了老城区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与发展的基本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京京  
本文运用区位熵分析方法,对服务业就业在北京各区县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描述与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在就业区位熵所表征的总体专业化水平、各区县之间区位熵水平差异方面均存在较大区别。生活性服务业具有分布的普遍性特征与总体上较高的专业化水平;相反,生产性服务业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各区县的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复合性中心—专业性外围空间结构,并对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不同的的空间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地租水平与集聚因子、行业特性、资源稀缺型以及政策引导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及迁移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浩兴  李文秀  
目前,包括浙江在内的众多省市已经将服务业集群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思路,但是盲目的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冲动会加剧区域内或区域间企业的低水平竞争,进而出现地区间和群体内的社会利益冲突,并弱化集聚效应。从服务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出发,分析浙江省服务业空间布局现状和集聚化发展的条件,结合浙江省服务业集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区域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俞萍  洪晨翔  
本文基于劳动力异质性视角,使用2000~2019年上市企业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测算了我国人力资本质量,并考察了人力资本质量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我国人力资本质量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大体呈现“东中西”依次递减趋势;(2)人力资本质量对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质量每提升1%,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就提升18.26%;(3)人力资本质量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并且显著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调整;(4)外国直接投资强化了人力资本质量对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促进效应,特别是对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和创新实力有提升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学红  曾旖  丰超  
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本文引入"环境技术"框架,结合方向距离函数和三层级生产前沿函数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解构,并将其置于全国、区域和省级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结构无效率、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是其共同成因;不同产业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及无效率成因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异质性,不同地区之间的生产情况则存在显著的技术差异。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全要素生产无效率成因,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提升、管理优化等方面入手对其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优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玉芳  刘曙华  
在后经济危机和资源环境约束日渐趋紧的形势下,长江三角洲地区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本文从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出发,从三个地域层面总结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的结构。根据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及其空间布局结构优化加快,分析得出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优化过程中将形成具有极强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与现代制造业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结构,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布局将重构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格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柳香如  秦子惠  邬丽萍  
运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数据,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以及创新型人力资本对该影响的偏效应。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显著的非线性影响,且对于不同程度的创新型人力资本来说,这种积极作用存在差别,即存在创新型人力资本的"门限效应"。从偏效应看,创新型人力资本削弱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服务化的积极影响。从生产性服务业行业特征异质性看,低中技术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提升的积极作用更显著,且在不同技术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创新型人力资本效应的影响不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阎东彬  任爱华  丁波  
本文建立了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VAR),分析了不同时期京津冀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性对地区生产总值、经济结构以及就业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现代服务业集聚性对地区生产总值和就业具有非对称效应,而对经济结构不存在非对称效应;经济结构对现代服务业集聚性的敏感性最强,就业次之,而地区生产总值的敏感性最差;现代服务业集聚性对地区生产总值和经济结构具有长期效应,而对就业只有短期影响;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布局要视经济目标而定,如果希望改善就业情况,那么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应该以分散化、网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珂慧  甄峰  余洋  韩青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生产与消费的不断增长,汽车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通过GIS空间分析和电信黄页统计模拟,对潍坊市奎文区汽车服务业近10年的空间演变趋势进行实证研究,从中提炼和归纳其产业空间演化的三种结构模式。得出结论:汽车服务业空间演化模式多元,与产业自身特征、发展情况和发展阶段对应;演化过程受政策性、经济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动力机制共同作用;产业空间与城市的其他服务业空间联系紧密,相互作用性强。最后提出建议:通过灵活采用布局模式,合理调控市场、运用科学的规划手段,可有效引导和优化其产业空间布局;同时加强关联产业的联系和配套,有序组织集群内部空间功能,可促进汽车服务业的科学高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