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68)
- 2023(13318)
- 2022(10922)
- 2021(9965)
- 2020(8217)
- 2019(18711)
- 2018(18325)
- 2017(36432)
- 2016(19541)
- 2015(21574)
- 2014(21479)
- 2013(21565)
- 2012(19884)
- 2011(17829)
- 2010(18429)
- 2009(17277)
- 2008(17530)
- 2007(15823)
- 2006(14383)
- 2005(13323)
- 学科
- 济(86224)
- 经济(86123)
- 业(85592)
- 企(75720)
- 企业(75720)
- 管理(73883)
- 方法(35323)
- 农(29446)
- 业经(28323)
- 财(27754)
- 数学(27147)
- 数学方法(26874)
- 中国(24380)
- 农业(20713)
- 务(20332)
- 财务(20306)
- 财务管理(20287)
- 制(19967)
- 企业财务(19273)
- 技术(17811)
- 策(17657)
- 地方(16470)
- 和(15811)
- 贸(15517)
- 贸易(15505)
- 理论(15166)
- 易(15030)
- 划(14975)
- 银(13670)
- 银行(13663)
- 机构
- 学院(286633)
- 大学(281496)
- 济(125144)
- 经济(122378)
- 管理(118731)
- 理学(100531)
- 理学院(99535)
- 管理学(98381)
- 管理学院(97795)
- 研究(94762)
- 中国(78114)
- 财(60052)
- 京(60026)
- 科学(54450)
- 农(48488)
- 所(47480)
- 财经(46718)
- 江(46013)
- 中心(44985)
- 经(42423)
- 研究所(42081)
- 业大(39237)
- 北京(37862)
- 农业(37673)
- 经济学(37146)
- 州(36767)
- 财经大学(34316)
- 范(34211)
- 院(34165)
- 师范(33946)
- 基金
- 项目(183589)
- 科学(147477)
- 研究(136709)
- 基金(135781)
- 家(116991)
- 国家(115900)
- 科学基金(101822)
- 社会(89704)
- 社会科(85189)
- 社会科学(85167)
- 基金项目(71041)
- 省(70855)
- 自然(65282)
- 自然科(63716)
- 自然科学(63700)
- 自然科学基金(62646)
- 教育(60391)
- 划(58764)
- 编号(55319)
- 资助(55284)
- 成果(44432)
- 部(40997)
- 创(40399)
- 重点(40186)
- 发(40100)
- 业(38820)
- 国家社会(37397)
- 创新(36955)
- 课题(36917)
- 性(35610)
- 期刊
- 济(146110)
- 经济(146110)
- 研究(87303)
- 中国(57915)
- 财(49133)
- 管理(48165)
- 农(44563)
- 科学(37817)
- 学报(36625)
- 融(33564)
- 金融(33564)
- 农业(30204)
- 大学(28228)
- 学学(26477)
- 业经(25564)
- 技术(24966)
- 财经(23765)
- 教育(23299)
- 经济研究(22259)
- 经(20580)
- 问题(20098)
- 业(18489)
- 技术经济(16402)
- 现代(15481)
- 图书(15408)
- 贸(15211)
- 世界(14240)
- 商业(13805)
- 理论(13318)
- 资源(13287)
共检索到447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奕
为了更加深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结构,特别是更好地了解资源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供求状况及对接中存在的瓶颈和问题,并为完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课题组运用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服务提供情况进行了摸底,面向东营境内的生产制造企业、物流服务企业、科技服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金融服务企业发放数百份问卷,重点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的供需状况,剖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市场中供需失调的主要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奕 夏杰长
一、调查目的与设计1.调查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推动东营市生产型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东营市服务业发展规划与空间布局"课题组于2009年6月至2009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青 任玲 王洪卫
人才要素是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关键,然而城市住房负担已成为聚集青年人才的一大障碍。近年来各城市相继实施了针对青年人才的住房补贴政策。文章基于2010~2019年69个大中城市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住房补贴政策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补贴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其政策效应在房价较高和毕业生资源较多的城市尤为显著;租房补贴和保障性住房政策在上述城市的效应明显高于购房补贴政策。机制分析发现,住房补贴政策增加了城市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促进了人才聚集,进而提高了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文章的发现为各城市制定适宜的住房补贴政策吸引聚集人才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兰兰
资源城市正在从粗放式、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节能型、集约型、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的有力手段,对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以及提高城市群创新功能、增强城市生机和活力等,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围绕优势支柱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资源产业的金融服务业,重视发展与主导产业对接的人才培训,推动资源产业集聚的专业化园区建设等都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产性服务业 服务业绩效评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文涛
近10年来,作为世界经济中快速增长的行业之一的生产性服务业,已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但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这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民 王鑫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立足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解决好生产性服务业现有税收政策中存在的立法层次低、行业政策差异大、税收负担重以及重复征税等问题。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税收政策,主要是推进增值税转型的进程,营业税上单设"物流税"税目,解除税收对行业和非公有制的歧视,加大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并转变优惠方式。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税收政策 税收优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戴腾辉 谈元鹏
本文依据随机权网络(RWN)理论并利用我国当前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数据构建了一个随机权网络模型,对未来5年(2015年-2020年)反映我国生产性服物业展水平的三大指标:生产性服务业产值、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5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将处在稳步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通过国际比较,分析了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并依据预测结果、结合国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给出了有关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旭辉 周斌 李博
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资源型城市的特点,选取了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情况、经济开放程度、城镇化进程、基础设施状况等指标,对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总水平和工业化水平间存在较强的联动关系,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而经济开放程度和基础设施状况对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促进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晨 张广胜
选取2004—2016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固定效应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和处理效应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高质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被确立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能够显著改善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且能够改变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增长趋势;但改善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存在时效性,在1~6年内作用效果稳步增强,6年后效果逐渐减弱;国家创新型城市通过改善地区高端生产型服务业集聚状况的方式促进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晓雨
分析我国城市体系下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估计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在我国城市体系下,制造业的内生分布使大城市相比小城市对生产性服务业有更高的需求。大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善了结构的不平衡,通过前后向关联提升城市生产率,小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却造成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平衡,资源和要素过度集中于低生产率的服务业,反而降低城市生产率。利用门槛面板模型实证发现规模超过261.2万人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城市生产率,而规模低于50.96万人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反而降低城市生产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加顺
文章梳理了近年来杭州关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体系,将其划分为重点领域、创新创业、要素支撑、市场促进和综合支持五大类,并对未来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体系进行展望。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政策体系 综合支持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毕斗斗
近30年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政策的着力点及经验证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在于:政府要重视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知识溢出效应对于推动产业升级的作用;要着力创造适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增大市场竞争范围;尽量放松和减少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行政管制的内容和范围,推进垄断性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亚洲“四小龙” 生产性服务业 政策导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吕敏
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切入点之一,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代表,其快速有序的发展对我国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至关重要。本文系统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和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税收政策优化建议。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 税收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覃成林 杨晴晴
笔者使用2003年~2012年全国21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分析铁路交通发展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铁路运营加强了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如果一个城市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度高出平均经济联系水平1%,则该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会高出平均集聚水平3%~6%;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时间越长,对沿线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促进作用越大;高速铁路运营通过增强沿线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而显著地促进了这些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沿线城市可以利用高速铁路这个有利因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而非沿线城市则要更谨慎地评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机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 区域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阳军 齐颖秀 梁栋
文章利用DEA-SBM方法测度城市绿色经济效率(GEE),并构建了空间计量模型,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GEE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城市GEE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本市GEE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多样化集聚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本市GEE的增长。另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GEE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层级异质性。为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带动绿色经济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不同层级的生产性服务业,选择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