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01)
- 2023(20590)
- 2022(17593)
- 2021(16064)
- 2020(13709)
- 2019(30955)
- 2018(30556)
- 2017(58660)
- 2016(32280)
- 2015(35678)
- 2014(35321)
- 2013(35421)
- 2012(32428)
- 2011(29155)
- 2010(29135)
- 2009(27213)
- 2008(27313)
- 2007(24366)
- 2006(21594)
- 2005(19386)
- 学科
- 济(132784)
- 经济(132607)
- 业(110566)
- 管理(104458)
- 企(96551)
- 企业(96551)
- 方法(60369)
- 数学(49608)
- 数学方法(49071)
- 财(40627)
- 农(39066)
- 业经(37352)
- 中国(33338)
- 制(29777)
- 务(27484)
- 财务(27410)
- 财务管理(27366)
- 农业(26991)
- 学(26641)
- 企业财务(26045)
- 地方(25700)
- 贸(24175)
- 贸易(24158)
- 技术(23720)
- 易(23381)
- 理论(22900)
- 和(22002)
- 银(20839)
- 银行(20763)
- 体(20676)
- 机构
- 学院(464234)
- 大学(463606)
- 济(187323)
- 经济(183364)
- 管理(182805)
- 理学(157745)
- 理学院(156017)
- 研究(154850)
- 管理学(153430)
- 管理学院(152571)
- 中国(117374)
- 京(98728)
- 科学(97150)
- 财(89432)
- 农(85933)
- 所(79031)
- 业大(73619)
- 研究所(71666)
- 财经(70845)
- 江(70243)
- 中心(70053)
- 农业(67901)
- 经(64425)
- 北京(61745)
- 范(57055)
- 经济学(56537)
- 师范(56359)
- 州(55929)
- 院(55773)
- 财经大学(52516)
- 基金
- 项目(314032)
- 科学(246251)
- 基金(228527)
- 研究(224251)
- 家(201546)
- 国家(199860)
- 科学基金(170969)
- 社会(142594)
- 社会科(135267)
- 社会科学(135232)
- 省(123350)
- 基金项目(120797)
- 自然(112645)
- 自然科(110011)
- 自然科学(109980)
- 自然科学基金(108060)
- 划(103286)
- 教育(101518)
- 资助(94264)
- 编号(89217)
- 成果(72083)
- 重点(70396)
- 部(68637)
- 创(66683)
- 发(66631)
- 创新(61868)
- 课题(61542)
- 科研(60300)
- 国家社会(59078)
- 教育部(58335)
- 期刊
- 济(207518)
- 经济(207518)
- 研究(133687)
- 中国(89926)
- 学报(79260)
- 农(78556)
- 财(71443)
- 管理(70641)
- 科学(70380)
- 大学(59471)
- 学学(56497)
- 农业(53542)
- 教育(44280)
- 融(41886)
- 金融(41886)
- 技术(39032)
- 财经(35779)
- 业经(35293)
- 经济研究(32523)
- 经(30756)
- 业(30550)
- 问题(27312)
- 技术经济(23679)
- 版(23132)
- 科技(22768)
- 图书(22445)
- 现代(21521)
- 理论(21152)
- 商业(21044)
- 贸(20677)
共检索到686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沈飞 吴解生 陈寿雨
运用DEA模型、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协整耦合关联度,对我国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和竞争力提升的关联以及两类产业的耦合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的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以及珠三角区域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和金融保险业分别与本区域的制造业集聚显著正相关;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对本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但其增值贡献较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耦合关联,但存在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耦合结果显著性的非对称差异,且长三角区域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江茜 王耀中
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30个城市2003—2012年面板数据,可以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推动制造业升级、促进制造业创新和支撑制造业集聚三个角度作用于制造业竞争力。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正向作用于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且通过空间外溢辐射影响周边地区制造业竞争力,长期趋势稳定。FDI、城市交通水平和人力资本对制造业竞争力加强促进作用显著。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竞争力 空间外溢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千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我国要实现从世界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必须不断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实现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通过价值链促进制造业升级,最终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斌 金星
从投入产出角度,运用计量模型分析15个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旨在揭示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一般经验。本文的基本发现是,生产性服务已成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的中间投入,在某些行业,它是提升其竞争力的最主要的中间投入;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对制造业各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金融保险业对纺织服装业和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最大,而商务服务业对计算机制造业的提升作用最大。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席艳乐 易莹莹
通过运用上海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效应。更具体地,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异质性相联系。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贡献较大,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影响显著,而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三种要素密集型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传忠 王鑫 刘忠京
本文基于系统耦合度模型,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具体测度了我国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水平,进而实证分析和比较了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具有明显提升作用,这种作用在两大经济圈之间以及各个经济圈内部各省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总体上看,两大经济圈应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其与制造业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以提升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水平。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喻美辞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其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将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在考察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1998—2009年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以及29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珠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竞争力的这种积极效应。研究结论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技术、知识含量高,资源消耗低,可以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深化、降低生产成本、培育产品差异化优势等途径提升珠三角制造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竞争力 珠三角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顾乃华 毕斗斗 任旺兵
本文在中国特殊的情境中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文章围绕如下关键点进行了探讨:在我国特殊的体制背景下,对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究竟在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在不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所起的作用是否有差别;在当前阶段,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发挥的功能是否一样。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面板数据的实验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挥的作用最充分;金融保险业最能发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功能。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竞争力 面板数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宣烨
本文利用2003—2009年247个城市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不仅能够提升本地区制造业效率,且能够通过空间外溢效应提升周边地区制造业效率,空间外溢系数达到了0.864。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会通过竞争效应、专业化效应以及外部性等途径降低制造业交易成本,进而提高制造业效率。鉴于此,政府应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突破影响空间外溢效应区域边界的自然条件和制度约束,加大人力资本、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积累和投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作磊 佘颖
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制造业升级转型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以发展生产服务业为切入点思考如何利用外资充分发挥生产服务业的作用,提升国内制造业竞争力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主要采用中国25个省(市、自治区)1999~2010年的数据进行动态GMM估计结果进行经验检验,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服务业 FDI 制造业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颖慧 段铸
本文以我国六个生产性服务行业1997-2012年的数据为对象,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国际竞争优势指数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程度与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可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期刊] 预测
[作者]
曲绍卫 夏远 姚毅
本文选取2010~2017年我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构建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影响的理论模型。以产业互动视角作为实证研究的切入点,利用理论模型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论得出:首先,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彼此间都具有促进作用;其次,由于中国制造业发展阶段的局限性,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能很好地推动制造业转型;最后,区域金融发展和政府干预能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但政府干预却会阻碍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行业转型、人才培养、金融支持、政府调控这四个视角给予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伟 郑雯雯
围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的研究大多沿着二者间的互动联系展开,而忽略了作为产业集聚关键变量的贸易成本效应。本文从贸易成本角度切入,梳理了从生产性服务业到贸易成本再到制造业集聚之间的链条机理,并以贸易成本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分两个层面引入中国现实数据做了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集聚的效应,主要是通过改变贸易成本施加的;生产性服务业改进的贸易成本缩减效应,因制造业要素密集特征不同而异。具体而言,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贸易成本中介效应要大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这个结论的政策含义是,鼓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制造业集聚,而且有利于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本刊承蒙广大作者的踊跃赐稿,为使作者们能更方便地与本刊联系,特作如下说明:一、本刊主要刊登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章,着重刊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以及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文章。赐寄本刊的文章无论采用规范分析研究方法还是采用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均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保伦 路红艳
生产性服务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生产性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和要素密集、地理聚集、价值增值等特性,决定了通过影响企业的创新、制造业生产率、产业集群竞争和改善地区投资环境能够促进地区产业竞争力尤其是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由于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地区制造业的需求、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的支持、地区政策的推动,因此要在从地区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互动等方面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