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27)
2023(18979)
2022(15903)
2021(14595)
2020(12238)
2019(28186)
2018(27784)
2017(53571)
2016(29194)
2015(32823)
2014(32911)
2013(32949)
2012(31047)
2011(28160)
2010(28456)
2009(26669)
2008(26987)
2007(24638)
2006(21931)
2005(20511)
作者
(87987)
(73660)
(73450)
(69721)
(47208)
(35427)
(33470)
(28588)
(27880)
(26580)
(25323)
(24782)
(23859)
(23819)
(23260)
(22755)
(22269)
(21813)
(21523)
(21316)
(18555)
(18449)
(18037)
(16925)
(16658)
(16632)
(16507)
(16494)
(15084)
(14714)
学科
(126802)
经济(126633)
(102227)
管理(95979)
(88210)
企业(88210)
方法(50615)
数学(40658)
数学方法(40252)
(39042)
(38537)
业经(35490)
中国(35086)
(30113)
地方(29804)
农业(26931)
(25535)
财务(25487)
财务管理(25433)
(24659)
企业财务(24131)
(22645)
贸易(22625)
技术(22382)
(21890)
(21609)
银行(21556)
(21549)
理论(20771)
(20705)
机构
学院(426127)
大学(424129)
(174478)
经济(170525)
管理(161145)
研究(148694)
理学(136352)
理学院(134744)
管理学(132624)
管理学院(131807)
中国(115980)
(92202)
科学(91453)
(85300)
(80288)
(77596)
研究所(69535)
(69318)
中心(68552)
财经(65597)
业大(64721)
农业(62986)
(59300)
北京(58567)
(55296)
(54886)
师范(54669)
(53464)
经济学(52559)
(49698)
基金
项目(273255)
科学(214090)
研究(198753)
基金(196382)
(172157)
国家(170585)
科学基金(145350)
社会(125447)
社会科(118676)
社会科学(118641)
(108620)
基金项目(103647)
自然(94069)
自然科(91835)
自然科学(91802)
(90915)
教育(90280)
自然科学基金(90231)
编号(80823)
资助(80189)
成果(66534)
(62275)
重点(61951)
(59872)
(58466)
课题(56600)
创新(54112)
科研(52306)
(52285)
(51945)
期刊
(207569)
经济(207569)
研究(128985)
中国(94572)
(74679)
(70332)
学报(68747)
管理(63930)
科学(63420)
大学(51718)
农业(50319)
学学(48538)
教育(45444)
(44589)
金融(44589)
技术(37967)
业经(35062)
财经(33266)
经济研究(31700)
(29077)
(28665)
问题(27206)
技术经济(22405)
图书(22181)
(21323)
(21165)
现代(20161)
世界(19873)
理论(19343)
科技(19283)
共检索到669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国兴  段杰  
通过综述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成果,并对两者互动发展的几种机制作了简要介绍,建立了关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关系之间的回归模型,基于深圳1990~2004年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数据,从乘数关系和弹性关系两方面验证了二者具有和理论推证结果一致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魏亚男  赵晔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现状,结果表明,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互动的关系,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的发展还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制造业产业升级,促进二者互动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焦爱丽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开始从工业型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并逐渐将服务业发展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系,与制造业成为融合发展态势。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文献研究的不足,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动机理,构建了两者影响因素的相关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促进两者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任远  
文章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着重从制造业服务外部化以及制造业价值链的分化、重组两个方面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进行分析,并以浙江为例对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晓明  田瑞  
制造业作为深圳市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支撑。为了发挥税务部门数据优势,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本文从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出发,以制造业代表性较强的宝安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制造业税收形势、特点,以点带面总结深圳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制造业升级、服务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喻春娇  郑光凤  
基于湖北省200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运用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产业关联指标分析了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程度。结果表明: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二者之间的直接消耗情况看,制造业不仅对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如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依赖性较大,而且对技术及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的依赖程度较高,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平均直接消耗水平不高,而且明显低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均直接消耗水平;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及其分解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以及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不强,同时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引力作用十分微弱。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发展程度较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庆杨  孙秀秀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对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两者不断融合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均  施建军  
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成为了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针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认识理论界一直争议不休。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没有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业,制造业的比较成本难以下降,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也难以提高;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主要需求部门,它同时决定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及其国际竞争力水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乃华  毕斗斗  任旺兵  
本文介绍了目前理论界流行的四种论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观点,即“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互动论”和“融合论”。然后,从分工和竞争力两个视角综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机制。从产业层面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分工,提高经济效率。从企业微观层面看,制造企业使用生产性服务有利于其提高竞争力。最后,文章对论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文献进行了概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江  周丹  
本研究采用投入产出法与比较分析方法,对典型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需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生产性服务业性质、制造业性质四方面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需求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四要素发展特点总结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需求的国际发展态势,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由对制造业需求显著转为对自身需求显著,而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由以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逐步转向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结合我国现状,本文最后提出了推动我国两类产业互动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苏振华  邹方斌  
本文讨论了合理的实证经济学方法的假设、程序与步骤,及其在解释与认识经济社会现象、提供知识方面的重大意义。在肯定实证经济学方法的适用性的同时,本文强调,经济学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由于经济研究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客观的物,实证经济方法有其局限性,将自然科学的思维方法不加反思地引入经济学会造成实证经济学方法的滥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丽姝  
文章在对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和升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方法从两方面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一,为说明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了各省(市、区)制造业增加值与服务业总体增加值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服务行业增加值的关系。第二,为进一步说明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作为重要的中间投入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了北京各工业行业增加值与流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五个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关系。计量经济分析支持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惠利  丁新新  
文章基于最新可用的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产业特征、结构变化、产业关联度、就业创造能力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进行研究与诊断。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不断上升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表现,且主要通过后向关联带动产业需求对国民经济发挥较强的拉动作用,其就业创造能力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及金融服务)的产业融合需求,成为影响其向产业链高端跃迁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郁青  王文平  
文章依据中国生产性服务增加值和制造业总产值等主要发展指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Logistic成长曲线以及协调度模型对中国生产性服务发展和制造业成长的互动性、成长周期协同性与协调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指出我国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特别是高端的流程嵌入型生产性服务,推动其与制造业的互动与协同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木西  崔纯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但在我国,一方面是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对生产性服务业"拉力"不足;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小而分散",对装备制造业"推力"不够。存在着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两层皮"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全国最具代表性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东北这四大板块,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