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38)
2023(18129)
2022(15453)
2021(14121)
2020(11958)
2019(26908)
2018(26783)
2017(52098)
2016(27990)
2015(31232)
2014(31170)
2013(31513)
2012(28984)
2011(26102)
2010(26445)
2009(24932)
2008(24407)
2007(21883)
2006(19697)
2005(17741)
作者
(82621)
(69439)
(68850)
(65488)
(43870)
(33187)
(31088)
(27051)
(26111)
(24849)
(23677)
(23157)
(22182)
(22110)
(21388)
(21042)
(20277)
(20208)
(19767)
(19733)
(17279)
(17144)
(16660)
(15906)
(15550)
(15455)
(15419)
(15386)
(14109)
(13776)
学科
(134812)
经济(134667)
(104842)
管理(89894)
(85980)
企业(85980)
方法(53216)
(49285)
数学(43255)
数学方法(42869)
业经(36460)
(34345)
农业(32940)
中国(31177)
地方(28327)
(25668)
(24834)
(23262)
财务(23199)
财务管理(23169)
企业财务(21975)
技术(21411)
(21067)
贸易(21054)
(20808)
(20404)
理论(20291)
(19545)
(18808)
(18776)
机构
学院(411013)
大学(406705)
(177185)
经济(173684)
管理(165138)
理学(141946)
理学院(140455)
研究(138768)
管理学(138405)
管理学院(137654)
中国(106651)
(85715)
科学(84458)
(79146)
(78563)
(70489)
研究所(63809)
业大(63705)
中心(62907)
财经(62699)
(62134)
农业(60492)
(56950)
北京(53727)
经济学(52984)
(50742)
师范(50311)
(49612)
(49204)
经济学院(47529)
基金
项目(272712)
科学(215328)
研究(199906)
基金(199143)
(173086)
国家(171527)
科学基金(148140)
社会(129002)
社会科(122025)
社会科学(121987)
(107207)
基金项目(105763)
自然(95073)
自然科(92856)
自然科学(92836)
自然科学基金(91248)
教育(88418)
(87901)
编号(81261)
资助(80977)
成果(65039)
重点(60205)
(59895)
(59427)
(57843)
课题(54290)
创新(53528)
国家社会(53379)
科研(51438)
教育部(51093)
期刊
(208305)
经济(208305)
研究(122466)
中国(78655)
(76791)
学报(63750)
管理(63337)
(62237)
科学(59903)
农业(52050)
大学(48825)
学学(46482)
(38261)
金融(38261)
业经(36669)
技术(35844)
教育(35608)
经济研究(32171)
财经(31684)
(27351)
(27280)
问题(26887)
技术经济(23363)
世界(20342)
图书(20323)
现代(19873)
(19794)
理论(19318)
科技(19160)
商业(18941)
共检索到620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钊  
为了促进河南农业经济增长,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均衡博弈的生产性服务业对河南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关系模型。首先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控制的统计学特征空间状态参量,然后得到经济增长数据的量化函数,并采用自适应均衡博弈方法实现求解量化函数,最后对生产服务业与河南农业经济增长的统计学关系模型优化建模,实现经济增长的准确预测和评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河南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准确,分析指标可靠,具有较好的实践应用价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沛沛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VAR模型分析等方法,针对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和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带动农业经济增长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海霞  黄明学  
通过测算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分析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和农业产值增长率的关系,得出了我国自1978-2006年29年间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着很高的贡献率。实证研究表明,1%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增长可以提高0.719%的农业产值增长。最后提出了几点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丽伟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大大促进了其农业经济增长。本文从农业信息资源与技术、农业信息化改造、农业信息服务业、农业电子商务等四个方面研究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对其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农业信息化并带动农业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海兰  唐超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基于河南省3863户农户调查数据,构建ERM模型,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收入异质性农户的效应差异及其作用机制;结合PSM方法,规避模型内生性问题,验证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增收效应机制。研究得出,施肥服务存在收入门槛,其对高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更为凸显;相比高收入农户可自购农机,整地和收割服务对低收入农户增收效果显著,且对其工资性收入增长效应也被证实。农民增收应重点关注低收入农户发展问题,既要发展技术密集型服务,又要培育劳动密集型服务,这样才能助力农民富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邵全权  郭梦莹  
本文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引入随机变量冲击农业保险基准出险概率构造理论模型,并基于贝尔曼方程值函数迭代的方法展开随机模拟,研究农业保险保费的构成结构各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入农业保险的基本模型优于只引入农业风险的模型。农业保险基准出险概率、损失程度、市场势力提高会提高保费,但不利于农业增长;农业保险免赔率降低(保障程度提高)也会提高保费同时有利于增长,农险保费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最终影响取决于上述变量的对比。本文还基于2010-2016年的分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期农业保险保费、本期农业保险赔付的提高都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在农险保费高于赔付的样本中,上期农业保险保费、本期农业保险赔付的提高都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艳梅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的不断增长,当前农村创业实际情况受到了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高度重视,其已经成为影响农业经济能否实现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对当前农村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并且及时明确农村创业与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此保证能够通过农村创业,保证农业经济实现更加明显的提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豆建民  刘叶  
以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市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不同规模城市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协同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双重门限效应。当城市规模小于23.004万时,协同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当城市规模处于23.004万和199.996万之间时,两个产业间的互补效应逐渐显现,城市经济也从协同集聚中获得好处;当城市规模大于199.996万时,受资源、环境等条件限制,协同集聚对城市经济显示出一定抑制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静  
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在于培养新型农民,而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是农民人力资本的提高。本文利用卢卡斯的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根据河南农业的相关数据,测算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河南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而分析人力资本对河南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琢卓  韩峰  
本文从马歇尔、雅各布斯外部性及新经济地理的综合视角,运用面板协整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探讨了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及其产业规模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均能直接地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专业化的作用更为突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是促进不同厂商之间技术外溢、进而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多样化的间接影响却不显著;湖南省制造业发展中的相对滞后性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导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推进各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的专业化经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是较为理想的政策安排。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庄德林  吴靖  杨羊  晋盛武  
产业的协同集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产业政策,它对就业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从理论上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区域内和区域间就业效应,并基于中国31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仅会显著提升区域内总就业水平,而且对区域内制造业就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均具有促进作用;制造业集聚会促进区域内制造业就业增长,但也会抑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域内协同集聚总体上抑制了就业增长,它们的省际协同集聚对区域内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总体就业均具有显著的空间互补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庄德林  吴靖  杨羊  晋盛武  
产业的协同集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产业政策,它对就业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从理论上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区域内和区域间就业效应,并基于中国31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仅会显著提升区域内总就业水平,而且对区域内制造业就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均具有促进作用;制造业集聚会促进区域内制造业就业增长,但也会抑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域内协同集聚总体上抑制了就业增长,它们的省际协同集聚对区域内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总体就业均具有显著的空间互补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林海  彭宇文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以1986—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单方面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比片面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政府农业科技投资应与社会资本、民间资本适度分工,即:政府资金应更多地投向基础研究领域,而社会和民间资本则主要投向那些投资周期短、回报率高的应用研究领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鹏  胡凯  
如何实现《安徽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所提出的具体战略目标?文章选择了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研究。利用2000-2011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规模、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和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数据,做了两方面的实证分析,一方面,分析了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投入规模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贡献明显,但是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贡献不足;另一方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对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行业的贡献率有区别。针对这一分析结论,提出坚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吉亚辉  杨应德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对于单个行业,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最大,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