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3)
- 2023(11618)
- 2022(9605)
- 2021(8474)
- 2020(7366)
- 2019(16384)
- 2018(16142)
- 2017(32486)
- 2016(17200)
- 2015(18904)
- 2014(18656)
- 2013(19220)
- 2012(17824)
- 2011(15690)
- 2010(15892)
- 2009(14866)
- 2008(15005)
- 2007(13450)
- 2006(11686)
- 2005(10632)
- 学科
- 济(87962)
- 经济(87878)
- 业(83749)
- 企(75017)
- 企业(75017)
- 管理(65322)
- 方法(42089)
- 数学(33703)
- 数学方法(33535)
- 业经(29543)
- 农(27428)
- 财(26795)
- 农业(20404)
- 务(20205)
- 财务(20195)
- 财务管理(20171)
- 企业财务(19224)
- 技术(18849)
- 中国(18325)
- 地方(17770)
- 制(16493)
- 贸(14218)
- 贸易(14211)
- 划(13974)
- 和(13810)
- 易(13746)
- 策(13581)
- 产业(13430)
- 理论(13090)
- 体(12271)
- 机构
- 学院(256503)
- 大学(250336)
- 济(116650)
- 经济(114628)
- 管理(108801)
- 理学(94346)
- 理学院(93524)
- 管理学(92515)
- 管理学院(92020)
- 研究(77673)
- 中国(61944)
- 财(53050)
- 京(50324)
- 农(45021)
- 科学(44949)
- 财经(42756)
- 江(39820)
- 经(38852)
- 所(38106)
- 业大(37410)
- 中心(36866)
- 经济学(36010)
- 农业(35351)
- 研究所(34173)
- 经济学院(32861)
- 财经大学(31585)
- 州(31258)
- 商学(31208)
- 商学院(30952)
- 北京(30585)
- 基金
- 项目(170595)
- 科学(137855)
- 基金(127437)
- 研究(125374)
- 家(109133)
- 国家(108163)
- 科学基金(96074)
- 社会(84641)
- 社会科(80665)
- 社会科学(80644)
- 省(69466)
- 基金项目(67772)
- 自然(61048)
- 自然科(59721)
- 自然科学(59707)
- 自然科学基金(58767)
- 教育(54980)
- 划(54666)
- 资助(51451)
- 编号(48765)
- 创(39014)
- 业(38786)
- 部(38128)
- 发(37748)
- 成果(37247)
- 重点(37182)
- 创新(35582)
- 国家社会(35576)
- 人文(33772)
- 教育部(33251)
- 期刊
- 济(129023)
- 经济(129023)
- 研究(71177)
- 中国(45698)
- 管理(43953)
- 财(43465)
- 农(41622)
- 学报(34294)
- 科学(34266)
- 农业(28902)
- 大学(27082)
- 学学(25974)
- 融(24598)
- 金融(24598)
- 业经(23947)
- 技术(23293)
- 财经(22203)
- 经济研究(20212)
- 经(19248)
- 业(18056)
- 问题(17288)
- 技术经济(16463)
- 教育(15219)
- 商业(13819)
- 现代(13321)
- 贸(13107)
- 统计(12668)
- 策(12477)
- 世界(12469)
- 财会(11929)
共检索到376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益丰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中间投入,其发展与产业集聚的形成得益于制造业的地理集聚。研究通过对蓝色经济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市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有效形成的基础;资本、技术与人力资本的要素投入将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正向关联。提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需公共产品(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教育投入等)将有助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府对于生产性服务业项目选择的行政干预,对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内形成有效集聚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集聚 产业集聚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晓鹏 李庆科
以长三角区域25个行政单元为样本,对长三角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是否存在空间集聚趋势的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集聚趋势;在集聚模式上,上海表现出内源式产业结构调整型特征,浙江表现为外源式区域分工型特征,江苏则呈现出分散化特征。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集聚 模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丹 雷宏振
构建数理模型揭示了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理论关系,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效率的影响,并分地区进行了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存在显著的集聚经济效应,多样化集聚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增进的主要动力,显著促进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提高。专业化集聚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纯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分地区看,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受到多样化集聚和人力资本显著的推动作用。西部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进是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奕杉 高兴民
以我国283个城市为样本,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与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计量模型,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业的不同集聚模式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在不同规模等级城市间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大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而多样化集聚仅在Ⅰ型大城市、超大及特大城市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促进效应。分行业而言,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在Ⅱ型、Ⅰ型大城市的专业化集聚和在超大特大城市的多样化集聚,能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小城市的专业化集聚能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在Ⅱ型大城市的多样化集聚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在Ⅰ型大城市、超大及特大城市的多样化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胡艳 朱文霞
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作用划分为集聚效应和与其他产业的协同集聚效应,利用中国252个城市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重点探索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和工业利润率提高的作用。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效应明显,对于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与其他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效应在现阶段经济增长的作用未能显现。针对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效应,提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协同 集聚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宣烨 余泳泽
研究目标:考察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微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OP方法测度了制造业企业生产率,采用面板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对于专业化集聚,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果更明显;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国有制造业企业效率提升的作用大于非国有企业;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中小城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效果不明显。研究创新:将空间集聚外溢效应的衰减指数纳入城市生产性服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宣烨 余泳泽
研究目标:考察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微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OP方法测度了制造业企业生产率,采用面板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对于专业化集聚,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果更明显;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国有制造业企业效率提升的作用大于非国有企业;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中小城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效果不明显。研究创新:将空间集聚外溢效应的衰减指数纳入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指标设定之中,考察了不同城市规模和产业层级下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微观企业生产效率的差异性影响。研究价值: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娟 孙金岭
文章以传统产业剥离过程中空间集聚与专业要素集聚的外溢效能的空间差异为研究对象,选取外商投资、国内资本、交通便利、文化教育等参变因素,结合专业化效率和产业多样化空间集聚,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外溢效应进行估计。结果证实: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技术红利已不再因交通便利而迅速增加,东部区域相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具备更为显著的外溢经济推动特性,但其外溢效应主要依赖于这一区域相对集中的产业中间品供给,以及由原先制造业等产业中获得的丰富分支剥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黎日荣 周政
制造业依然有进一步向城市集聚的趋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在什么条件下集聚才能避免拥挤效应,从而有效地提高集聚效应,对此,现有文献尚未作出很好的解释。对不同空间尺度下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效应,可使用中国2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分析。与已有文献普遍认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提升制造业生产率不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在不同空间单元表现不同,在全市范围表现为显著的集聚效应,每平方公里增加100个生产性服务就业人口,企业的平均生产率提升19.52%;在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未江涛
文章在理论假说的基础上构造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对生产服务业集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水平、信息化水平和政府行为符合理论预期,但制造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与理论预期相反。通过采用地区平均集中率和空间基尼系数,进一步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态势进行分析,发现天津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程度较低。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 影响因素 态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晓峰
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既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腾出环境容量,也为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系统测度了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2006—2017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转换特征,并就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多种情境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中心城市的空间溢出特征及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效果则相对更为明显。较之于绿色技术效率,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和高端化发展更利于绿色技术进步,但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对外开放的空间外溢效应方面仍不显著,导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跨行业、跨区域推进城市群绿色发展中的作用也大打折扣。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贺小丹
以京津冀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及其经济效益为研究对象,在提出理论假设后,利用城市级面板数据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信息化水平、知识密集度、人力资本、地方政府保护都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影响,且各细分行业的集聚形成对不同因素的依赖度与敏感度存在差异。另外,数据显示北京市作为京津冀区域中心,已成为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心集聚地,且集聚效应显著。因此,应当继续从几大因素着手促进北京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发挥其高聚集性、高辐射性,推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调整与升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贺小丹
以京津冀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及其经济效益为研究对象,在提出理论假设后,利用城市级面板数据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信息化水平、知识密集度、人力资本、地方政府保护都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影响,且各细分行业的集聚形成对不同因素的依赖度与敏感度存在差异。另外,数据显示北京市作为京津冀区域中心,已成为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心集聚地,且集聚效应显著。因此,应当继续从几大因素着手促进北京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发挥其高聚集性、高辐射性,推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调整与升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晓峰 陈昭锋
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指数,基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实证检验两者协同集聚的演进关系及其各类效应。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地区各省市的产业协同集聚水平差异较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本身都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同期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对彼此都会形成一定的阻力作用,滞后一期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对当期制造业集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两者协同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专业化水平及产业优化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尚不明显。据此,提出有效促进产业协同集聚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协同集聚 集聚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祖鹏 刘冰洁
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了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强化技术积累和提升研发效率促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行业清洁度、行业层次等维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诱发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为此,提出不断壮大生产性服务市场规模,加快培育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行政垄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工业污染——来自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基于我国275个地级城市的证据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机制与耦合悖论分析——来自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的经验证据
技术创新产出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交互作用下的环境污染影响——基于动态视角的中国经验证据
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贸易成本与制造业集聚:机理与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