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54)
- 2023(16597)
- 2022(13897)
- 2021(12779)
- 2020(10708)
- 2019(24359)
- 2018(24089)
- 2017(46713)
- 2016(25345)
- 2015(28109)
- 2014(27901)
- 2013(27966)
- 2012(25481)
- 2011(22688)
- 2010(22659)
- 2009(21003)
- 2008(20883)
- 2007(18367)
- 2006(16230)
- 2005(14584)
- 学科
- 济(104835)
- 经济(104714)
- 业(95736)
- 管理(86877)
- 企(84995)
- 企业(84995)
- 方法(47373)
- 数学(37837)
- 数学方法(37400)
- 业经(32478)
- 农(32225)
- 财(31506)
- 中国(26223)
- 务(22964)
- 农业(22900)
- 财务(22888)
- 财务管理(22864)
- 企业财务(21699)
- 制(20975)
- 技术(20850)
- 学(20136)
- 地方(20127)
- 和(19955)
- 理论(19377)
- 贸(18022)
- 贸易(18012)
- 易(17502)
- 划(17329)
- 环境(16505)
- 策(16416)
- 机构
- 学院(362421)
- 大学(359766)
- 管理(148985)
- 济(145597)
- 经济(142441)
- 理学(128431)
- 理学院(127088)
- 管理学(125155)
- 管理学院(124473)
- 研究(117555)
- 中国(89987)
- 京(76877)
- 科学(73659)
- 财(67003)
- 农(62110)
- 所(59108)
- 业大(55126)
- 江(54047)
- 研究所(53723)
- 财经(53624)
- 中心(53386)
- 经(48853)
- 农业(48762)
- 北京(48215)
- 范(45123)
- 师范(44717)
- 州(43874)
- 院(42863)
- 经济学(42663)
- 财经大学(39757)
- 基金
- 项目(247216)
- 科学(195024)
- 研究(180501)
- 基金(179913)
- 家(156761)
- 国家(155404)
- 科学基金(134633)
- 社会(114402)
- 社会科(108467)
- 社会科学(108435)
- 省(97050)
- 基金项目(95433)
- 自然(87990)
- 自然科(85899)
- 自然科学(85880)
- 自然科学基金(84403)
- 教育(80774)
- 划(80450)
- 编号(73475)
- 资助(73422)
- 成果(58443)
- 重点(54503)
- 部(53775)
- 创(53132)
- 发(52870)
- 课题(49083)
- 创新(49003)
- 业(47227)
- 国家社会(47201)
- 科研(47025)
- 期刊
- 济(162251)
- 经济(162251)
- 研究(103601)
- 中国(68484)
- 管理(58294)
- 农(56884)
- 学报(56737)
- 财(53092)
- 科学(52411)
- 大学(42730)
- 学学(40102)
- 农业(39882)
- 教育(35406)
- 技术(32510)
- 融(30105)
- 金融(30105)
- 业经(28972)
- 财经(26179)
- 经济研究(25034)
- 业(23023)
- 经(22471)
- 图书(22041)
- 问题(20795)
- 技术经济(19662)
- 现代(17759)
- 科技(17721)
- 理论(17171)
- 资源(16728)
- 商业(16569)
- 版(16488)
共检索到532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凤祥 王国顺 郑准
企业选择进入工业园区的根本原因在于能获得园区外企业所不具备的资源配置优势。工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了园区企业的外部资源获取,能够监测园区企业所获取的资源质量,并保证园区企业从外部获取资源的长效性。我国工业园区应着力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模式,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园区硬环境和软环境。
关键词:
工业园区 资源配置 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明华
生产性服务业对宁波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制造业结构优化又拉动了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二者表现出了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但是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仍存在规模总量不足、产业优势不明显等问题,因此应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为着眼点,大力发展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不断优化服务业的结构,进而加速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制造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奕 夏杰长
一、调查目的与设计1.调查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推动东营市生产型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东营市服务业发展规划与空间布局"课题组于2009年6月至2009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盈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思想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重点也是关键,产业结构调整实质上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优化的过程。作为企业集聚的载体,工业园区实际是产业集群的重要表现形式,建立工业园区发挥的产业集聚效应一方面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加强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另一方面工业园区发挥的集聚效应实际上使得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被放大,从而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文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工业园区对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夏杰长
本文首先阐释了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升级的内涵,论述了生产性服务业对推动产业升级的重大意义及基本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的财税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任远
在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框架中,位于价值链两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促进产业沿全球价值链攀升,实现产业升级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GVC下促进产业升级的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路径和拓展路径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现阶段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在嵌入全球价值链促进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上应遵循全球价值链运作机制,以"有效承接国际生产性服务业转移"作为其一般发展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出"以产业自主成长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拓展之路。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 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伟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是改变和优化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在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要求建立功能齐全、充满活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经济全球化需要现代服务业给予支撑。本文在对现代服务业进行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环境背景,对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提出了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战略举措。
关键词:
首都现代服务业 转型升级 战略举措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雄伟
以工业园区为集聚平台,可为中小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大批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发展,产生较强的内部规模效应。本文在研究江西工业园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效,以及对当前工业园区发展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开展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构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提升工业园区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社区建设以及加强政策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工业园区 发展战略 政策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霞 盛晴 卞靖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知识型中间投入,其主要消费对象是制造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通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目前,亟须在政策体系、市场环境、制度建设、产业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努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更好地支撑和推动制造业升级。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怀英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再次加以强调。2006年9—10月份,笔者在赴韩国访问考察期间,与韩国对外政策研究院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等有关单位的学者官员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结构升级互动的议题进行了座谈,并考察了韩国著名企业三星电子、现代汽车公司的研发、生产、销售情况。调查研究显示,韩国在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特别是在自主创新关键期,从劳动、资本密集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宇玮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从效率角度分析了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及其动态。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效率总体不高,主要受产业关联机制方面的纯技术效率制约;相对而言,东部地区推动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2007年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推动效率以3.4%的年均速度增长,主要得益于产业技术进步,但纯效率技术变动的贡献增强;大多数省份的推动效率都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东部地区的效率增长较快,主要归功于技术进步,中西部地区的效率增长则主要由技术效率特别是纯技术效率的提升引致。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斌斌 孙波约 胡雅静
生产性服务业资源配置是影响制造业产能过剩形成和治理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了一个关于生产性服务业资源配置影响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机制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资源配置对制造业产能过剩治理具有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存在制造业技术进步、信息化水平提升和产业协同集聚的调节效应。实证检验发现,生产性服务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化解制造业产能过剩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高端制造业产能过剩治理主要依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资源有效配置,而传统生产性服务业资源有效配置则有助于中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治理。另外,制造业技术进步、信息化水平提升和产业协同集聚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资源配置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化解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长云
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将完善监管与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民营化结合起来,积极支持行业协会发挥其重要作用,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工作,健全其财政支持机制,拓宽其融资渠道,因地制宜地提高地价,适度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的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标准和用水及能源的价格,并强化其人力资本支撑。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发展 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崔宁 宋维明
介绍了生产性服务贸易会促进产业升级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产性服务贸易会促进林业产业升级的逻辑进程和实现路径。以林业为对象,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论证了生产性服务贸易对林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并依据实证分析结论,对我国未来林业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相关对策及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畅 曾庆均
测算我国30个省区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分析省际差异与动态趋势。以产业结构优化(IND)为因变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LQ)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将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增长水平(RGDP)、技术进步(TEC)、城市化水平(URBAN)作为控制变量,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2005—2013年间,我国各省区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呈集聚发展态势,但省际间不均衡特征明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化水平、经济增长亦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正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