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56)
- 2023(20807)
- 2022(17851)
- 2021(16247)
- 2020(13930)
- 2019(31732)
- 2018(31294)
- 2017(60372)
- 2016(32711)
- 2015(36579)
- 2014(36329)
- 2013(36099)
- 2012(33081)
- 2011(29564)
- 2010(29710)
- 2009(27409)
- 2008(27280)
- 2007(24282)
- 2006(21392)
- 2005(19263)
- 学科
- 济(134778)
- 经济(134604)
- 业(112645)
- 管理(107864)
- 企(98430)
- 企业(98430)
- 方法(64025)
- 数学(53449)
- 数学方法(52795)
- 财(42853)
- 农(39674)
- 业经(36457)
- 中国(34131)
- 制(30744)
- 务(28509)
- 财务(28424)
- 财务管理(28371)
- 农业(27161)
- 企业财务(26985)
- 学(26612)
- 贸(26192)
- 贸易(26180)
- 易(25485)
- 技术(25422)
- 地方(24384)
- 理论(23808)
- 和(22156)
- 体(21186)
- 银(21082)
- 银行(21026)
- 机构
- 大学(470644)
- 学院(470358)
- 济(191714)
- 管理(188056)
- 经济(187639)
- 理学(162418)
- 理学院(160689)
- 管理学(157931)
- 管理学院(157043)
- 研究(152443)
- 中国(116762)
- 京(99567)
- 科学(93368)
- 财(92196)
- 农(79240)
- 所(76163)
- 财经(73269)
- 江(70953)
- 业大(70446)
- 中心(70063)
- 研究所(68832)
- 经(66718)
- 北京(62257)
- 农业(61990)
- 范(58676)
- 经济学(58626)
- 师范(58046)
- 州(56377)
- 院(55582)
- 财经大学(54482)
- 基金
- 项目(317979)
- 科学(251639)
- 基金(233125)
- 研究(231154)
- 家(203011)
- 国家(201333)
- 科学基金(174403)
- 社会(147620)
- 社会科(140085)
- 社会科学(140051)
- 省(123647)
- 基金项目(122746)
- 自然(113832)
- 自然科(111243)
- 自然科学(111216)
- 自然科学基金(109273)
- 教育(106454)
- 划(103424)
- 资助(96753)
- 编号(92852)
- 成果(74842)
- 重点(70918)
- 部(70671)
- 创(67135)
- 发(66635)
- 课题(63608)
- 创新(62340)
- 国家社会(61403)
- 科研(61014)
- 教育部(60938)
- 期刊
- 济(210217)
- 经济(210217)
- 研究(137053)
- 中国(91145)
- 财(74186)
- 学报(73877)
- 管理(72370)
- 农(71939)
- 科学(68067)
- 大学(57023)
- 学学(53835)
- 农业(49461)
- 教育(48064)
- 技术(43519)
- 融(42209)
- 金融(42209)
- 财经(36737)
- 业经(34864)
- 经济研究(32910)
- 经(31535)
- 业(27842)
- 问题(27372)
- 技术经济(24923)
- 图书(23609)
- 版(22316)
- 科技(22234)
- 统计(21947)
- 贸(21837)
- 理论(21771)
- 现代(21486)
共检索到695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军 干春晖 郑若谷
本文将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应用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中,该方法在深入探讨两者之间关联性的基础上可以考察产业的内生增长情况。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自身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大于产业之间的关联作用,这在制造业部门表现尤为明显,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其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同样不容忽视;第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高于生产性服务业,这与生产性服务业强有力地支持了制造业发展不无关系,相反,制造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效应不太明显;第三,从生产性服务业分部门来看,内生增长效应方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方来 韩君 柴娟娟
本文以甘肃省2002-2012年投入产出表的有关数据为分析对象,运用直接消耗系数和中间需求率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甘肃省制造业对物流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需求一直比较显著,对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教育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需求水平依然较低;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对中低技术制造业、低技术制造业的需求一直比较显著,对高技术制造业、中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关联效应 投入产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黄莉芳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根据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资料剖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历程,对制造业的产业联动关系和价值创造能力的变化特点,并就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关联关系进行了对比。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较差的现状,提出结合行业特性和经济发展模式,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力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契合度。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楚明钦
本文以1997、2002、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分别对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比重、增加值率、装备制造业中生产性服务投入程度、生产性服务业被装备制造业需求的程度、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总体还很低,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在下降,而装备制造业比重在上升,但增加值率在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靠物质性投入并大幅上升,生产性服务投入严重不足并大幅度下降;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率很低,但是对研究与实验发展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中间需求增长很快,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的中间需求率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前向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奕辰 栾维新
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完全需求系数进行量化,实证分析1995—2011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互动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这17年间中国制造业对自身的完全需求提高了34.16%,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需求提高了45.50%;制造业对自身的需求挤占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其中对基础型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有所下降,表明制造业基础型服务成本在不断降低;对驱动型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大幅增加,表明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产业互动升级的轨道。今后还应加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与集聚水平,重点推进驱动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跨界融合,高度关注先进知识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的积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吉亚辉 张夏娜
根据投入产出法,综合考虑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基于中间需求率先界定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再利用分配系数定量分析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界定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邮政业、研究与实验发展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其次将制造业分为资源型制造业、低技术制造业、中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四种类型来分别讨论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关系。最后得出目前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不足,制造业服务化程度较低。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 投入产出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晶晶 黄繁华
本文从分工角度出发,应用投入产出表分析方法将技术因素、最终需求因素以及进出口因素统一在一个框架内,考察几种因素作用下的中国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是中国近年来总产出增长最快的部门,是制造业经济发展、技术变迁的最大受益部门,1997~2002年间,生产性服务业总产出增加了约151.13%,其中有约1/4的产出增长是由制造业部门来推动的,制造业部门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巨大。
关键词:
分工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投入产出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姚星 唐粼 林昆鹏
本文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利用2002年和2007年四川省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详细分析了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中间需求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指标,深入探究四川省产业间发展特点和规律,结果发现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是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领头羊",对制造业的影响最大;教育和研究与实验发展业在与制造业的互动中发挥作用较小。整体来看,当前形势下四川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要大于后者对前者的促进作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仍需进一步加强。文章最后提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加快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关联效应 四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晓鹏 李庆科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试图从产业共生角度对这种关系进实证研究。为此,我们把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苏、浙、沪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点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通过指标设计引入产业共生思想;进而运用1997年和2002年三地投入产出表,通过动态比较,揭示三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并对其共生状况进行评价;最后,归纳三地共生关系差异的原因,并提出若干结论性判断。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共生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伟达 冯小康
文章基于我国1987、1992、1997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选取13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和历年的生产者服务业细分行业,运用完全消耗系数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演化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演化的工业化阶段已基本完成,信息化阶段正在逐步深入。相比于美国,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较低,而制造业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却偏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晓峰
文章立足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对南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趋势与结构特征进行了总体描述与评判。并以1997—2007年间南通的三张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运用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投入产出测度指标实证分析了南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融合程度。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目前南通两类产业之间呈现出一定的互动融合关系,但关联效应仍处于较低水平。基于此,文章多维度构建了促进南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相关对策体系。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融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薇 陈阵
运用北京市2000—2010年五年的投入产出数据,通过静态分析与动态比较,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二者具有一定的直接融合度和产业融合度,内部各行业部门融合能力差异较大,并在此基础上多维度地提出了促进二者互动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服务业 融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树华 邓泽霖 王利军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对201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发展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反映产业发展水平的2个指标——人均工业增加值和人均服务业增加值,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关联发展模式分为4类——产业交融型、协同共生型、辅助推动型和平行转移型。最后针对不同区域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关联 投入产出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博 韩增林
以大连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近5年来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情况,通过中间需求率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通过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度系数衡量产业关联效应大小。结果表明:①大连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②目前除了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所起的制约作用不大;③从演变趋势上分析,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政业受到的社会需求压力在增大;④大连市经济发展仍处于依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而没有流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当中;⑤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引发的软投入是促进生产性...
关键词:
投入产出 大连市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关联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明磊 田喜洲 张伟
利用我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选取动态的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和13个固定的制造业细分行业,并剔除进口因素的影响,分别计算各年度制造业使用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和生产性服务业使用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完全消耗系数大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二者之间技术联系不断加强,已经进入了高度互动关联的阶段。应通过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在加快各自产业升级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产性服务与装备制造业融合程度的国际比较——基于OECD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程度研究——基于长三角及全国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
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到何程度——基于2010—2014年国际投入产出表的分析与国别比较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关联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制造业环节偏好与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来自34国1997-2011年投入产出数据的经验证据
中国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结构与关联——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产出特征实证研究
中国生产者服务对制造业升级的支撑作用——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