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926)
- 2023(22450)
- 2022(19205)
- 2021(17689)
- 2020(15290)
- 2019(34892)
- 2018(34721)
- 2017(66721)
- 2016(36608)
- 2015(41340)
- 2014(41344)
- 2013(41200)
- 2012(38081)
- 2011(34468)
- 2010(34598)
- 2009(32586)
- 2008(32756)
- 2007(29773)
- 2006(26388)
- 2005(23656)
- 学科
- 济(148342)
- 经济(148136)
- 业(120700)
- 管理(113909)
- 企(100521)
- 企业(100521)
- 方法(67023)
- 数学(55771)
- 数学方法(55022)
- 农(52040)
- 财(44941)
- 业经(39263)
- 中国(38461)
- 农业(34408)
- 制(33595)
- 学(33284)
- 务(29456)
- 财务(29364)
- 财务管理(29303)
- 地方(28394)
- 企业财务(27820)
- 贸(27565)
- 贸易(27552)
- 易(26738)
- 理论(25910)
- 技术(24631)
- 和(24497)
- 银(24318)
- 银行(24235)
- 体(23112)
- 机构
- 学院(532056)
- 大学(531895)
- 济(211297)
- 经济(206580)
- 管理(205204)
- 研究(180929)
- 理学(176065)
- 理学院(174050)
- 管理学(170760)
- 管理学院(169809)
- 中国(138013)
- 科学(114387)
- 京(114339)
- 农(103630)
- 财(100779)
- 所(94240)
- 业大(85459)
- 研究所(85333)
- 中心(83111)
- 江(82417)
- 农业(80738)
- 财经(79071)
- 北京(72176)
- 经(71688)
- 范(68187)
- 师范(67395)
- 州(65794)
- 院(65255)
- 经济学(62903)
- 省(58653)
- 基金
- 项目(354033)
- 科学(276529)
- 基金(255766)
- 研究(253456)
- 家(225466)
- 国家(223523)
- 科学基金(190120)
- 社会(158156)
- 社会科(149544)
- 社会科学(149499)
- 省(139525)
- 基金项目(134906)
- 自然(125938)
- 自然科(122970)
- 自然科学(122930)
- 自然科学基金(120768)
- 划(117097)
- 教育(116136)
- 资助(106289)
- 编号(102925)
- 成果(84252)
- 重点(79830)
- 部(77411)
- 发(75120)
- 创(73581)
- 课题(71233)
- 创新(68516)
- 科研(68504)
- 教育部(65406)
- 大学(65257)
- 期刊
- 济(240083)
- 经济(240083)
- 研究(154189)
- 中国(106070)
- 农(97233)
- 学报(91908)
- 科学(82341)
- 财(80936)
- 管理(77334)
- 大学(69419)
- 学学(65603)
- 农业(65351)
- 教育(55110)
- 融(50022)
- 金融(50022)
- 技术(46341)
- 业经(42039)
- 财经(39262)
- 经济研究(36513)
- 业(35108)
- 经(33684)
- 问题(31623)
- 版(27947)
- 图书(27360)
- 技术经济(26655)
- 科技(25220)
- 理论(24465)
- 统计(24444)
- 业大(23949)
- 现代(23787)
共检索到800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文娟 云丽虹 廖运凤
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链和关联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依据广东省、海南省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两省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关系、产业特性,生产性服务与农林牧渔业及相关制造业互动程度进行了研究。明晰了两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与短板,为促进地区间生产性服务业与农林牧渔及相关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省际合作发展提供了数量化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孔德洋 徐希燕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有多种观点,但二者相互依赖、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越来越成为学界的共识。从专业分工与外包、生产价值链、生态群落的角度,可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机制,并总结出二者互动共生的模型:中心型互动共生模型、金字塔型互动共生模型、平行型互动共生模型以及嵌套型互动共生模型。一个重要的挑战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如何通过二者互动,使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选择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战略路径。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外包 战略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易莹莹 席艳乐
基于我国1986-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背景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内生性;通过测算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且构建两者的联立方程模型得出的结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更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辐射、拉动作用更需提高。因此,我国必须要充分重视并利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机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良性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婷婷 曾洪勇 张华
运用投入产出、地理联系率等方法,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和空间联系,探讨北京市和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的一般规律与差异性,旨在为京津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北京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三产业服务,而天津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二产业服务,天津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上的联系比北京更紧密;京津生产性服务业对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趋于下降,而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趋势上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有一定的功能支撑作用;天津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强于北京,天津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童磊 荣亚飞
为廓清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外部性(专业化外部性、多样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不同协同集聚外部性存在差异,专业化外部性较多样化外部性更能促进产业升级,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机制;多样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表现为促进和抑制并存的交互作用,短期内虽表现为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抑制作用会逐渐显现;协同集聚外部性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具有区域异质性,专业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仅在东部地区表现为促进和抑制并存的交互关系,多样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在东西部地区表现为相互促进的交互关系,中部地区协同集聚与产业升级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跃平 王希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对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历年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两者协同效应存在一定的单向性,即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支撑作用,而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并结合检验结论分析原因,提出了促进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沙尔·吾拉孜 杨廷章 孙威
2014年以来,以一般性制造业为主要抓手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率先突破的重要领域之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地区内经济差距不减反增。论文利用2017年京津冀地区间投入产出表和2003—2019年京津冀三省(市)面板数据,运用地区间投入产出分析法和联立方程模型,对京津冀三地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互动关系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已形成显著的双向互动关系,整体从“供给主导”阶段步入“互动”发展阶段;但从投入产出联系来看,产业间互动水平较低,这可能是目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欠佳的主要原因之一。(2)相比之下,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对津冀地区制造业的推动作用较制造业更强,因此,加强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内流动,将是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3)高级服务要素在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产业升级中发挥作用较弱。未来应继续加强京津冀三地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合作,特别是提高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投入水平。研究可为促进京津冀地区两大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发展提供经验证据,为缩小区域产业发展差距提供思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正新 孙爱晶 邱风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是促进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文章运用生态共生理论中Lotka-Volterra模型理论分析两者之间的互动机理,基于1993-2016年数据对两者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Lotka-Volterra模型中的竞争参数并分析两者互动关系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存在类似于种群生态系统中的互利共生关系,双方互为投入带动彼此产业发展并最终达到产业间的稳定均衡状态,最后对如何加快中国的产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正新 孙爱晶 邱风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是促进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文章运用生态共生理论中Lotka-Volterra模型理论分析两者之间的互动机理,基于1993-2016年数据对两者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Lotka-Volterra模型中的竞争参数并分析两者互动关系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存在类似于种群生态系统中的互利共生关系,双方互为投入带动彼此产业发展并最终达到产业间的稳定均衡状态,最后对如何加快中国的产业升级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正新 孙爱晶 邱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令夷 邢宁宁
评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产业互动理论,梳理陕西两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关联程度进行投入产出比较实证分析。发现陕西两产业互动程度较弱,细分产业之间的互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互动水平较高;房地产、科研技术服务互动程度较弱;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影响力系数较高。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关系 产业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焦爱丽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开始从工业型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并逐渐将服务业发展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系,与制造业成为融合发展态势。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文献研究的不足,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动机理,构建了两者影响因素的相关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促进两者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中国相互影响 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封思贤 徐月
在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相互关系时,现有文献集中在整体性分析上,分析的对象也大多是一个国家。本文尝试以一个区域为例,重点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相互关系进行结构性分析。结果显示人才流、资金流、知识和信息流、物流等不同类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生产性服务业对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程度也明显不同。因此,只有以制造业为基础并与制造业联动,有针对性地推行各种类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才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结构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强荣 庄伯超 叶飞
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已居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制造业的生产率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产品的附加价值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如家电,服装等),面临资源(如土地、水、能源等)供应、市场吸纳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制约。可见,我国制造业虽然规模大,但是绩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林兴 夏利颖
现有文献大多采用投入产出法和共生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了得出更加明确的结论,采用现有文献较少采用的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宁波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宁波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影响方向上,是制造业的发展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说明宁波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