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53)
2023(16679)
2022(14243)
2021(13297)
2020(11304)
2019(25845)
2018(25603)
2017(49801)
2016(27036)
2015(30006)
2014(29891)
2013(30054)
2012(27625)
2011(24482)
2010(24371)
2009(22544)
2008(22387)
2007(19768)
2006(17667)
2005(15785)
作者
(77453)
(64415)
(64073)
(60882)
(41570)
(30892)
(29331)
(24926)
(24564)
(23160)
(22241)
(21863)
(20697)
(20619)
(19851)
(19764)
(19261)
(19092)
(18617)
(18582)
(15861)
(15860)
(15716)
(14727)
(14515)
(14489)
(14353)
(14335)
(12988)
(12933)
学科
(110005)
经济(109886)
(98776)
(88323)
企业(88323)
管理(87988)
方法(50200)
数学(39698)
数学方法(39291)
业经(33985)
(33593)
(32594)
(27168)
中国(26855)
(24008)
财务(23945)
农业(23937)
财务管理(23919)
(23427)
银行(23280)
企业财务(22658)
地方(22623)
(21870)
技术(21219)
理论(20720)
(20711)
(19390)
(18505)
贸易(18490)
(17900)
机构
学院(379216)
大学(375801)
管理(155126)
(149366)
经济(146004)
理学(132784)
理学院(131330)
管理学(129344)
管理学院(128622)
研究(121698)
中国(99236)
(81129)
科学(76049)
(70685)
(64923)
(60698)
(58069)
中心(57093)
业大(56819)
财经(56333)
研究所(55094)
(51161)
农业(50983)
北京(50959)
(48953)
(48256)
师范(47811)
(44275)
经济学(43856)
财经大学(41753)
基金
项目(255585)
科学(201394)
研究(186782)
基金(185740)
(161204)
国家(159767)
科学基金(138777)
社会(117597)
社会科(111402)
社会科学(111372)
(100633)
基金项目(99517)
自然(91232)
自然科(89129)
自然科学(89108)
自然科学基金(87556)
教育(83950)
(83455)
编号(76540)
资助(76268)
成果(60405)
重点(56229)
(55370)
(54815)
(54318)
课题(51258)
创新(50547)
科研(48758)
(48094)
国家社会(47962)
期刊
(168395)
经济(168395)
研究(110412)
中国(72796)
(59326)
管理(59201)
学报(57386)
(56493)
科学(54493)
大学(43371)
(43179)
金融(43179)
学学(40887)
农业(40585)
教育(36809)
技术(33665)
业经(29832)
财经(27530)
经济研究(25201)
(23597)
(23529)
问题(21974)
图书(21235)
技术经济(19915)
理论(18848)
现代(18703)
科技(17859)
实践(17224)
(17224)
(17190)
共检索到568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日新  陈向阳  
随着城市之间贸易的深入发展,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向各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集聚日益增长。本文以广州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对生产性服务业与下游制造业的集聚进行了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其结论认为:在理论上控制生产性服务业与下游制造业集聚的参数主要有中间服务与最终产品的运输成本和二者的边际产品以及中间服务的供应价格等;由于现阶段中国的生产性服务在城市之间的贸易程度尚较低,因此它们和制造业中的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生产企业既有集聚式分布又存在分散式布局模式,现代中国大都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与下游企业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符淼  冯琴  
本文选取广州市1988—2007年服务业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对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的技术进步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要素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资本存量1%的增长可以导致服务业增加值0.84%的增长;相应地,劳动投入1%的增长可以产生服务业增加值0.26%的增长。但是,服务业整体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仍然比较低,技术进步表现较佳的行业往往就是地方服务业的主导行业,如金融、国家机关和科技服务业,它们是广州吸引投资、保证产业繁荣的关键。而交通、批发零售、卫生和教育的技术进步水平有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丽  
基于广州第二次经济普查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员数据,运用赫芬达尔指数、信息熵、区位商和空间分析法对广州2008年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州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是高度集中在CBD,并有沿交通主干线向外扩散的趋势,初步呈现郊区化现象,导致多中心城市出现;六类生产性服务行业在全市的集中程度各不相同;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在广州城市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是各行业自身的区位特性和外部的市场经济导向、政府规划政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导致了城市就业次中心的出现并有力地促进城市中心向外蔓延,但对多中心城市发展的影响还很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千欢  千庆兰  陈颖彪  
基于2001—2011年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影响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主导因素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及脉冲响应分析法对主导因素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作用和工业发展水平是影响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政府的作用在初期会迅速带动该产业的发展,但其影响的力度逐渐减弱,工业发展水平则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稳步增长,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据此提出提高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忠权  郭思茵  王章郡  
以广州市会展企业名录为数据基础,运用缓冲区分析和Ripley K函数分析方法,探讨广交会的举办地流花地区会展企业时空分布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1957—2011年,流花地区会展企业的空间分布密度在逐渐加强,主要沿城市交通干道分布;企业空间分布的范围在逐步扩大,主要向东部天河一带扩散;②流花地区会展企业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集聚状态,考察1991、2002和2011年3个时间节点,显示会展企业分别在0.5km、0.66km和0.87km的尺度空间呈显著集聚。同时,空间集聚的范围逐渐扩大,集聚的强度在1991年后明显降低;③影响会展企业空间集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大型展馆、交通和商务环境,城市规划及政府的产业发展政策也影响企业集聚,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展企业在特定地段呈显著的集聚状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志斌  公维民  张怀林  王凯佳  赵航  
依据兰州市2016年工商企业登记数据,运用基于距离的产业集聚研究方法,分析了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布局、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不均衡,自东向西依次为中心高密度地带、过渡地带、扇形低密度地带,呈现出"圈层+扇形"的空间结构特征;从不同行业来看,金融保险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集聚趋势更为明显,而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集聚趋势较弱,并且除金融保险业呈现出多中心的集聚特征外,其余行业都是单中心集聚;就不同规模而言,较大规模企业的集聚范围较大但集聚程度较弱,而较小规模企业的集聚范围较小但集聚程度较强,成为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主导力量;城市功能分区、地价租金水平、交通便捷程度、办公空间分布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重要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席强敏  
以天津市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外部性理论的三大集聚因子显著地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空间上的协同集聚的结论。其中,中间投入品的共享和知识溢出效应吸引两大产业部门在空间上邻近分布,而劳动力池的共享并没有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反而有显著的挤出效应。另外,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部门趋向于与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在空间上邻近分布,而劳动密集型和能源依赖型制造业部门在空间布局时主要受劳动力市场、能源等因素影响,对邻近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布局的必要性较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惠民  杨上广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竞争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技术外溢效应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专业化水平、促进了制造业集聚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而提升了制造业生产率。本文通过市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对安徽省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业、商业服务和租赁业的集聚促进了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多样化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作用显著,表现出了Jacobs外部性;各市的制造业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强  王丽君  徐生霞  
通过对区位熵的加权处理,给出产业协同集聚的测度方法;在此基础上,借助2006—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门槛模型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带动效应,而这种效应表现出阶段递减特性。从分解效应看,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正向带动效应表现出单门槛非线性特征,而对规模效率的影响具有双门槛效应;分区域看,相较于西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对东中部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强;分行业看,科学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呈现倒U型特点,而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临界减小特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蕾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产业集聚的特征也开始在服务业中出现,如曼哈顿模式、伦敦金融城模式、东京新宿模式、上海陆家嘴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贤忠  张化文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能有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选取中小城市芜湖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将芜湖市与国内外大都市发展进行了比较,得出芜湖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且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势头较猛,然后运用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产业地理集中度指数(EG)、赫芬达尔指数(H)3个指标对芜湖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得出芜湖市现代物流业地理集聚度较高,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较低;芜湖市现代物流业、金融业行业内企业集聚度明显高于其它生产性服务业;芜湖市生产性服务业行业集聚现象显著以及芜湖市生产性服务业区域集聚度与行业企业集聚度存在不一致性等集聚特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芳  汤然  
选用2008—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中27座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数据作为衡量城市雾霾水平的代理指标,以区位熵指数作为衡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雾霾污染具有抑制作用,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与规模经济效应抑制城市的雾霾污染。研究还发现邻近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的雾霾污染具有抑制作用,这说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调节产业行政壁垒改善邻近地区的雾霾污染。由此得出建议:第一,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推动制造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政府应加强环境规制力度,同时在政策上引导企业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第三,雾霾治理上应该形成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各地区间协调配合形成治霾合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斯婕  张萃  
从行业异质性角度切入,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城市生产率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基于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仅通过自身来对城市生产率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其他有着上下游投入产出关系和技术关联的其他行业生产率影响,来对城市总体生产率产生影响。基于2003—2012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六个细分行业的集聚对城市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不同,这显然与各子行业的特性差异密切相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建军  赵启兰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研究是服务业集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关理论,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机理、模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或城市功能变迁的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集聚度、集聚特征和趋势等十一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与述评,以明确目前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的现状、方法和基本脉络,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启发下,展望了未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问题的研究方向。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体系研究、基于生产性服务企业或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评价研究、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积累效应对其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译匀  刘大建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解释变量。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剖析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特征;结合250个有效样本,阐释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商测算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针对苏州经济特征,提出未来的发展重点及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