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8)
2023(5908)
2022(4874)
2021(4232)
2020(3389)
2019(7783)
2018(7553)
2017(15067)
2016(7779)
2015(8660)
2014(8462)
2013(8695)
2012(8366)
2011(7688)
2010(7839)
2009(7353)
2008(6738)
2007(6159)
2006(5823)
2005(5551)
作者
(22286)
(18984)
(18854)
(17972)
(12101)
(8857)
(8414)
(7147)
(7106)
(6782)
(6615)
(6166)
(6142)
(6076)
(5939)
(5927)
(5549)
(5412)
(5375)
(4806)
(4790)
(4485)
(4481)
(4399)
(4383)
(4301)
(3901)
(3782)
(3707)
(3696)
学科
(63045)
经济(63016)
方法(20326)
管理(19676)
数学(18909)
数学方法(18844)
(17764)
地方(15930)
(12963)
贸易(12958)
(12669)
地方经济(12086)
中国(11872)
(11615)
企业(11615)
(11308)
(11226)
业经(9488)
(8936)
(8923)
出口(8102)
出口贸易(8102)
(8102)
农业(7886)
经济学(7111)
环境(7018)
(6256)
(6250)
金融(6250)
(6171)
机构
学院(119530)
大学(119529)
(71012)
经济(70097)
研究(45517)
管理(43383)
理学(37107)
理学院(36731)
管理学(36271)
管理学院(36059)
中国(34897)
(28890)
经济学(25223)
(23957)
科学(23208)
财经(23050)
经济学院(22601)
(22470)
(21026)
研究所(20023)
中心(19609)
(18191)
(17287)
财经大学(16996)
(15847)
北京(14978)
业大(14559)
科学院(14125)
经济管理(13628)
社会(13367)
基金
项目(74460)
科学(59897)
基金(56978)
研究(54574)
(49107)
国家(48793)
科学基金(41994)
社会(40028)
社会科(38313)
社会科学(38306)
基金项目(28744)
(27103)
资助(24293)
自然(24210)
自然科(23692)
自然科学(23689)
教育(23517)
自然科学基金(23274)
(22011)
编号(19696)
国家社会(18329)
(17854)
(17464)
(16807)
经济(16668)
重点(16581)
教育部(15605)
人文(15404)
发展(15404)
成果(15318)
期刊
(82528)
经济(82528)
研究(42423)
中国(23331)
(21516)
管理(17742)
经济研究(15786)
(15779)
学报(15069)
科学(14465)
财经(12815)
大学(12385)
学学(12016)
(11640)
金融(11640)
(11356)
问题(11161)
技术(10967)
(10820)
农业(10746)
业经(10073)
国际(9237)
技术经济(8968)
世界(8713)
统计(8426)
(6852)
经济问题(6762)
决策(6461)
经济管理(6054)
商业(5808)
共检索到193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凯强  台航  
文章基于我国1998-2006年的县级面板数据,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偏好生产性支出的特点,将提高经济增长波动率;实证结果有力地论证了上述结论,即生产性公共支出占比提高10%,经济增长波动率将增加0.42%。稳健性分析发现中西部县级地区较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波动率更大。此外,我国生产性支出偏好对经济增长波动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在繁荣时期,经济增长波动率的增加幅度将超过0.8%。文章的结论可为推进和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饶晓辉  刘方  
中国过去的宏观经济实践显示出政府对生产性财政支出政策的强烈偏好,在涉及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本的生产性支出方面更是着意倾斜。本文将政府生产性支出纳入生产函数,构建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政府生产性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所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1)利用贝叶斯估计得到的公共资本产出份额大约为10%,同时表明政府支出确实会造成生产的外部性;(2)政府生产性支出冲击是产出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该冲击能解释约23%的总产出波动;(3)政府生产性支出冲击对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造成了短期"挤出"效应,长期"挤入"效应,另外该冲击有利于促进经济体系资本持续性积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亚舟  舒银燕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运用数量模型及稳健性检验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增长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不平等导致了增长波动幅度的扩大,而增长波动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构建了收入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新途径,即增长波动途径。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问题的认识,也一定程度上为如何更好实施宏观调控,平稳经济运行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饶晓辉  廖进球  
本文采用递归效用函数形式,使用可分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与跨期替代弹性、主观贴现率三个因素刻画了消费者的偏好结构,而且在消费流的生成过程被假设为AR(1)基础上,运用年度实际人均消费数据,估计了中国经济增长与消除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本文的研究表明:当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和跨期替代弹性参数取合意数值时,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比较接近于经济增长的福利收益。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董志勇  朱晓明  
本文将消费者情绪波动因素纳入模型,通过引进递归效用函数,使用主观贴现因子、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和跨期替代弹性三个主观偏好参数的变化来刻画情绪波动,并在此基础上估计了降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情绪波动各参数波动对降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影响的同时,给出了在中国不同情形下的福利成本估计,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郑志瑛  陈明  
一、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波动性因素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比较明显。从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年递增速度,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见图表1、2)图表1 1950——1989年我国社会总产值年递增速度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奋进的四十年》(本文全国性数据均未包括台、港、澳地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同三  李雪松  张涛  沈利生  李军  王丽  娄峰  赵京兴  张友国  王宏伟  张延群  李文军  刘满强  李金华  王静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麒麟  赖小琼  
通过验证发现,政府生产性支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只有产出效应,没有增长效应。以基本建设支出、财政科学支出与财政教育支出对产出的影响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当只考虑生产性支出的水平影响时,财政科学支出与财政教育支出的正向作用较为明显;而当考虑到生产性支出的滞后项时,三项支出都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2)在静态分析中,教育支出的影响非常大,而引入滞后项后,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在当期较弱,到下一期才会大大强化;(3)当考虑到生产性支出的滞后项时,基本建设支出与财政科学支出的下期影响是负向的,只有财政教育支出的下期影响是正向,且影响幅度超过当期,这说明在这三项支出中,教育支出更具有产出效应的持久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刚  郭新强  
中国财政支出的较大一部分用于生产建设,中国居民消费与政府生产性支出表现出稳健的正相关关系,这一事实与从标准的新古典和新凯恩斯模型得出的挤出效应截然不同。本文构建了包含存量和流量两部分政府生产性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研究表明,政府支出增加在提高税负、挤出居民消费的同时,也通过其生产性增加收入、挤入居民消费;政府支出增加究竟挤入还是挤出居民消费取决于两种效应的比较以及政府的生产性支出比重和税负水平。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最优结构等于其相对生产性之比,政府支出的最优规模等于政府支出的生产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闫逢柱  苏李  田国英  
随着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出口增长波动日趋明显。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借助HP滤波法从总体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中国的出口增长波动,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波动整体呈现向上扩张趋势且波动日趋明显。其中,原料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最慢,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持续性最强;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出口增长扩张收缩能力最强,增长最不稳定;易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最快,难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较快;总出口增长和结构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表明,总出口增长波动和五类产品出口增长波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可能出现失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翔宇  叶提芳  
文章采用随机增长模型来研究政府的公共开支的增长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文章给出了随机优化问题的理论基础;然后给出了一个随机增长模型,该模型把公共开支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从理论上推导分析公共开支的平均增长和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接着选取我国31个省份1995-2012年间在科教文化、社会福利、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方面的公共支出的平均值和方差为解释变量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表明:这四种类型公共支出的增长和波动可能促进经济增长也可能阻碍经济增长;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分析和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光强  曾伟  
在工业化进程的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周期波动具有自身的显著特征,它们对国民经济整体波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总体而言,自1952年以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波动是国民经济整体波动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第一产业周期波动对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明显减弱,但是,由于农业对于湖南经济发展的特殊意义及其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其波动的影响力仍然不难忽视;第三产业周期波动对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逐渐上升。因此,保持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荣哲  农丽娜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银行家信心、企业家信心与经济增长波动之间以非对称的方式相互影响,市场信心管理应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非预期的企业家与银行家信心变动能够加剧经济增长波动。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那些激励银行家与企业家信心的政策既要讲究政策力度,又要注重政策的连续性与可持续性。另外,信心调整具有刚性。与企业家信心相比较,银行家信心的衰减速度更快一些。当宏观经济政策同时激励了银行家与企业家信心时,这种不同步的变化可能会增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俞纯权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是结伴而行的,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其经济增长不呈现经济波动状态。我国40多年来的经济增长也同样是在经济波动中实现的。认识这种波动的特征,分析导致波动的机理,控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促使经济均衡稳定地增长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基于统计资料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波动的周期作一划分,揭示这种周期波动的特征,并对波动的机理作一初步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朝鲜  
农业经济的增长波动,是中国农业发展中循环出现的一种不稳定现象。研究农业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农业经济景气分析勾画出一个跨度较大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农业经济增长波动内在机制的剖析,寻求相应的经济政策,减轻农业经济增长波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干扰和影响;通过对农业经济增长波动节律和特点的把握,探索工业增长发展与农业增长波动相匹配的最佳方案,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抗波动干扰的能力,取得较为理想的增长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