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69)
2023(14658)
2022(11991)
2021(11268)
2020(9367)
2019(21446)
2018(20955)
2017(40016)
2016(21136)
2015(24210)
2014(23624)
2013(23019)
2012(20752)
2011(18576)
2010(18065)
2009(16455)
2008(15567)
2007(13058)
2006(11347)
2005(10168)
作者
(57982)
(48617)
(48195)
(45935)
(30917)
(23121)
(21869)
(18975)
(18708)
(16799)
(16628)
(16292)
(15266)
(15197)
(15138)
(15040)
(14647)
(14024)
(14018)
(13973)
(11835)
(11771)
(11677)
(11235)
(10937)
(10880)
(10567)
(10293)
(9741)
(9647)
学科
(89981)
经济(89884)
管理(55415)
(53740)
方法(41881)
(41646)
企业(41646)
数学(37186)
数学方法(36785)
中国(28375)
(25760)
贸易(25747)
(25112)
(24763)
(20415)
业经(19198)
农业(16179)
(15792)
地方(15400)
(15179)
(14357)
金融(14356)
(13580)
银行(13544)
(13026)
环境(12746)
理论(12413)
技术(12278)
(12273)
(11876)
机构
大学(295865)
学院(293185)
(133425)
经济(131404)
管理(112097)
研究(104246)
理学(97528)
理学院(96534)
管理学(94889)
管理学院(94379)
中国(79546)
(62004)
科学(60286)
(56561)
(50727)
(47983)
中心(47078)
研究所(46559)
财经(46300)
经济学(43304)
(42725)
业大(42452)
(40490)
经济学院(39172)
北京(38710)
(38209)
农业(37923)
(36703)
师范(36268)
财经大学(34935)
基金
项目(204658)
科学(163046)
基金(153273)
研究(148721)
(135116)
国家(134112)
科学基金(114967)
社会(98495)
社会科(93598)
社会科学(93578)
基金项目(79801)
(75677)
自然(73238)
自然科(71650)
自然科学(71628)
自然科学基金(70371)
教育(67899)
(65491)
资助(62636)
编号(57483)
(46969)
重点(46546)
成果(45742)
(44525)
国家社会(43142)
(43064)
教育部(40763)
创新(40451)
科研(39693)
课题(39389)
期刊
(135480)
经济(135480)
研究(86925)
中国(55907)
学报(45557)
(43312)
科学(43054)
管理(41921)
(41462)
大学(35918)
学学(33902)
农业(30416)
教育(27874)
(25825)
金融(25825)
技术(25159)
经济研究(24738)
财经(22785)
(22091)
国际(20943)
业经(20895)
(19875)
问题(19474)
(17578)
世界(16862)
技术经济(13858)
统计(13432)
(13246)
商业(12601)
理论(12540)
共检索到430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卫瑞  庄宗明  
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提供的中国(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和就业数据,测算了1995~2009年中国总就业和分技能就业情况,并利用结构分解法着重考察了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这两个国际化因素对中国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995~2009年中国总就业和分技能就业均有较大增长,其中最终产出扩大,特别是出口扩张是就业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劳动投入系数降低是抑制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外包总体上不利于中国就业增加。分产品类别来看,对于低技术含量产品生产部门,其生产国际化效应主要来自出口份额扩张。而对于中等技术含量产品生产部门,其生产国际化效应主要来自外包扩张。分劳动群体来看,低技能劳动者受生产国际化的冲...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申  宋扬  谢娟娟  
本文从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就业与工资波动性的关系这一新的视角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首先在弹性分析框架之下,对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工业工资和就业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然后采用我国细分工业行业的数据,在估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使用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考察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工业工资和就业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的基本结论是,贸易自由化很可能增强了给定外生劳动需求冲击之下工业劳动者工资和就业的波动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娟  万璐  
劳动需求弹性事关就业市场波动、工作稳定性和劳动雇佣关系。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检验贸易开放对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实证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中国工业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约为-0.263~-0.241,符合文献中提出的劳动需求弹性应在-0.75~-0.15区间内的判断;第二,贸易开放将使中国劳动需求更富有弹性,加剧就业市场波动,且该结论呈现稳健性,但是不同产业部门在受到贸易开放冲击时,劳动需求弹性的变化方向及程度不相同,在高技术企业就业的劳动者面临更大的就业风险;第三,贸易提高劳动需求弹性主要通过增强其他生产要素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效应发生作用。该研究可为防御改革开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红  宋文飞  韩先锋  魏轩  
基于2004~2012年工业中33个细分行业样本数据,对贸易自由化对就业影响的阶段性特点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就业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生产率已经达到"饱和"。但从总体上来看,生产率对就业的扩大效应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在这一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下,贸易自由化对就业总体上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同时,工资上升促进了就业;释放"结构红利"促进生产率提升是解决就业矛盾的根本策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书舟  李小平  牛晓迪  
随着中国贸易自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国外优质产品涌入国内市场,这使得国内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进口因素的冲击。文章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产品进口关税数据库,考察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最终品以及中间品进口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出波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中间品的进口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产出波动具有显著的平抑作用,其中"成本节约效应"和"要素市场多元化效应"是中间品进口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产出波动的重要渠道;而最终品进口贸易自由化并未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产出波动造成显著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受到国内市场规模、进口结构、价格因素以及出口扩张等方面的潜在干扰,最终品进口贸易自由化的"竞争效应"被逐步淡化,所以未产生明显的作用强度。上述结论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进口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生产行为内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也为中国政府如何将"扩大进口开放"与"稳增长"的政策目标有效联系起来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依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书舟  张胄  
利用2000-2011年中国企业-出口市场维度的面板数据,将一般贸易样本作为受关税变动影响的控制组、加工贸易样本作为不受影响的对照组,就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不同贸易类型的企业出口波动的影响展开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助于降低一般贸易企业出口波动,而对加工贸易企业出口波动没有明显影响,这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出口波动存在显著的平抑作用;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和投入波动减弱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平抑企业出口波动的两条关键路径;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民营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出口波动的平抑作用分别强于其他相应类型的子样本,且当出口市场为高收入国家时,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出口波动的平抑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时达  刘瑶  
就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对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积极意义。本文借助就业结构调整指数的构建,将劳动流动的因素纳入到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就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之中,定量分析了二者对就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程度和劳动流动自由程度的提高对中国就业结构调整有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区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建清  
中国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失业现象的逐步加剧,那么我国的经济开放与失业到底存在何种关系?我国的贸易自由化政策是否给就业带来了负面影响?这已成为我们广大公众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来研究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玮  魏艺明  
中国工业部门的就业情况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快速增加发生明显变动。文章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阐明国际贸易自由化与工业部门就业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探讨了工业从业人数与贸易自由化在外部因素冲击下的响应模式。研究结果证实了贸易便利化与工业部门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的正向促进关系。研究结论指出,目前中国国际贸易规模与就业的联动性主要基于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应及时借助这种优势进行就业结构优化升级,以防止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国际贸易变动对就业产生不良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成  刘斌  
本文采用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分析全要素生产率与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的影响。在考虑企业的异质性后,本文发现:(1)无论是对出口企业还是内销型企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都会降低企业就业人数;(2)贸易自由化能够增加出口企业的就业,而贸易保护能够给内销型企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3)对于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和资本密集型内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够增强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而对于资本密集型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内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会减弱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4)面对贸易自由化,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就业人数调整到理想数量,并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调整速度要高于资本密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席艳乐; 陈小鸿;  
选用CHIP数据库1995、2002和2007年的城镇调查数据,利用截面Probit模型和Heckman两步法来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两性就业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升,个体劳动参与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技能个体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存在着显著差异化的影响。总体而言,无论对于男性或女性劳动力,贸易自由化对高技能两性劳动力的就业促进效应更为明显,而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促进作用相对较小,甚至更多为负;而对于同一技能的两性劳动力而言,贸易自由化对男性就业的影响要大于女性。因此,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高女性教育水平意义重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俞会新  薛敬孝  
本文就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进行数据处理 ,以及借用年度虚拟变量 ,将中国贸易自由化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分离开来。计量经济回归结果显示 ,中国的出口导向率对工业就业的增加有带动作用 ;进口渗透率的增加对工业就业变化的影响不显著。目前中国出现的失业问题主要是经济体制转轨造成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席艳乐  陈小鸿  
选用CHIP数据库1995、2002和2007年的城镇调查数据,利用截面Probit模型和Heckman两步法来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两性就业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升,个体劳动参与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技能个体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存在着显著差异化的影响。总体而言,无论对于男性或女性劳动力,贸易自由化对高技能两性劳动力的就业促进效应更为明显,而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促进作用相对较小,甚至更多为负;而对于同一技能的两性劳动力而言,贸易自由化对男性就业的影响要大于女性。因此,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高女性教育水平意义重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辛贤  尹坚  
在农产品市场更加开放的条件下 ,中国畜产品市场在空间上不断趋向整合 ,各地区间价格联系和贸易流通关系更为密切。本文应用空间均衡分析法 ,模拟了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猪肉、牛羊肉和禽肉等主要肉产品市场的基本区域格局以及区域间的流通情况。本文通过应用空间均衡模型的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未来畜牧业发展的地区分工格局 ,对了解我国畜牧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盛斌  牛蕊  
通过新增控制变量的计量经济模型,利用1997-2006年中国28个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从贸易流量和贸易政策两个方面检验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会减少中高技术部门的就业,但促进了中低技术部门的就业。以进出口额为代表的贸易流量指标对不同技术水平的工业部门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即出口增长拉动了就业,而进口增加对就业则是消极的。但在具体影响程度上,贸易流量对中低技术部门的冲击均大于其对中高技术部门的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