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4)
- 2023(6125)
- 2022(4945)
- 2021(4345)
- 2020(3570)
- 2019(8034)
- 2018(7530)
- 2017(14379)
- 2016(7679)
- 2015(8720)
- 2014(8274)
- 2013(8264)
- 2012(7592)
- 2011(6928)
- 2010(7199)
- 2009(6571)
- 2008(6621)
- 2007(5731)
- 2006(5035)
- 2005(4523)
- 学科
- 济(34158)
- 经济(34119)
- 业(26590)
- 管理(25689)
- 企(21533)
- 企业(21533)
- 方法(16156)
- 数学(13668)
- 数学方法(13512)
- 农(9181)
- 贸(8690)
- 贸易(8689)
- 易(8496)
- 财(8449)
- 业经(8288)
- 中国(8276)
- 学(7283)
- 融(6773)
- 金融(6771)
- 销(6676)
- 供销(6670)
- 农业(5968)
- 环境(5724)
- 理论(5671)
- 银(5554)
- 银行(5539)
- 行(5333)
- 制(5171)
- 务(5094)
- 财务(5085)
- 机构
- 大学(118464)
- 学院(117850)
- 济(52794)
- 经济(52013)
- 管理(45299)
- 研究(40794)
- 理学(39916)
- 理学院(39473)
- 管理学(38834)
- 管理学院(38627)
- 中国(30019)
- 京(24376)
- 科学(24177)
- 财(22953)
- 所(20504)
- 农(20137)
- 研究所(18977)
- 财经(18937)
- 中心(17566)
- 经(17349)
- 业大(17307)
- 经济学(17231)
- 江(16764)
- 农业(16030)
- 经济学院(15772)
- 范(15427)
- 师范(15280)
- 北京(14888)
- 院(14562)
- 财经大学(14292)
- 基金
- 项目(81816)
- 科学(65874)
- 基金(62085)
- 研究(58600)
- 家(55009)
- 国家(54623)
- 科学基金(46929)
- 社会(39692)
- 社会科(37866)
- 社会科学(37858)
- 基金项目(31909)
- 省(30549)
- 自然(30157)
- 自然科(29549)
- 自然科学(29539)
- 自然科学基金(29047)
- 教育(26834)
- 划(26446)
- 资助(25289)
- 编号(22041)
- 重点(18787)
- 部(18751)
- 发(17687)
- 国家社会(17547)
- 创(17395)
- 成果(17232)
- 教育部(16293)
- 创新(16289)
- 人文(15812)
- 科研(15672)
共检索到168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博 魏玮
本文从不同层次行业部门、不同发展水平分组国家角度实证探讨了三种贸易形式下的生产国际分割程度对价值链水平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国际分割对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分部门来看,虽然非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国际分割程度小于加工贸易形式的程度,但非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国际分割对价值链位置的提升作用要明显大于加工贸易形式的作用。生产国际分割对价值链位置的提升作用在资本高技术密集型部门最为明显,在一般技术部门次之,劳动资源密集型部门最低。从分组国家来看,非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国际分割对价值链位置的提升作用在发达国家要明显大于其他国家,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国际分割对价值链位置的提升作用在其他国家要...
关键词:
生产国际分割 价值链 贸易形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越 任永磊 李荣林
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跨国公司在母国和东道国之间配置生产环节。跨国公司通过对比较优势、运输成本和质量生产成本三者进行权衡,来确定东道国的价值链位置和产出质量水平。当东道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或其他因素变化时,有两种机制会发挥作用,分别是通过改变产出质量引致的需求变化机制、通过改变生产成本而引致的成本变化机制。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东道国的价值链位置和产出质量水平呈现相互地正向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东道国会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环节。
关键词:
价值链升级 产出质量 出口 生产分割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珍增
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如果跨国公司将较高比例的复杂生产任务置于东道国完成,则当地的模仿者能够获得较多的生产信息,模仿难度较低,跨国公司会受到更多来自模仿者的威胁。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能够阻止模仿者进入,提高一般价格水平,促使跨国公司将更大比例的复杂生产任务置于东道国,从而降低东道国出口中所包含的进口中间品含量,提升东道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生产分割 全球价值链 模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姚博 魏玮
生产分割对一国价值链的提升和收入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考察了参与生产国际分割对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价值链水平、收入增长以及投入要素的报酬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分割与贸易出口等指标对因变量具有显著效果,生产分割对技术部门的价值链促进作用所引起的差距比资本部门明显,生产分割使得技术部门、资本部门的收入增长差距均加大,另外生产分割也促进了高密集度资本投入要素的报酬收入增长,同时还拉开了高技术与低技术劳动力投入要素的报酬收入增长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
生产分割 价值链 收入 要素报酬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金玲
基于降低成本考虑,企业采用价值链分割生产模式进行对外投资引发的产业转移是一种不完全转移。本文通过探讨价值链分割生产和其影响因素以及价值链分割生产下形成的生产网络,进而得出对我国产业转移的启示,包括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不完全转移有利于提升东部地区企业竞争力和实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上位,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扩大需求等促进我国的产业转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建民
目前,我国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经济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从外部环境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外需疲软,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增速回落;从内部环境看,我国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及劳动力成本约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地位正在削弱。这些变化意味着我国经济进入换挡期,对处于开放经济中的企业来说,实现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越教授撰写的《国际生产分割模式下企业价值链升级研究》一书,通过把国际生产分割融入质量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中,探讨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价值链升级影响因素,为推动我国企业价值链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越 杨明
国际生产分割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价值链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成本和工厂水平的固定成本越低、劳动生产率越高和工资水平越低时,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程度就越高。基于山东省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劳动力素质越高、产业的基础生产能力越强和服务配套设施越完善,制造业价值链就容易获得提升。
关键词:
生产分割 加工贸易 价值链 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庆林 高越 韩军伟
国际生产分割对参与国的生产率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使用符合中国特点的生产分割指标考察了中国参与国际生产分割对于工业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参与生产分割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非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分割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要高于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分割;生产分割提高生产率的效果对不同行业是不同的,中低技术行业最为明显,其次是高技术行业,最低为初级产品、劳动和资源密集部门;从发达国家承接的生产分割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要大于从非发达国家承接的生产分割。
关键词:
生产分割 外包 工业生产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海峰 施展
借鉴Koopman和王直等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地位指数和长度指数,基于产品生产分工过程的"碎片化"和"分割化"属性,运用WIOD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发布的投入产出和全球价值链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我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形势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主要由深向参与度驱动,产品生产过程复杂;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和长度指数之间不存在显性的相关关系,地位指数和长度指数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为显著;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和地位指数整体排名较为靠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制造业 生产分割 价值增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海峰 施展
借鉴Koopman和王直等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地位指数和长度指数,基于产品生产分工过程的"碎片化"和"分割化"属性,运用WIOD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发布的投入产出和全球价值链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我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形势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主要由深向参与度驱动,产品生产过程复杂;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和长度指数之间不存在显性的相关关系,地位指数和长度指数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为显著;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和地位指数整体排名较为靠后,但观测期内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地位指数和长度指数存在行业异质性,劳动及资源密集型产业存在显性比较优势,知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显性比较劣势。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制造业 生产分割 价值增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建兴 张少华 张萍
基于多个GVC国家—行业层面的数据库,利用三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中国FTA中原产地规则对GVC分工地位和参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FTA原产地规则显著抑制了中国在GVC中的分工地位和参与度,这种抑制作用在与发展中国家签订的FTA和低技术行业中更明显。原产地规则主要通过限制进口FTA区域外质优价廉产品而抑制中国在GVC的分工地位和参与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包含区域价值成分的原产地规则能显著提升中国在GVC的分工地位和参与度,而完全获得、税则改变以及特定技术要求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深度理解GVC是区域性的GVC、发展中国家被锁定在GVC低端以及在FTA战略制定中科学设置各种规则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琴
经济高质量发展依赖于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价值链内外“共轭环流”。本文基于生产分割解构视角探析流通产业服务化发展的价值链嵌入位置,并实证检验流通服务生产分割拓展中的影响要素。基于流通产业服务化的价值链嵌入位置解构发现,流通产业服务生产分割存在着“U”型演变结构;第二产业生产分割阶段数趋势平缓,第三产业呈明显上升趋势;生产分割的细分行业异质性明显,2000-2004年为第二产业生产阶段数的上升和第三产业的下降,2005-2007年为“双升”阶段,2008-2011年为“双降”阶段,2012-2019年为第二产业的下降和第三产业的上升。基于流通产业服务化分工链条拓展的实证分析发现,多样化因素对流通产业服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分割的拓展作用呈现非一致性;流通服务在第三产业价值链的嵌入削弱了第三产业生产分割对第二产业生产分割的促进作用,在第二产业价值链嵌入有利于释放第二产业生产分割对第三产业生产分割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产分割 价值链嵌入 流通产业 服务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剑飞
在发挥地区优势的基础上深化国内价值链分工,是提升"中国制造"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流通活动、市场分割对这一过程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测算了中国各大区域的产业分工深度,并对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加以考察。结果表明:中国的区域间分工深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在"入世"及"次贷危机"之后出现了下降。商流活动能够支撑地区间分工链条的延伸;物流基础设施促进分工的作用既有可能体现在地区间,也有可能仅限于本地区。市场分割会干扰跨地区经济活动的开展,其表现在于妨碍促进地区间分工的因素发挥作用,并强化不利因素的阻碍效应。未来应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更加注重跨地区运输的要求,同时发展中间商环节、消除行政性壁垒,以统一、整合的中间品流通市场支撑现代化的分工生产方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 陈圳
本文从制度红利非线性特征的视角,采用面板门限模型对39个国家1995-2014年,制度约束与全球价值链地位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考虑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和制度分指标维度差异分别进行了不同门槛阈值的回归。研究发现制度完善对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推动作用会因为该国所处的制度环境成长阶段差异而呈现显著的门槛效应:(1)制度环境的完善与全球价值链提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在不同制度维度视角下,门槛阈值前后的非线性特征呈现多样化;(3)根据各国发展经验的门槛阈值,中国制度环境正处于推动自身全球价值链提升的"制度
关键词:
制度环境 全球价值链 门槛效应 制度红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婕 戴翔 万广华
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尤其是面临发达国家对中国价值链升级进行“堵截”以及自身传统低成本优势不断弱化的挑战,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价值链攀升显得更为紧迫和必要。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提升中国价值链相对地位方面的确存在显著正向作用,且对中高端技术制造业行业促进作用要甚于对低端技术制造业行业,对传统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则要甚于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因此,中国应该坚定不移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且应增强自身在中高端技术制造业行业的实力,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继续发挥传统服务业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粘合”功能,如此才能更好地引领“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构建,进而实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目标。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全球价值链 价值链攀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