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2)
- 2023(11688)
- 2022(10286)
- 2021(9750)
- 2020(8040)
- 2019(18624)
- 2018(18518)
- 2017(35756)
- 2016(19252)
- 2015(21790)
- 2014(21601)
- 2013(21290)
- 2012(19511)
- 2011(17525)
- 2010(17351)
- 2009(15808)
- 2008(15540)
- 2007(13577)
- 2006(11818)
- 2005(10196)
- 学科
- 济(78291)
- 经济(78207)
- 管理(58420)
- 业(55008)
- 企(46238)
- 企业(46238)
- 方法(38105)
- 数学(33015)
- 数学方法(32585)
- 农(20318)
- 财(18967)
- 中国(18909)
- 业经(18285)
- 学(17241)
- 贸(15782)
- 贸易(15776)
- 易(15336)
- 地方(14721)
- 制(13809)
- 农业(13526)
- 理论(13307)
- 和(12794)
- 务(12467)
- 技术(12421)
- 财务(12401)
- 财务管理(12380)
- 环境(11991)
- 企业财务(11606)
- 划(10962)
- 银(10665)
- 机构
- 大学(276932)
- 学院(275090)
- 管理(112582)
- 济(107146)
- 经济(104766)
- 理学(98507)
- 理学院(97447)
- 管理学(95693)
- 管理学院(95214)
- 研究(88705)
- 中国(64867)
- 京(58691)
- 科学(56490)
- 财(47624)
- 所(44143)
- 农(44104)
- 业大(42559)
- 研究所(40502)
- 中心(40358)
- 财经(39261)
- 江(38534)
- 北京(36803)
- 范(35915)
- 经(35731)
- 师范(35583)
- 农业(34741)
- 院(32318)
- 州(31716)
- 经济学(31687)
- 财经大学(29402)
- 基金
- 项目(193430)
- 科学(151972)
- 基金(140793)
- 研究(140363)
- 家(122778)
- 国家(121785)
- 科学基金(105060)
- 社会(87840)
- 社会科(83278)
- 社会科学(83256)
- 基金项目(75072)
- 省(75050)
- 自然(69468)
- 自然科(67894)
- 自然科学(67880)
- 自然科学基金(66638)
- 教育(64056)
- 划(63127)
- 资助(58240)
- 编号(57208)
- 成果(45172)
- 重点(42505)
- 部(42425)
- 发(40270)
- 创(40008)
- 课题(38542)
- 创新(37264)
- 科研(36917)
- 教育部(36429)
- 大学(36026)
- 期刊
- 济(114245)
- 经济(114245)
- 研究(79529)
- 中国(48129)
- 学报(45327)
- 科学(41088)
- 管理(40837)
- 农(39789)
- 财(34937)
- 大学(34375)
- 学学(32303)
- 教育(30063)
- 农业(28375)
- 技术(24074)
- 融(19911)
- 金融(19911)
- 业经(19752)
- 经济研究(18879)
- 财经(18578)
- 经(15869)
- 图书(15572)
- 业(14547)
- 问题(14523)
- 理论(14333)
- 技术经济(13747)
- 科技(13715)
- 实践(13289)
- 践(13289)
- 版(12994)
- 商业(12943)
共检索到388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石明明
文章在生产-流通-消费框架下,在供零双边垄断这一纵向关系中考虑了所有权配置效应问题。发现所有权配置会对市场绩效或配置效率产生重大影响。均衡分析表明,无论所处哪一个环节,国有企业的存在具有内部化垄断外部性、减轻或消除双重加价、稳定市场均衡价格和销售量的作用。这一模型可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在流通领域保留部分国有企业,采用渐进式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解释。当市场处于严重的不完全竞争,或生产-流通环节的某一端处于垄断状态时,适当地保留国有企业或对有关企业进行严格监管,有利于整体社会效益的提升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文章从纵向生产和流通关系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部分流通经济学家们曾经提...
关键词:
双边垄断 所有权 双重加价 外部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清萍 忻红
随着我国零售市场的日益集中,零售商在上游市场的买方势力愈来愈明显。供应商对零售商的相对经济依赖性促成了零售商买方谈判势力的形成,现实中一些零售商由于把握好零供关系中的三重角色而具有了买方谈判势力。在我国,对零售商行使买方势力行为的反垄断规制应以"相对经济优势地位"为逻辑起点,遵循论辩规则对零售商进行反垄断调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云
本文概述了 E C R 策略的产生和发展, 并分析了它对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影响及由此带来的整个供应链价值的提高, 最后指出这种 E C R 策略对我国的生产商与零售商之间的渠道合作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费威
为进一步明确零售商和生产商在食品安全方面所应做出的努力,建立零售商和生产商努力水平为变量的预期利润优化模型,研究他们各自利润和整体利润最大化下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最优努力水平及其相互影响。结果表明:若零售商和生产商努力水平在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方面具有互补关系时,零售商和生产商的最优努力水平具有相互正向影响;当他们的努力水平不是互补关系时,抽检食品样本数量以及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后他们所负担的惩罚成本都会直接影响零售商和生产商的最优努力水平间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最优努力 影响因素 食品安全 优化模型
[期刊] 预测
[作者]
徐兵
研究单个零售商销售两个生产商的品牌产品,其中两种产品完全同质、总需求随机地依赖于总货架展示量。首先由两种产品总需求的分布函数得到每种产品的需求分布函数,然后建立了供应链系统利润最大化、品牌利润最大化和渠道利润最大化下的集中式决策模型。为了协调零售商的分散式决策与集中式决策一致,分别提出了两种回购加线性补贴合同及回购加线性补贴加利润共享合同。最后的算例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协调合同的有效性。
关键词:
供应链协调 集中式决策 合同 报童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维达 张孟 何丹
供应商的多样化和差异化,是零售平台的普遍特征。不同于源于供应商多样化的组间网络效应,源于差异化的供应商对顾客的边际组间网络效应是递减的,同时带来供应商间的负的竞争效应。研究发现,随差异化竞争的供应商数量增长,零售商对供应商的组间网络效应补贴下降,并向供应商收取源于差异化竞争的价格加成,限制差异化竞争的供应商数量。供应商间的差异化度越低,最优的差异化供应商数量越少。零售商在供应商多样化和差异化之间权衡选择的差异,形成零售商服务的差异化,有利于缓和零售商间的竞争。
关键词:
零售商 双边市场 差异化 多样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敏华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零售商投资时机选择的非对称双头垄断期权博弈模型,来研究零售商经营自有品牌的介入时机问题,以及两个有竞争关系的零售商谁会选择、或者率先选择发展自有品牌的问题。
关键词:
自有品牌 博弈模型 投资决策 先动优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伟
本文在笔者长期流通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数据实证分析,阐明了独立中间批发商存在的必要性,其对缓解工商矛盾,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增进消费者福利的重要作用。最终目标是建立起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商品流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适度合理、结构布局完善、产供销相互衔接、城乡一体、内外贸互通顺畅的高效的商品流通体系。
关键词:
生产商 批发商 零售商 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赞 郁义鸿
拥有买方垄断势力的零售商对生产商的纵向约束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反垄断司法实践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现有的文献对于零售商拥有买方垄断势力的情形很少涉及。现实中,随着零售业的变革,下游零售商很可能在产业链中成为主导企业,从而导致零售商要求生产商交纳“通道费”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基于SCP分析框架,对零售商垄断势力下的通道费及其福利效应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政府规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
买方垄断 通道费 经济规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赞
基于零售商垄断势力的纵向关系主要有两种:零售商的抗衡力量以及零售商向生产商实施纵向控制。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这两个方面的理论成果,并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和展望。
关键词:
零售商 垄断势力 抗衡力量 纵向控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仇莉 张君卿
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容易造成缺货,如何计算缺货概率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把由单个制造商和多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模型成M arkov过程,利用排队理论分析供应链上各状态间的转移关系,以单个制造商和三个零售商为例澄清状态转移矩阵的内部结构,并对一般模型提出计算缺货和满货概率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状态概率对库存总成本的影响,为系统的优化决策提供分析的依据。数值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缺货概率 排队论 库存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静 方名山
本文以流通渠道中的生产商和零售商为研究对象,基于完美信息的连续策略博弈,建立了双方的纳什均衡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渠道对于生产商最为有利,其次为生产商主导的混合渠道、零售商主导的混合渠道和间接渠道;而对于零售商恰好相反。文章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并对中国流通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流通渠道 博弈 纳什均衡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贾俊秀 唐奇良
通过2个阶段分析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博弈关系,建立了一个制造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协调机制。给出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两种情形下供应链各个成员的利润、零售商的订购量和制造商的批发价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通过一个分配方案对因协调带来的利润进行了合理分配。用一个数值算例,进一步说明此协调机制使供应链的总体期望利润比不协调时增加,而且利润分配方案的实施使供应链成员的利润都得到改善。
关键词:
供应链 协调机制 利润分配 优化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运来 庞毅 张永
目前零售商和生产商关注的是如何激发冲动性购买以增加产品销售量,但却忽视了激发冲动性购买对其忠诚的影响。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冲动购买通过影响引发消极情绪进而影响顾客忠诚的过程模型,证实冲动性购买程度与失望、后悔正相关;顾客失望同时消极影响其对零售商和生产商的忠诚;对时间后悔、地点后悔消极影响对零售商忠诚;对产品后悔仅消极影响对生产商忠诚。
关键词:
冲动性购买 后悔 失望 忠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驷华 万国华 汪素南
基于全量折扣和营销费用的供应链生产商—零售商博弈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合作和非合作博弈下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定价、需求量、产量及收益情况。其中非合作博弈基于Stackelberg模型,分为生产商领导和零售商领导,合作博弈则基于Pareto改进。结果表明,在合作博弈情况下,销售价格和市场营销费用均比非合作博弈低,同时在合作博弈情况下,需求也较非合作博弈有所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