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81)
2023(19932)
2022(17333)
2021(16094)
2020(13720)
2019(31322)
2018(31170)
2017(58986)
2016(32670)
2015(37087)
2014(37242)
2013(36630)
2012(34202)
2011(31260)
2010(31565)
2009(29500)
2008(29079)
2007(26287)
2006(23240)
2005(20783)
作者
(98180)
(81752)
(81385)
(77574)
(52036)
(39364)
(37043)
(32015)
(31106)
(29431)
(27923)
(27611)
(26374)
(26137)
(25731)
(25339)
(24590)
(24346)
(23677)
(23525)
(20557)
(20465)
(20015)
(18871)
(18543)
(18357)
(18244)
(18130)
(16712)
(16403)
学科
(139940)
经济(139769)
管理(94891)
(89057)
(74448)
企业(74448)
方法(58983)
数学(50475)
数学方法(49866)
中国(36126)
(35543)
(34382)
(33635)
业经(29899)
地方(29684)
(27341)
理论(23614)
农业(23451)
技术(23262)
(23135)
贸易(23119)
(22337)
(21476)
(21292)
银行(21208)
(20728)
金融(20719)
(20292)
环境(19918)
(19839)
机构
大学(475932)
学院(471883)
(190255)
经济(185998)
管理(178570)
研究(165949)
理学(153022)
理学院(151216)
管理学(148421)
管理学院(147580)
中国(123001)
科学(105114)
(102722)
(87525)
(86576)
(84977)
研究所(78752)
中心(74089)
业大(73845)
(72463)
财经(68888)
农业(66988)
北京(65195)
(63405)
师范(62690)
(62301)
(59577)
(57671)
经济学(57522)
经济学院(51488)
基金
项目(313859)
科学(243934)
研究(225796)
基金(224667)
(197840)
国家(196173)
科学基金(165761)
社会(140317)
社会科(132623)
社会科学(132585)
(124071)
基金项目(118440)
自然(108445)
自然科(105859)
自然科学(105826)
(104528)
教育(104447)
自然科学基金(103948)
资助(92941)
编号(91776)
成果(76272)
重点(71109)
(68467)
(67234)
(66658)
课题(64754)
创新(61934)
科研(60035)
大学(58084)
教育部(57918)
期刊
(217158)
经济(217158)
研究(142041)
中国(97781)
学报(82673)
(76982)
科学(73215)
(68008)
管理(67608)
大学(61192)
学学(57434)
教育(56567)
农业(52224)
技术(41898)
(40843)
金融(40843)
经济研究(34802)
财经(34653)
业经(33780)
(29763)
(28362)
问题(27816)
图书(24805)
技术经济(24448)
(23668)
科技(23469)
理论(21842)
统计(21381)
(20883)
业大(20600)
共检索到713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许光伟  
人类史前时期的社会科学研究服从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工作逻辑,以"生产关系的客体批判"为工作领衔,这就是劳动二重性的基本工作原理:主体和客体构成了历史运动辩证法的主角,但客体批判的力量始终高于主体力量。这种史实摧垮了"生产力纯经济学"认识神话,但恰当地提出了科学界定"客体批判"研究性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离不开继承与发展原则,需要在坚持历史传统、时代方向之前提下重塑学科工作逻辑和夯实学科基础。生产力研究维度的恰当识别与工作整理将成为实施创新的"新入口",同时,它以"互系性思维"防止了理论建构的自足主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许光伟  
人类史前时期的社会科学研究服从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工作逻辑,以"生产关系的客体批判"为工作领衔,这就是劳动二重性的基本工作原理:主体和客体构成了历史运动辩证法的主角,但客体批判的力量始终高于主体力量。这种史实摧垮了"生产力纯经济学"认识神话,但恰当地提出了科学界定"客体批判"研究性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离不开继承与发展原则,需要在坚持历史传统、时代方向之前提下重塑学科工作逻辑和夯实学科基础。生产力研究维度的恰当识别与工作整理将成为实施创新的"新入口",同时,它以"互系性思维"防止了理论建构的自足主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卫兴华  聂大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二者的任务不同。前者主要是建设的经济学,后者主要是革命的经济学。这就决定了二者在研究对象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是二者都要研究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全面、透彻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还不成熟,在生产关系研究上存在不少盲点和误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是以既有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为条件,并没有把生产力作为研究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提出,未来社会主义要快速发展生产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卫兴华  聂大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二者的任务不同。前者主要是建设的经济学,后者主要是革命的经济学。这就决定了二者在研究对象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是二者都要研究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全面、透彻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还不成熟,在生产关系研究上存在不少盲点和误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是以既有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为条件,并没有把生产力作为研究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提出,未来社会主义要快速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从理论上研究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但不是研究技术层面的生产力,而是研究社会层面的生产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臣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在当代面临巨大挑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家卢卡奇、海德格尔和鲍德里亚这里尤为突出。他们分别在生产和消费阶段抓住时代的发展要素展开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批判,但是他们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批判要么回到纯粹思辨或走向虚无,要么抛弃人类生存的现实生活,最终都具有局限性。重估这些批判理论及其局限性,更有利于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坚持并运用马克思学说,从而体现其所具有的当代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跃先   崔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核心要义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新质生产力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交互融合,深化了新型生产关系,指明了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高质量人才创新、先进制造业发展等实践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牟晓明  
<正>马克思承袭并创新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生产力范畴的论述,使其成为历史唯物主义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核心和理论基石。通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理论建构,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运动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又分别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马克思进而指出,社会经济形态正是在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推动下,
关键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邦根  
国内教科书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限定为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做法,不仅背离经济学的一般含义,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而且不适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需要。鉴于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创新,需要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也要研究一国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并通过分析一国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式,来研究一国特定的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霞飞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进程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夯实了思想与理论基础,并从实践的角度科学指导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演进与创新。由颜鹏飞、丁霞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一书立足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与需求,系统化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发展进程与实践发展路径,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尉海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重点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基本原理之间的关系,如劳动价值、剩余价值和社会主义经济等三大基础理论,成为确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据,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居于基础地位。新时期加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原理的创新与发展研究,成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的着力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创新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势在必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顾钰民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公报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是什么"和新时代"指导思想是什么"。我们必须以此为基本遵循,更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最好的方式是科学把握马克思揭示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新的贡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星焕  
马克思以实践和批判为两大理论支柱,建构起“批判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只是对于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运行规律的把握,而是以“人类社会”为立足点和以“私有制批判”为理论核心的科学理论,是“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表达”。在当代,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仍旧向我们展示着它“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伟大力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琨  
《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伊始,价值转形问题就引发了经济学界的“百年争论”。针对马克思没有处理成本价格转形的“缺陷”,西方学者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均无法实现成本价格转形和“总量相等二命题”的兼容,致使转形问题成为“无解”难题。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角度看,西方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是形而上学的,不可能解决转形问题。其中,双重体系抽掉价值转形的任何中介环节,试图使价值范畴和生产价格范畴直接相等;单一体系则为了将价值规定无矛盾地纳入生产价格范畴强行修改价值理论。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国内学者在西方学者设定的数理分析框架下成功解决了静态的成本价格转形问题,取得了超越西方的原创性成果。“无解”的转形问题只能归咎于西方学者而与马克思无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华  程承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在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髓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理论创新。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以物质财富为中心、以资本逻辑为主轴、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自由市场为理念的批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启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方向可以从以人本为中心、以劳动逻辑为主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为基础、以市场有效和政府有为为理念来探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华  程承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在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髓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理论创新。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以物质财富为中心、以资本逻辑为主轴、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自由市场为理念的批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启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方向可以从以人本为中心、以劳动逻辑为主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为基础、以市场有效和政府有为为理念来探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