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3)
2023(8308)
2022(6496)
2021(6138)
2020(4900)
2019(10950)
2018(10354)
2017(19739)
2016(10254)
2015(11192)
2014(10896)
2013(10914)
2012(10073)
2011(9098)
2010(9450)
2009(9308)
2008(8341)
2007(7740)
2006(7103)
2005(6336)
作者
(28576)
(24689)
(23671)
(22819)
(14810)
(11631)
(10621)
(9414)
(9345)
(8400)
(8322)
(8000)
(7605)
(7365)
(7349)
(7320)
(6968)
(6961)
(6818)
(6744)
(5972)
(5948)
(5939)
(5698)
(5611)
(5546)
(5480)
(5121)
(5007)
(4952)
学科
(49233)
(45977)
经济(45940)
(42165)
农业(33209)
(24776)
金融(24776)
管理(23615)
(22365)
银行(22359)
(21787)
(19735)
企业(19735)
中国(19171)
业经(18142)
方法(14053)
(13394)
地方(13237)
数学(12666)
数学方法(12591)
农业经济(12481)
(11309)
中国金融(10936)
(10029)
(9409)
农村(9391)
(9306)
发展(8634)
(8629)
(8569)
机构
学院(147051)
大学(138884)
(67326)
经济(66068)
管理(56763)
研究(49259)
理学(49173)
理学院(48740)
管理学(48074)
管理学院(47844)
(47690)
中国(47205)
农业(35926)
(28993)
业大(28779)
科学(27748)
(27457)
中心(26376)
(24231)
(22545)
财经(22530)
农业大学(21789)
研究所(21704)
(20589)
经济学(20302)
经济管理(19565)
(19416)
银行(18757)
经济学院(18492)
(18379)
基金
项目(97483)
科学(77446)
研究(75550)
基金(70960)
(61134)
国家(60458)
科学基金(52083)
社会(50576)
社会科(47653)
社会科学(47645)
(40228)
基金项目(37800)
编号(31847)
教育(31589)
(31218)
自然(30597)
自然科(29914)
自然科学(29911)
自然科学基金(29401)
(28825)
资助(27408)
成果(24306)
(23760)
(21757)
重点(21478)
国家社会(21426)
(21123)
课题(20932)
(20712)
(20492)
期刊
(80249)
经济(80249)
(55935)
研究(41465)
农业(37816)
中国(33611)
(32742)
金融(32742)
学报(22106)
科学(21538)
业经(20819)
(20508)
大学(18563)
学学(18202)
(16894)
管理(15824)
农村(14657)
(14657)
农业经济(14550)
问题(11735)
技术(11416)
财经(10727)
经济研究(10138)
(10108)
世界(10077)
教育(9948)
农村经济(9224)
(9173)
经济问题(9142)
社会(8512)
共检索到229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栋辅  
如何把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农村金融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杠杆作用,为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是农村金融战线需要深入探讨的重大问题。本文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 (一) 在发展农村生产力中,农村金融有着重要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祥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它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最终来说,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也应当是重要的体现。党的十三大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因此,农村金融政策应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标准。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路建祥  
农材金融学会是从事农村金融理论研究的学术团体,它在开拓和推动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中,已经和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事求是的考察和评价它的这种作用,对进一步办好学会,推动农村金融事业的不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岳隆杰  
当前,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的标准化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农村动态、多元的金融需求,而非标准化金融服务虽不以市场定价为基础,但却能够有效衔接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弱化标准化金融服务的交易障碍,进而成为农村正规金融标准化服务的有效补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应良   龚燕玲  
基于全国10省1032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显著提升农民种粮收益,且平均处理效应表明,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使农民种粮收益提高2.77%。(2)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提升种粮收益;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不仅促进兼业农户增加种粮收益,而且促进纯农户增加种粮收益;相较于非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种粮收益提升效果更明显。(3)机制分析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通过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从而提高农民种粮收益。据此,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工作,制定出台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差异化政策,同时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实现农民种粮收益提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应良   龚燕玲  
基于全国10省1032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显著提升农民种粮收益,且平均处理效应表明,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使农民种粮收益提高2.77%。(2)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提升种粮收益;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不仅促进兼业农户增加种粮收益,而且促进纯农户增加种粮收益;相较于非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种粮收益提升效果更明显。(3)机制分析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通过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从而提高农民种粮收益。据此,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工作,制定出台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差异化政策,同时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实现农民种粮收益提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汪小勤  黎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鸿儒  
目前,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集中精力使目前还很落后的农业尽快得到迅速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个历史任务,中央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事业。这就需要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大力开展农村金融科学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切实地以人民为中心来发展生产力。从我国宏观的情况看,"三去一降一补"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从我国农村的情况看,党中央大力推进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贫困问题的破解,将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切实地以人民为中心来发展生产力。从我国宏观的情况看,"三去一降一补"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从我国农村的情况看,党中央大力推进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贫困问题的破解,将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杰  马九杰  
近年来,政府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的政策性文件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笔者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减少贷款手续、创新贷款产品等方式积极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对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构成一定的压力,总体上能够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供给,但是也存在服务对象"高端化"、资金规模约束、风险监管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继续加强政府政策引导,促进金融"链接"程度和强化风险监管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志国  谭伶俐  赵晶  
本文运用2000—200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减少农民贫困的作用。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减少农民贫困的作用,既存在直接效应,也存在间接效应,而间接效应的作用明显高于直接效应。因此,政府在未来制定发展农村金融的政策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农村金融作用的间接效应上,而不是简单片面地强调直接效应,从而保证农村金融发展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减少农村贫困的战略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炳华  张文棋  
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支持作用,对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和农业产业的实际数据为依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农村贷款和农业保险与农业产出之间存在长期正向的均衡关系。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和农村信用社农村贷款余额与农业产出间存在长期正向关系,而农业银行的农业贷款余额与农业产出间存在长期反向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牛凯龙  田成川  张薄洋  
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我国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相对于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发展的金融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消费是加快建成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正着力扩大内需,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作为农业人口数量占比较大的国家,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是拉动我国国内需求增长的有效途径。研究显示,农村金融的规模、结构和效率对农村消费支出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面临消费潜力未完全释放、农村金融体系尚不完善等现实情况,亟须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畅通农村消费渠道以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