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22)
2023(15741)
2022(13633)
2021(12498)
2020(10359)
2019(23635)
2018(23470)
2017(44235)
2016(24131)
2015(27356)
2014(27222)
2013(26872)
2012(25325)
2011(22982)
2010(23364)
2009(21651)
2008(21657)
2007(19890)
2006(17602)
2005(16050)
作者
(70784)
(59136)
(58745)
(56220)
(37654)
(28505)
(27017)
(22932)
(22473)
(21323)
(20233)
(19840)
(19050)
(18687)
(18494)
(18235)
(18016)
(17465)
(17228)
(17071)
(14819)
(14619)
(14322)
(13616)
(13502)
(13368)
(13249)
(13213)
(12082)
(11926)
学科
(102737)
经济(102552)
管理(66332)
(63961)
(50987)
企业(50987)
方法(40394)
数学(33061)
数学方法(32678)
中国(31648)
(31503)
地方(27110)
业经(25424)
(24870)
(21323)
农业(20939)
(20182)
(19424)
贸易(19404)
(18735)
理论(18170)
(17643)
(17433)
银行(17387)
(16723)
金融(16720)
(16709)
环境(15754)
(14916)
技术(14686)
机构
学院(345379)
大学(341523)
(138936)
经济(135760)
管理(125530)
研究(120846)
理学(106117)
理学院(104809)
管理学(102861)
管理学院(102195)
中国(93336)
科学(75180)
(73875)
(65629)
(62828)
(61795)
研究所(56350)
(56235)
中心(56162)
业大(50979)
财经(50649)
(48148)
农业(48129)
师范(47660)
北京(46785)
(45637)
(44970)
(43283)
经济学(42379)
(39357)
基金
项目(220245)
科学(171211)
研究(164054)
基金(154997)
(135169)
国家(133920)
科学基金(113101)
社会(102990)
社会科(96597)
社会科学(96566)
(88672)
基金项目(81391)
教育(75885)
(74069)
自然(70869)
自然科(69209)
自然科学(69190)
编号(69127)
自然科学基金(67924)
资助(63073)
成果(57064)
(52395)
重点(50291)
课题(48713)
(47701)
(45955)
创新(42820)
发展(41907)
科研(41704)
国家社会(41561)
期刊
(166259)
经济(166259)
研究(104887)
中国(78213)
(58348)
学报(55268)
(52788)
科学(49796)
管理(47571)
教育(45360)
大学(41534)
农业(39395)
学学(38668)
(34605)
金融(34605)
技术(31813)
业经(29518)
经济研究(26158)
财经(25297)
(21951)
问题(21812)
(21441)
图书(18882)
(17505)
(17499)
技术经济(17269)
商业(16727)
现代(15545)
科技(15533)
理论(15455)
共检索到541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蔡景庆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探析了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并最终必然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和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按其在生产力中所发挥的作用可划分为三个层面:现实生产力的承担者、先进生产力的践行者和先进文化科技的推动者。劳动者在这三个层面的聚合性与分裂性,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特性,决定着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的基本架构,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从原始社会的“聚合性”,到奴隶社会的“巨大分裂性”,到封建社会的“渐聚性”,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强聚性”,最后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合一性”,生产力这三层面的特征演变,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这为夯实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基础,细化对推动人类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力量认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危旭芳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探索求真、不断创新、追求卓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一以贯之的素养和品格。郑志国教授的新著《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研究》(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版),在坚持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探发展之规律。以宏大的视野、深刻的思考、详尽的论述,从三个方面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做出了创新探索:一是阐明人类需要与社会生产矛盾规律、竞争与合作矛盾规律、实践与认识矛盾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二是深化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规律的认识,分析世界三次生产方式重大变革、国际经济基础与国际上层建筑;三是根据五个规律的共同作用,分析社会形态演进和更替的总动力及其在不同时空的差异,从21世纪全球化视域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探讨了遵循和利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松龄  
稀少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规律 ,劳动价值论的深化认识需要反映稀少性。将稀少性的概念引入劳动价值论既有必要 ,也有可能。劳动价值论有了稀少性的概念 ,就不仅能说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价值关系 ,而且还能够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变革中的许多新问题和新现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先进生产力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它应当有一个同一尺度。它是科学技术原形及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应用的集合体。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是以人才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创新、转化应用及其在矛盾制衡中不断扩展和新陈代谢的进程.有四个具体的机制,并且在社会基本矛盾运行中行进,在现时又表现出一些突出特点,必须完整地把握它的根基、条件和趋势。为研究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运行机制及其同社会经济互动中的表现形式,应当构建一门新的科技经济学。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梦菲  
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带来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国家与社会的结构关系由"直接统一"向"二元分离"转变,同时又向着"辩证统一"积极迈进。这一特殊结构决定了中国协商民主的生成逻辑——由政治协商向社会协商拓展并最终上升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与此相应,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也应当以促进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为内在目标。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对西方协商民主的真正超越,将会成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新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魏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8年5月2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中称,全球多地空气污染状况依然严重,全球每年估计有超过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WHO的报告揭示了全球空气污染的严峻现实。其实,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空气污染是如影相随的。特别是在过去200年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中,空气污染问题更加严重,已经成为人类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当然,面对空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智锋  邓文卿  
坚持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人文化与专业化结合、普泛化与特色化结合。只有能够契合中国精神的美育实践才能顺利实现本土化的过程。普泛化与特色化的有机结合,将形成特定的高校美育育人环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晨生  陈雪飞  李辉  吴玉辉  
[目的/意义]情报3.0时期,智能化情报工具、情报生产线以及综合研讨体系共同推动科技情报生产方式变革,科技情报行业将面临重大调整,甚至对社会整体发展产生影响。预判科技情报行业内外部发展方向有助于情报主体及其相关利益方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具有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文章从情报生产方式变革入手,根据情报时差和情报时间价值特点判断情报生产周期缩短将使情报服务方式发生变化,并由此预见了情报服务方式改变对情报业、其他领域乃至社会整体的影响。[结果/结论]情报机构生产力的突破推动情报的使用范围和深度升级,从而改变其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文虎  毛峰  
本文在剖析人与自然界中的生命力系统的双螺旋进化过程及其相关主形态演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人类社会由生存、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的“三阶段”演化学说,并依据“三种生产论”分析和评价了生存与发展阶段的特征和规律,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演化阶段的基本特征与行为准则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俊  杨俊宴  史北祥  
中心区在各类发展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特定的空间形态。本文在对其空间形态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同心圆圈层分布规律、自组织竞争择优规律、依轴核延伸拓展规律以及空间不平衡发展规律等中心区空间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在对各个规律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尝试探析其形成的动力机制,以更为准确地把握其空间形态形成的根本所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奇  叶文虎  
在人与环境所组成的世界系统中,人与环境、人与人是两种最基本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在人类社会的生存阶段与发展阶段中,两种关系表现出明显不同的作用性质与作用内容。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发展危机(贫富分化与资源环境问题)均直接表现为两种关系的矛盾冲突。分析表明,只有同时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向维稻  
传统经济学已经揭示出许多客观经济规律,这是前人在经济学研究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这些经济规律属于社会形态的不同范畴,应该进一步在体系上明晰化。它们有的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如本文所研究的三大基本规律;有的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如剩余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平均利润规律、按劳分配规律等;有的则属于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范畴,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水平的规律。认识和研究社会生产力的三大基本规律,对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志鹏  
文章分析了中国学者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文献的统计发展规律,得出了一些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自从引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以来,中国学者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经历了初步发展和高速增长的阶段,目前处于稳态的阶段;但是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大多数是实证研究,理论研究的数量较少且创新较少;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得到了国家和地方较高的重视,随着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和对环境质量的逐步重视,对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光宗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宗旨是发现规律。从现象到本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是人所共知的规律“探寻法”。但怎样才能揭示人口发展的规律性呢?如果基于对大跨度历史的规范研究之上,是否可以确立新的思考点? 基于大跨度的历史透视,本文提出了两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国海  
将HistCite与Bibexcel、UCINET相结合,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析国际信息检索可视化研究的发展规律。通过研究,划分国际信息检索可视化研究的发展阶段,发现其发展轨迹中引证关系链所隐含的学术流派,并分析关键词特征向量中心性网络图谱,确定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