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23)
- 2023(14826)
- 2022(12456)
- 2021(11267)
- 2020(9889)
- 2019(22676)
- 2018(22461)
- 2017(43470)
- 2016(23836)
- 2015(26911)
- 2014(26942)
- 2013(26944)
- 2012(25160)
- 2011(22819)
- 2010(22885)
- 2009(21901)
- 2008(21944)
- 2007(20043)
- 2006(17717)
- 2005(16357)
- 学科
- 济(103050)
- 经济(102896)
- 业(92479)
- 管理(83356)
- 企(81735)
- 企业(81735)
- 方法(45501)
- 数学(36056)
- 数学方法(35732)
- 财(34374)
- 农(33378)
- 业经(30806)
- 制(24773)
- 中国(24009)
- 务(23578)
- 财务(23546)
- 财务管理(23504)
- 农业(23051)
- 企业财务(22222)
- 贸(19379)
- 贸易(19372)
- 技术(19371)
- 地方(18960)
- 易(18799)
- 和(18425)
- 学(18365)
- 理论(18006)
- 体(17760)
- 划(17004)
- 融(16433)
- 机构
- 学院(351202)
- 大学(349406)
- 济(146932)
- 经济(143838)
- 管理(134888)
- 研究(118237)
- 理学(115026)
- 理学院(113758)
- 管理学(112049)
- 管理学院(111384)
- 中国(93225)
- 京(74405)
- 财(71669)
- 科学(71542)
- 农(66504)
- 所(61164)
- 江(55950)
- 财经(55642)
- 研究所(54854)
- 中心(54560)
- 业大(53677)
- 农业(52555)
- 经(50313)
- 北京(46675)
- 经济学(44731)
- 州(43524)
- 范(42486)
- 院(42249)
- 师范(41981)
- 财经大学(40889)
- 基金
- 项目(225078)
- 科学(176794)
- 研究(163588)
- 基金(163242)
- 家(142669)
- 国家(141396)
- 科学基金(120874)
- 社会(103565)
- 社会科(98056)
- 社会科学(98027)
- 省(88912)
- 基金项目(86381)
- 自然(78759)
- 自然科(76886)
- 自然科学(76859)
- 自然科学基金(75541)
- 教育(74546)
- 划(74397)
- 资助(66843)
- 编号(65749)
- 成果(53563)
- 重点(50915)
- 部(50239)
- 创(49144)
- 发(48707)
- 业(46372)
- 课题(45711)
- 创新(45339)
- 制(44600)
- 科研(43433)
- 期刊
- 济(170068)
- 经济(170068)
- 研究(104828)
- 中国(71000)
- 农(61731)
- 财(60334)
- 学报(55099)
- 管理(53574)
- 科学(51203)
- 大学(41949)
- 农业(41720)
- 学学(39675)
- 融(34774)
- 金融(34774)
- 教育(32614)
- 技术(31243)
- 业经(28598)
- 财经(28239)
- 经济研究(25918)
- 业(24977)
- 经(24340)
- 问题(22830)
- 技术经济(19293)
- 贸(19141)
- 版(17671)
- 世界(17623)
- 国际(17607)
- 财会(17220)
- 现代(17055)
- 商业(15774)
共检索到537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戒骄
本文提出并结合案例分析了生产分割后制造业的四种基本组织方式。分析表明,制造业企业根据市场竞争强度权衡技术和成本,选择生产分割方式和程度。在竞争强度较低的产业,企业优先考虑维持技术优势,倾向选择内部一体化生产组织方式,自己投资建造工厂。在竞争强度较高的产业,企业优先考虑营造成本优势,倾向选择外购,最大程度利用第三方设施。竞争强度提高将推动企业在更大范围寻求更有效率的制造地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采取更加开放的组织方式。只有科学把握制造业组织方式演进规律,创造并利用制造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有利条件,才能改善中国这个发展中工业化大国的产业国际分工地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磊 杨永华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两种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度量行业国际分割生产程度的指标:一种是行业中间投入品中的国外含量的指标;另一种是行业出口的国外含量的指标。并使用我国制造业数据,对26个制造业行业的国际分割生产程度进行了度量。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割生产存在行业差别,且我国制造业出口包含着很大部分的国外投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永华
本文在李嘉图模型的框架下,通过模型推导,对比分析了考虑国际分割生产和不考虑国际分割生产的条件下,一国出口比较优势变化的原理;并采用2001-2008年我国和世界制造业26个分行业的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不考虑和考虑国际分割生产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割生产,我国制造业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行业增多了,特别是高技术含量行业的比较优势上升了而分离了国际分割生产导致的贸易后,我国制造业的出口比较优势明显下降。此外,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对策。
关键词:
国际分割生产 制造业 比较优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彭本红 段一群
目前,服务战略转型已成为制造企业加强竞争的重要手段。文章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服务增强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制造企业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采取差异化的服务竞争战略。并以波音公司为例,分析其服务化战略转型的做法,为我国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增强战略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服务增强 战略转型 服务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强 李亚辉
自90年代以来,知识管理模式已经广泛渗透到欧美企口业中。在航空工业领域,最典型的就是美国波音公司,它将知识管理作为777客机设计与制造的管理实践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原因是: 1.航空工业最重要的是企业和员工的知识。企业要取得成功,必须积蓄并很好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必须高度重视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之成为竞争优势。 2.波音777飞机的制造处于信息化和知识化的社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越 杨明
国际生产分割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价值链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成本和工厂水平的固定成本越低、劳动生产率越高和工资水平越低时,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程度就越高。基于山东省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劳动力素质越高、产业的基础生产能力越强和服务配套设施越完善,制造业价值链就容易获得提升。
关键词:
生产分割 加工贸易 价值链 结构升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高凤 郑玉
以生产阶段数作为衡量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工业企业1998—2011年数据并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与其全要素生产率(TFP)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层面上,中国制造业TFP的增加对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TFP增加1%,制造业生产阶段数增加0.523%。而生产分割的长度增加并没有增加其TFP,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促进的关系;(2)高技术制造行业的TFP与生产分割的长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高技术行业生产阶段数的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高凤 郑玉
以生产阶段数作为衡量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工业企业1998—2011年数据并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与其全要素生产率(TFP)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层面上,中国制造业TFP的增加对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TFP增加1%,制造业生产阶段数增加0.523%。而生产分割的长度增加并没有增加其TFP,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促进的关系;(2)高技术制造行业的TFP与生产分割的长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高技术行业生产阶段数的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并不明显;(3)低技术制造行业的TFP对生产分割长度有正向影响,但生产分割长度对其TFP的影响为负,低技术制造行业主要涉及加工、制造等低生产率阶段。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春华
全球生产工序分割下评估两岸中高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是探寻两岸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合作路径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改进KPWW核算方法的两岸中高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台湾优势中高端制造业在两岸贸易中获得可观的出口增加值顺差,但不具有全球价值链位置优势;中国大陆同行业有位置优势但中间产品出口依然大而不强。双方优势中高端制造业分别以后向和前向关联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台湾地区优势中高端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前向分工依赖于大陆中间产品市场需求,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后向分工时受大陆生产工序影响较明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娜 陈玉萍
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善变则在于对趋势的正确研判和机会的精准把握。2017年,英特尔被占据全球半导体行业15%市场份额的三星超越,失去雄踞多年的行业霸主地位。此时业界唱衰英特尔的声音甚嚣尘上,对其2016年开始的第四次战略转型的质疑更是此起彼伏。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战略的实施效果通常具有时间滞后性。据IC Insight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市场报告》,英特尔以158亿美元的营收位
关键词:
英特尔 战略转型 半导体芯片 智能互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荣艳 齐俊妍
本文整合了国外学者相关经验研究,运用两个步骤分析方法较为完整地验证了当前生产方式下东亚地区与相关发达国家的贸易模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正处于不完全生产者服务贸易模式,此模式的中间投入品贸易是调节东亚地区与发达国家贸易模式的"引擎",主导了东亚生产者服务出口和最终资本品贸易的规模,而且东亚生产者服务出口和中间品贸易之间、东亚中间品贸易和最终资本品贸易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该模式也表现出显著的多层次双向贸易模式即生产者服务双向贸易、中间投入品双向贸易和最终资本品的双向贸易,而东亚在各层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仍以较低的劳动成本为主导。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孔令池 郝少博 高波
基于垄断竞争条件下的技术扩散模型,探究地区间市场分割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效应。理论与实证检验发现,地区间市场分割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在短期本地市场分割对本地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提升有正向作用,而在长期本地市场分割对本地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提升不存在显著影响,外地市场分割始终不利于本地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地区间市场分割不利于区域内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总体提升,系列稳健性检验支持了上述结论。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地区间市场分割主要通过影响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格局和企业所拥有的市场需求规模,改变企业进行技术研发的创新租金,从而对企业的技术进步乃至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地区间市场分割对国有、出口依赖程度低、西部地区、低技术行业和低融资依赖行业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非对称影响更强。拓展分析发现,外资管制放松会趋于强化本地市场分割对本地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但未能弱化外地市场分割对本地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挤出效应。因此,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地区间行政壁垒,对接国内外市场,有利于强化企业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邓军
利用1995~2007年中国16个制造行业的数据,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探讨影响中国行业内工资收入差距的原因。研究发现,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大量进口中间产品,利用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进行加工和组装,并最终出口到发达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偏好高技能的劳动力,相应地,高技能劳动力工资收入比低技能劳动力增长的更快,国际生产分割扩大了行业内工资收入差距。企业的研发活动增加了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对行业内工资收入差距扩大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影响程度要高于其他因素。
关键词:
制造业 工资 比较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昭玲 张蕊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将制造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产品内国际分工迅速发展。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低成本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是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基础,而劳动力的素质与效率、制造业发展水平、国内经济状况与对外开放程度等宏观经济环境方面的因素对吸引和承接发达国家的跨国外包均有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世平 赵俊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