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3)
- 2023(6116)
- 2022(5207)
- 2021(4859)
- 2020(4194)
- 2019(9371)
- 2018(9113)
- 2017(17704)
- 2016(9725)
- 2015(10600)
- 2014(10606)
- 2013(10423)
- 2012(9622)
- 2011(8765)
- 2010(8853)
- 2009(8197)
- 2008(8157)
- 2007(7282)
- 2006(6510)
- 2005(6039)
- 学科
- 济(41172)
- 经济(41124)
- 管理(27519)
- 业(26918)
- 企(22250)
- 企业(22250)
- 方法(19179)
- 数学(16807)
- 数学方法(16602)
- 中国(10236)
- 学(10086)
- 农(10032)
- 财(9901)
- 业经(8681)
- 地方(8562)
- 制(8378)
- 贸(7381)
- 贸易(7376)
- 易(7113)
- 银(6941)
- 银行(6924)
- 农业(6783)
- 融(6643)
- 金融(6642)
- 行(6632)
- 理论(6551)
- 技术(6431)
- 务(6081)
- 财务(6065)
- 财务管理(6050)
- 机构
- 大学(141953)
- 学院(138529)
- 济(55507)
- 经济(54191)
- 管理(51709)
- 研究(49774)
- 理学(44779)
- 理学院(44147)
- 管理学(43221)
- 管理学院(42969)
- 中国(36862)
- 科学(31624)
- 京(30019)
- 财(26458)
- 农(25788)
- 所(25589)
- 研究所(23398)
- 中心(23281)
- 江(22194)
- 业大(21611)
- 财经(21262)
- 农业(20423)
- 范(19887)
- 师范(19680)
- 经(19373)
- 北京(18557)
- 院(18034)
- 州(17702)
- 经济学(17145)
- 师范大学(16141)
- 基金
- 项目(95360)
- 科学(76519)
- 基金(72369)
- 家(65002)
- 研究(64920)
- 国家(64544)
- 科学基金(55405)
- 社会(43213)
- 社会科(41093)
- 社会科学(41085)
- 基金项目(38232)
- 自然(37677)
- 自然科(36967)
- 自然科学(36959)
- 自然科学基金(36338)
- 省(35753)
- 划(31076)
- 教育(30347)
- 资助(29469)
- 编号(23952)
- 重点(21526)
- 部(21387)
- 成果(19827)
- 创(19619)
- 发(19282)
- 国家社会(18642)
- 科研(18610)
- 创新(18414)
- 教育部(18324)
- 计划(17733)
共检索到209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军
本文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东亚10国(地区)之间的生产分割现象,发现各国(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相互依存关系。但同时,不同国家(地区)的空间依存关系存在异质性,其中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日本的制造业发展对中国内地制造业的发展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中国内地制造业的发展对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制造业影响也很大。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最近20年东亚各经济体的协同发展,并且这也说明所谓中国内地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抢走了周边其他国家(地区)制造业的"中国威胁论"是不成立的;恰恰相反,生产分割导致的国际生产分工有效地促进了东亚各国(地区)制造业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
生产分割 空间异质性 空间面板滞后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耿楠
东亚生产网络的内在机制可以由二维分散生产理论给出一定的解释。依据该理论,作者的考察结果表明:生产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东亚地区的贸易模式,引起区域内各经济体之间相互贸易的"放大效应"。但是,东亚生产网络的发展并没有使其与世界经济脱钩,特别是其出口的最终需求仍然高度依赖外部市场。
关键词:
东亚生产网络 二维分散生产理论 外部市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梁经伟 毛艳华 文淑惠
随着产品内分工的深化,东亚逐渐成为全球生产最为活跃的地区,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基于生产分割的视角,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东亚各经济体的生产阶段数与平均传递步长,研究东亚地区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变化过程,并明晰区域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东亚整体的生产分割长度呈现递增趋势,并且国内与国际生产阶段数呈互补关系,验证了东亚生产结构复杂度不断提升,参与全球化分工程度不断提升的特征事实。其次,分国家(地区)来看,日本的平均传递步长是东亚地区中最短的,距离最终产品需求较近,而中国、马来西亚、越南等距离最终需求较远,尤其是制造业。最后,从阶段数之间的关系来看,日本国内生产阶段数下降幅度大于国际阶段数的上升幅度,表明日本通过产业转移的替代效应加强了其在生产网络中的地位。而中国等以国内和国际外包的替代效应夯实国内产业链;东盟国家如泰国、越南等则通过提供最初中间产品,提升生产结构的复杂程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娇 陆晓丽
东亚的"雁行"国际分工与组织模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衰落,其带动东亚贸易发展的作用下降。但是一种新的分工与组织方式——国际生产网络——随即出现。本文从国际生产网络这一新的视角,考察了近年来在新的组织和分工方式下东亚贸易模式的转变,并对东亚未来贸易发展模式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东亚 国际生产网络 贸易模式 转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三百 万广华
本文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测算了居民福利及其不均等程度,并且检验了城市蔓延对居民福利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就居民平均福利水平而言,农村地区显著高于老城区和城郊,而老城区和城郊之间的平均福利水平并无显著差异;就福利差异而言,城市三类空间中不均等程度最高的是城郊,老城区次之,农村最低。进一步运用工具变量估计居民福利模型,发现城市蔓延与居民福利的关系在农村和老城区呈U型,在城郊则为"倒U"型。因此,城市蔓延对三类空间居民福利的影响,更多情况下体现为使城郊和非城郊居民之间的福利此消彼长。
关键词:
可行能力 城市蔓延 空间异质性 福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子申 金明伟
全要素生产率是去除要素投入贡献后得到的残差,其衡量的是不包括劳动和资本等其他投入的一个经济体本身实力的进步。文章运用序列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中国中部六省2000—202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分解指标。结果显示,中部六省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态势,样本期内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62%;从各省份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由高至低依次是湖北、山西、江西、湖南、河南和安徽,存在较大的省际异质性;从省际差异的演变趋势来看,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指数增长的差异程度正在逐步扩大,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大指数之间可能存在σ收敛。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异质性事实,中部六省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从技术进步提高和技术效率改进两个方面着手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东文 贾科华
基于理性、自利和均衡的基本假设,在产品生产过程可分割的情形下,通过引入企业异质性,考察由生产效率差异决定的、企业服务于不同市场的形式。此前的研究表明,异质性可成为比较优势的一个来源。沿着这一思路,进一步重点关注垂直专业化生产与异质性企业组织模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产业内效率相对较低的企业,仅在国内从事某些阶段的专业化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企业,则可通过FDI的形式在国外从事某些阶段的专业化生产,同时,在国内从事另外一些阶段的专业化生产。这在减少了贸易的同时,也创造了贸易。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分割生产 垂直专业化 FDI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严兵 肖琬君
本文采用相对价格法计算了市场分割指数,并实证研究了消费品、资本品和劳动力市场三类市场分割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品市场分割程度的上升会减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力;而要素市场分割程度的上升则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市场分割对不同生产率水平企业的边际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消费品市场分割仅对较高生产率的企业产生显著的负效应;资本品市场分割的边际影响显著为正且随着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增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边际影响同样随着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强,但经历了从不显著到显著的变化过程。本文还就市场分割对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类型和不同投资动机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差异进行了分组考察,并采用多种回归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市场分割 异质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喻春娇 徐玲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倪红福 龚六堂 夏杰长
本文拓展了Fally(2012)基于单国(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度生产分割的生产阶段数概念。在全球投入产出模型框架下,把全球生产阶段数分解为国内生产阶段数和国际生产阶段数,并利用1995~2011年全球投入产出表进行测算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产业部门的生产分割长度都出现了大幅上升,尤其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结构复杂度日益增加,国际和国内外包呈互补关系;(2)中国生产分割长度呈阶段性变化趋势,加入WTO后,生产分割长度迅速增加,尤其是国际生产分割程度迅速提高,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生产分割长度出现了短暂性的下降;(3)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国内生产阶段数的下降幅度略大于国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恕立 胡宗彪
本文采用全国两次经济普查后的修订数据,引入"技术不会遗忘"假定,运用序列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1990—2010年中国服务业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增长率。结果表明,中国服务业总体及细分行业的TFP均处于上升通道,在上世纪90年代,服务业TFP增长的主导因素是技术效率改进,进入21世纪后,则主要是技术进步提高,且技术效率改进已开始由以纯技术效率为主转向以规模效率为主,但服务业发展的粗放型特征仍然明显。同时,中国服务业TFP增长表现出了较大的行业异质性;与工业(制造业)行业对比,服务业TFP增长是滞后的。2010年与1991年相比,T...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宏青
从国(域)别、产品分类两层面,借助贸易份额等指标,考察中国对主要东亚经济体的贸易依存关系,发现东亚地区都是中国的传统贸易伙伴,市场(贸易)依赖较大,但依存程度总体上逐年下降,且变动趋势不对称的特征。总体上说,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依存关系基本稳定,对日本依存迅速下降,与东盟有较明显的制成品出口替代初级品出口的趋势。
关键词:
贸易依存 贸易份额 贸易密集度 HM指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祖华 颜银根
企业异质性通过人才分类效应、企业自我选择效应所产生的经济空间关联影响地区生产效率差异。使用2006—2007年全国28省份数据进行面板估计,结果表明:企业异质性越高,地区的生产效率越高;人才分类效应和企业自我选择效应是企业异质性影响地区生产效率的中介变量;人才分类效应以及企业自我选择效应越强,地区生产效率越高;地区的人口密度、基础设施建设、外商直接投资以及人力资本并非像以往的研究中所指出的对地区生产效率影响显著为正。在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需要对地区的企业异质程度进行适时调整,同时需要对人口密度、基础设施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梁琦 李晓萍 简泽
本文在融入企业异质性的空间经济学理论框架下,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微观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检验异质性企业的空间选择与产业集聚效应对地区(企业)生产率差距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异质性企业的定位选择行为在中国显著存在,并且是影响地区(企业)生产率差距的另一重要的微观机制;在中国,地区产业集聚并没有对本地企业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即集聚效应并不明显。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产业集聚 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琴
经济高质量发展依赖于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价值链内外“共轭环流”。本文基于生产分割解构视角探析流通产业服务化发展的价值链嵌入位置,并实证检验流通服务生产分割拓展中的影响要素。基于流通产业服务化的价值链嵌入位置解构发现,流通产业服务生产分割存在着“U”型演变结构;第二产业生产分割阶段数趋势平缓,第三产业呈明显上升趋势;生产分割的细分行业异质性明显,2000-2004年为第二产业生产阶段数的上升和第三产业的下降,2005-2007年为“双升”阶段,2008-2011年为“双降”阶段,2012-2019年为第二产业的下降和第三产业的上升。基于流通产业服务化分工链条拓展的实证分析发现,多样化因素对流通产业服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分割的拓展作用呈现非一致性;流通服务在第三产业价值链的嵌入削弱了第三产业生产分割对第二产业生产分割的促进作用,在第二产业价值链嵌入有利于释放第二产业生产分割对第三产业生产分割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产分割 价值链嵌入 流通产业 服务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