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2)
2023(6751)
2022(5700)
2021(5089)
2020(4331)
2019(9923)
2018(10086)
2017(19024)
2016(10241)
2015(11399)
2014(11459)
2013(11216)
2012(10510)
2011(9926)
2010(10264)
2009(9664)
2008(9288)
2007(7984)
2006(7783)
2005(7140)
作者
(30251)
(25766)
(25559)
(24533)
(16305)
(12083)
(11661)
(9813)
(9721)
(9049)
(8977)
(8428)
(8380)
(8262)
(8133)
(7789)
(7531)
(7231)
(7196)
(7147)
(6742)
(6277)
(6208)
(5897)
(5845)
(5767)
(5508)
(5261)
(5199)
(5004)
学科
(70337)
经济(70287)
管理(27414)
(24210)
方法(23157)
数学(20971)
数学方法(20850)
(18990)
企业(18990)
地方(17256)
中国(13793)
(12921)
地方经济(12550)
业经(12488)
(11729)
(11315)
(10323)
(10065)
农业(8625)
(8315)
金融(8315)
环境(8217)
(7535)
(7522)
银行(7514)
(7490)
贸易(7487)
经济学(7383)
体制(7343)
(7335)
机构
大学(155772)
学院(154818)
(79831)
经济(78533)
研究(60470)
管理(56532)
理学(48519)
理学院(47919)
管理学(47172)
管理学院(46874)
中国(44429)
(34221)
科学(33626)
(32356)
(30983)
研究所(27935)
(26628)
财经(26616)
经济学(26139)
中心(25212)
(24148)
(23764)
经济学院(23133)
业大(21914)
(20761)
北京(20647)
农业(20507)
(20321)
师范(20156)
财经大学(19527)
基金
项目(97184)
科学(77368)
基金(71885)
研究(70801)
(62950)
国家(62427)
科学基金(53078)
社会(48603)
社会科(46214)
社会科学(46200)
基金项目(37512)
(37049)
教育(32635)
自然(32187)
自然科(31439)
自然科学(31431)
自然科学基金(30925)
(30762)
资助(29552)
编号(26471)
(22424)
(22236)
重点(22188)
成果(21792)
国家社会(21114)
(19851)
教育部(19495)
课题(19330)
人文(18793)
发展(18710)
期刊
(97060)
经济(97060)
研究(54523)
中国(32869)
(25316)
(23636)
管理(22972)
学报(22561)
科学(21749)
大学(17748)
经济研究(17154)
学学(16839)
教育(15785)
农业(15516)
(14771)
金融(14771)
财经(14767)
技术(14237)
(13036)
业经(12718)
问题(12346)
技术经济(10247)
统计(9165)
世界(9133)
(8977)
(8199)
国际(7982)
(7930)
经济问题(7918)
商业(7535)
共检索到247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敏  
政治经济学自产生以来,探讨的主题就是国民财富的生产与分配规律,特别是在其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恩格斯提出,广义的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明确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2)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既从肯定的方面,即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意义上阐述其运动规律,又从否定的方面证明这种经济制度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由此可见,在强调各种经济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辛文  
科技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四川省政府顾问、教授辛文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天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决定性步伐1994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决定性步伐,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了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和流通体制等方面的重大改革。由于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改革取得预期效果。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财政体制已经基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致君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刘光第在《社会科学报》撰写指出:设计今后的改革,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人的因素是经济改革的关键。当前突出的问题是人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共液难关的意识。日后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约束,都要以调动劳动者的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宫义飞  彭欢  皮天雷  
针对中国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2000—2009)所拥有的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速度,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门提供的2000—2009年国家各个区域的发展数据(省、直辖市、自治区),基于非参数方法,研究了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收敛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由位于沿海的或者拥有丰富自然资源以及高经济效率的富裕地区推动;技术变革和人力资本积累分别是中国富裕和贫穷区域增长的最主要动力,而且富裕地区的增长比贫穷地区更依赖技术变革,而贫穷地区则需要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来追赶富裕地区,但是,这种收敛不足以扭转日益扩大的由技术变革造成的发展不平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尚植  王怡颖  
自中共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有学者从西方经济理论出发对其进行解释,如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和供给学派等,但都存在一定的理论局限和解释困境,并没有真正考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本质和实践逻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本文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原理,基于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分别从生产与消费、生产与交换、生产与分配三个方面解读当前中国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表现与现实困境,从而能够真正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本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尚植  王怡颖  
自中共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有学者从西方经济理论出发对其进行解释,如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和供给学派等,但都存在一定的理论局限和解释困境,并没有真正考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本质和实践逻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本文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原理,基于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分别从生产与消费、生产与交换、生产与分配三个方面解读当前中国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表现与现实困境,从而能够真正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爱龙  吴献金  
本文借助于计量经济模型,采用1989-2004年相关统计数据,运用eviews软件,对德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好形势及中国潜在的巨大销售市场是德国对华FDI的主要驱动力;中国经济开放度对德国对华投资起决定性作用;成本低廉且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德国对华投资的重要因素。而汇率和前期资本存量以及政策变化等因素对德国对华FDI的影响并不像一般认识中的那么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红霞  徐贤浩  张予川  
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发展迅速的物联网技术。近年来,不少企业开始尝试采纳RFID以提高绩效和竞争优势。为了解释企业采纳RFID的决定性因素,研究者借助TOE框架开展了较多的实证研究,从技术背景、组织特征和外部环境的三大维度分析了影响企业采纳RFID的决定性因素。文献分析发现,技术复杂性、技术兼容性、成本、标准不统一、组织准备、高管支持、IT能力、环境不确定性、交易伙伴命令、竞争压力、政府支持和变革推动者是企业采纳RFID的主要决定性因素。研究结论既为RFID应用的相关者提供了管理启示,也指引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英骥  牛志伟  
产业集聚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形成产业集群组织的过程,通过集群中的集体学习、地理临近、相互信任和技术创新溢出等内生成长因素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业集聚不是政府干预的结果,而是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演化的自发结果,是企业出于自身需要通过市场选择的自发过程,企业是产业集聚的主体,区域的人口、社会文化和自然资源等固有条件"锁定"了在该区域形成产业集聚的初始形态。产业集群存在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在外部性方面产业集群无法替代政府功能。政府是外因、影响者,通过影响促使企业产生集聚的成本,在公共产品和政策方面引导产业集聚。在此基础上,围绕集聚的外部性,本文对产业集聚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淑萍  
建立异质性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理论分析基础,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和河南省调查数据,明确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信贷市场约束是纯农户、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转入土地的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规避就业风险和争夺土地租金是非农户和以非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转出土地的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土地控制权偏好与生存预期造成中年、老年农户竭力排斥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不活跃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保护农业与有效管理兼业农户、非农户的责任缺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风勇  
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我国市场抑制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行为不规范、要素市场扭曲严重、垄断现象普遍存在、寻租活动猖獗等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和长期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导致市场抑制的最根本因素。消除市场抑制,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对策是:加快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放松价格管制和减少产业过度补贴;明确政府市场边界,进一步缩小政府干预市场的范围;健全权力约束机制,杜绝贪腐和寻租行为;重新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规范国有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塑造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健全经济管理法规和市场监管机制,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