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4)
- 2023(8190)
- 2022(6564)
- 2021(5950)
- 2020(5208)
- 2019(11716)
- 2018(11367)
- 2017(21919)
- 2016(11998)
- 2015(13303)
- 2014(13087)
- 2013(13374)
- 2012(12031)
- 2011(10387)
- 2010(10639)
- 2009(10146)
- 2008(10884)
- 2007(9544)
- 2006(8452)
- 2005(8018)
- 学科
- 业(74068)
- 企(70912)
- 企业(70912)
- 济(58029)
- 经济(57967)
- 管理(54534)
- 方法(26977)
- 财(26062)
- 业经(25106)
- 务(21006)
- 财务(21001)
- 财务管理(20983)
- 农(20045)
- 企业财务(19681)
- 数学(19482)
- 数学方法(19413)
- 技术(15172)
- 农业(14975)
- 贸(14769)
- 贸易(14762)
- 易(14510)
- 策(12466)
- 企业经济(11839)
- 制(11719)
- 划(11706)
- 出(11654)
- 理论(11003)
- 和(10951)
- 中国(10871)
- 经营(10809)
- 机构
- 学院(178942)
- 大学(169971)
- 济(81918)
- 经济(80666)
- 管理(74910)
- 理学(63867)
- 理学院(63406)
- 管理学(62832)
- 管理学院(62538)
- 研究(50987)
- 中国(46095)
- 财(43244)
- 京(34695)
- 财经(33070)
- 农(30976)
- 经(29896)
- 江(28772)
- 科学(28335)
- 所(26105)
- 业大(24911)
- 经济学(24696)
- 农业(24169)
- 财经大学(23994)
- 中心(23802)
- 商学(23576)
- 商学院(23387)
- 经济学院(22557)
- 研究所(22389)
- 州(21854)
- 经济管理(21622)
- 基金
- 项目(109497)
- 科学(87959)
- 基金(81831)
- 研究(80359)
- 家(69708)
- 国家(69044)
- 科学基金(61921)
- 社会(53640)
- 社会科(51179)
- 社会科学(51168)
- 省(43559)
- 基金项目(43027)
- 自然(39815)
- 自然科(38967)
- 自然科学(38957)
- 自然科学基金(38414)
- 教育(35198)
- 划(34077)
- 资助(34042)
- 编号(31025)
- 业(30940)
- 创(26323)
- 部(24507)
- 重点(23948)
- 创新(23647)
- 发(23157)
- 成果(23091)
- 国家社会(22626)
- 制(22416)
- 性(21640)
共检索到275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余婉浈 王文清 王小燕
出口货物由于各种原因发生退关退运的情形十分常见,但出口企业应如何进行核算,一直以来存在诸多争议与分歧,特别是对出口企业已办理退(免)税之后又发生跨年度退关退运的,将直接影响到外销收入与退(免)税额的调整问题。对此,笔者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以下简称12号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企业申报出口货物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兰延灼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勇
在外贸出口中,常会遇到出口货物因种种原因产生退运。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步演进,进口商或者进口产品质量经检验检疫不合格;或是将验收条款进行更改或提高;或是拖延验货时间,拒绝付款后退货等,导致近年中国出口货物退运额迅速攀升。仅2009年前2个月,中国民营企业遭遇出口退运的货物就达1亿美元,成为中国企业遭遇的主要出口信用风险之一。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步瑞
我国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实行"免、抵、退"税方法,其计算方法与会计处理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对"免、抵、退"税方法的原理、运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用图示的方法比较形象地剖析其应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 免、抵、退 抵减额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文清 徐鹏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与增值税纳税申报数据的一致性,是保障综合征管系统、增值税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三大数据整合后信息同步、规范准确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由于企业各类数据在不同时间段的更替变化,导致了当期"免、抵、退"税与增值税纳税申报数据的差异,并直接影响到了当期应纳税额和应退税额的准确性,从而使得应当简化的办税流程因要修改或调整数据而显得繁琐、复杂。如果能够确定一个合理的征、退税申报流转方式,那么,改变上述现状并非难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隆英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问题之我见孙隆英实施新税制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问题一直是最棘手、最敏感的问题。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税收问题的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分别以(94)财税字第058号文、国税发[1995]12号文及财税字[19...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慧
我国对国家鼓励出口的生产企业出口产品实行"免抵退"的计算方法。在多年的税法教学中,增值税"免抵退"的计算是税法这门课的一个难点。本文结合"免抵退"的相关规定,对"免抵退"计算过程中可能会令人产生迷惑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计算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关键词:
生产企业 增值税 免抵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宫相荣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国际贸易核算不可或缺的日常工作之一,它直接关系着出口业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因此,外贸企业会计人员应该具备对该业务的判断和处置能力。但刚刚进入外贸企业或仍在校学习的职业院校的财会专业学生都缺少这种处置能力,诚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习的思路和分步骤掌握的要点不清晰和不具体,是感觉出口货物退(免)税业务难的主要原因。为此,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杨希
目前,我国的出口货物税收政策分为三种形式,即出口退税并免税、出口免税但不退税、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出口货物只有在适用既免税又退税的政策时,才会涉及如何计算退税的问题。我国《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了两种退税计算办法,第一种是“免、抵、退”办法,主要适用于自营和委托出口自产货物的生产企业;第二种是“先征后退”办法,目前主要用于收购货物出口的外(工)贸企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文清 高俊峰
在日常出口退(免)税申报中,出口企业申报逾期或不申报退(免)税的情况屡有发生,特别是有些新办的出口企业对出口退(免)税政策的变化了解甚少,认为只要货物报关出口,并且能够顺利结汇核销并收齐相关单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出口退(免)税就可以了,没有注意到申报时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