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8)
2023(14146)
2022(11885)
2021(10776)
2020(9295)
2019(21253)
2018(20823)
2017(41815)
2016(22677)
2015(25275)
2014(25149)
2013(25326)
2012(23581)
2011(21026)
2010(21448)
2009(20315)
2008(20657)
2007(18872)
2006(16676)
2005(15302)
作者
(65285)
(54787)
(54752)
(52221)
(35107)
(25988)
(24875)
(21151)
(20405)
(19780)
(18682)
(18064)
(17825)
(17363)
(17243)
(16925)
(16681)
(16204)
(15932)
(15761)
(13596)
(13549)
(13495)
(12506)
(12385)
(12274)
(12250)
(12178)
(10997)
(10986)
学科
(101583)
经济(101466)
(93695)
(82742)
企业(82742)
管理(80636)
方法(45926)
数学(37226)
数学方法(36891)
(35816)
(33094)
业经(31086)
中国(23900)
(23603)
财务(23572)
财务管理(23542)
农业(23161)
(22337)
企业财务(22310)
(21131)
税收(20862)
(20678)
(19736)
贸易(19727)
(19210)
(19006)
技术(18985)
地方(18428)
(17812)
(16728)
机构
学院(331398)
大学(325454)
(145713)
经济(142861)
管理(133200)
理学(113910)
理学院(112845)
管理学(111277)
管理学院(110664)
研究(106458)
中国(84616)
(72929)
(67053)
科学(62417)
(57618)
财经(56120)
(54271)
(52578)
(50747)
中心(49455)
研究所(48422)
业大(47070)
农业(45188)
经济学(44572)
北京(42032)
财经大学(40998)
(40947)
经济学院(40564)
(37943)
师范(37619)
基金
项目(210393)
科学(167100)
研究(155887)
基金(154111)
(132827)
国家(131630)
科学基金(114428)
社会(101132)
社会科(96055)
社会科学(96028)
(82859)
基金项目(80759)
自然(72586)
自然科(70965)
自然科学(70944)
教育(69908)
自然科学基金(69781)
(68173)
编号(63836)
资助(63392)
成果(51605)
(46904)
重点(46769)
(46290)
(45884)
(43807)
创新(42604)
课题(42543)
国家社会(42095)
教育部(40447)
期刊
(164736)
经济(164736)
研究(100335)
中国(61418)
(59986)
(53031)
管理(52022)
学报(46005)
科学(43629)
农业(35844)
大学(34862)
学学(33079)
(32267)
金融(32267)
技术(29968)
业经(28278)
财经(28004)
经济研究(26776)
教育(26537)
(24204)
(21716)
问题(21656)
技术经济(19647)
(18567)
(18416)
(16404)
财会(16397)
商业(16218)
统计(16208)
现代(16202)
共检索到504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聪   朱大浩   胡海生   刘雅  
2019年增值税改革主要包括税率降低和实行加计抵减政策。本文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发现,此次增值税改革总体上降低了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增值税税负。异质性检验发现:2019年增值税改革后,投资规模越大的企业,增值税税负下降越明显;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减税效果好于生活性服务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中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除研发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外,其他细分行业企业的增值税税负都有下降。为有效发挥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对于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企业的促进作用,建议充分发挥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减税效应,调高研发和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增值税加计抵减比例,促进生产、生活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卜华  韩晓旭  
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2019年第39号公告指出,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文章在汇总、整理增值税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加计抵减政策的适用主体、适用时间、适用条件、申请流程进行了解读,提出将加计抵减额通过"其他收益"科目核算的会计处理方法,明确加计抵减相关业务在纳税申报表中的填写办法,并结合案例阐述了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在增值税的核算和申报过程中的操作流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尹恒  迟炜栋  
增值税减税是中国近年来减税降费政策的主体。本文提出一个分离增值税减税对企业需求端和成本端影响的模型,以模拟增值税减税的产出、价格、就业和税收收入效应。这一方法能够识别出企业异质的增值税减税短期效应,有助于控制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外包程度和抵扣链条完整性等方面的差异对增值税减税效应的影响。本文得到一些有意义的发现:(1)增值税减税的实质效应(产出和就业)相当可观,价格效应不明显,减税激发微观活力的代价是税收收入的较大幅度减少。以增值税对称减税3.00个百分点为例,制造业的加总产出、价格、就业和税收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41%、-0.61%、7.15%和-17.09%。(2)完善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提升企业进项税抵扣的便利,同样具有重要的减税效应。(3)增值税减税能够明显改善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宏观生产率。削减增值税税率后,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增长更快,劳动增加更多,从而其市场份额提高。同时,生产率高的企业的价格下降较多,而税收收入下降幅度较小。这些政策模拟结果对于优化增值税减税政策和完善增值税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薛宇佳  
文章分析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同时,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降低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来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异质性检验发现,在民营企业、管理层能力高、管理层权力低的企业中,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更能通过降低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来提升企业投资效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房琰沁  叶全华  
对特定范围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退还期末留抵税额是解决增值税进项税额占用资金问题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对退还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政策要素的梳理,界定适用条件和办理环节,分析退还税额分步计算、"双限"确认方法,提出增加科目设置、完善退还税额会计处理和明确附加税费扣除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秀英  刘胜  
增值税转型政策实践是否可以释放改革红利,是政策制定者与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基于增值税改革"准自然实验"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考察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新建制造业企业空间布局行为的影响及差异。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释放的减税效应对新企业落户具有显著的吸引力,且对非出口、小规模、内资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吸引力更为明显;同时,增值税转型对制造业企业选址的吸引力还受到地区集聚经济的影响,在供需可达性和集聚经济更强的城市,其吸引力更强。因此,在进一步优化增值税转型政策及地区营商环境时,不仅要推动增值税实质性减税政策落地,还应根据企业及地区的异质性特点精准设计"减税降费"政策,协同利用好"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促进实体经济空间布局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田小平  
一、生活服务业增值税征管的难点(一)销售收入界定难在实际税收征管工作中,生活服务业纳税人价外费用的核算一直是税收征管的难点,且生活服务业纳税人季节性经营特点明显,通过增值税发票很难确定销售收入,难以真实掌握纳税人经营情况。(二)定额核定管理难生活服务业纳税人个体经营较多,与其他行业增值税纳税人相比,税务机关对生活服务业个体工商户的定额核定管理难度大,仅从路段、租金、人数等方面很难客观反映生活服务业纳税人的经营情况。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珮   刘咏璇   崔铭芯  
本文基于2016—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分析2018年实施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有助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其中融资约束发挥了中介作用。此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可以推动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留抵退税政策对获得较多政府研发补助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效果,对面临环境规制较强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提升效果更佳。为进一步提升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建议扩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范围,并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政府研发补助政策等配合,协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于井远  
本文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劳动收入份额视角,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是其主要作用机制;政策实施后,试点企业相应增加了员工雇佣人数并提高了平均薪酬;此外,政策效应对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为进一步释放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红利,建议扩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适用范围,提升政策覆盖面;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门槛;试行分类管理,进一步优化退税流程,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卢雄标  童锦治  苏国灿  
由于部分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得到抵扣,企业虽然理论上不承担增值税,但实际上却负有部分税收,并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利润和现金流。本文基于A省2011~2015年31个制造业的税收调查数据,分析了增值税留抵税额的分布及其影响。研究发现,留抵税额在不同制造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且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并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现金流造成不利的影响。虽然2018年的退税政策覆盖了大部分留抵税额较大的制造业,但依然有部分受留抵税额影响严重的制造业未被纳入,留抵税额的影响依然不容小觑。本文建议逐步建立全行业的留抵退税制度、简并税率、逐步取消营改增过渡政策、打通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抵扣链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姝  金振  谢雁翔  张潇匀  
本文从增值税税收中性的角度,系统评估了增值税留抵退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抵退税改革有助于发挥增值税税收中性的特点,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上述结果在企业融资约束程度高和地区税收征管严格的样本中效果更显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检验表明,留抵退税改革主要提高了技术进步率和规模效率而非纯技术效率;机制检验发现,改革后的试点企业通过增加创新投入、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扩大投资规模以及改善资本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系统评估了留抵退税改革的政策效果,有助于在理论上揭示税收中性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并为深入推进现代增值税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杨  邓粞元  朱云轩  
本文选取留抵退税政策范围内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其2013-2018年财务数据,基于多元回归和DID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国家在2016年对航天航空行业以及2018年对18类行业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是否对试点企业的企业价值产生影响,以及相应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降低企业资本成本以及增加企业当期现金流促进研发投入,进而对企业价值有积极支持作用。这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为现行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提升经营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晓曼  黄志纯  张蔚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大规模、普惠性增值税减税政策,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增值税“退、减、缓”税收优惠政策效果显著,切实减轻了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有效缓解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为了确保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发挥实效,下一步应精准化落实增值税“退、减、缓”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平稳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杰  娄著盛  
我国增值税改革持续深化,增值税减税的效果成为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产品供需存在弹性,企业无法将增值税税负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并且不同企业面临的借贷市场环境存在差异,因此增值税减税对企业投资的影响问题显得较为复杂。本文针对企业投资决策建模,发现增值税减税会增加企业投资,但杠杆率较高企业由于借贷市场受到约束,投资水平的提高弱于杠杆率低的企业。本文基于2016Q3-2019Q1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显示,2018年增值税减税政策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水平,且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但借贷市场的传导机制减弱了增值税减税政策对杠杆率较高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俞杰   李璐露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我国构建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举措,凸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增值税留抵退税为企业带来政策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税收征管与纳税不遵从问题。基于2013—2021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纳税遵从。结果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激励企业提高自身纳税信用等级,进而提升企业纳税遵从度。机制分析发现,留抵退税政策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治理水平两个方面促进企业纳税遵从,且企业声誉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更能体现留抵退税提高企业纳税遵从的政策效果;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激励下,其纳税遵从度更高;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对当地企业纳税不遵从行为发挥更大的抑制作用。因此,需要扩大留抵退税政策覆盖范围,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以纳税信用评级激励企业主动提升其纳税遵从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