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82)
- 2023(3518)
- 2022(3104)
- 2021(3001)
- 2020(2706)
- 2019(6029)
- 2018(6094)
- 2017(10877)
- 2016(6858)
- 2015(7959)
- 2014(8084)
- 2013(7951)
- 2012(8062)
- 2011(7318)
- 2010(7700)
- 2009(7288)
- 2008(7929)
- 2007(7262)
- 2006(6566)
- 2005(6007)
- 学科
- 济(24163)
- 经济(24118)
- 管理(16475)
- 业(15185)
- 企(12947)
- 企业(12947)
- 学(11212)
- 方法(11047)
- 数学(8712)
- 数学方法(8436)
- 农(6293)
- 财(6179)
- 中国(5909)
- 理论(5542)
- 制(5094)
- 业经(4911)
- 贸(4731)
- 贸易(4727)
- 易(4564)
- 和(4398)
- 融(4316)
- 金融(4315)
- 银(4107)
- 教育(4090)
- 银行(4062)
- 地方(4034)
- 农业(3988)
- 行(3855)
- 务(3742)
- 财务(3730)
- 机构
- 大学(112201)
- 学院(108192)
- 研究(44540)
- 济(33933)
- 科学(33861)
- 经济(33007)
- 管理(32409)
- 中国(31416)
- 农(30632)
- 理学(27520)
- 理学院(27011)
- 所(26796)
- 管理学(25989)
- 管理学院(25814)
- 京(25748)
- 农业(24937)
- 研究所(24885)
- 业大(22744)
- 中心(18965)
- 江(18483)
- 财(16836)
- 北京(16208)
- 范(16171)
- 农业大学(16083)
- 省(15840)
- 师范(15801)
- 院(15619)
- 室(15474)
- 技术(14447)
- 州(14266)
- 基金
- 项目(71318)
- 科学(52563)
- 基金(49791)
- 家(47946)
- 国家(47558)
- 研究(43738)
- 科学基金(36937)
- 省(28281)
- 自然(27263)
- 自然科(26651)
- 自然科学(26637)
- 自然科学基金(26143)
- 基金项目(25646)
- 划(25337)
- 社会(24041)
- 社会科(22498)
- 社会科学(22490)
- 资助(22101)
- 教育(20625)
- 重点(17435)
- 计划(17173)
- 科技(16536)
- 编号(16333)
- 成果(15647)
- 发(14950)
- 部(14910)
- 科研(14483)
- 创(13979)
- 创新(13257)
- 农(13223)
共检索到166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江慧 薛薇 刘会玲 常金华
以粒用高粱和甜高粱为材料,对甜高粱与粒用高梁不同时期茎秆的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及SS、SPS酶活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茎秆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果糖含量在完熟期甜高粱高于粒用高粱,乳熟期茎秆中蔗糖含量甜高粱高于粒用高粱;两种高粱类型的SPS酶活力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从乳熟期到完熟期粒用高粱茎秆中的SPS酶活力明显增高,SS酶活力在粒用高粱茎秆中随生育期呈上升趋势,甜高粱茎秆中SS酶活力到乳熟期达到最大,明显高于粒用高粱。对糖含量与其相关代谢酶活力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甜高粱茎秆中利用SPS酶合成蔗糖的效率要高于粒用高粱;两种类型高粱的SS酶活力与其茎秆中的果糖含量存在明显差异,SS的作用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海波 魏玉清 周维松 邹程
【目的】研究土壤盐分胁迫对甜高粱茎秆中糖分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探明盐胁迫条件下甜高粱茎秆的糖分积累特征。【方法】以甜高粱杂交品种"辽甜1号"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学测定方法,对5种不同土壤盐分(分别为对照CK(0.102%)、T1(0.215%)、T2(0.250%)、T3(0.300%)、T4(0.459%),以上为质量分数)胁迫下,甜高粱各生育时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茎秆中的糖分(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
关键词:
土壤盐分 甜高粱 糖分积累 糖代谢相关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明 刘丽娟 李莉云 王博 常金华 刘国振
【目的】以甜高粱为原料生产酒精作为替代能源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检测蔗糖合成的关键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在高粱叶片(源)与茎秆(库)中的表达量,了解高粱体内SPS表达与蔗糖积累的关系,进而探讨蔗糖的代谢机理。【方法】以甜高粱和普通高粱为材料,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对SPS的蛋白质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高粱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茎秆中蔗糖含量、叶片和茎秆中SPS蛋白质表达量持续上升,灌浆期达到最高,腊熟期略有下降,它们之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甜高粱茎秆蔗糖含量与叶片SPS蛋白质的表达相关系数为0.895,与茎秆SPS蛋白质的表达相关系数为0.781;甜高粱和普通高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籍贵苏 杜瑞恒 侯升林 王新玉 赵秀萍
采用77个粒用高粱和21个甜高粱作为研究材料,对甜高粱的含糖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高粱茎秆的含糖量是粒用高粱的2~5倍,而且茎秆秆芯蜡质,汁液含量高。甜高粱茎秆不同茎节的含糖量有差异,其含糖量随节位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有4种类型,并以低-高-低的变化占多数,因此利用中间节段第4,7,9节的含糖量平均值可表示植株含糖量。收获后,随着茎秆水分的丧失,其含糖量逐渐上升,但是25 d后开始急剧下降。
关键词:
甜高粱 茎秆 含糖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聂元冬 钟海丽 顿宝庆 叶凯 王智 朱莉 李桂英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甜高粱品种在各个生育时期叶片和茎秆中SAI基因的差异表达量与含糖量,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研究甜高粱糖分积累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甜高粱品种不同生育时期茎秆中的含糖量,qRT-PCR分析叶片和茎秆中SAI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拔节期蔗糖含量很低,主要是还原性糖,抽穗和开花期蔗糖含量显著增加,灌浆和成熟期持续增加至最高值,成熟后又有所下降。高糖品种整个生育时期叶片中SAI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中糖、低糖和髓干型三类品种,茎秆中SAI基因的表达水平则相反。甜高粱成熟期糖分含量与叶片中SAI基因的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7239,而与...
关键词:
甜高粱 糖分积累 SAI基因 表达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峰 邹剑秋 段有厚 吕香玲
为探讨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相关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以粒用高粱品系LR625(P1)和甜高粱品系Rio(P2)为亲本杂交构建的一组包含4个世代的遗传群体(P1、P2、F1、F2:3),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茎秆含糖量(混合锤度)、出汁率和茎秆鲜重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茎秆含糖量符合E-1模型,性状是由两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控制的,主基因作用方式包括加性、显性和上位性3种效应。其中多基因效应高于主基因效应,遗传率分别为48.89%和39.52%。环境效应较小,占总表型方差的11.59%;出汁率性状符合B-5模型,即性状表现受2对主基因遗传控制,基因作用方式为完全显性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卫瑜 王兴德 李军营 蔡庆生 周宏 焦旭勇
【目的】明确烤烟生长过程中叶片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云南产区适熟烟叶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在田间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烟叶,同时在采收期设定常规采收和延迟7、14 d采收3个处理,跟踪测定了烟叶中主要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打顶措施大幅提升烟叶中多酚含量,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芸香苷反应明显,莨菪亭含量不受打顶措施的影响;打顶后烟叶多酚含量逐渐回落至较低水平,并维持到烟叶进入成熟期;随着烟叶成熟度的增加(由常规采收至延迟14 d采收),中部叶多
关键词:
烤烟 酚类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华文 秦岭 王海莲 杨延兵 管延安
通过对2个甜高粱品种茎秆的糖分含量分析可知:茎秆糖分含量在开花期急剧增长,而后逐渐缓慢增长,在乳熟期出现糖分含量不增长和负增长,接近成熟的时候又快速增长的一个过程;锤度最高值在开花期出现在茎秆中部,随后逐渐向上推进,最后最高值又回到茎秆中部的一个规律;茎秆的榨汁率随着甜高粱的生长一直下降;根据每个品种不同的生物特性来决定收获时期。
关键词:
甜高粱 糖分含量 变化规律 榨汁率 锤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剑秋 王艳秋 张志鹏 朱凯
本研究以A3型细胞质甜高粱杂交种和A1型细胞质甜高粱杂交种为试材,通过套袋和不套袋2种处理,研究分析了它们在不同生态区的生物产量、茎秆含糖锤度、出汁率及预期产糖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虽然出汁率降低,但不育化的A3型细胞质杂交种生物产量、含糖锤度和总产糖量均得到显著提高。A3型细胞质杂交种完全可以在能源用甜高粱生产中应用,并为解决A1型细胞质杂交种所存在的倒伏、分期收获、鸟害等问题开辟新的途径。
关键词:
甜高粱 A3型细胞质 生物产量 含糖锤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宇飞 黄瑞冬 许文娟 杨大力 申威 刘峰
通过相关、偏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了甜高粱辽饲杂3号自上而下各茎节间锤度的关系以及各茎节锤度与茎秆混合锤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自上而下各茎节的锤度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上数第4,5,6节的汁液含糖锤度最高,第1节最低;各节平均值及全株混合锤度总平均值与上数第10,11节锤度值最接近,因此可用上数第10或第11节值代表全株含糖锤度。上数第6,13,7,3,2茎节的锤度对茎秆混合锤度有较大的正直接效应;上数第10茎节的锤度对茎秆混合锤度的正直接效应较小;上数第11,12,4,9茎节的锤度对茎秆混合锤度有较大的负直接效应。
关键词:
甜高粱 锤度 相关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刁家连 何钟佩
以冬小麦为材料,研究了小麦茎秆各节间伸长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系统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茎秆伸长启动期 IAA 含量与节间长度和节位相关密切。节间长度与伸长启动期的 IAA 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53~(**));CTKs 在1,5节间含量较低;2,3,4节间含量较高;伸长过程中,随节间序位的上升,GAs 含量增加百分比大幅度提高;ABA 在整个茎秆伸长过程中含量极低。可见,IAA 与 GAs 互作,共同调控节间的伸长,其中 IAA 可能是决定节间长度的基础,与基因型有关;GAs 在调控节间长度上起主要作用。随节间的伸长和充实,IAA 含量与最大节间单位长度干重成极显著正相关(r=0.9...
关键词:
冬小麦 茎秆 内源激素系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珍 何增国
分别引进4个甜高粱和4个粒用高粱品种在甘肃中部的武威市古浪县进行生产性能和饲喂价值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应性强、饲喂价值高,适宜在该区域推广的高粱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甜高粱在株高、草产量、糖锤度方面更具优势,而粒用高粱的粗蛋白、粗脂肪、总脂肪酸和相对饲喂质量都显著高于甜高粱。在参试的8个高粱品种中百绿18号和吉甜杂5号具有适应性好、草产量高的优势,干草产量分别达到44557.12kg/hm2和38860.53kg/hm2;而平试10号和平杂8号除具有粗蛋白(CP)、粗脂肪(EE)、总脂肪酸(FA)含量好的优势外,相对饲喂质量也在8个参试品种中更高,分别为189.39、203.01。将各品种草产量、糖锤度及影响饲喂质量的营养价值因素应用隶属函数进行计算,在8个参试品种中隶属函数值较高的3个品种是吉甜杂5号、平试10号和平杂8号,分别为0.634、0.617、0.560。因此,根据田间表现和综合分析认为,吉甜杂5号、平试10号、平杂8号和百绿18号更适宜在该地区及自然条件相似的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甜高粱 粒用高粱 生产性能 饲用质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振祥 赵博 王唯先 仝骁鹏 郑剑波 李艳红 高建明 罗峰 孙守钧 裴忠有
茎秆含糖量是甜高粱(Sorghum dochna)重要的农艺性状,其可溶性糖的组分与含量的测定,是甜高粱QTL定位和性状改良的前提。本研究以粒用高粱的‘忻粱52’与甜高粱‘W452’重组自交系F8代255个群体为材料,采用改良蒽酮比色法来测定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性总糖的最佳显色时间为10 min,显色温度为100℃;测定蔗糖的最佳处理条件为1 mol·L~(-1)的KOH溶液处理10 min;果糖测定的最佳显色温度为50℃,显色时间为3 min。优化过后的蒽酮比色法能测得较稳定的数值,精密度和稳定性较好,可用于测定甜高粱汁液的糖含量。重组自交系后代糖锤度与可溶性糖总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守如 杨子琴 张菊平 翟庆慧 陈解放 巩振辉
【目的】揭示南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红香栗"、"黄狼"、"蜜本"3个南瓜品种为试材,对花后1~8周果实内的果糖、葡萄糖、蔗糖、淀粉等营养成分含量及相关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果实的迅速成熟,"黄狼"和"蜜本"的己糖总量持续下降,收获前才略有升高,"红香栗"的已糖含量在花后第3周之前有一段上升过程,随后迅速下降,果实成熟时3个品种的己糖含量相差不大。"黄狼"中中性转化酶活性呈单峰变化,"红香栗"和"蜜本"为双峰变化。"黄狼"和"蜜本"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都有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授粉后的第4周和第6周,第6周后逐渐降低。"红香栗"淀粉磷酸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沙沙 彭东辉 李雯琪 王晶懋 吕英民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东方百合‘索邦’鳞茎源--库转换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蔗糖和淀粉合成相关的主要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自栽种期至花蕾发育中期(花蕾长度达到3cm),外层、中层鳞片中淀粉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鳞茎此时作为源提供营养物质;此后至盛花期,外层鳞片中淀粉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中层鳞片中呈现上升趋势,说明鳞茎在此时表现为源--库复合体时期;之后鳞茎作为库积累营养物质。此外,外层鳞片和中层鳞片内蔗糖与蔗糖合酶(SS)、蔗糖磷酸合酶(SPS)之间表现为正相关,而SS和SPS与淀粉含量均表现为负相关,但均不显著。除中层鳞片内可溶性淀粉合酶(SSS)与淀粉含量表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