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8)
- 2023(423)
- 2022(396)
- 2021(363)
- 2020(370)
- 2019(762)
- 2018(759)
- 2017(949)
- 2016(901)
- 2015(1055)
- 2014(986)
- 2013(994)
- 2012(1023)
- 2011(950)
- 2010(848)
- 2009(746)
- 2008(769)
- 2007(709)
- 2006(584)
- 2005(481)
- 学科
- 学(2337)
- 水产(1485)
- 动物(1372)
- 菜(1355)
- 动物学(1299)
- 工程(932)
- 植(873)
- 物(857)
- 植物(842)
- 基因(817)
- 虫(765)
- 基因工程(758)
- 业(713)
- 农(713)
- 传(700)
- 害(666)
- 管理(654)
- 遗(641)
- 遗传(640)
- 虫害(576)
- 油菜(559)
- 芸(559)
- 薹(540)
- 籽(526)
- 生物(525)
- 油菜籽(522)
- 菜籽(522)
- 麦(480)
- 病虫(473)
- 病虫害(473)
- 机构
- 学院(12873)
- 大学(12781)
- 农(11403)
- 农业(9737)
- 科学(8250)
- 研究(7740)
- 业大(6681)
- 农业大学(6099)
- 室(6081)
- 实验(6007)
- 实验室(5904)
- 业(5785)
- 所(5768)
- 研究所(5586)
- 重点(5569)
- 省(4332)
- 中国(4164)
- 技术(3917)
- 生物(3888)
- 科学院(3860)
- 中心(3280)
- 部(3108)
- 京(3018)
- 农业科学(2904)
- 家(2724)
- 国家(2521)
- 江(2444)
- 生命(2437)
- 工程(2366)
- 学生(2232)
共检索到17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伊六喜 斯钦巴特尔 孟显光 赵瑞哗 张惠忠 田自华
采用SRAP技术对甜菜核雄性不育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的研究,为甜菜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以遗传背景相似的可育株和不育株甜菜为材料,用64对SRAP引物组,进行了SRAP分子标记研究。在64对引物组中有2对引物组(即M2E7和M8E8)可分别得到1个育性基因相关的SRAP分子标记,即M2E7-480和M8E8-130,出现频率分别为73%和76%。表明该SRAP标记技术可用于甜菜辅助育种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从而为甜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甜菜 雄性核不育 SRAP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严慧玲 范妍芹 严立斌 赵付江 周龙海
以甜椒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为材料,采用混合集群分析法(BSA)构建了不育池与可育池。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筛选了225对SRAP引物组合及1 393对EcoRⅠ和MseⅠ引物组合,获得了与隐性核不育基因连锁的2个SRAP标记:E37M39、E44M93,片段长度约为200 bp和500 bp,与育性基因的遗传距离为6 cm和12 c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建华 田自华 贺学勤 张惠忠 邵金旺
采用比较生理学的方法,对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生殖生长阶段的某些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及ATP酶活性均表现为不育系低于其保持系;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表现为不育系高于其保持系,这反映线粒体内外末端氧化酶活性的高低可能与胞质雄性不育有一定关系;赤霉素含量表现为胞质雄性不育系低于其保持系。
关键词:
甜菜 胞质雄性不育 生理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凤云 张辉 斯钦巴特尔
应用252条10-mer随机引物对遗传背景相似的可育株和不育株亚麻进行了RAPD分子标记,在不育株与可育株之间寻找DNA的多态性差异带,结果发现,在252条随机引物中有2条引物(即S62和S135)可分别得到1个与显性核不育的雄性基因有关的RAPD分子标记为S62-500和S135-350。
关键词:
亚麻 显性雄性核不育 RAPD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淑江 李菲 韩和平 章时蕃 钮心恪 孙日飞
【目的】筛选出大白菜细胞核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连锁标记,利用该标记对显性不育基因跟踪、鉴定,提高选择效率,缩短转育周期,加快育种进程。【方法】以大白菜细胞核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分离群体B00160([938A×太NB]-2X3-1X2)的115个单株为试材,采用BSA方法和RAPD技术,对400个随机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获得了一个与核基因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距离为1.74cM的RAPD标记M264300。将该多态性片段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设计了一对长20bp的特异性引物,成功地将RAPD标记转化成为SCAR标记SM264300。该标记与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连锁距离为2.61cM。利用该SCAR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鹤 张成合 刘海河 轩淑欣 李晓峰 申书兴
【目的】基因定位是遗传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育种工作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大阳AB系’和大白菜系列初级三体为材料,对决定大白菜雄性不育性的核基因(ms)进行染色体定位和分子标记筛选,旨在为其分子克隆和遗传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基因的染色体定位采用初级三体遗传分析和χ2测验法,分子标记采用AFLP分析方法。【结果】大白菜‘大阳AB系’的雄性不育系(msms)×大白菜系列初级三体(Tri-1、Tri-2、Tri-3、Tri-4、Tri-5、Tri-6、Tri-7、Tri-8、Tri-9)的9个杂交组合中,F1均为可育株;从F1选出三体植株进行自交和测交,其自交子代(F2)和测交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宁 王昊 尉利花 冯辉
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06sx110为试材,设计定向转育方案,采用连续回交转育性状的同时,测交筛选基因型的方法,向小菘菜自交系Y05中转育雄性不育基因,育成了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园艺学性状与自交系Y05相近的小菘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3。
关键词:
小菘菜 核基因雄性不育 选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良 白晨 李晓东 张惠忠
为了更高效的利用杂种优势,加速选择出成对稳定的甜菜不育系及保持系纯系材料,采用已开发的甜菜线粒体DNA特异性引物TR1,对以甜菜线粒体DNA和基因组DNA的鉴定结果是否一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利用该引物进行甜菜细胞质育性鉴定中可以直接用基因组DNA,减少了试验步骤,提高了效率。通过VNTR分子标记技术从160对供试材料中鉴定出的甜菜细胞质不育及其对应的具有保持能力的材料40对,分别为31303(04)(1对)、31327(28)(1对)、31329(30)(1对)、31333(34)(1对)、31339(40)(1对)、31341(42)(5对)、313343(44)(5对)、31345(...
关键词:
甜菜 分子辅助育种 雄性不育株 分子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华忠 吴则东 韩英 方智远
【目的】研究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方法】以表现型具明显差异的两对甜菜单胚CMS系及其O型系作为试验材料,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分析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功能叶片和花蕾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赤霉素等4大类内源激素的含量和比值变化。【结果】在营养生长的糖分积累期,ABA、IAA、GA3含量均为O型系高于CMS系,差异显著,而DHZR、IPA、ZR含量在营养生长期间均差异不显著;在开花初期的叶片,除IPA外,IAA、ABA、DHZR、ZR、GA3含量均为O型系高于CMS系;饱满花蕾的IAA、ABA、ZR、GA3含量均为O型系高于CMS系。甜菜激素变化较...
关键词:
甜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生育周期 内源激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薇 田自华 盖连玉 赵秀红 闫海鹏 邵金旺
以甜菜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保持系为材料,对营养生长阶段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营养生长阶段的4个时期,保持系中的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均高于其相应不育系;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在块根分化形成期,不育系中的活性高于其相应保持系,而在糖分积累期则为保持系高于不育系。
关键词:
甜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慧 张淑江 武剑 李菲 章时蕃 王晓武 张新梅 孙日飞
【目的】筛选大白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RGMS)育性基因(Mf)的连锁标记,通过定位该基因,为克隆雄性不育基因打下基础。【方法】939A不育系与YQD56A杂交F1S4后代为试材,利用混合分组分析法(BSA),应用SRAP和SRAP-AFLP标记技术筛选引物1256对。【结果】获得与大白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恢复基因连锁的标记2个,PM8K4和Me2M49,与恢复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98cM和10.92cM。通过调查PM8K4标记在大白菜DH作图群体中的多态性,将该基因定位在A8连锁群,即大白菜第9染色体。【结论】标记PM8K4可以在苗期对大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干滟 曾凡亚 赵云 张义正
对油菜DNA的RAPD扩增中Mg2+ 浓度、Taq DNA聚合酶和模板DNA用量、不同PCR扩增仪以及用不同方法制备的DNA对扩增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确立了本研究的RAPD反应体系后, 对油菜“79.7”细胞核雄性不育及其保持系的育性相关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从使用的254个随机引物中,发现随机引物2-70-11和60-37可分别检测到一个与可育基因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2-70-11700和60-371150。
关键词:
油菜 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 RAPD标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团 黄先群 李丽 彭慧元
为建立有效的不育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平台,以5个核不育两用系为研究材料,选用20条随机引物,利用RAPD混合集群分离分析法,对各两用系可育与不育基因池进行分子标记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油研10号筛选到2个与不育基因相关的标记:BA2084-600和S1354-1300;在萝×诸中筛选到1个与不育基因相关的标记:LC02-500。在827AB、T18筛选到集团间有差异的引物,未筛选到通过集团单株检测的与其育性基因相关的标记。通过RAPD混合BSA法可以筛选到与不育基因相关的特异DNA标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皓宁 冯辉 李承彧 王玉刚
为了摸清大白菜核不育复等位基因在3种生态型大白菜品系中的分布特性,利用基因型为MsMs的大白菜纯合显性雄性不育株为母本,与68个正常可育的直筒、卵圆和平头型大白菜可育品系杂交,统计后代育性分离比例,鉴定各品系基因型,计算不同生态型可育品系在核不育位点上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表明:直筒型大白菜可育品系以纯合隐性基因型msms为主,占71.43%;可育基因ms频率为76.79%,恢复基因Msf频率为23.21%。卵圆型大白菜可育品系3种基因型MsfMsf,Msfms和msms分别占42.42%,39.40%和18.18%;Msf基因频率为62.12%,ms基因频率为37.88%。平头型大白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艳玲 陶承光 王鑫
以杂交种绿星58的不育株作不育源,转育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系,以解决具有100%不育株率的大白菜核基因型雄性不育系转育难的问题。以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为依据,采用常规有性杂交、回交和自交等方法实施转育。经两代回交,育成了含有待转育亲本胶白1号遗传基因的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利用杂交种绿星58的不育株作不育源,所获得的新核不育系的不育率和不育度均达100%,初步达到了定向转育效果,这将为一些育种单位转育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系提供一条可行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