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9)
- 2023(9528)
- 2022(8501)
- 2021(8006)
- 2020(6710)
- 2019(15487)
- 2018(15668)
- 2017(30067)
- 2016(16336)
- 2015(18461)
- 2014(18480)
- 2013(18328)
- 2012(16585)
- 2011(14798)
- 2010(14511)
- 2009(13017)
- 2008(12412)
- 2007(10657)
- 2006(9122)
- 2005(7771)
- 学科
- 济(63230)
- 经济(63165)
- 管理(49087)
- 业(47983)
- 企(40545)
- 企业(40545)
- 方法(31808)
- 数学(27517)
- 数学方法(27223)
- 农(16835)
- 技术(16238)
- 中国(15183)
- 财(14436)
- 学(14346)
- 业经(14148)
- 地方(12431)
- 农业(11352)
- 理论(11333)
- 贸(11268)
- 贸易(11264)
- 易(10945)
- 和(10704)
- 环境(10374)
- 务(9636)
- 财务(9572)
- 财务管理(9558)
- 制(9407)
- 技术管理(9176)
- 划(9143)
- 教育(9060)
- 机构
- 大学(231107)
- 学院(229939)
- 管理(96301)
- 济(86776)
- 经济(84789)
- 理学(84564)
- 理学院(83639)
- 管理学(82242)
- 管理学院(81840)
- 研究(74062)
- 中国(51960)
- 京(49158)
- 科学(48656)
- 农(38172)
- 业大(37579)
- 所(37068)
- 财(36484)
- 研究所(34232)
- 中心(33318)
- 江(31300)
- 北京(30932)
- 财经(30347)
- 农业(30248)
- 范(30176)
- 师范(29908)
- 经(27693)
- 院(26780)
- 技术(26385)
- 州(26144)
- 经济学(24540)
- 基金
- 项目(166034)
- 科学(129829)
- 研究(120839)
- 基金(119524)
- 家(104481)
- 国家(103639)
- 科学基金(88930)
- 社会(73873)
- 社会科(70004)
- 社会科学(69982)
- 省(65667)
- 基金项目(64761)
- 自然(59303)
- 自然科(57901)
- 自然科学(57890)
- 自然科学基金(56839)
- 划(55177)
- 教育(55069)
- 编号(49805)
- 资助(48706)
- 成果(39132)
- 重点(36792)
- 部(36058)
- 创(35475)
- 发(35081)
- 课题(33660)
- 创新(33040)
- 科研(31784)
- 项目编号(30926)
- 大学(30683)
共检索到317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永欣 翟广谦
研究表明 ,鲜食玉米鲜穗适宜采收期为授粉后 2 3~ 2 5d。收获后贮存期间鲜玉米含糖量受温度影响极大 ,达极显著相关 (r =0 980 4 ) ,贮存温度低 ,呼吸强度小 ,糖分降解慢 ,保鲜效果好。加工品质和风味由冷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决定。热处理时间为 18~ 2 4min ,冷处理温度为 - 45℃~ - 38℃时 ,保鲜效果最好
关键词:
甜玉米 糯玉米 采收 保鲜技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颖竹 谢振文 贺立红 余土元 陈惠阳
为了解不同环境光强下鲜食型玉米光合作用特性的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比较不同鲜食型玉米品种间的差异,以糯玉米香白糯和超甜玉米粤甜3号为材料,采用人工遮光的方法模拟不同的光照强度,分别于苗期、灌浆期测定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ΦPSⅡ)、光合色素(Ch1 a,Ch1 b和Car)含量,并观测收获时的产量构成。结果表明,遮光使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两品种玉米叶片的Fv/Fm在苗期和灌浆期均随光强的减弱而增加,ΦPSⅡ在苗期随光照的减弱而增加,但在灌浆期随光强减弱是递减的;在相同光强环境下,苗期香白糯的Fv/Fm和...
关键词:
光强 光合作用 产量构成 甜玉米 糯玉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晓军 吴杨焕
为筛选出适合新疆北疆滴灌条件下种植的甜糯玉米新品种及选育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对引进的34个鲜食甜糯玉米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新品种(组合)10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布在4.35%~70.44%,相关分析表明:穗长与鲜穗产量和叶片数与鲜穗产量呈极显著相关(r:0.423 1**、r:0.339 3*);通径分析表明,对鲜穗产量作用最大的性状是穗长(P:0.599 3),其次分别为穗行数(r:0.226 6、P:0.411 1)、穗位(r:0.118 1、P:0.240 7)和叶片数(r=0.339 3、P:0.240 6)。因此...
关键词:
甜糯玉米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静 崔文芳 鲁富宽 胡云 张升 铁源 凌勃
【目的】为降低内蒙古平原灌区农业生产中氮肥用量且确保该区玉米持续绿色高产,开展了元泰丰BGF(Biogenic Gas and Fertilizer,简称BGF技术)有机肥/腐植酸和菌剂化肥减量技术对甜糯玉米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品种为主区,BGF有机肥及氮肥减量施用是副区,品种为金糯8号和金甜9号,副区为CK、有机肥1500 kg/hm~(2)(T1)、3000 kg/hm~(2)(T2)、4500 kg/hm~(2)(T3)、6000 kg/hm~(2)(T4),各处理比常规施氮量减量30%,施用量为纯氮210 kg/hm~(2)。【结果】BGF有机肥与腐植酸水溶液、菌剂的化肥减量技术对甜糯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与对照相比,BGF有机肥与腐植酸水溶液、菌剂的化肥减量技术使金糯8号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50.94%~38.56%,5.45%~25.69%、6.97%~41.01%,29.94%~106.87%、2.60%~38.54%,全氮、全磷含量显著提高0.006~0.026、0.017~0.092个百分点;使金甜9号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显著提高6.98%~44.71%、3.19%~12.58%、4.66%~24.23%、37.85%~83.03%、4.41%~24.61%,全氮、全磷含量显著提高0.022~0.019、0.014~0.041个百分点,对糯玉米土壤性质改良效果优于甜玉米,适宜的用量能够显著增加糯玉米0-20 cm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20~40 cm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积累,而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多富集于0~20 cm。同时,BGF有机肥与腐植酸水溶液、菌剂的化肥减量技术使甜、糯玉米产量分别提高5.38%~19.25%、12.23%~29.30%。【结论】五个处理中,T1效果对甜糯玉米产量及土壤性质的改善最显著,因此,生产中1500 kg/hm~(2)为适宜的推荐用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该技术为玉米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规程适用于广东全省春、秋季种植甜、糯玉米生产全过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①目标产量:鲜苞单产15000kg/hm2。②产量结构:播植密度45000 ̄52500株/hm2,保证每株留1 ̄2穗,单穗粗4.5cm以上,长16cm以上,鲜苞单果重260g以上。③肥料投入指标:全期施纯氮约300 ̄330kg/hm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伦江 张雪梅 曾顺德 唐春红 曾志红
以渝糯851乳熟期鲜食糯玉米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处理鲜穗采后贮藏期生理、生化及食味品质指标,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索鲜穗采后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后0℃低温与25℃室温贮藏相比,低温有效抑制鲜穗呼吸生理、蒸腾生理、可溶性糖代谢、支链淀粉合成代谢及籽粒组织水分损失,品质保质期得以延长;采后带苞叶和不带苞叶处理相比,带苞叶可抑制呼吸强度、可溶性糖代谢、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合成代谢,贮藏期更长,而蒸腾作用增强,籽粒组织水分损失高。在食味品质方面,低温带苞叶处理可食用期达到5d以上。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生理 生化 食味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江峰 李大婧 刘春泉 刘玉花
【目的】分析影响不同品种甜糯玉米软罐头品质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旨在探讨利用甜糯玉米软罐头挥发性成分指标对不同品种甜糯玉米软罐头进行表征和区分的可能性,也为目标品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对6个不同品种的甜糯玉米软罐头中主要风味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甜糯玉米软罐头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甜糯玉米软罐头均有其特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合,龙粘2号玉米软罐头主要赋味成分是2,3-二氢化苯并呋喃、2-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醛;京甜紫花糯1号玉米软罐头主要赋味成分为2,5-二甲基吡嗪、3-甲基-2-噻吩甲醛;江南花糯玉米软...
关键词:
甜糯玉米 风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盛良学 贺喜全
选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土壤环境;应用生育期适中、高产优质、农艺性状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甜、糯玉米品种;施足有机肥,适量施用氮、磷、钾等化肥,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协调运用生物、农业、物理措施辅以高效、安全的化学农药进行综合防治;通过适时播种,隔离种植,合理密植,精细管理,适时采收等配套措施,实现甜、糯玉米无公害生产。
关键词:
超甜玉米 糯玉米 无公害 栽培技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永洪 谢戎 唐春 杨跃华 刘成元
选用自育的20个糯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鲜穗采收期和成熟期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等穗部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出籽率、穗长、百粒重性状对鲜穗产量作用大。通径分析显示各性状对鲜穗产量作用大小顺序为:行粒数>百粒重>穗行数>穗粗>出籽率。在完熟期,穗粗、着粒深、百粒重对干籽粒产量贡献较大,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干籽粒产量作用排序为:百粒重>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秃尖长>着粒深。
关键词:
糯玉米 穗部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顺德 赵国华 尹旭敏 张超 章道明
以乳熟期糯玉米原浆和脱脂奶粉为发酵基质,研制糯玉米酸奶。结果显示,糯玉米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糯玉米原浆40%,蔗糖5%,脱脂奶粉5%,菌种发酵剂7%,琼脂0.12%;在42℃下发酵6~8 h,在4℃下冷藏12 h,可得到品质较优的糯玉米酸奶。
关键词:
糯玉米酸奶 加工工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贵禧 宗亦臣 梁丽松 汪沂 蒙盛华 唐景云
桃的采收成熟度与果实的耐藏性有较密切的关系。在7~8成熟时的绿熟期采收,经贮藏后果面新鲜,果实硬而脆,褐变和腐烂少;采收过晚则果实易软化,容易褐变和腐烂。采前1个月用100mg/kgGA3处理有利于提高桃果实的耐藏性,贮藏后处理果的硬度比对照高1倍;采前1~2d用500mg/kg朴海因处理大久保、京玉和燕红桃,贮藏好果率分别增加22.8%,22.9%和18.3%;采前用混合液(GA350mg/kg,2,4-D50mg/kg,多菌灵2000倍)处理可减慢桃果实在贮藏期间的生理代谢,并能较好地保持品质,腐烂和褐变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7.7%和4.0%。
关键词:
桃,成熟度,采前处理,贮藏保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胜恒 杨华 蔡治荣 易红华 周汝平 陈荣丽
本文综述了我国糯玉米杂交育种取得的进展。我国糯玉米育种可分为3个阶段,阐述了各阶段应用的主要育种方法、取得的育种成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目前,利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糯质农家品种及糯质一环系是我国糯玉米育种的主要方法;利用糯玉米杂交种选育二环系已成为我国糯玉米育种的次要方法,但有可能成为主要方法。利用百年改良积累的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糯质材料,是糯玉米增扩种质资源的最佳途径之一。
关键词:
糯玉米 育种 阶段 方法 种质资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蓬勃 梁健亲 程天宇 吕飞 丁玉庭
为解决日本鲭捕捞后极易出现的品质劣化问题,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日本鲭产品的食用需求,国内外研究者采用微冻、冰温、冻藏、冷海(盐)水和流化冰等低温保鲜技术以及添加保鲜剂、涂膜、电解水、外加电场、低温等离子体和高压处理等辅助技术对日本鲭资源进行质量控制,并对其致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低温保鲜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控制鱼体品质劣化、延长产品货架期的目的,但单独使用这些技术的保鲜效果并不理想;将其与低温保鲜辅助技术联用后,不仅可以有效延长日本鲭产品的货架期,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产品的风味和感官特性。然而,日本鲭捕获后仍然会受到鱼体中内源酶、体外微生物和氧化作用等致腐因素的多重影响,进而导致腐败。研究表明,应充分了解日本鲭的致腐原因,以便针对性地采取保鲜措施来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本文系统综述了日本鲭低温保鲜及其辅助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鱼体的致腐因素进行了深入总结,以期为日本鲭资源有效的质量控制与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日本鲭 低温保鲜 腐败 品质控制 货架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卢柏山 董会 徐丽 史亚兴 赵久然 樊艳丽 俞嫒年
为了明确不同采收期下甜玉米籽粒含水量和物性品质的差异,以我国主推京科甜608等7个甜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设置授粉后12,15,18,21,24,27,30 d共计7个采收期处理,研究了不同采收期下甜玉米籽粒TPA物性特征值、感官品质和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利用主成分分析将各TPA物性特征参数转换成3个彼此独立的综合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3个综合指标分析,得到各参试品种不同采收期TPA物性综合评价D值。结果表明:参试甜玉米品种TPA物性特征参数、感官品质特征参数和含水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参试甜玉米品种感官品质在不同品种和采收期间存在差异,其中气味、风味、色泽和甜度随采收期的推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峰值均出现在22 d左右。不同品种间,平均外观品质、气味、风味、甜度以京科甜533、京科甜608、中农大甜413评分相对较高。柔嫩度以米哥和京科甜608评分相对较高;皮薄厚以京科甜608和中农大甜413评分相对较高。通过对TPA物性综合D值、感官品质总评分和含水量的比较得知,感官品质总评分均在85以上时,含水量在76. 39%~74. 56%,TPA物性综合D值在0. 23~0. 46。平均TPA物性综合D值在以米哥、京科甜608、中农大甜413相对较低,平均感官品质评分以京科甜533最高(80. 65),其次是京科甜608(80. 31),京科甜158和京科甜183评分相对较低,分别是76. 8,76. 7。降水速率以中农大甜413(0. 72%/d)、京科甜533(0. 77%/d)、京科甜608(0. 81%/d)相对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