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71)
2023(10115)
2022(9124)
2021(8687)
2020(7347)
2019(17063)
2018(17048)
2017(32763)
2016(18402)
2015(20688)
2014(20771)
2013(20520)
2012(18940)
2011(17253)
2010(17189)
2009(15377)
2008(15080)
2007(12865)
2006(11241)
2005(9660)
作者
(56053)
(46426)
(46274)
(43846)
(29983)
(22501)
(20885)
(18385)
(17807)
(16681)
(16101)
(15864)
(14946)
(14744)
(14503)
(14300)
(14157)
(13764)
(13382)
(13269)
(11837)
(11591)
(11377)
(10598)
(10502)
(10443)
(10400)
(10200)
(9525)
(9373)
学科
(67827)
经济(67748)
管理(49447)
(47096)
(39436)
企业(39436)
方法(33397)
数学(28582)
数学方法(28185)
(19406)
(18096)
中国(16779)
(16145)
业经(14988)
地方(13690)
理论(12571)
农业(12207)
(12006)
贸易(12002)
(11938)
(11606)
(11203)
技术(10859)
环境(10804)
(10548)
财务(10482)
财务管理(10463)
教育(10041)
企业财务(9917)
(9629)
机构
大学(264922)
学院(260743)
管理(102322)
(93782)
经济(91565)
研究(90945)
理学(89433)
理学院(88336)
管理学(86547)
管理学院(86094)
中国(63240)
科学(62184)
(57495)
(50147)
(48391)
业大(45321)
研究所(44944)
(41740)
农业(39836)
中心(39300)
(37586)
北京(35997)
(35851)
师范(35432)
财经(34394)
(32796)
(31294)
(30656)
技术(29054)
师范大学(28915)
基金
项目(187111)
科学(144728)
基金(134463)
研究(131244)
(119848)
国家(118880)
科学基金(99931)
社会(78898)
社会科(74496)
社会科学(74473)
(73729)
基金项目(72252)
自然(68598)
自然科(66985)
自然科学(66962)
自然科学基金(65742)
(63111)
教育(59991)
资助(55990)
编号(52920)
成果(43543)
重点(42164)
(40429)
(39082)
(38483)
课题(36993)
科研(36667)
计划(36501)
创新(35913)
大学(34044)
期刊
(100198)
经济(100198)
研究(72888)
学报(51839)
中国(45781)
(45511)
科学(45142)
大学(37369)
管理(35935)
学学(35291)
农业(32045)
(29527)
教育(29045)
技术(20925)
(17705)
金融(17705)
业经(16084)
(16047)
财经(15777)
图书(15463)
经济研究(15025)
业大(14743)
科技(14135)
(14066)
理论(13218)
(13214)
问题(13054)
林业(12843)
实践(12416)
(12416)
共检索到367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劲枫  林茂松  钱春桃  庄飞云  Stephen Lewis  
为了鉴定甜瓜属野生种酸黄瓜 (CucumishystrixChakr.)对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incognit(Kofoid&White)Chit wood]的抗性 ,进而评估抗性向酸黄瓜与栽培黄瓜种间杂种的转移 ,选用了酸黄瓜、 4个栽培黄瓜材料、两种倍性水平的 3个正反交杂种F1和 1个回交后代作为试材 ,在温室中进行抗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 ,酸黄瓜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高度抗性 ,而 4个栽培黄瓜材料均为高度敏感。酸黄瓜平均每株根系形成约 3个根结 ,栽培黄瓜材料每株根系的根结数超过 10 0个。酸黄瓜通过与栽培黄瓜的正反交 ,其抗性已被部分转移到杂种之中。当杂种作为供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飞云  陈劲枫  钱春桃  李式军  任刚  王志军  
研究了甜瓜属种间杂交新种 (Cucumis×hytivusChen&Kirkbride ,2n =38)及其后代幼苗对低温逆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 :可能由于亲本染色体组间的功能不协调 ,在低温处理下新种幼苗出现代谢异常 ,丙二醛 (MDA)、脯氨酸含量变化大 ,冷害指数达到 3 5 ,表现对低温的适应性相对较弱。但新种与黄瓜的回交自交后代却表现出较强的抗性 ,超出了参试黄瓜品种。经 4d变温处理后 ,其冷害指数仅为 1 0 ,MDA含量为 9 2 μmol·g-1,在所有供试材料中为最低。这表明通过回交和自交 ,杂种代谢系统已基本恢复正常 ,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跃  颜志明  王全智  薄凯亮  吴志明  陈劲枫  
为研究甜瓜属种间杂交质体DNA的遗传规律,利用PCR直接测序法对甜瓜属异缘四倍体新种(Cucumis×hytivus Chen and Kirkbride.)S5自交后代及其杂交母本甜瓜属野生种(Cucumis hystrix Chakr.)和父本栽培黄瓜‘北京截头’(Cucumis sativus cv.‘Beijingjietou’)叶绿体基因Matk-trnK和rbcL-accD区域的部分DNA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长度为2 036bp Matk-trnK区域中存在着18个多态性位点,其中有16个多态性位点的碱基子代与母本相同,只有2个位点与父本相同;在长度为945bp的rbcL-...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莉娜  毕研胜  孙亚亭  王克征  钱春桃  李季  程春燕  娄群峰  
[目的]本文旨在利用外源优良基因改良栽培甜瓜,拓宽其遗传基础。[方法]选用12份普通甜瓜栽培种和1份野生种材料西印度瓜(Cucumis anguria L.)进行正反种间杂交,通过胚拯救获得以西印度瓜为母本,以栽培甜瓜‘新红瑞’为父本的杂交后代F_(1);将F_(1)与甜瓜进行回交获得BC_(1)植株,并从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水平分析评估此次杂交获得的F_(1)和BC_(1)。[结果]在胚拯救过程中,4粒F_(1)幼胚成功萌发了3粒,通过继代和驯化,最终保存了4株杂交后代植株。F_(1)子代前期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叶片形状、雄花形状和大小等性状均表现为双亲中间型;F_(1)生长中后期,以上性状趋同于母本,父本的植物学特征消失。果实的果梗长短和茎部绒毛这2个性状仍表现为居间型。SSR分子标记分析发现,F_(1)子代中扩增出双亲互补型的条带。形态学和SSR分子标记鉴定都证明了种间杂种F_(1)的真实性。将杂交后代F_(1)与甜瓜进行回交,获得了2粒饱满的BC_(1)种子,BC_(1)中也检测到了西印度瓜的特征条带,且在田间调查中发现BC_(1)的卷须有苦味,而西印度瓜和‘新红瑞’的卷须均无苦味。[结论]获得了真实种间杂种F_(1),并通过回交将少量外源遗传物质转导到栽培甜瓜中,为利用野生种西印度瓜的优异基因改良栽培甜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许真  杨晓沛  苑鑫  陈书霞  
[目的]研究施用3种放线菌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为利用生防菌剂防治根结线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感病的华北生态型黄瓜9930为试验材料,将其播种于未接种放线菌剂的基质,及按1.5 g/L分别混合有密旋链霉菌(Act12)、微白黄链霉菌(T4)、娄彻氏链霉菌(D74)的基质,分别用Mi、Act12+Mi、T4+Mi、D74+Mi表示,待黄瓜幼苗长至两叶一心时接种1 500 mL~(-1)南方根结线虫卵悬浮液2 mL。为了观察预先接种放线菌剂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分别在幼苗接种根结线虫后30 d和58 d统计黄瓜的根结数和根结指数,测定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和全株鲜质量;在幼苗接种后30 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制作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结内的巨细胞。采用综合隶属函数值评价3种放线菌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能力和黄瓜的促生能力。[结果]1)与仅接种线虫的处理Mi相比,Act12+Mi、T4+Mi、D74+Mi处理的黄瓜幼苗根结数分别显著降低了44.56%,39.26%和41.38%,T4+Mi、D74+Mi处理的根结指数也显著降低;T4+Mi处理的成株期黄瓜根结数和根结指数也显著低于Mi处理。石蜡切片结果表明,与Mi相比,3种放线菌剂显著抑制黄瓜幼苗根系巨细胞体积扩大,抑制效果依次为T4、D74、Act12。2)与不接种放线菌也不接种根结线虫的对照(CK)相比,接种T4和D74后,黄瓜幼苗地上和地下鲜质量显著增加,须根数也显著增多;接种Act12的黄瓜幼苗地下鲜质量显著增加。与Mi处理相比,T4+Mi处理的成株期黄瓜地上、地下鲜质量和全株鲜质量均显著升高,Act12+Mi和D74+Mi处理成株期的黄瓜地下鲜质量也明显增大。综上可知,接种T4对黄瓜生长具有较好的促生作用。3)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4的综合隶属函数值最大,其次是D74,Act12的最小。[结论]3种放线菌剂对黄瓜生长均具有促生作用,对黄瓜根结线虫病害均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微白黄链霉菌(T4)的促生和防治效果较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德友  钱春桃  陈劲枫  
【目的】酸黄瓜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高度抗性,明确其抗性的光合响应特性,为进一步抗性基因的分离及功能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苗期人工接种技术,研究线虫侵染对抗、感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线虫侵染使抗病材料酸黄瓜叶绿素(Chl)含量降低幅度显著小于感病材料北京截头,酸黄瓜Chl随氮素含量降低较北京截头平缓;抗、感材料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下降,酸黄瓜胞间CO2浓度(Ci)下降,而北京截头Ci上升,酸黄瓜Gs对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持续下降的反应较北京截头敏感;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幅度酸黄瓜小于北京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海洋  苗红梅  张体德  魏利斌  李春  王慧丽  段迎辉  琚铭  
【目的】探明芝麻栽培种与野生种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分析杂交后代遗传特征。【方法】以26个基因型(Sesamum indicum L.)与刚果野芝麻(Sesamum schinzianum Asch)和野芝1号(Sesamum radiatum Schum&Thonn)野生种为杂交亲本,借助胚培养技术获得种间杂交后代。采用SSR标记和生物学方法鉴定并分析杂交种F1的遗传特性。【结果】通过胚培养技术获得2 430个种间杂交F1株系,对部分材料的检测表明杂种阳性率为95.83%。刚果野芝麻×栽培种的正反交杂交率分别为34.62%(A)和11.54%(C),野芝1号×栽培种的正反交杂交率分别为1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洪贵  
采用人工催产和干法授精技术,进行了以中华倒刺鲃、倒刺鲃为母本与其父本及黑脊倒刺鲃雄鱼的种间杂交实验,获得4个杂交组合和2个自交组合,在(27±0.5)℃温度条件下,对其F1卵膜径、受精率、孵化率、孵化时间、畸形率、子代早期形态特征与成活率进行了比较,同时,观察了胚胎发育及其异常现象,结果表明:以中华倒刺鲃为母本的F1卵膜径差异不显著;以倒刺鲃为母本的F1卵膜径,在多细胞期时差异不显著,在耳石期时,倒刺鲃♀×中华倒刺鲃♂F1卵膜径显著大于母本(P<0.05)。杂种F1的受精率、孵化时间与母本差异不显著,畸形率显著高于母本(P<0.05)。中华倒刺鲃杂种F1的孵化率较高,与母本差异不显著(P<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涵  殷云龙  徐朗莱  於朝广  陈永辉  
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落羽杉属原种及其杂交后代共13个样本进行亲缘关系鉴定。从100个10bp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3个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92条带,其中72条为多态性带。根据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1代中山杉302(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与母本落羽杉更为接近。在回交后代(中山杉302×墨西哥落羽杉)中,BCF1118与BCF1140相似系数最大;BCF11与母本F1302亲缘关系最近;BCF1118与父本墨西哥落羽杉亲缘关系最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新海  王金陵  杨庆凯  
以两种类型大豆种间杂交组合F2至F4为材料,研究种粒大小集团选择效应及对其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种粒大小是一个重要性状,大豆种间杂交后代随着向大粒方向选择,植株变矮,茎秆增粗,倒伏性降低,分枝数减少,产量性状得以改善。在F2根据植株个体表现进行种粒大小的分组定向选择,这种趋势能够有效地保持到高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林  陈法志  谢焰锋  戢小梅  童俊  陈卫东  杨守坤  
为改良紫珠属植物的园林性状,以白棠子(Callicarpa dichotoma)和紫珠(C.bodinieri)为亲本,对结实特性、杂种子代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棠子和紫珠不存在孤雌生殖现象,自交不结实,天然杂交结实率分别为93.08%和98.08%。人工杂交座果率最高可达95.24%,但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结实率降至26.21%~37.07%。部分子代的叶片形态介于父母本之间,初步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白棠子×紫珠组合的杂种子代在株高、冠幅及一级分枝数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118.96%、125.06%和130.62%,远高于反交组合子代。因此采用白棠子为母本、紫珠为父本...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甘四明  施季森  白嘉雨  吴坤明  吴菊英  
以 1个尾叶桉×细叶桉全同胞家系的 2个亲本和 2 12个子代为材料 ,利用 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 RAPD标记在桉树中的分离方式研究。结果表明 :7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 4 0个标记 ,标记在 F1代的分离方式可以分为两类 :符合孟德尔方式和偏离孟德尔方式。符合孟德尔方式的标记包括 :亲本均有而在子代中不分离的 9个 (在这类位点上代表的杂交组合为 AA× AA、AA× Aa或 Aa× AA) ,亲本间呈多态性而在子代中不分离的 7个 (aa× AA或 AA× aa) ,亲本间均有而在子代中 3∶ 1分离的 2个 (Aa× Aa) ,亲本间呈多态性且在子代中 1∶ 1分离的 9个 (A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索志立  周世良  张会金  张治明  
以杨山牡丹作母本,分别以牡丹品种'赵粉'(PaeoniasuffruticosaAndr.cv.'ZhaoFen')和'紫二乔'(P suffruticosacv.'ZiErQiao')作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获得了杂交后代。利用DNAISSR标记技术构建的亲子代DNA指纹图谱显示,在杂交后代中检测到了分别来自双亲的特征带。建立起来的专用于牡丹研究的ISSR标记技术方法可以用于牡丹杂交种的苗期快速鉴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洪伟  康向阳  张正海  王君  蔡肖  
为探讨胡杨与杨属其他派树种远缘杂交的可行性,该研究以小青杨为母本、胡杨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杂交,发现胡杨花粉能够在小青杨雌蕊柱头上萌发,并最终获得了6株杂交后代。杂种幼苗的生长势强弱差异明显,其叶片均为披针形,与父本胡杨幼苗以及萌条的叶形相似;在SSR标记初步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相应的统计分析,证明父本与母本对子代遗传物质的贡献是等同的,杂交后代是胡杨与小青杨杂交的真杂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玉琴  魏偲  茆振川  杨宇红  冯东昕  谢丙炎  
【目的】评价短短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交枝顶孢霉、钩状木霉等生防菌剂配比的生物有机菌肥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黄瓜生长、产量的影响,确定高效菌肥组合。【方法】将4种菌剂按照国家标准分别与有机肥进行配比形成单菌剂、多菌剂等1—10号菌肥试验设置,以不施肥为空白对照,以有机肥、噻唑膦分别为肥料及化学药剂对照。通过盆栽接种根结线虫、根结线虫病温室小区试验及无根结线虫病田间测产试验等对10种不同配比组合的生物菌肥进行试验,通过对黄瓜产量、株高、地上部鲜重以及黄瓜根结线虫病病情指数的调查分析,比较不同配比组合的生物菌肥对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以及对黄瓜生长势、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盆栽试验中,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