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3)
2023(3511)
2022(3108)
2021(2932)
2020(2448)
2019(5332)
2018(5440)
2017(9162)
2016(5545)
2015(6268)
2014(6614)
2013(6315)
2012(5802)
2011(5297)
2010(5375)
2009(4912)
2008(4954)
2007(4798)
2006(4110)
2005(3825)
作者
(17617)
(14696)
(14666)
(13820)
(9122)
(7254)
(6583)
(5873)
(5697)
(5462)
(5017)
(4943)
(4880)
(4765)
(4697)
(4624)
(4443)
(4337)
(4310)
(4189)
(3776)
(3672)
(3658)
(3607)
(3418)
(3346)
(3282)
(3273)
(3214)
(3123)
学科
管理(14740)
(14259)
经济(14241)
(13006)
(10381)
企业(10381)
(7027)
中国(5470)
(5309)
(4860)
业经(4701)
理论(4674)
农业(4363)
方法(4177)
(4046)
教学(3953)
(3702)
教育(3701)
银行(3685)
地方(3580)
(3486)
财务(3472)
财务管理(3446)
(3434)
(3214)
贸易(3209)
企业财务(3177)
(3117)
(2942)
(2875)
机构
学院(75313)
大学(71532)
研究(25984)
管理(23169)
(22278)
经济(21404)
中国(20628)
(20440)
理学(18512)
理学院(18215)
科学(18143)
管理学(17696)
管理学院(17574)
农业(16560)
(16113)
(15015)
业大(14900)
(14436)
研究所(13227)
(12923)
(12760)
中心(12638)
技术(11932)
(11572)
农业大学(10486)
北京(10269)
(10040)
师范(9898)
(9448)
财经(9154)
基金
项目(45080)
研究(32375)
科学(32304)
基金(28516)
(26573)
国家(26318)
科学基金(20483)
(20028)
社会(16815)
(16681)
教育(15704)
社会科(15692)
社会科学(15686)
编号(14900)
基金项目(14896)
自然(13976)
自然科(13585)
自然科学(13574)
自然科学基金(13324)
成果(12729)
资助(11655)
课题(11371)
重点(10893)
(10047)
计划(9764)
(9630)
科技(9388)
(9330)
(9025)
创新(8868)
期刊
(32136)
经济(32136)
中国(22443)
研究(21701)
(20314)
学报(17445)
农业(13889)
教育(13697)
科学(12434)
(12016)
大学(11926)
学学(11209)
管理(9337)
技术(7861)
(7827)
金融(7827)
(7663)
业经(6106)
(5582)
业大(5498)
图书(5030)
农业大学(4835)
职业(4784)
财会(4430)
财经(4073)
会计(3921)
经济研究(3897)
书馆(3860)
图书馆(3860)
中国农业(3755)
共检索到126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星海   魏方俊   张晋豪   贺赛雅   邱玥   艾瑛   魏兰芳   姬广海  
为研究甜玉米轮作配施万寿菊秸秆返田模式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机理,并为该种植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田间试验验证,探究了甜玉米轮作配施万寿菊秸秆返田处理(CrMs)对白菜根肿病的田间防效、休眠孢子数量以及白菜根际土中代谢物和微生物种类的影响。结果表明:CrMs处理对白菜根肿病的田间防效为61.11%;土壤中根肿菌休眠孢子数量由轮作前的1×10~(5.92)个/g降到了1×10~(3.73)个/g;CrMs处理改变了白菜根际土中的代谢物组分,提高了脱氧鹅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α-亚麻酸(Alpha-Linolenic acid)和4-异丙基苯甲酸(4-Isopropylbenzoic acid)等代谢物含量,降低了油酸酰胺(Oleamide)和蜜二糖(Melibiose)等代谢物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α-亚麻酸和脱氧鹅胆酸等与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相对丰度负相关,油酸酰胺等与根肿菌属相对丰度正相关;CrMs处理丰富了白菜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显著提高了芽胞杆菌属(Bacillus)、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溶杆菌属(Lysobacter)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等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根肿菌属、镰刀菌属(Fusarium)和螺旋线虫属(Helicotylenchus)的相对丰度。综上,甜玉米轮作+万寿菊秸秆返田的新模式是防治白菜根肿病的重要栽培措施,可为根肿病的绿色防治提供关键的技术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晓然  彭亚静  张丽娟  王琳  巨晓棠  吉艳芝  任翠莲  
【目的】以甜玉米作为填闲作物,探讨不同的根层调控措施对消减土壤剖面累积硝态氮及下茬黄瓜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华北平原传统棚室蔬菜的休闲季种植甜玉米,针对甜玉米设置添加土壤调理剂和秸秆还田2种根层调控措施,以甜玉米传统种植作为对照,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试验于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进行,共3次甜玉米-黄瓜轮作,6季作物。每年6月初至9月底种植甜玉米,10月初至次年1月底扣棚育黄瓜苗,当年2月初种植黄瓜。在甜玉米季,共3个处理,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4 m×2 m,小区间隔0.3 m,区组之间布设1 m的保护行。【结果】甜玉米种植季,调理剂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最高,2008、2009和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文涛  董莹  王晓强  陈柱生  吕德芳  杨成钢  谢勇  王扬  
【目的】阐明万寿菊与烟草轮作防控根结线虫病的抗病机理。【方法】以小区试验的形式,采用线虫形态学鉴定的方法,研究了万寿菊和烟草轮作和连作种植模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在一个生长季节中,4种种植模式下,烟草根际的线虫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万寿菊根际线虫数量则呈现下降趋势,至作物生长的中后期,万寿菊连作模式下的土壤线虫数量最少,而烟草连作模式下的线虫数量最多;与连作模式相比,万寿菊-烟草轮作模式下的线虫多样性指数最高,而土壤线虫的总体数量较低,其中土壤中占优势的根结线虫等植物寄生线虫占比下降明显,其他非植物寄生线虫类群则受影响较小。【结论】万寿菊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线虫有较为广谱的抑制作用,万寿菊与烟草轮作可以通过降低土壤中优势的植物线虫数量来有效改善土壤线虫种群结构,从而减轻烟草线虫病害,提高烟草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佩文  尚慧  董丽英  刘树芳  李家瑞  
近年来,十字花科根肿病在云南蔬菜种植区发生日趋严重,成为限制蔬菜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大田调查、田间试验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表明品种抗性、土壤性质及施肥水平、栽培措施和气候因子等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根据大白菜根肿病发生流行特点,集成农业、生态、生物和化学等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及危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兰清  杨晨璐  王维钰  孔德杰  KASHIF Akhtar  任广鑫  冯永忠  杨改河  
为研究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与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内试验地进行试验,设3个秸秆还田水平:秸秆全量还田、秸秆半量还田、秸秆不还田,施肥和不施肥2个施肥水平,共6个处理,以秸秆不还田+不施肥作为对照,研究秸秆还田与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一年内两季不同作物收获期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和夏玉米收获期土壤不论是020 cm还是2040 cm土层,秸秆全量还田+施肥和秸秆半量还田+施肥处理相比秸秆不还田+不施肥均能增加土壤有机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琴  吴毅歆  张学传  熊菊惠  邓林富  何鹏飞  
为寻找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的更好方法,利用枯草芽孢杆菌XF-1和香菇菌丝体研发生物诱抗剂香菇菌丝体裂解液(EXF-1)和EXF-1丙酮抽提液,并在盆栽条件下测定其防治大白菜根肿病效果及对大白菜根际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结果发现:施用EXF-1和EXF-1丙酮抽提物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分别达65.07%和42.20%。同时该生物诱抗剂增加了大白菜根际芽孢菌和根际真菌,但减少了放线菌总量,起到调控根际微生态环境、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促进大白菜根生长的作用。Biolog生态板培养表面3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辛励  刘锦涛  刘树堂  陈延玲  南镇武  袁铭章  陈晶培  
以莱阳潮土区长期定位秸秆还田小麦-玉米轮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氮肥以及单施有机肥对小麦、玉米产量以及籽粒品质的影响。采用氨基酸组成分析法、半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残余法,对不同秸秆还田施肥处理下籽粒品质做出分析,得出2季秸秆还田施氮肥(WCN)处理小麦、玉米籽粒粗脂肪含量较1季秸秆还田施氮肥(WN)处理显著提高5.72%和9.49%。秸秆所占比例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籽粒粗脂肪含量。WCN处理小麦、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较2季秸秆还田(WC)处理显著提高32.53%,72.44%,表明氮肥所占比例越大越有利于提高蛋白质含量。单施有机肥与2季秸秆还田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玉米产量。不同秸秆还田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陆畅  徐畅  黄容  田冬  高明  
为揭示西南紫色土区有机碳库对秸秆还田和施用生物炭的响应,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油菜(Brassica napus)-玉米(Zea mays)轮作制度下,对照(CK)、秸秆还田(CS)、施用生物炭(BC)、秸秆+生物炭1∶1混施还田(CS+BC)、秸秆+速腐剂还田(CS+D)5种处理的紫色土各形态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还田和施用生物炭各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其中CS+D处理的微生物生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盼盼  周毅  付光玺  高祥  张平  张磊  汪建飞  
以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典型的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土壤速效磷含量、全磷含量以及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NPK(全量化肥)处理,无论是秸秆还田还是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处理的作物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小麦产量增加8.0%~13.3%,玉米产量增加8.0%~21.7%;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料的各处理与NPK处理相比,土壤速效磷和全磷含量、磷素活化系数及中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增加,且秸秆与减量50%化肥和6 000 kg·hm-2猪粪有机肥配施的ST6处理土壤速效磷和全磷含量及中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施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世友  刘孟朝  张国印  茹淑华  韩宝文  王凌  贾良良  
为了提高氮素的经济效益,减少氮素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在子牙河流域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无机氮分布和累积以及对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后,无机氮的分布和累积以均以硝态氮为主,从硝态氮分布看,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玉米收获期40 cm以下土层中习惯施肥显著高于优化施肥和对照处理;从小麦和玉米收获期1.2 m土层硝态氮残留来看,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优化施肥-秸秆还田、缓控肥+有机肥分别比习惯施肥减少43.55%,26.53%,40.82%和42.89%,28.96%,38.28%,32.5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丽  赵梁军  孙佳  赵子刚  杨帆  
【目的】通过ISSR分子标记研究品种资源遗传关系,探讨其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为了解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品种间亲缘关系、育种及科学合理保存和利用现有万寿菊属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对29份万寿菊材料及2份孔雀草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关系分析。【结果】用11个引物对31份万寿菊属材料进行PCR扩增,每个引物扩增的ISSR条带数在5—11条,平均每条引物能扩增出6.8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0%—10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ISSR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31份材料按照万寿菊及孔雀草分为两大类,并且同系列万寿菊品种被划为同一亚组。【结论】利用ISSR标记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浦  王平  沈向群  吴志刚  赵景云  李娜  张玉静  
为深入研究色素万寿菊雄性不育性状生理生化遗传机理,本文研究了色素万寿菊W217不育株、可育株在不同花发育时期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色素万寿菊W217POD活性在从叶片到成花的过程中呈明显降低趋势,不育株在花蕾到花过程中POD活性高于可育株POD活性;SOD活性在不育株和可育株中变化趋势均为低-高-低,且不育株明显高于可育株;MDA含量在可育株中变化由高到低,而在不育株中呈低-高-低变化,在花蕾时期不育株中MDA含量明显高于可育株中MDA含量;在不育株和可育株中由叶到花过程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均呈减少趋势,在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振  韩鲁佳  王唯涌  
以四氢呋喃为提取剂,对常温下万寿菊中叶黄素的同时提取皂化工艺进行研究。分别考察了溶剂倍量、反应时间、KOH乙醇溶液质量浓度对叶黄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倍量和反应时间对叶黄素提取率有较显著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3种因素对叶黄素提取率的影响,以提取率和HPLC检测量为指标综合考虑,优化工艺参数为:溶剂倍量50 mL/g,反应时间6 h,KOH乙醇溶液质量浓度0.15 g/mL,此条件下叶黄素提取率达到90%以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浦  王平  沈向群  张玉静  李娜  吴志刚  
本试验以万寿菊W217、W203为试验材料,使用HSB(Hues-saturation-brightness)色调值取值方法对万寿菊花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SB色调值取值方法要比传统目测色卡比色法、HSB显色法简单、准确,普通数码相机即可操作。相对于传统HSB法,HSB色值法对环境的光照强度要求低,在晴天背阴处、晴天室内北窗附近、日光灯、等环境下均可进行拍照试验。色彩范围宽,原色、间色、复色都可使用,不会出现同一色度值有多种颜色的现象。在实际花色、果色、叶色性状遗传试验中,HSB色值法可以提供比较稳定、准确、可信度高的试验数据。在遗传育种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巨云为  樊培峰  奚月明  薛中官  
用乙醇提取万寿菊Tagetes erecta的不同部位的粗提物,然后用浸泡生测的方法测定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万寿菊的根、茎、花的乙醇粗提物对松材线虫的活性较强,0.010g·L-1质量浓度以上处理72h后发现,校正死亡率都能达到60%以上,其中万寿菊根的乙醇粗提物的活性最强,校正死亡率超过90%。万寿菊的各部分粗提物的得率都达到5%以上,这为利用植物提取物来毒杀松材线虫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