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84)
- 2023(7111)
- 2022(6448)
- 2021(5943)
- 2020(5467)
- 2019(12951)
- 2018(13059)
- 2017(25618)
- 2016(14283)
- 2015(16545)
- 2014(16862)
- 2013(16686)
- 2012(15462)
- 2011(14005)
- 2010(14478)
- 2009(13552)
- 2008(13530)
- 2007(12330)
- 2006(10424)
- 2005(9210)
- 学科
- 济(61248)
- 经济(61195)
- 管理(38397)
- 业(37987)
- 方法(34244)
- 数学(31208)
- 企(30922)
- 企业(30922)
- 数学方法(30638)
- 农(16103)
- 财(14248)
- 中国(13935)
- 学(12418)
- 贸(11363)
- 贸易(11359)
- 易(11031)
- 地方(11017)
- 业经(11012)
- 理论(10413)
- 农业(10267)
- 制(9814)
- 和(9187)
- 务(9161)
- 财务(9123)
- 财务管理(9098)
- 企业财务(8534)
- 银(8527)
- 银行(8494)
- 融(8124)
- 金融(8122)
- 机构
- 学院(209957)
- 大学(208474)
- 济(83000)
- 经济(81144)
- 管理(80443)
- 理学(69872)
- 理学院(69096)
- 研究(68555)
- 管理学(67417)
- 管理学院(67047)
- 中国(50930)
- 科学(45328)
- 京(44003)
- 农(41527)
- 所(36594)
- 财(36483)
- 业大(35654)
- 研究所(33512)
- 农业(33316)
- 中心(32235)
- 江(31261)
- 财经(29396)
- 北京(27652)
- 经(26546)
- 范(26268)
- 师范(25961)
- 经济学(25168)
- 州(25103)
- 技术(23925)
- 院(23673)
- 基金
- 项目(140212)
- 科学(108328)
- 基金(99727)
- 研究(97865)
- 家(88260)
- 国家(87582)
- 科学基金(73861)
- 社会(59039)
- 省(56947)
- 社会科(55924)
- 社会科学(55900)
- 基金项目(52524)
- 自然(50197)
- 自然科(49078)
- 自然科学(49063)
- 自然科学基金(48146)
- 划(47905)
- 教育(47099)
- 资助(43054)
- 编号(40725)
- 成果(32710)
- 重点(32144)
- 部(30715)
- 发(29759)
- 创(29137)
- 课题(28378)
- 计划(27701)
- 科研(27580)
- 创新(27234)
- 大学(26007)
共检索到297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渝生 李本逊 顾红波 毕有华
采用方差分析和AMMI模型分析 ,对不同地点随机区组试验中甜玉米株高、穗长和产量的品种差异显著性、试验精确度和品种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在单年单点随机区组试验中除了呈贡和石林的穗长以外 ,其余各点性状的品种差异都是极显著的 ,同一性状不同地点的品种间差异表现不一致 ,这是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所致。石林点试验精确度最高 ,其余两点的次之。超甜 2 0号在 3个性状上表现最稳定 ,黑甜糯产量最不稳定 ,白甜糯株高和穗长最不稳定。株高、穗长、产量的互作效应主成分 (IPCA)的平方和分别占交互作用平方的93 .2 %、90 .9%和 80 .3%,解释了大部分基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 ,由此计算获得的...
关键词:
甜玉米 AMMI模型 稳定性 精确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海旺 魏建伟 刘朋程 陈淑萍 卜俊周
为有效鉴定和评价黄淮海玉米品种产量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宜黄淮海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玉米品种,采用AMMI模型稳定性参数和非参数方法对黄淮海玉米区域试验15个参试品种在6个省12个试点进行产量稳定性评价,同时利用GGE双标图对参试品种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方差分析变异来源中基因型(G)、环境(E)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I)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和显著差异(P<0.05),其中环境效应在总平方和中占比最大,为85.02%,其次是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占比为10.74%,基因型所占比例最小,为4.25%。对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分解,前5个交互主成分(IPCA 1~IPCA 5)差异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共计解释了85.41%的互作效应。基于Spearman相关分析,非参数统计因子和参数统计因子内部各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关系。生物干重与非参数统计因子S6、Z1、Z2、NP2、NP3、NP4、KR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S1和S2则呈显著正相关(P<0.05)。AMMI双标图显示,参试品种整株生物干重范围在18 000~22 000 kg/hm2,‘渝单805’‘正大511’‘青秀001’和‘皖农科青贮8号’丰产性较好,‘金诚6’丰产性最差。‘正大511’‘雅玉7758’‘KNX22002’和‘青秀001’等参试品种稳定性较强,山东德州较其他试点有较好的辨别力,而山东泰安和河南濮阳等试点辨别力较差。GGE双标图分析表明‘正大511’属于丰产性和稳定性均较好的品种,为黄淮海地区的理想品种,其次为‘青秀001’和‘渝单805’,而‘安科青2号’离圆心位置最远,为参试品种中最不理想的品种。综上,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评价可为黄淮海地区玉米品种示范和推广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艳艳 丰震 赵兰勇
【目的】研究玫瑰(Rosa rugosa Thunb.)不同品种单株产花量的年度稳定性问题。【方法】选用13个玫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4次重复,每小区10~12株,连续两年测定各品种的单株产花量,应用AMMI(additive main ef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又称为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对连续两年的单株产花量的基因型、环境和基因型与环境(G×E)互作进行了探讨。【结果】基因型、环境及G×E互作的平方和分别占总平方和的65.610%、12.352%、22.038%,均达极显著水平,而误差仅占2.75×10-17%,参试品种的单株产花...
关键词:
玫瑰 稳定性 G×E互作 AMMI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冬云 郭天财 王晨阳 朱云集 张学林
用AMMI模型对河南省不同地点种植的6个小麦品种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基因型×环境互作对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影响均显著;在参加试验的6个品种中,对于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小偃54、豫麦49的稳定性低于豫麦70、豫麦34;对于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豫麦70、豫麦49、郑州9023的稳定性低于豫麦18、豫麦34、小偃54;豫麦49在唐河,郑州9023在开封、郑州表现出较大的适应性;环境IPCA值(交互效应主成分坐标值)和环境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IPCA值与日照、积温、降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小麦品质 AMMI模型 稳定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碧球 黄凤宽 黄所生 韦素美
采用AMMI模型分析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抗感性均存在极显著的环境效应、基因型效应和互作效应。但是,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抗感性稳定性程度不一样,同一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抗性稳定性程度也存在差异。抗感褐飞虱生物型Ⅱ的品种中,Rathu Heenati(RHT)的抗虫性最稳定,RP1976-18-6-4-2的抗虫性最不稳定;TN1的感虫性最稳定,国粳4号的感虫性最不稳定。抗感褐飞虱孟加拉型的品种中,Ptb33的抗虫性最稳定,IR56的抗虫性最不稳定;IR26的感虫性最稳定,ASD7的感虫性最不稳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泽民 贾长柱 屈光道
分析了玉米和紫苜蓿的五个双列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稳定材料进行两种配合力的研究中,除个别性状外.其余各性状均表现GCA(一般配合力)×环境互作大于SCA(特殊配合力)×环境互作而SCA的SSs/(SSs+SSsc)×100比值小于GCA的SSg/(ssg+SSgc)×100,说明在不同环境中GCA较SCA稳定.但两种配合力与环境互作同相应主效的比值表现出SCA大于GCA的趋势.放在不同环境中应着重测定GCA,而在特定环境中则不能忽视SCA的测定.GCA与环境的工作主要是不同环境中方差值的变化所致,其本质则是生态因素对性状影响的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余良 胡建广 苏菁 刘建华
为了通过对影响超甜玉米再生因素的研究,建立超甜玉米转基因再生技术体系,获得抗虫资源。以超甜玉米幼胚为愈伤组织诱导外植体,利用基因枪法将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转化胚性愈伤组织,通过优化再生和生根培养条件建立了稳定、高效的超甜玉米转基因再生成株体系。结果表明,随着愈伤组织继代时间的延长,再生成苗率降低,再生成苗越难;除草剂Basta对愈伤组织筛选的最适质量浓度为8 mg/L,愈伤组织预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40 g/L蔗糖+20 g/L甘露醇+5.0 mg/L ABA,最适的再生培养基为MS+20 g/L蔗糖+2.0 mg/L6-BA+0.1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海旺 卜俊周 魏建伟 刘朋程 王延兵 李媛
为有效鉴定和评价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宜河北省推广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采用稳定性指数(WAASB)和同时选择指数(WAASBY)对2018—2019年河北省冬小麦节水组14个参试品种在10个试点产量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效应是引起产量变异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基因型效应所占比例最小。通过卡方检验发现,AMMI 2和GGE 2分别为AMMI家族和GGE模型的适宜模型,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信号和GGE信号比例分别占84.06%和85.25%。各种稳定性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轴共计解释了方差变量的72.3%。产量与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稳定因子以及几何适应性指数均呈现出高度正相关。‘衡H1704’‘中农202’‘众信8482’‘MG729’‘金禾16415’和‘石Ta14’等品种被籽粒产量×稳定性指数双标图选为丰产性突出、稳定性好的品种。其中,‘众信8482’的WAASBY同时选择指数得分最高,是参试品种中表现最好的。而‘邯科4242’的WAASBY得分最低,是表现最差的品种。大曹庄、深州、永年等试点适宜种植的冬小麦品种为‘衡H1704’和‘中农202’,藁城、武邑、南皮和邢台等试点适宜种植的冬小麦品种为‘博麦11号’‘邯生414’和‘科茂60’,邯郸和鹿泉等试点适宜种植的品种是‘邯科4242’和‘MG729’,‘众信8482’适宜在深州、辛集、邢台和永年等试点种植。综上,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稳定性指数(WAASB)和同时选择指数(WAASBY)可为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示范和推广提供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远春 康继伟 石永刚 黄宜祥
成单16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是近五年来同组区试中最高产的新审定品种。从四川玉米多生态产区的实际出发,亟需丰产性、适应性兼备的优良杂交种。本文以两年四川省区试资料用Eberhart法和Tai法对成单16进行稳定性分析,两种分析方法结果趋于一致,稳定性参数均接近于稳产品种的理论值,G×E互作效应主要表现为线性关系,具有较好的平均稳定性。稳定性分析与区试、生产示范的实际情况吻合,充分表明成单16产量高,稳定性好,尤以耐旱性状突出,符合主推种性状要求。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稳定性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锋 刘鹏飞 曾慕衡 乐素菊 王晓明
【目的】研究甜玉米株高的遗传模式和QTL定位,为玉米高产、耐密和抗倒伏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株高有显著差异的甜玉米自交系T14和T4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P1、P2、F1、B1、B2和F2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甜玉米株高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以330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和群体分离分析法(BSA法),在F2和F2:3家系中检测株高QTL。【结果】玉米株高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在各个分离世代都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在F2群体中,检测到的3个QTL位于第1染色体,2个QTL位于第5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7.8%~28.8%;在...
关键词:
甜玉米 株高 遗传模型 QT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雅楠 曾孟潜 叶松青
以我国自己转育成的甜玉米新种质为材料,研究甜玉米的生化成分、优势率和遗传控制。研究结果表明,(1)甜玉米新种质各种生化成分与原始基因型接近,营养价值高,食味品质好;(2)甜玉米品质性状优势率以负(向)优势为主,明显不同于生长势性状的优势率;(3)普甜、甜脆、超甜玉米籽粒外观性状和糖分含量均受其各自的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冀建华 刘光荣 李祖章 刘益仁 侯红乾 刘秀梅 李絮花 罗奇祥
【目的】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双季稻产量演变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25年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采用AMMI模型对影响双季稻总产量稳定性的施肥处理、环境和二者互作进行分析。【结果】(1)施肥处理与环境互作(F×E)平方和占方差分析总平方和的9.78%,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AMMI模型的交互效应主成分(IPCA)前三项累计解释了88.46%的互作平方和,其稳定性参数(Di值)与Shukla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83,均达到了极显著相关。(2)均衡施化肥可以有效提高双季稻产量和产量稳定性,在等量养分条件下配施有机肥进一步提高了其产量和产量稳定性,其中在产量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晶璞 靳洁
文章尝试以QFII股权分置改革后各季度重仓股来构建QFII指数,用GARCH模型来对QFII指数在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股改后在上证指数缓慢增长、迅猛增长、剧烈下跌和回暖调整四个市场阶段,QFII重仓股指数表现出不同的稳定性,在大盘大牛市和熊市阶段,QFII重仓股稳定性下降,说明QFII并没有始终遵循其价值投资的理念,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的积极作用还不是非常明显。
关键词:
QFII 投资行为 稳定性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凌守兴 许应楠 仇荣国
为全面、清晰地揭示产学研合作动态演化的内在机理,文章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影响产学研合作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的博弈均衡受到合作成本、超额收益、收益分配系数、成本分摊系数、违约罚金、政府补贴等多重因子的综合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蓝庆新 韩晶
本文应用博弈论建立了一个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稳定性模型,通过模型分析,笔者提出网络组织的稳定性依赖于多种因素。其中,信任机制、惩罚机制是网络组织稳定的基本因素,本文通过对中国网络组织的一般性分析,指出特殊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网络组织的信任机制和惩罚机制更多的来源于非正式制度,而非正式制度作用的空间局限性,是导致中国区际网络组织稳定性差的重要原因,本文最后提出了中国网络组织稳定性提升的建议。
关键词:
网络组织 稳定性 信任 惩罚 特殊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