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73)
- 2023(3831)
- 2022(3318)
- 2021(3115)
- 2020(2710)
- 2019(5868)
- 2018(5814)
- 2017(10635)
- 2016(6608)
- 2015(7269)
- 2014(7373)
- 2013(7027)
- 2012(6625)
- 2011(5994)
- 2010(6025)
- 2009(5169)
- 2008(5395)
- 2007(4754)
- 2006(3973)
- 2005(3602)
- 学科
- 济(19077)
- 经济(19048)
- 业(14683)
- 管理(13488)
- 企(11433)
- 企业(11433)
- 方法(9536)
- 数学(8220)
- 数学方法(8078)
- 学(7101)
- 理论(6154)
- 财(5842)
- 中国(5442)
- 农(5330)
- 教育(5294)
- 教学(4969)
- 制(4209)
- 融(4053)
- 金融(4050)
- 技术(4038)
- 银(3914)
- 银行(3877)
- 务(3811)
- 财务(3807)
- 财务管理(3799)
- 业经(3713)
- 企业财务(3709)
- 行(3703)
- 贸(3624)
- 贸易(3624)
- 机构
- 学院(89906)
- 大学(89698)
- 研究(34611)
- 济(29980)
- 经济(29192)
- 管理(27172)
- 科学(24504)
- 理学(23556)
- 农(23321)
- 理学院(23189)
- 管理学(22537)
- 中国(22430)
- 管理学院(22379)
- 所(19583)
- 京(19266)
- 农业(18738)
- 研究所(18236)
- 业大(18019)
- 中心(14844)
- 财(14811)
- 江(14216)
- 技术(13379)
- 范(12670)
- 院(12454)
- 师范(12418)
- 农业大学(12042)
- 财经(12034)
- 省(12008)
- 北京(11967)
- 州(11340)
- 基金
- 项目(63889)
- 科学(47679)
- 基金(43739)
- 研究(42645)
- 家(41034)
- 国家(40707)
- 科学基金(32527)
- 省(26947)
- 社会(24169)
- 划(23135)
- 基金项目(22870)
- 自然(22830)
- 社会科(22789)
- 社会科学(22784)
- 自然科(22349)
- 自然科学(22337)
- 教育(22080)
- 自然科学基金(21940)
- 资助(18881)
- 编号(16403)
- 重点(15500)
- 计划(14056)
- 成果(14017)
- 部(13815)
- 创(13809)
- 发(13498)
- 课题(13445)
- 科技(13090)
- 性(13013)
- 创新(12933)
共检索到130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瑕 吕德国 刘坤
通过对甜樱桃的嫁接苗(早红宝石/大窝娄叶)和组培苗(早红宝石)的枝条以及根系电导率的测定,计算伤害率,并结合生长法,评价两种苗木抗寒力水平。试验证明:嫁接苗和组培苗枝条-22℃左右达到半致死温度。嫁接苗和组培苗根系-9℃左右达到半致死温度。初步可以认为,组培苗与嫁接苗有相近的抗寒力水平,经过深入试验实践,组培繁苗可以考虑在嫁接苗栽培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樱桃 嫁接苗 组培苗 伤害率 半致死温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成密红 郭军战 苏美琼 安佰国
为了解决樱桃传统嫁接中存在的接穗贮藏难、受季节限制、砧木细而接穗大等问题,并对其在传统栽培过程中积累的病毒、类病毒进行有效脱毒,采用樱桃组培苗微型嫁接技术,研究了接穗大小、嫁接处理方式、组培苗继代时间、不同砧穗组合等因素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樱桃组培苗微型嫁接时,接穗大小为茎尖+2片叶(约1 cm)、组培苗继代35 d左右、嫁接时采取先嫁接后生根方式,其嫁接成活率和成苗率相对较高,嫁接成活率最高可达84%;接穗与砧木的亲和性越好,嫁接成活率越高,在供试樱桃品种中,以Gisela-5×红鲁比的亲和性最好,嫁接成活率达83%。
关键词:
樱桃 组培苗 微型嫁接 成活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小环 彭向永 李青 张开春
研究了基本培养基(1/2WPM,1/2F14,1/2MS)、培养方式(液体培养、根部黑暗、两步生根法)和生长素浓度对甜樱桃(PrunusaviumL.)品系"6-7"组培苗生根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2F14为最适基本培养基;液体培养对组培苗的生根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根部黑暗条件培养次之,两步生根法作用不明显;生长素质量浓度配比以IBA1.0mg/L+NAA1.0mg/L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89.7%。据此认为,要提高组培生根困难的木本植物的有效生根率,以岩棉为支撑物的液体培养是一项有效措施。
关键词:
甜樱桃 组织培养 生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文壮 洪怡 郭凯斌 文晓鹏
【目的】探讨"红皮"樱桃对甜樱桃接穗的生理影响,以期为贵州本地樱桃砧木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本地野樱桃一年生"红皮"和"青皮"实生苗为砧木,分别嫁接"曙光"甜樱桃。观察嫁接口的解剖结构,同时比较接穗的生长势、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结果】嫁接120 d后,"红皮"砧嫁接口离层消失,维管束形成,愈合较好,砧穗的结构差异较小;嫁接165d后,红皮"砧幼苗生长迅速,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青皮"砧幼苗;嫁接240 d后,"红皮"和"青皮"砧幼苗的最大光合速率分别为21.43和15.87μmol CO_2·m~(-2)·s~(-1),两者差异显著;气孔导度均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大,"红皮"砧幼苗最大值为0.74mmol H_2O·m~(-2)·s~(-1),显著高于"青皮"砧幼苗(0.39 mmol H_2O·m~(-2)·s~(-1))。【结论】综合"红皮"砧嫁接口愈合较好、幼苗生长迅速、叶片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光合速率较高等表现,初步确定"红皮"樱桃适宜在贵州地区作为甜樱桃砧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其椿 赵洪涛 刘吉敏 周瑞阳 赵艳红 王杰 李初英
为使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在华南地区安全越冬,实现多年生栽培,将不育系的繁殖固定于较低的回交世代,以抗寒性较强的红麻野生种H040、P3A×H040杂交种为砧木,P3A、P3B的实生苗为接穗,并以本砧嫁接为对照,探讨嫁接对红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生长发育及越冬抗寒性的效应。聚类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显示:抗寒性强弱可划分为5类,红麻野生种H040和杂交组合P3A×H040抗寒性最强,为1级;P3A/P3A×H040和P3A/H040抗寒性较强,2级;P3A CK和P3A/P3B CK抗寒性中等,3级;P3B/P3A×H040和P3B/H040抗寒性较弱,4级;P3B/P3A和P3B CK抗寒...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冰一 蒋丽娟
对5种不同无性系光皮树实生苗、嫁接苗的生长量,根皮率与枝皮率及叶片解剖结构分别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实生苗的形态结构与嫁接苗的形态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实生苗与嫁接苗的株高和地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嫁接苗的根皮率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叶片解剖结构与生长势无相关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招娣 叶航 马锦林 张日清 王东雪
本文以普通油茶为对照,在人为控水模拟自然干旱的条件下,通过测定嫁接苗叶片的永久萎焉系数、叶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抗旱指标,研究了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作砧木的湘林11号一年生嫁接苗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香花油茶嫁接苗永久萎焉系数为1.34,显著低于普通油茶、陆川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嫁接苗分别为1.63、1.58和1.69,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综合评定,4个物种作砧木的湘林11号嫁接苗的抗旱性依次为香花油茶>普通油茶>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作砧木明显提升了嫁接苗的抗旱性。
关键词:
砧木 湘林11号无性系 抗旱性 隶属函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招娣1 2 叶 航1 马锦林1 张日清2 王东雪1
摘 要:本文以普通油茶为对照,在人为控水模拟自然干旱的条件下,通过测定嫁接苗叶片的永久萎焉系数、叶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抗旱指标,研究了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作砧木的湘林11 号一年生嫁接苗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香花油茶嫁接苗永久萎焉系数为 1.34,显著低于普通油茶、陆川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嫁接苗分别为 1.63、1.58 和 1.69,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综合评定,4 个物种作砧木的湘林 11 号嫁接苗的抗旱性依次为香花油茶>普通油茶>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作砧木明显提升了嫁接苗的抗旱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绍惠 边立琪 郭泳 周永斌 才淑英
通过9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沈阳地区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c.)幼苗不能正常越冬的主要原因是冻害引起细胞内叶绿体、线粒体及细胞内膜系统等结构破坏和严重失水所致。据此,以置地膜或罩地膜加盖草帘的防寒措施效果最好,可使越冬幼苗的保存率达81%—97.5%。进行白皮松抗寒育苗关键技术:一是播前种子处理,以温水浸种0—3℃下沙藏25天左右:二是4年生幼苗在4月下旬移栽,移栽后注意保持苗床湿润;三是对1—2年生播种苗和移栽后第1—2年的幼苗应采用罩地膜防寒,而后可采用覆盖稻草或玉米秆防寒,6—7年生以上幼苗在沈阳地区基本能正常越冬。此外,用BR(0.01μg/ml)浸种和喷洒幼苗,可提高...
关键词:
白皮松,抗寒性,防寒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一鹤 李建宾 杨时宇 陈疏影 李体初 吴义军
以甜角品种PRAKAYTONG(闪金)、SRITONG(金色)、SRITONGBAO(轻金色)的1年生嫁接苗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连续15 d分别进行5、10、15、20、25、30℃的温度处理,测定分析了低温胁迫下甜角幼苗叶片与抗寒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20 30℃是甜角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当温度下降到15℃时,随着温度的降低,甜角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出先升后降趋势,叶片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温度降到10℃时,幼苗叶片上述指标变化加剧,幼苗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在相同的低温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
关键词:
甜角 低温胁迫 抗寒性指标 隶属函数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涛 霍秀文 王淑英 刘建文 徐宝平
为阐明嫁接对黄瓜耐盐性的影响。对日光温室黄瓜嫁接苗和自根苗在150 mmoL/L的NaCl胁迫下的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光合特性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黄瓜嫁接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叶绿素(Chl.)含量均明显高于自根苗;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高于自根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明显高于自根苗;丙二醛(MDA)含量和气孔限制值低于自根苗。以上结果表明,嫁接苗能提高黄瓜的耐盐性。
关键词:
黄瓜 嫁接苗 耐盐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艳丽 熊欢 彭小博 邹锋 袁德义
【目的】以2年生锥栗嫁接苗与实生苗为试材,比较分析2种苗木在叶片生长状况、形态结构及光合特性上的差异,为锥栗的良种苗木繁育提供参考。【方法】本实验主要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法和石蜡切片法。【结果】①嫁接苗与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P_(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表现量子效率(AQY)及叶绿素(a+b)含量(C_c)等光合指标的差异显著(P实生苗(2.43±0.48)mg·dm~(-2),P_(max)为(6.77±0.01)μmol·m~(-2 )·s~(-1)>实生苗(5.13±0.002)μmol·m~(-2 )·s~(-1)。②叶片的生长指标,嫁接苗的叶面积和叶干物质量较高、比叶面积较低,嫁接苗叶面积为(44.23±5.78)cm~2是实生苗(24.55±4.57 cm~2)的1.80倍。③与实生苗相比,嫁接苗的叶片厚度、主脉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气孔密度以及叶脉密度等结构指标均较高。其中,嫁接苗的栅栏组织厚度、主脉厚度及下表皮气孔密度分别高出实生苗35%、38%和50%。【结论】锥栗苗木的光合能力与叶片结构特征关系密切,嫁接苗叶片的生长状况优于实生苗,对光的适应性和光合利用能力强于实生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禹瑞丽 刘佳嘉 吴国伟 李振强 陈改莲 马利奋
【目的】比较灵武长枣根蘖苗与嫁接苗叶片在光合特性方面的差异,以期为栽培和选育高光效、高品质、高产量的灵武长枣提供科学支撑及理论依据。【方法】以根蘖和嫁接两种方式繁殖的灵武长枣植株为试验材料,比较两者在叶面积、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叶绿素相对含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整个生长期,灵武长枣嫁接苗叶面积始终大于根蘖苗,叶面积的增长幅度略有不同,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在整个生长期内不断变化,N含量持续下降,根蘖植株P含量在7月中旬达到峰值(6.82 g/kg),随后下降,至9月下旬又略有增加,嫁接苗不断下降,根蘖和嫁接苗的K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均在8月10日达到最大值,分别是23.92和23.58 g/kg,总体来看,灵武长枣嫁接苗叶片N和P元素高于根蘖苗,但K元素积累量低于根蘖苗;在整个生长期内,灵武长枣根蘖苗叶绿素SPAD值显著高于嫁接苗,8月中旬达到峰值,根蘖苗比嫁接苗高了12.88%;灵武长枣根蘖苗在观测期内的光合作用各指标均大于嫁接苗,其中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显示,灵武长枣根蘖苗初始荧光小于嫁接苗12.35%,其他各参数均高于嫁接苗,且PSⅡ最大光能转化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光下最大荧光Fm′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灵武长枣根蘖苗较嫁接苗光能利用率更高,光合作用更强,具有更大的高产潜能,可作为下一步选育高光效、高产量、高品质灵武长枣品种试验的重点材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博宇 葛玉珍 韦宇静 黎建杨 黄仕训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产地降香黄檀的抗寒性,为降香黄檀跨区域引种提供技术支持及科学参考。【方法】以生长于海南尖峰岭、海南儋州、福建仙游和福建福州等8个产地的降香黄檀幼苗为试验材料,以常温(20℃)为对照,低温处理梯度分别为4、0、-3、-6和-9℃,测定及分析其相对电导率和半致死温度(LT50)以及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产自福建福州的降香黄檀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最低,为-7.842℃,海南儋州的降香黄檀LT50最高,为0.127℃。降香黄檀降温过程中叶片相对电导率随温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结论】8个产地降香黄檀耐寒性强弱顺序依次为福建福州>广西桂林>福建仙游>海南尖峰岭>广东普宁>广东肇庆>广西凭祥>海南儋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晓艳 徐坤
【目的】探讨茄子砧木及接穗对嫁接苗抗冷性的贡献大小,为茄子越冬嫁接栽培合理选用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抗冷性显著不同的台茄(T)和赤茄(C)互为砧穗,采用靠接法进行组合嫁接,测定低温(10℃/2℃)胁迫前后嫁接苗叶片电解质渗漏率、丙二醛(MDA)含量及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低温胁迫下,TC/TC、TC/C、TC/T等组合嫁接苗中台茄叶片的的电解质渗透率及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同株的赤茄叶片,但显著低于T/T,且组合嫁接苗中台茄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较T/T显著升高,表明抗冷性较强的赤茄根系及叶片,均对嫁接苗台茄接穗抗冷性具有正向效应。虽然TC/C的抗冷性较强,TC/...
关键词:
茄子 砧木 嫁接组合 低温胁迫 抗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