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4)
2023(323)
2022(247)
2021(238)
2020(211)
2019(452)
2018(436)
2017(588)
2016(545)
2015(570)
2014(551)
2013(500)
2012(529)
2011(457)
2010(519)
2009(445)
2008(434)
2007(376)
2006(339)
2005(256)
作者
(2706)
(2350)
(2346)
(2153)
(1437)
(1284)
(1074)
(950)
(929)
(910)
(860)
(858)
(790)
(776)
(763)
(727)
(707)
(702)
(689)
(663)
(626)
(620)
(593)
(561)
(560)
(546)
(544)
(543)
(529)
(526)
学科
(1124)
(739)
(690)
虫害(606)
病虫(555)
病虫害(555)
水产(456)
生物(422)
动物(404)
(396)
及其(391)
(386)
防治(386)
(385)
经济(385)
动物学(315)
化学(314)
(303)
方法(301)
(290)
(290)
辣椒(290)
数学(286)
数学方法(271)
(271)
(264)
(248)
生物学(248)
病害(245)
植物(243)
机构
学院(7322)
大学(7282)
(5531)
农业(4518)
科学(4422)
研究(4267)
业大(3442)
(3108)
研究所(2993)
(2903)
实验(2899)
农业大学(2890)
实验室(2782)
重点(2635)
(2602)
(2432)
中国(2112)
技术(2009)
科学院(1921)
中心(1741)
生物(1697)
(1644)
(1458)
(1424)
工程(1399)
(1361)
农业科学(1351)
(1336)
(1309)
科技(1308)
基金
项目(6437)
(4623)
国家(4585)
科学(4052)
基金(3990)
(3247)
科学基金(3129)
自然(3039)
自然科(2971)
自然科学(2967)
自然科学基金(2912)
科技(2832)
(2795)
计划(2559)
(2209)
基金项目(2097)
专项(2081)
研究(2046)
农业(1848)
(1847)
重点(1777)
资助(1759)
技术(1626)
科研(1513)
(1428)
创新(1396)
(1395)
教育(1052)
产业(963)
(949)
期刊
学报(5511)
(5350)
农业(3549)
大学(3383)
学学(3355)
科学(3354)
业大(1978)
(1958)
中国(1916)
农业大学(1730)
(1318)
自然(1304)
自然科(1272)
自然科学(1272)
中国农业(1199)
林业(1023)
农林(975)
(975)
农业科学(852)
科技(852)
西南(829)
农学(821)
华北(821)
科技大(815)
科技大学(815)
研究(761)
(654)
西北(619)
教育(606)
水产(568)
共检索到10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旭  牛玉  杜公福  曹振木  
【目的】鉴定甜椒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为研究其化感作用及连作障碍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法收集甜椒根系分泌物,柱层析法分离,依次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甲醇洗脱并收集各洗脱组分,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各组分的化学成分。【结果】甜椒根系分泌物石油醚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0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19个;乙酸乙酯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6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26个;氯仿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9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25个;甲醇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9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33个。【结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旭  牛玉  杜公福  曹振木  
【目的】鉴定甜椒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为研究其化感作用及连作障碍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法收集甜椒根系分泌物,柱层析法分离,依次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甲醇洗脱并收集各洗脱组分,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各组分的化学成分。【结果】 甜椒根系分泌物石油醚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0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19个;乙酸乙酯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6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26个;氯仿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9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25个;甲醇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9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33个。【结论】甜椒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姣龙  谌小勇  闫文德  郝博  张力  任晓军  刘之洲  
【目的】研究我国南方4种常见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组分及各组分含量的差异,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与治理提供研究数据。【方法】选取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紫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4种常用绿化树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根系分泌物进行gc-Ms分析,同时对根系分泌物中的总碳(tc)和总氮(tn)质量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植物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的成分数量依次为紫玉兰(35种)、桂花(16种)、栾树(15种)、樟树(7种),4种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永侠  周宝利  吴晓玲  付亚文  
根系分泌物是引起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了辣椒根系分泌物对自身的化感作用及根系分泌物中有机化合物种类。根系分泌物为水培获得,处理采用盆栽,有机化合物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对辣椒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对生理有非常明显的伤害作用。这种作用随根系分泌物处理的含量增加、处理时间延长而加强。根系分泌物处理后,辣椒的根、茎、叶均受到影响,其中根鲜重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大,辣椒根系活力、抗氧化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明显下降,逆境生理指标丙二醛(MDA)生成量和相对电导率值明显增大。辣椒根系分泌物对辣椒有自毒作用。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感物质共有24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翠  蔡靖  张硕新  
为了探讨核桃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利用乙酸乙酯提取核桃活体收集到的根系分泌物并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离鉴定,研究根系分泌物对萝卜种子发芽、胚芽和胚根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酸性、中碱性组分对萝卜种子发芽、胚芽和胚根伸长都有抑制作用;核桃根系分泌物酸性组分包括烷烃、烯烃、酸、酯、醇、酚、酮、胺、醌、苯等;中性组分包括烷烃、烯烃、酸、酯、醇、酚、萜、胺、萘、醌、苯等;碱性组分包括烷烃、烯烃、酸、醇、酚、胺、醌、酮、苯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爱华  彭洪利  雷锋杰  张连学  
【目的】鉴定人参根系分泌物中的化学物质,为研究人参化感作用的发生及其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灭菌复合基质复配无土栽培人参,对人参根系分泌物进行原位收集,依次用蒸馏水和乙醇提取人参根系分泌物,合并后用有机溶剂萃取,获得水层及有机相石油醚层和乙酸乙酯层,用HPLC和GC-MS检测水层和2层有机相的物质组成。【结果】人参根系分泌物石油醚层中含有1,3-二氧戊环,4-甲基,4-乙基-2-十五烷、乙基柠檬酸、棕榈酸乙酯和二十五烷等20种化合物,其中,烷烃类物质占46.56%,有机酸酯类物质占22.75%,酚酸类物质占13.78%,烷烃衍生物占3.59%,吡喃类物质占5.39%。乙酸乙酯层中含有...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赖椿根  马聿桓  张斌  徐伟虎  
御江箬竹和阔叶箬竹叶水提取物的得率分别为9.69%和11.90%。组成糖中前者以果糖为最多,其次为葡萄糖和甘露糖;后者以阿拉伯糖为最多,其次为果糖和甘露糖。组成氨基酸中两者均以谷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丝氨酸较多。水溶性维生素,御江箬竹以V_c、烟酸、叶酸和V_(B1)较多,V_(B6)、胆碱和泛酸未检出;阔叶箬竹则以烟酸、V_c和V_(B1)较多,V_(B6)、V_(B2)、叶酸、泛酸和胆碱未检出。本研究还测定了箬竹部分微量和常量元素的含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熊伟  金荷仙  蔡宝珍  
为探明碰碰香Plectranthus tomentosa叶片挥发物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以长势优的成年碰碰香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套袋法,并在热脱附系统(TDS)条件下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收集气体进行分析检测。测出叶片挥发物有44种,包括烷烃、烯烃等8类化合物,烯烃中的萜烯类化合物有22种(相对含量为83.32%),其中柠檬烯含量最多(相对含量为47.61%);同时结合保留指数分析碰碰香叶片挥发物化学成分,比单独使用GC-MS其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满红  肖正  赵超  胡荣康  赵慧  刘斌  
本试验研究了6种农林剩余物(茶树菇菌糠、银耳菌糠、杏鲍菇菌糠、甘蔗渣、笋头和菇头)的主要成分差异及高温发酵(55℃)制备沼气的效果.结果表明:除菇头外,5种农林剩余物木质纤维素含量均高于主要营养成分.6种农林剩余物的碳氮比差别较大,最低的是菇头(7.3),最高的是甘蔗渣(106.7).不同剩余物的积累产沼气量和产甲烷量差别很大.产气效果最好的是菇头,15 d积累产沼气量为485.1 m L·g(-1),甲烷浓度为53.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文会  顾小平  马灵飞  吴晓丽  岳晋军  郑仁红  
对浙江南部产的大木竹Bambusawenchouensis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造纸性能良好的青皮竹Bambusatextilis和当地分布较广的水竹Bambusatextilisvar.fasca,绿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i等3个参试竹种及木本和草本制浆原料作了比较。结果表明,3年生大木竹竹材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21.9g.kg-1,木素226.4g.kg-1,氢氧化钠抽出物251.3g.kg-1,苯-醇抽出物46.3g.kg-1。从造纸原料要求的标准讲,该竹综纤维素质量分数较高,木素与溶液抽出物较低或中等,属较好的造纸竹种。从年龄上看,1年生大木竹的综纤维素和多戊...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新凤  李翠环  裴基焕  
对大虎杖Reynoutriasachalinensis的花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利用常规硅胶柱层析方法从正己烷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甾醇和蒽醌类化合物,通过化学和质谱,紫外、红外和核磁等光谱分析分别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大黄素(emodin,Ⅱ)、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emodin-8-O--βD-glucopyrancoside,Ⅲ)和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physcion-8-O--βD-glucopyrancoside,Ⅳ)。其中化合物Ⅱ,Ⅲ,Ⅳ属于蒽醌类物质。参2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艳丽  程智慧  
【目的】利用生物测定和GC-MS分析方法,研究大蒜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方法】采用琼脂培和砂培2种栽培方式收集大蒜根系分泌物,分别采用乙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和正丁醇4种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对各有机溶剂萃取液进行萝卜种子发芽试验,确定出强化感作用组分,并对其成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各有机溶剂萃取液的化感作用强弱顺序依次为:乙酸乙酯萃取液>三氯甲烷萃取液>正丁醇和乙醚萃取液,初步确定大蒜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为2,6-二异丙基苯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二烯丙基二硫醚。【结论】2种栽培方式收集的大蒜根系分泌物的乙酸乙酯组分中的成分相似,但在含量上差异较大,表现为砂培>琼脂...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田晓清  陆亚男  迟海  邵盛男  杨宪时  王锡昌  樊成奇  
太湖蓝藻以微囊藻(Microcystis spp.)为优势种,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对太湖微囊藻提取物的氯仿部位进行了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蛋白水解活性测试和主要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微囊藻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具有明显的促进南极大磷虾蛋白自溶的作用,且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对这一活性部位开展进一步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4个主要的氨基酸衍生化合物,分别为(1)3-(1-甲基丙基)-6-(苯甲基)-2,5-哌嗪二酮、(2)3-(1-甲基乙基)-6-(苯甲基)-2,5-哌嗪二酮、(3)3-甲基-6-(苯甲基)-2,5-哌嗪二酮和(4)N-(2-苯基乙基)丙氨酸,均为首次从...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桂清  杨宇森  许艺敏  罗海凌  姚俊新  林占熺  
采用高分辨离子淌度液质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中药紫苏茎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紫苏资源的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采用色谱柱为HSS T3 (2.1×100 mm,1.8μm),运用色谱梯度洗脱溶剂A:水(0.1%甲酸)和B:乙腈(0.1%甲酸),操作条件为:流速0.45 mL·min~(-1),柱温30℃,进样体积1μL;通过质谱仪(SYNAPT G2-Si HD英国,沃特世)的高能量质谱碎片信息,参照数据库和文献资料从紫苏茎叶中鉴定10种化合物,包括6种黄酮及其苷类成分(芹菜素6,8-二葡萄糖苷、木樨草素-7-氧-二葡萄糖醛酸苷、山奈酚3-葡萄糖醛酸-7-葡萄糖苷、芹菜素-7-氧-二葡萄糖醛酸、山奈酚-3-O-D-吡喃葡萄糖醛酸糖苷、芹菜素-7-氧-葡萄糖醛酸苷),以及4种有机酸类(咖啡酸、咖啡酸四聚体、迷迭香酸、葵二酸).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炳生  夏玉芳  傅懋毅  张家贤  周伟  
对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竹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嫩竹的综纤维含量、戍聚糖、1%氢氧化钠提取物等的含量均比较高,而木素、灰分,尤其是硅的含量则比较低;1年生以后各主要成分及1%氢氧化钠提取物虽有一定变化,但差异不大,而灰分和硅的含量却变异较大。2年生以后竹秆上部灰分和硅的含量显著增加,而竹秆中下部灰分和硅的含量显著增加则是在4年生以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