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0)
2023(8436)
2022(7651)
2021(7323)
2020(6121)
2019(14386)
2018(14468)
2017(28215)
2016(15403)
2015(17409)
2014(17361)
2013(17279)
2012(15611)
2011(13970)
2010(13640)
2009(12280)
2008(11710)
2007(9905)
2006(8481)
2005(7157)
作者
(44171)
(36458)
(36270)
(34470)
(23252)
(17537)
(16448)
(14522)
(13842)
(12989)
(12642)
(12053)
(11433)
(11376)
(11216)
(11084)
(10973)
(10876)
(10311)
(10257)
(9112)
(8746)
(8729)
(8204)
(8171)
(8140)
(8069)
(7979)
(7321)
(7277)
学科
(58313)
经济(58248)
管理(43610)
(41215)
(34902)
企业(34902)
方法(29514)
数学(25530)
数学方法(25247)
(15242)
中国(14143)
(13883)
(13642)
业经(12974)
地方(12115)
理论(10499)
(10247)
农业(10110)
(10092)
贸易(10087)
(9775)
技术(9659)
环境(9546)
(9233)
财务(9175)
财务管理(9161)
(9011)
教育(8731)
企业财务(8681)
(8425)
机构
大学(214434)
学院(212354)
管理(89301)
(79020)
理学(78554)
理学院(77714)
经济(77180)
管理学(76373)
管理学院(76011)
研究(68062)
中国(48190)
(45869)
科学(44704)
(34584)
业大(34374)
(34371)
(33887)
研究所(31299)
中心(30624)
北京(28814)
(28786)
财经(28441)
(28119)
师范(27885)
农业(27391)
(25926)
(24773)
(24091)
师范大学(22703)
技术(22673)
基金
项目(154006)
科学(120159)
研究(112074)
基金(110991)
(96620)
国家(95819)
科学基金(82382)
社会(68205)
社会科(64522)
社会科学(64504)
(60549)
基金项目(60301)
自然(55286)
自然科(53971)
自然科学(53960)
自然科学基金(52972)
(51053)
教育(51003)
编号(46484)
资助(45655)
成果(37050)
重点(33794)
(33435)
(32102)
(32076)
课题(31212)
创新(29805)
科研(29622)
项目编号(28969)
大学(28625)
期刊
(82212)
经济(82212)
研究(59773)
中国(35661)
学报(35605)
科学(32036)
管理(31257)
(31228)
大学(26280)
学学(24669)
(24139)
教育(24105)
农业(22597)
技术(18184)
(14027)
金融(14027)
业经(13980)
图书(13195)
财经(12679)
经济研究(12501)
理论(11739)
科技(11372)
实践(11139)
(11139)
(11089)
问题(10703)
(10561)
情报(10296)
技术经济(10136)
现代(9701)
共检索到292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智文  梁渡湘  马凡如  程淑华  张艳  陈旭红  
1991,1992年在宁夏银川市郊对甜安宁在甜菜和土壤中的消解与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安宁在甜菜中的消解速度较快,半衰期为1.4d,而在土壤中消解速度较慢,半衰期为14.8d。最终残留测定表明:16%甜安宁乳油,按有效成分计,每公顷用量820~980g,在甜菜定苗后施药一次,至甜菜收获时其植株,根中均未检出甜安宁。(植株<0.05mg·kg(-1),根<0.01mg·kg(-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海燕  张少英  李国龙  张海霞  
为阐明源、库的关系对甜菜产量形成的影响。运用比较生理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特性甜菜品种群体源、库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源、库发展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甜菜群体LAI和LAD可作为衡量源大小及能力的重要指标。光合源的同化能力直接影响着块根库容的大小,后期较大的光合源会抑制块根库的扩大,影响甜菜产量的形成。揭示了丰产、高糖甜菜品种的源库关系,LAI峰值出现在块根及糖分增长期,最大LAI应在4.3以上,达到峰值后要有20 d左右的相对稳定持续期,糖分积累后期LAI应保持在2.4左右。群体LAD应在块根及糖分增长期达到19.3 m2.d以上,后期呈缓慢下降变化。以上结果可为指导甜菜生产实践提高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福利  王玉萍  雷琪  王旭  
【目的】研究霜霉威在花椰菜上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评价其在花椰菜上使用的安全性,为霜霉威在花椰菜上的科学合理使用及限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测定花椰菜中霜霉威残留量的色谱-质谱法;按照农药残留试验准则,于2013和2014年在河北保定、陕西西安、四川广元进行霜霉威在花椰菜上残留的田间试验,采集样品并经乙酸乙酯匀浆提取和液-液萃取净化,减压浓缩定容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霜霉威残留量检测。【结果】霜霉威在花椰菜植株及可食用部分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5.9%104.5%,87.5%101.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伟  马凤鸣  程茁  陶波  
【目的】对甜菜耐氯嘧磺隆生化机理进行研究,为甜菜耐氯嘧磺隆基因型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性甜菜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框栽和水培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甜菜在氯嘧磺隆胁迫下的生化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土壤中氯嘧磺隆0.5~1.5ga.i.·ha-1剂量下,耐性甜菜品系叶片中GST活性明显增加,根中GSH含量较对照增加50.0~490.1μg·g-1。敏感甜菜在氯嘧磺隆用量为0.5ga.i.·ha-1时,叶片中GST活性略有增加,但较耐性甜菜低122.6U·(min·mgprotein)-1,根中GSH含量与对照相比仅增加7.4μg·g-1。氯嘧磺隆0.5ga.i.·hm-2施用剂量下,耐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玉仙  杨秀娟  翁启勇  游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牛素清  白晨  张惠忠  赵尚敏  付增娟  李晓东  轩继雨  李树生  
以甜菜8个品系种子、幼苗的茎节、茎尖、叶片(带叶柄)、腋芽等作外植体,对甜菜快繁、植株再生以及再生植株的移栽等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在 MS+6-BA 0.8~1.5mg/L+NAA 0.2~0.3mg/L 培养基上,诱导效果最佳,而且幼苗生长健壮。生根培养在 MS+NAA 1.0~1.5mg/L 或 MS+NAA 1.0~1.2mg/L+IBA0.2mg/L 上,生根率可达85%以上,且根系发达,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建立了甜菜组培快繁及植株再生的技术体系,同时该再生体系可作为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洁  陈宏鑫  姚琼  张文庆  
【目的】在昆虫中,几丁质的合成对于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虽然几丁质合成通路在真菌中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在昆虫中,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海藻糖酶和几丁质合成酶方面,而对于通路上其他基因的研究却非常少。论文旨在阐明昆虫几丁质合成通路中的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AP)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几丁质合成酶基因和害虫存活的影响。【方法】以甜菜夜蛾5龄第1天幼虫的cDNA为模板,通过简并引物扩增出甜菜夜蛾UAP基因(SeUAP)的中间片段,然后利用特异性引物和RACE技术扩增出3'和5'race序列,拼接得到cDNA全长。随后提取甜菜夜蛾各组织和各龄期的总RNA,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伊六喜  斯钦巴特尔  孟显光  赵瑞哗  张惠忠  田自华  
采用SRAP技术对甜菜核雄性不育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的研究,为甜菜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以遗传背景相似的可育株和不育株甜菜为材料,用64对SRAP引物组,进行了SRAP分子标记研究。在64对引物组中有2对引物组(即M2E7和M8E8)可分别得到1个育性基因相关的SRAP分子标记,即M2E7-480和M8E8-130,出现频率分别为73%和76%。表明该SRAP标记技术可用于甜菜辅助育种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从而为甜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龚宏伟  陈葵  
用鱼类行为学研究的经典方法———迷宫法研究了盐酸甜菜碱 (betaine)的水溶液对黄颡鱼化学感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3~ 5× 1 0 - 6 浓度范围的中性甜菜碱溶液对黄颡鱼有很强的引诱作用 (p 0 0 5)。在pH值为中性的水环境中 ,5×1 0 - 6 浓度的盐酸甜菜碱与氢离子对黄颡鱼的引诱作用有协同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耀振  修伟明  董双林  
采用RNA干扰技术,通过腹腔注射法将甜菜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1(SexigPBP1)双链RNA导入雄蛾体内,48 h后定量PCR检测表明,SexigPBP1的mRNA表达量被敲减90%以上;同时,触角电位(EAG)测定结果表明,注射处理48 h后雄蛾对雌蛾性信息素主组分Z9,E12-14∶Ac的EAG反应降低了约60%,证明SexigPBP1在雄蛾对该组分的感受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春香  崔也平  李学梅  
选择与球孢白僵菌相容性好的4种杀虫剂甲维盐、除尽、铁沙掌和康夫。用它们的亚致死剂量和次亚致死剂量分别与白僵菌菌悬液复配,对甜菜夜蛾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含农药浓度高的复配剂的杀虫效果好于含低剂量农药的复配剂;且杀虫效果好的农药,其复配剂的防效也高。在第2天时,含甲维盐和除尽的复配剂校正防效达到了53%~70%,到第10天,校正防效达到了92%以上,其中含甲维盐的复配剂的防效都达到了97.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进  李怡萍  成卫宁  宋月芹  仵均祥  孙会忠  贾晖  
【目的】研究甜菜夜蛾触角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特征,为解释其生态学习性和对其进行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成虫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成虫触角上存在着6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腔形感器和耳形感器,其中以毛形感器和耳形感器数目最多。刺形感器又分为长刺形(Ⅰ型)和短刺形(Ⅱ型)两种。甜菜夜蛾的雌成虫触角感器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种类不同,两性间感器的分布及形态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甜菜夜蛾触角感器的种类比较多,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振林  戴思兰  
 对近年来植物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对目前已分离到的10个不同种植物BADH基因的序列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区序列趋于保守;在不同物种间存在拷贝数不同的差异;其表达也存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的差异,具有组织特异性、组成型和诱导型的不同表达类型;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反映的种间关系与这些种的系统分类位置一致,表明该基因的进化与植物的系统进化间具有密切关系。此外,还对信号肽区域、外显子剪切位点以及BADH定位的变化等进行了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欧阳文森  杨仁斌  魏凤  蒋诗琪  卢静宜  
为评价吡虫啉在小麦中的农药残留安全性,应用HPLC法研究了湖南地区和吉林地区小麦植株上吡虫啉消解动态和小麦中的残留动态规律。样品采用乙腈恒温震荡提取,提取液先经石油醚萃取杂质,再经二氯甲烷萃取吡虫啉,萃取液浓缩后过弗罗里硅土活性炭层析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0.02、0.05和0.25 mg·kg-13个添加水平下,吡虫啉在麦粒和麦秆中添加回收率为82.17%~103.84%,83.82%~111.39%,变异系数分别为4.30%~6.82%、2.30%~5.98%。在湖南和吉林两地小麦麦秆样品中的吡虫啉均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4.53、2.99 d。以推荐使用剂量225 g...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洪波  崔永亮  丁建  张军  邵宝林  
为了制定多菌灵在猕猴桃上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多菌灵在猕猴桃上的残留动态,应用HPLC分析方法,测定了多菌灵在猕猴桃上的残留量。多菌灵在猕猴桃中消解较快,在套袋果实半衰期为7.18 d,安全间隔期为5 d,在不套袋的果实上的半衰期为5.92 d,安全间隔期为10 d,属于易降解的农药(T1/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