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4)
2023(14359)
2022(12532)
2021(11788)
2020(9759)
2019(22854)
2018(22905)
2017(43730)
2016(23972)
2015(27151)
2014(27325)
2013(26997)
2012(24965)
2011(22569)
2010(22941)
2009(20830)
2008(20186)
2007(17699)
2006(15651)
2005(13984)
作者
(70769)
(58725)
(58496)
(55316)
(37468)
(28311)
(26481)
(23152)
(22408)
(21200)
(20091)
(19869)
(18779)
(18707)
(18016)
(17997)
(17516)
(17417)
(16787)
(16727)
(14746)
(14729)
(14344)
(13442)
(13283)
(13186)
(13146)
(12984)
(12004)
(11615)
学科
(100653)
经济(100558)
管理(65339)
(62724)
(51035)
企业(51035)
方法(43600)
数学(37838)
数学方法(37157)
中国(28432)
(26774)
地方(25330)
业经(22771)
(21640)
(20634)
农业(18162)
(17581)
贸易(17566)
理论(17240)
(16977)
(16539)
(16187)
技术(15788)
环境(15494)
(15281)
(15264)
金融(15262)
银行(15230)
(14663)
(13918)
机构
学院(338585)
大学(337130)
管理(132110)
(129414)
经济(126393)
研究(116533)
理学(113845)
理学院(112520)
管理学(110162)
管理学院(109572)
中国(86143)
科学(75056)
(73420)
(60266)
(58698)
(57699)
研究所(54887)
业大(52319)
中心(52231)
(50248)
北京(47111)
(46381)
师范(45921)
农业(45870)
财经(45804)
(42245)
(41997)
(41469)
技术(38391)
经济学(37140)
基金
项目(230231)
科学(179326)
研究(167364)
基金(163476)
(143376)
国家(142128)
科学基金(120990)
社会(101727)
社会科(96283)
社会科学(96256)
(92206)
基金项目(86429)
自然(80111)
自然科(78257)
自然科学(78236)
(77540)
教育(77387)
自然科学基金(76765)
编号(69391)
资助(68683)
成果(56467)
(52436)
重点(51858)
(49365)
课题(48811)
(47819)
创新(44501)
科研(43837)
项目编号(42252)
计划(42200)
期刊
(146705)
经济(146705)
研究(99476)
中国(69225)
学报(55750)
(54235)
科学(50995)
管理(49832)
教育(43370)
(41571)
大学(41231)
学学(38632)
农业(38174)
技术(31673)
(29488)
金融(29488)
业经(25753)
经济研究(23096)
财经(21390)
(20360)
图书(20070)
问题(18694)
(18148)
科技(17214)
技术经济(16671)
理论(16270)
(15403)
商业(15282)
资源(15281)
统计(15259)
共检索到505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海啸  张娜  陕娟娟  
为研究温度和湿度对贮藏甘薯病害发生的影响,利用专家咨询法和文献查询法得到甘薯贮藏时期易发病害与环境温度、湿度的关系,再使用Matlab数据分析及算法开发软件,对这些甘薯贮藏病害发生的温湿度与发病概率等数据进行规律拟合,通过对甘薯贮藏病害发生等级的划分,建立甘薯贮藏病害评价模型。该模型可以对甘薯贮藏条件进行评价,得到甘薯贮藏的最佳温湿度条件。将甘薯贮藏产生的病害的温湿度数据进行系统归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甘薯贮藏病害模型将有具有支持决策的功能,有利于甘薯安全贮藏,减少经济损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有林  张润光  王鑫腾  
【目的】中国种植甘薯约670万hm2,年产量1亿t,因贮藏不当,霉烂变质15%左右。论文研究甘薯采后呼吸类型、贮藏温度和贮藏期主要病害,探讨不同贮藏方法对主要病害和采后生理的影响,为甘薯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方法】以陕西省主栽品种秦薯5号为试材,采用气流法测定呼吸强度,分别在(10±0.5)、(11±0.5)、(12±0.5)、(13±0.5)℃温度下贮藏,通过比较腐烂指数确定贮藏温度。对病原菌进行科赫氏验证、ITS序列分析和形态学鉴定,根据病原菌孢子繁殖情况确定噻苯咪唑(TBZ)熏蒸用量,以目前采用的甘薯杀菌剂甲基托布津粉剂作对照。贮期用DNS比色法测定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全恩  龚榜初  吴开云  丁榆  杨勇  陈学初  江锡兵  邱有尚  
以广西、山西、陕西、云南不同树龄的涩柿品种‘恭城水柿’、甜柿品种‘阳丰’和‘次郎’为材料,调查柿果顶腐病发生时期、病害症状及落果时间,柿果顶腐病与果园立地、树龄、树势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柿果顶腐病发生在柿果膨大、转色期;发病部位在果实中上部;‘恭城水柿’和‘阳丰’柿果的病害始发部位是顶部果皮或少许皮下果肉,由外而内发病,而‘次郎’是内部果肉先发病,病害由内而外扩展。‘恭城水柿’、‘次郎’病果软化速度较快,‘阳丰’软化较慢,病果集中落果时间分别为症状初现后的15、20、35 d左右;树势弱的柿园发病重;‘恭城水柿’平地柿园较山地柿园发病重;‘次郎’、‘阳丰’病果率和树体结果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宇轩   倪文荣   刘正一   吕尊富   崔鹏   庞林江   陆国权  
旨在明确愈伤处理对贮藏期甘薯品质影响,为甘薯高质量贮藏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2种鲜食型甘薯心香与烟薯25分别进行贮藏,在不同的贮藏期(0,7,15,30,60,90 d)分别取样,在贮藏期设置不同程度的模拟损伤,分别为对照、高温愈伤、浅层损伤后愈伤、深层损伤后愈伤。愈伤条件为相对湿度85%,室温35℃的培养箱中愈伤48 h,随后测定接种软腐病病原菌后的发病病斑直径,表皮防御酶活性(PPO、POD、PAL),薯块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等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期延长,甘薯块根接种软腐病病菌后病斑直径增大。经过愈伤处理的甘薯较普通环境贮藏的甘薯具有更强的软腐病抗性。贮藏至90 d, 2个品种薯块受到浅层损伤愈伤后处理的病斑扩散直径仅为对照处理的74.6%,71.1%。贮藏前期0~30 d各处理防御酶活性均保持较高水平。贮藏后期90 d 2个品种损伤处理愈伤后防御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贮藏期60 d 2个品种块根受到损伤愈伤后蔗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贮藏期甘薯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后经过愈伤处理可以显著提升甘薯表皮的防御酶活性,降低感染软腐病后病菌扩散速度,提高甘薯的软腐病抗性。损伤程度对甘薯愈伤效果存在影响,受到浅层损伤愈伤后在防御酶活性及贮藏品质方面均优于受到深层损伤后愈伤的甘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有志  文礼章  王继东  
为探明长沙地区甘薯天蛾的发生规律,于1999至2002年对其进行了室内饲养和室外调查.结果表明,甘薯天蛾在长沙地区每年发生4代,第一代卵始见期的物候学特征为牵牛花藤70~100cm长,第一代幼虫寄主集中为牵牛花,第2~4代幼虫寄主则包括牵牛花、甘薯和蕹菜等,越冬代虫源主要来自牵牛花.甘薯天蛾产卵选择性明显,喜在向阳、通风、寄主长势好的田块产卵,田间卵量逐代增加.寄生蜂对田间甘薯天蛾幼虫的自然寄生率高达79.2%~93.4%,天敌控制作用明显,现阶段甘薯天蛾在长沙地区难暴发成灾.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文英  张绍升  杜雪茹  张秀芳  
根据2005-2008年的调查及鉴定结果,发现福建超大黄山农场设施种植的黄瓜病害种类主要有白粉病(Oidiumsp.)、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incognita)、黄瓜蔓枯病(Mycosphaerella citrullina)、炭疽病(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红粉病(Trichothecium roseum)、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病毒病(cucumber v...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匡稷  宋建忠  林力卓  崔鹏  吕尊富  潘牧  陆国权  
为探究甘薯最宜施钾浓度以期延长甘薯贮藏和保持较好的营养品质,以‘商薯19’和‘心香’2个品种为材料,设置0kg/hm~2(K_0)、75kg/hm~2(K_1)、150kg/hm~2(K_2)、225kg/hm~2(K_3)和300kg/hm~2(K_4)5个钾肥(K_2O)浓度在扦插及扦插30d后施用。甘薯块根收获、愈伤后贮藏于14℃、相对湿度为85%的环境中,测定贮藏0、15、30、60和90d的腐烂率、营养品质以及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K_2处理的‘商薯19’和K_3处理的‘心香’耐贮性较好,腐烂率最低,分别为18.25%和23.00%;‘商薯19’和‘心香’在贮藏期内二者淀粉含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K_2处理的‘商薯19’淀粉含量最高,为82.05%。K_3处理的‘心香’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在甘薯生长过程中,施用150kg/hm~2浓度的钾肥(K_2O)能有效降低其在贮藏期内的腐烂率,保持较好的营养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力卓  吕尊富  钟子毓  张思梦  陆国权  
旨在探究甘薯贮藏的调控手段,为调控甘薯贮藏提供理论依据。从肥料入手,以商薯19、心香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控制一定量的氮肥和磷肥,并施用不同梯度的钾肥,统一收获后挑选大小一致且无破损的甘薯,放置于14℃,湿度为85%的冷库中贮藏,并在贮藏期0,15,30,60,90 d进行取样制样,分别测定其腐烂率及其细胞壁成分和酶活性,从而探究不同的施钾量对甘薯腐烂率及其细胞壁成分和降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钾量处理后的甘薯贮藏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其中商薯19施钾量为150 kg/hm~2(商薯19 K_2)和心香施钾量为225 kg/hm~2(心香K_3)在90 d内耐贮性表现较好,腐烂率最低,分别为18.25%,23.00%,且商薯19 K_2具有较高的纤维素含量,其含量高达80.63 mg/g。心香K_3的原果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平均高1.14%,且其β-Gal酶活性较其他处理显著较低。对于甘薯施用中钾处理能减缓甘薯细胞壁成分的降解,提高其细胞壁完整性的保持能力,从而降低腐烂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如霞  徐舒  李玲  陈玲玲  陆国权  
为探明甘薯块根贮藏过程中细胞壁成分及酶活性与腐烂率的关系,以‘苏薯8号’、‘南薯88’和‘浙薯13’3个品种为材料,放置在温度为12℃,RH为85%的保鲜库中,贮藏期为102d,在0、7、15、30、45、60、81和102d分别取样,测定其细胞壁成分及酶活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甘薯块根贮藏期间可溶性果胶含量上升,原果胶含量下降,耐贮性好的‘苏薯8号’在贮藏当天有较高的纤维素含量66.53mg/g和木质素含量26.8mg/g,且木质素含量在贮藏期间变化波动小;贮藏45d,耐贮性差的‘南薯88’开始腐烂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达到高峰值,分别是5 209.02和18 486.91μg/(g·h),β-半乳糖苷酶活性升高,贮藏102d,活性显著高于‘苏薯8号’2.5倍。相关性分析表明,腐烂率与失重率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木质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纤维素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耐贮性好的‘苏薯8号’甘薯块根中,木质素含量较高,半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较低,贮藏中后期β-半乳糖苷酶活性低且稳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小丁  李玉侠  唐君  张允刚  张华  
甘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我国是甘薯生产大国,据国际马铃薯中心1991年统计,世界甘薯产量的85%来自中国。近几年来甘薯病毒病危害不断加重,成为甘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即使耐病毒品种感染病毒后产量也会减少20%以上,因而甘薯病毒...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丽娜  沈慧星  罗永康  
运用物理特性-伏安法测定了不同频率下冰鲜和解冻草鱼的阻抗,分析在不同贮藏时间下阻抗的相对变化值(Q值)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从1 kHz增大到10 kHz,冰鲜和解冻草鱼的阻抗均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冰鲜草鱼的阻抗相对变化值(Q值)明显大于解冻草鱼。冰鲜草鱼在第1、2、4、7、10天的阻抗相对变化Q值分别为:28.89%、25.10%、17.01%、11.65%、10.37%,而冷冻7、14、30 d后解冻草鱼的最大Q值分别为4.34%、4.18%、4.63%。结果表明:以Q值10%为界限,快速鉴定冰鲜草鱼和解冻草鱼是基本可行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振  赵永强  孙厚俊  杨冬静  张成玲  谢逸萍  
为明确甘薯茎线虫为害甘薯的规律及造成甘薯减产的机制,本项研究对甘薯的生长期及土壤中甘薯茎线虫的种群基数与甘薯茎线虫病发病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薯茎线虫主要从薯苗基部的伤口侵入,后在薯苗茎内逐渐向上扩展;当土壤中茎线虫的种群基数达到50头/g土壤时,甘薯茎线虫病可对甘薯造成显著的减产效果;延缓茎线虫病的发病时期,能够减轻甘薯茎线虫病造成的损失,当发病时期在薯苗移栽9周以后时,薯苗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前期发病的各处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凤丽  
朱顶兰红斑病病菌〔Stagonospora curtisii(Berk)Sacc.〕在患病组织内越冬,于3月上旬开始初次侵染,而后病菌进行重复侵染。病害发生期为3~11月,病害的发生与温度、湿度、降水量和雨日有关,在诸因子中以与雨日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梅雨季节和秋雨季节是该病的发生高峰期。朱顶兰的被害程度不但与品种有关,而且与栽培环境有关。根据室内抑菌测定和圃地防治试验,ZHB(自己混合配制药剂),四氯苯酞、百菌清、三环唑等杀菌剂,对该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如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其防治效果更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晓斌  张学武  马松涛  
本文分离和培养了猕猴桃根癌病的病原菌 ;研究和观察了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和病原菌的形态 ;调查了猕猴桃根癌病的发生与树龄、土壤、品种和管理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猕猴桃根癌病的病原菌为根癌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病害在碱性和粘重的土壤中发生严重 ,在酸性土壤中不发病。管理水平高的栽培园病害发生轻 ,管理水平低、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栽培园发生较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小龙  王世富  
通过对辽宁省西丰县、沈阳市及凤城市的几个发病较重柞蚕场的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研究发现柞树早烘病开始发生于8月下旬,大面积的早烘病开始于9月上旬,此病首先发生在柞树下部枝条的基部叶片上,再向中上部叶片发展。发病初期在柞叶边缘处出现褐色的小斑点,分布不均匀,以后斑点继续扩大,由叶缘部位不均匀地向中部扩展,最终叶片全部变成褐色,但叶片并不脱落。一般柞墩密度大、根刈树形、北向坡(阴坡)、坡度大的蚕场早烘病发病重;从树种看辽东栎、蒙古栎发病较重,槲和麻栎较轻;从树的枝龄来看,3 ̄5年生或者更老枝龄的柞树发病严重,1 ̄2年生的枝龄不发病或发病较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