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42)
- 2023(4480)
- 2022(4141)
- 2021(3790)
- 2020(3591)
- 2019(8501)
- 2018(8442)
- 2017(16642)
- 2016(9535)
- 2015(10980)
- 2014(11417)
- 2013(11593)
- 2012(11075)
- 2011(10026)
- 2010(10188)
- 2009(9665)
- 2008(9894)
- 2007(9137)
- 2006(7615)
- 2005(6820)
- 学科
- 济(42162)
- 经济(42122)
- 业(25047)
- 管理(24840)
- 方法(22998)
- 数学(20701)
- 数学方法(20537)
- 企(19552)
- 企业(19552)
- 农(11704)
- 财(10878)
- 学(9704)
- 中国(9357)
- 贸(8307)
- 贸易(8307)
- 地方(8249)
- 易(8052)
- 农业(7636)
- 业经(7445)
- 制(7091)
- 务(6899)
- 财务(6886)
- 财务管理(6864)
- 和(6640)
- 企业财务(6461)
- 银(5856)
- 银行(5835)
- 理论(5624)
- 融(5602)
- 金融(5600)
- 机构
- 大学(144900)
- 学院(144026)
- 济(58392)
- 经济(57109)
- 管理(53323)
- 研究(49483)
- 理学(45982)
- 理学院(45430)
- 管理学(44599)
- 管理学院(44333)
- 中国(36307)
- 科学(33026)
- 农(31705)
- 京(30426)
- 所(27312)
- 财(26138)
- 农业(25635)
- 业大(25191)
- 研究所(25035)
- 中心(23200)
- 江(22175)
- 财经(21034)
- 北京(18943)
- 经(18920)
- 范(18389)
- 经济学(18257)
- 师范(18166)
- 州(17751)
- 经济学院(16739)
- 院(16726)
- 基金
- 项目(94188)
- 科学(71990)
- 基金(66953)
- 研究(65551)
- 家(59135)
- 国家(58657)
- 科学基金(48623)
- 社会(39566)
- 省(38003)
- 社会科(37379)
- 社会科学(37363)
- 基金项目(35886)
- 自然(32502)
- 划(32080)
- 自然科(31701)
- 自然科学(31686)
- 自然科学基金(31112)
- 教育(30419)
- 资助(28141)
- 编号(27176)
- 成果(22470)
- 重点(21493)
- 部(21039)
- 发(20481)
- 创(19119)
- 计划(18965)
- 科研(18867)
- 课题(18533)
- 创新(17966)
- 大学(17405)
共检索到205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华伟 刘中华 张鸿 许泳清 李国良 林赵淼 邱永祥 罗文彬 纪荣昌 汤浩 邱思鑫
【目的】甘薯的病毒种类比较多,不同的病毒感染会引起相应的症状变化,田间自然发病的甘薯表型不一,这可能与病毒感染类型有关。论文旨在鉴定和研究甘薯中与不同甘薯病毒感染相关的micro RNA(mi RNA)。【方法】采用Illumina公司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来自福建泉州地区同一品种(龙薯9号)、具有不同症状的叶片样本(畸形黄化、疱疹、褪绿矮化和曲叶,样本编号分别为Fj01、Fj02、Fj03和1H)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挖掘和分析差异表达mi RNA,并对差异mi RNA和病毒表达进行PCR验证,鉴定基因和病毒在样本中表达情况,分析测序数据的可靠性,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mi RNA靶基因预测和功能分析,探究差异mi RNA与病毒种类的相关性。【结果】通过与病毒数据库的比对,发现Fj01、Fj02、Fj03样本(除1H外)均感染了甘薯常见病毒,如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甘薯病毒2号(Sweet potato virus2,SPV2)、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甘薯C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C,SPVC)等,但Fj01、Fj02和Fj03这3个样本的症状并不一致,样本之间只在甘薯不常见的病毒种类中有差异,通过PCR验证了SPFMV和SPVC病毒在样本中的表达情况与测序数据基本一致。在4个样本中共鉴定出679个已知的mi RNA和1 004个新的mi RNA,通过配对比较分析,其中288个已知的mi RNA和433个新的mi RNA在4个样本之间有差异性表达,并且这些mi RNAs,如mi R-156、mi R-157、mi R-166等家族的成员在4个样本中表达模式各异。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几个差异mi RNAs(如mi R-156、novel-mi R-40和mi R-319m)在各个样本间的表达情况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另外,与脱毒苗样本进行比较,检测到3个mi RNA(mi R-160a、mi R-2096和mi R-5387b)在4个症状样本中具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证明mi RNA的表达与植株的表型有关。通过对mi RNA靶基因的预测与分析,发现这些差异mi RNA的靶基因多数为转录调控因子,编码蛋白多含有ZFP、WD、Myb、SPL等功能区域,这些因子多参与调控植物的基因、代谢通路和抗原识别等来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和抗逆性,表明这些mi RNA靶基因的功能多样性。【结论】不同病毒感染确实能够引起mi RNA差异表达,并且这些mi RNA通过其靶基因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抗胁迫性和防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永强 张成玲 孙厚俊 徐振 陈晓宇 谢逸萍
为了明确甘薯病毒病复合体(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PVD)对我国不同甘薯品种产量的影响,选择徐薯18、徐薯22、徐薯25和徐薯27等4个甘薯品种,分别在同一发病苗床剪取有症苗和无症苗栽种,对其产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栽种后35 d,4个甘薯品种苗床无症苗的SPVD田间病情指数分别为18.06%、0.22%、5.81%和54.56%,苗床有症苗的田间病情指数分别为82.27%、88.14%、78.09%和81.42%;参试的4个甘薯品种收获期产量理论损失率分别为77.84%、80.14%、68.16%和31.06%。
关键词:
甘薯 病毒病 SPVD 产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小丁 李玉侠 唐君 张允刚 张华
甘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我国是甘薯生产大国,据国际马铃薯中心1991年统计,世界甘薯产量的85%来自中国。近几年来甘薯病毒病危害不断加重,成为甘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即使耐病毒品种感染病毒后产量也会减少20%以上,因而甘薯病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希太 张彦波 肖磊 董策 谢淑芹
为了改进传统指示植物法检测甘薯病毒的技术,在已成功的巴西牵牛组织培养基础上,对巴西牵牛和甘薯试管苗茎段进行嫁接,培养,并检测甘薯病毒。结果显示,与带病毒的甘薯试管苗茎段嫁接的巴西牵牛,试管苗茎段叶片均能表现出黄化、花叶等阳性反应;与无病毒的甘薯试管苗茎段嫁接的巴西牵牛,试管苗茎段叶片均能健康生长。经5年对369个样本的检测,"甘薯、巴西牵牛试管苗嫁接法"和传统检测法对各个样本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甘薯、巴西牵牛试管苗嫁接法"可以替代传统的"巴西牵牛种子苗网室嫁接检测法"检测甘薯组培苗是否带有病毒,它是一种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成本低,不受季节性和环境影响的新检测方法。
关键词:
指示植物 巴西牵牛 检测 甘薯,病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付枚 王爽 田雨婷 乔奇 王永江 张德胜 张振臣
【目的】明确甘薯种薯携带的病毒种类与苗期病毒病发生率和严重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甘薯田烟粉虱发生量和带毒率与种薯带毒率之间的关系,建立甘薯苗期病毒病预测预报方法和种薯质量早期预警技术,为甘薯无病毒种薯生产和病毒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CR和RT-PCR方法对随机采集的不同来源的甘薯种薯进行病毒检测,检测的病毒种类包括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病毒C(sweet potato virus C,SPVC)、甘薯病毒G(sweet potato virus G,SPVG)、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和甘薯病毒2(sweet potato virus 2,SPV2),毛形病毒属(Crinivirus)的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和黄瓜花叶病毒属(Cucumovirus)的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以及甘薯双生病毒(sweepoviruses)等我国甘薯上常见的8类主要病毒。然后对检测的种薯进行育苗,出苗后调查薯苗的发病情况,分析种薯携带的病毒种类与苗期病害严重度之间的关系。2018年和2019年分别在河南、宁夏和陕西等地设置试验点,种植背景相同的甘薯品种商薯19原原种苗和脱毒试管苗,在甘薯生长期,采用黄板诱虫法调查各试验点烟粉虱发生量并采集烟粉虱活体,检测烟粉虱SPCSV带毒率。种薯收获后,随机取样对种薯SPCSV带毒率进行检测,分析甘薯田烟粉虱发生量和带毒率对种薯带毒的影响。【结果】在检测的665块甘薯种薯中,有463块种薯携带病毒,育苗后有333块种薯的薯苗表现出叶片黄化、明脉、皱缩和植株矮化等病毒病症状。当种薯携带一种或多种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时,薯苗病毒病症状主要为0—1级(其中,0级占60.6%;1级占31.8%);当种薯携带甘薯双生病毒或甘薯双生病毒与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的组合时,薯苗病毒病症状主要为0—1级(其中,0级占55.3%;1级占32.9%);当种薯携带SPCSV时,苗期病毒病症状显著加重,特别是当种薯同时携带SPCSV与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时,薯苗显症率为100.0%,症状主要为3—9级(其中,3级和5级占49.0%、7级和9级占51.0%)。连续2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甘薯田烟粉虱发生量和带毒率与种薯带毒率密切相关,回归方程为Y=9.628X1+0.008X2+6.537,R2=0.914,其中,Y为种薯SPCSV的带毒率,X1为烟粉虱带毒率,X2为烟粉虱发生量。【结论】种薯携带SPCSV是苗期病毒病严重发生的关键因素,当种薯同时携带SPCSV与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时,薯苗病毒病显症率和严重度显著增加。甘薯田烟粉虱发生量和SPCSV带毒率与种薯带毒率密切相关,烟粉虱是影响种薯携带SPCSV的关键因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后猛 王欣 张允刚 唐维 马代夫 李强
选择7个不同肉色的甘薯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测定其最长蔓长、分枝数、结薯数、块根干率、块根鲜质量、薯干淀粉、还原性糖、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以研究不同肉色甘薯块根主要经济性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参试甘薯品种的产量性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较高;白肉品种(徐薯28和徐薯18)和紫肉品种(徐紫薯3号)的品质性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较高,黄肉品种(徐薯23和徐0314)和桔红肉品种(徐3228和徐5919)的品质性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较低;多数经济性状日增长量与主要气象因子日增长量关系不大,伴随着日平均气温的增加,单株分枝数增长速度提高,随着日照时数增加,块根可溶性糖积累速度加快,而当降水量增多时,...
关键词:
甘薯 经济性状 气象因子 相关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爱梅 雷书声 董国靖
对32个甘薯品种8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系统聚类、主成分分析。将32个品种分为9类;并选出了一些综合性状好的亲本材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振 赵永强 孙厚俊 谢逸萍
为明确SPVD造成甘薯减产的机理与薯苗内叶绿素含量间的关系,本试验采用病毒嫁接方法对6种甘薯品种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嫁接SPVD病毒后各参试甘薯品种叶绿素含量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徐紫3的试验结果显示,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叶绿素降低对甘薯产量造成的影响较大。甘薯品种徐050801处理组与对照组间产量无显著差异,表明其对SPVD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关键词:
甘薯 病毒病 产量 叶绿素含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小敏 张国防 邢淑兰 汪锁田
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课程相关性分析方法的运算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认为三种分析方法各具优缺点,互不可替代,具有显著的实用意义和社会价值,可作为教育教学改进决策的支持信息来源,也理应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提升方面的重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课程相关性分析 数据挖掘 典型相关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晶霞 张东兴 郝新明 刘汉武
针对马铃薯收获机作业时挖掘部件阻力偏大和挖净率低等问题,基于计算机辅助分析,采用Visual Basic6.0设计建立了牵引阻力模型,对挖掘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参数优化和性能分析。计算机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挖净率≥98%,明薯率≥97%,伤薯率≤4%,均达到设计要求。与传统农机设计相比,计算机辅助分析使得计算工作量减少50%,计算精确度高,并解决了农机部件设计试验受气候、土壤类型和种植习惯等条件影响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会翔 吕长文 吴正丹 罗凯 尹旺 杨航 王季春 张凯
【目的】甘薯病毒病(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pvd)是甘薯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严重时可造成90%以上的产量损失。论文旨在对甘薯spvd染病植株中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2种病毒的复合侵染情况进行研究,建立spvd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方法,为spvd的早期预警和流行学研究提供技术手段。【方法】选取重庆地区具有不同spvd典型症状的甘薯品种(系)叶片作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症状和spf...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 王振东 乔奇 秦艳红 张德胜 田雨婷 王爽 张立军 张振臣
依据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经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特异、灵敏、高效的SPFM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测到目的病毒,标准曲线的斜率和相关系数分别为-3.307和0.998,扩增效率为100.6%。最低可检测到约5.46个拷贝的阳性质粒,灵敏度比常规PCR高2个数量级。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田间样品的检测,为SPFMV的早期预警和流行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丽婷 张剑峰 迟胜起
针对甘薯生产上发生为害严重的甘薯RNA病毒—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甘薯G病毒(SPVG)和甘薯C病毒(SPVC),建立了多重RT-PCR检测方法。首先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这些病毒的外壳蛋白(CP)基因的保守序列,利用Premier 5.0软件分别设计并合成了上述4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以4种病毒的下游特异性引物合成的cDNA为模板,在同一体系中同时加入上述4种甘薯病毒引物进行PCR扩增,初步建立这4种甘薯RNA病毒的最佳多重RT-PCR体系;通过对该多重RT-PCR体系的退火温度、延伸时间、dNTPs量、模板量、引物浓度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这4种甘薯RNA病毒的最优四重RT-PCR检测体系,并对优化的多重RT-PCR体系进行了挑战测试和灵敏度测试。试验结果显示,优化的多重RT-PCR体系,各病毒引物之间不会出现交叉干扰,所扩增的4条目的条带清晰,能够明确区分上述4种甘薯病毒;挑战检测和灵敏度测试显示,此检测体系特异性强且灵敏度高。所建立的上述4种甘薯RNA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能同时检测4种甘薯病毒,不仅准确灵敏,而且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病毒检测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乔奇 张振臣 秦艳红 张德胜 田雨婷 王爽 王永江
【目的】基于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建立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西非株系(West African,WA)的可视化检测方法。【方法】针对SPCSV西非株系(SPCSV-WA)的CP核苷酸序列设计4条引物,以感染SPCSV-WA甘薯叶片总RNA为模板,进行一步法RT-LAMP,在65℃条件下反应1 h。扩增产物利用琼脂糖电泳分析和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显色判断结果,同时对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珊珊 冯佳 张眉 王升吉 辛志梅 吴斌 辛相启
【目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侵染甘薯造成重要危害,本研究旨在利用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检测SPFMV的方法。【方法】从Gen Bank上获得SPF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V4设计4条RT-LA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