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1)
- 2023(10200)
- 2022(8997)
- 2021(8438)
- 2020(6951)
- 2019(15996)
- 2018(16114)
- 2017(30903)
- 2016(16767)
- 2015(18755)
- 2014(18761)
- 2013(18666)
- 2012(16971)
- 2011(15122)
- 2010(14772)
- 2009(13309)
- 2008(12660)
- 2007(10820)
- 2006(9334)
- 2005(7968)
- 学科
- 济(65765)
- 经济(65699)
- 管理(51304)
- 业(49458)
- 企(41534)
- 企业(41534)
- 方法(32556)
- 数学(28179)
- 数学方法(27867)
- 农(17630)
- 技术(16636)
- 中国(15931)
- 学(15153)
- 业经(14840)
- 财(14839)
- 地方(13279)
- 环境(12712)
- 农业(12270)
- 理论(11558)
- 贸(11306)
- 贸易(11302)
- 和(11297)
- 易(10973)
- 划(10251)
- 务(9841)
- 财务(9776)
- 财务管理(9762)
- 制(9574)
- 技术管理(9549)
- 企业财务(9254)
- 机构
- 大学(236984)
- 学院(236065)
- 管理(98858)
- 济(89796)
- 经济(87770)
- 理学(86745)
- 理学院(85839)
- 管理学(84410)
- 管理学院(83998)
- 研究(76378)
- 中国(53542)
- 京(50088)
- 科学(49997)
- 农(38839)
- 业大(38145)
- 所(38123)
- 财(37686)
- 研究所(35251)
- 中心(34359)
- 江(32290)
- 北京(31445)
- 财经(31291)
- 范(31010)
- 农业(30725)
- 师范(30706)
- 经(28540)
- 院(27661)
- 州(27226)
- 技术(26962)
- 经济学(25515)
- 基金
- 项目(170798)
- 科学(133862)
- 研究(124215)
- 基金(123227)
- 家(107575)
- 国家(106684)
- 科学基金(91904)
- 社会(76503)
- 社会科(72525)
- 社会科学(72504)
- 省(67933)
- 基金项目(66623)
- 自然(61098)
- 自然科(59648)
- 自然科学(59634)
- 自然科学基金(58536)
- 划(56711)
- 教育(56252)
- 编号(50651)
- 资助(50056)
- 成果(39722)
- 重点(37686)
- 部(36871)
- 创(36549)
- 发(36238)
- 课题(34277)
- 创新(34058)
- 科研(32700)
- 项目编号(31465)
- 大学(31349)
共检索到326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立根 王岸娜 连东军
针对我国农村甘薯淀粉加工中存在颜色不白的实际问题 ,进行了甘薯淀粉脱色技术研究 ,通过单因子试验选择出效果较好的YW试剂和BK试剂 ,并用其作为优化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方为YW试剂 2 5g/kg ,BK试剂 2 0 g/kg ,催化剂 0 0 5g/kg ,温度 30℃ ,pH值为 8。其脱色的淀粉白度可达 84 4,比对照提高 14 2 ,且不破坏淀粉的加工性能
关键词:
甘薯 淀粉 脱色 白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屈会娟 沈学善 黄钢 阎文昭 王大一 谭文芳 李明 吴洁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插密度、栽插期、氮素水平、磷素水平和钾素水平对川中丘陵区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因素对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素水平>钾素水平>磷素水平>密度>栽插期,在较大栽插密度,适宜栽插期,充足氮肥的前提下,增施磷钾肥可获得高产。川薯217的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措施:密度57 750~60 255株/hm2,6月3日~6月5日栽插,施纯N 56.44~61.56 kg/hm2,P2O5 36.8~43.2 kg/hm2,K2O 53.79~66.21 kg/hm2,可获得37 500 kg/hm2以上的鲜薯产量。
关键词:
甘薯 川薯217 优化栽培技术 正交试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素兰 李育明 杨洪康 黄迎冬
试验以"西成薯007"原种为材料,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培密度和施用氮、磷、钾肥料对"西成薯007"鲜薯和淀粉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鲜薯和淀粉产量的作用顺序为:密度>磷肥用量>氮肥用量>钾肥用量;在较大密度,较多氮、磷肥的前提下,增施钾肥可获得鲜薯和淀粉的高产;"西成薯007"的鲜薯、淀粉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措施: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插密度为3500~4000株/667 m2,667 m2施尿素9~11 kg、过磷酸钙10~14 kg、硫酸钾11~14 kg,立冬前后收获,在中等肥力田块种植即可获得鲜薯2000 kg/667 m2、淀粉500 kg/667 m2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蒲志刚 王大一 谭文芳 吴洁 阎文昭
利用甘薯高淀粉品种绵粉一号与甘薯低淀粉品种红旗四号杂交F1代分离群体,根据淀粉含量,选择F1分离群体中各22个高、低淀粉极端类型材料构成选择性基因型作图群体。构建的连锁图包括130个AFLP标记和13个连锁群(父本7个连锁群,母本6个连锁群),在绵粉1号遗传图的第2连锁群上检测到E1M7-2可作为淀粉的临近QTL。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选阳 张招娟
以配合力高的高淀粉和高产的甘薯品种为亲本,聚合了高淀粉、高产等基因,育成高淀粉能源型甘薯新品种"金山208",鉴定该品种的生育特性.结果表明,"金山208"平均鲜薯产量达31891.5 kg.hm-2,出粉率22.3%,淀粉产量7422.0kg.hm-2,食味品质较好.鉴定其产量形成特性,表明"金山208"植株早生快发,在整个生育期中具有较合理的叶面积动态,各生育时期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库容接纳同化物质能力强,形成高生物产量的生理基础,结果淀粉产量显著高于对照"金山57".经鉴定,"金山208"耐寒性好,抗旱性一般.
关键词:
甘薯 高淀粉 品种 特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传波 汤凤霞 熊何健
采用湿法工艺制备甘薯淀粉磷酸单酯,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法研究了淀粉磷酸单酯的制备工艺并得到回归方程.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Na2HPO4与NaH2PO4的摩尔比3∶1,反应温度130-140℃,反应时间2-3 h,pH5.5-6.0,催化剂用量为淀粉质量的4%-5%.理化特性结果表明,酯化反应在淀粉脱水葡萄糖单元羟基上引入了磷酸基团,使淀粉糊凝沉性降低以及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提高.
关键词:
甘薯 淀粉磷酸单酯 制备 特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明明 徐碧莲 吴琼 刘志文
[目的]建立一套高效和低耗的甘薯脱毒苗快繁技术,以适应工厂化生产的需要。[方法]以‘甘薯一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不同的MS培养基类型、支持物、水源、光源、糖源及糖浓度等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和培养条件对试管苗切段新生叶片数、根生长数、新生茎尖数和株高增加值的影响。[结果]单因素结果表明:1/2MS、无支持物、自来水、日光灯和60 g·L-1绵白糖分别为各自的最佳培养条件,它们新生叶片数分别为4.83、4.67、5.00和5.33;根生长数为2.17、1.67、1.67和1.50;茎尖生长数为6.67、5.33、5.67和5.17;株高增加值为2.17、3.08...
关键词:
甘薯 脱毒 高效 低耗 快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丽 邹永祥 涂雅珍 肖瑛 赵阳礼
针对川南地区甘薯生产现状,选用适宜本地区推广种植的甘薯品种茎尖为材料,在添加不同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上诱导分化芽苗、脱毒鉴定、增殖培养生根、驯化移栽及脱毒薯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取茎尖生长点0.3~0.5 mm在MS+6-BA 1.0~1.5 mg/L培养基中诱导分化培养,90 d诱导分化率50%以上,脱毒率为70%;脱毒苗在MS或1/2MS培养基中快繁周期为30~32 d,繁殖系数6.8~7.0,驯化移栽成活率为95%,生产应用每公顷增产38.4%以上,脱毒增产效果显著。
关键词:
甘薯脱毒 组织培养 应用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强 王欣 张允刚 马代夫 李洪民 谢逸萍 曹清河 后猛 唐忠厚 唐维 李秀英
高花青苷高淀粉甘薯品种‘徐紫薯3号’是以高花青苷品种绫紫为母本,‘徐薯1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多年多点综合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2011年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甘薯2011019。通过对‘徐紫薯3号’的形态特征、品质性状、抗病性和生产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徐紫薯3号’全生育期长势平稳,薯形长纺锤形,结薯习性集中整齐,薯块紫皮紫肉,商品性好;薯块烘干率和淀粉率分别为35.44%和24.46%,极显著超过其双亲‘绫紫’和‘徐薯18’;鲜薯花青苷含量高达1105.4μg/g,花青苷产量达23 kg/hm2以上,比‘绫紫’提高26.98%;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极显著优于其双亲;4年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海延 梁胜贤 王栋 白志辉
为探明利用甘薯淀粉生产废水培养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的最适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甘薯淀粉废水浓度、初始p H值、培养温度对侧孢短芽孢杆菌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淀粉废水浓度40%,初始p H值为7.0~8.0,培养温度为30~35°C,以2%比例接种侧孢短芽孢杆菌种子液,150r·min-1培养24h时,菌体浓度最高可达1.63×109cfu·m L-1。在此基础上,应用Placket-Burman设计,对微生物培养基中常用的8种无机盐离子(KH2PO4,Mg SO4,Ca Cl2,Na Cl,Fe SO4,Cu SO4,Mn SO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洁 郑雪莲 屈会娟 李明 阎文昭
利用目前四川省主推的6个高淀粉甘薯品种进行悬浮培养及有效植株再生的研究,对以MS为基础的10种胚性愈伤培养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基在添加1.8 mg/L 2,4-D、30 mg/L蔗糖的MS培养基上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最多。胚性愈伤组织在添加1.8 mg/L 2,4-D、30 mg/L蔗糖的MS培养基上进行震荡培养建立悬浮细胞系,悬浮培养40周后,进行植株再生培养,比较了3种以MS为基础的再生培养基,将直径大于1cm的大细胞团放在添加1.5 mg/L ABA、30 mg/L蔗糖的MS上获得再生植株最多,再生率为96%。
关键词:
高淀粉 细胞悬浮培养 细胞团 植株再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道彬 张凯 吕长文 谢德斌 傅体华 王季春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甘薯遗传连锁图谱,并分析甘薯淀粉含量性状的QTL位点,为高淀粉含量甘薯种质资源利用及甘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高淀粉含量品种万薯5号为母本、低淀粉含量品种商丘52-7为父本建立杂交群体,利用EST-SSR标记,采用"双假测交"策略和运用Join Map4.0软件,分别构建双亲遗传连锁图谱,并结合F1(2012、2013年)群体表型数据采用区间作图法对淀粉含量性状进行QTL检测。【结果】利用1 679对EST-SSR引物筛选出的1 045对多态性引物检测F1群体的标记基因型,获得了1 418个标记位点。分别对上述获得的父母本多态性标记进行遗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招娟 庄宝华 袁照年 陈选阳 陈凤翔
研究了三个甘薯品种(金山57,金山1255和岩薯5号)生育过程中的生理特性表明,不同品种甘薯脱毒后均有显著增产效益,脱毒苗栽后表现茎叶生长,干物质积累多,结薯早,T/R值低,同化物同地下部分配,上述特征在生长前期表现更为突出。分析认为前期块根形成早,膨大快是脱毒甘薯增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甘薯 脱毒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增光 陈越 郭东伟 刘卫涛
研究了基本培养基和两种激素单独使用对甘薯脱毒种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是甘薯脱毒种苗生长的最佳培养基。激素NAA比6-BA能更有效促进生长,其最佳质量浓度为0.5~1.0mg/L,而6-BA更有利于促进根、芽的快速生长,其最佳质量浓度在1.0mg/L以下,超过2.0mg/L则严重抑制根的分化与生长。
关键词:
甘薯 脱毒苗 离体快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