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0)
- 2023(2039)
- 2022(1760)
- 2021(1626)
- 2020(1509)
- 2019(3082)
- 2018(3257)
- 2017(4863)
- 2016(3448)
- 2015(3977)
- 2014(4057)
- 2013(3931)
- 2012(3861)
- 2011(3503)
- 2010(3535)
- 2009(3194)
- 2008(3183)
- 2007(2949)
- 2006(2515)
- 2005(2262)
- 学科
- 学(6497)
- 管理(6155)
- 济(6108)
- 经济(6093)
- 业(5142)
- 企(3805)
- 企业(3805)
- 中国(2878)
- 农(2868)
- 水产(2580)
- 动物(2428)
- 制(2314)
- 银(2217)
- 银行(2178)
- 动物学(2154)
- 行(2100)
- 方法(1975)
- 理论(1973)
- 草(1937)
- 财(1932)
- 融(1923)
- 金融(1919)
- 农业(1839)
- 物(1820)
- 地方(1725)
- 害(1658)
- 和(1656)
- 业经(1654)
- 植(1628)
- 虫(1608)
- 机构
- 学院(48494)
- 大学(47512)
- 研究(23787)
- 农(23343)
- 科学(21226)
- 农业(19328)
- 所(15742)
- 中国(15704)
- 业大(14971)
- 研究所(14857)
- 室(12146)
- 农业大学(11832)
- 业(11534)
- 省(11516)
- 实验(11426)
- 京(11306)
- 实验室(11088)
- 技术(10610)
- 重点(10439)
- 济(10337)
- 管理(10321)
- 中心(10136)
- 经济(9871)
- 科学院(9478)
- 江(8804)
- 理学(8257)
- 院(8077)
- 理学院(8054)
- 部(7998)
- 管理学(7671)
共检索到75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聪 蒲志刚 张婷 李明 屈会娟 谭文芳 杨松涛 王大一 阎文昭
选取8个四川主栽甘薯品种为材料,剥离茎尖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建立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系。以烟草叶片和川薯20悬浮细胞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浸染方法转化抗除草剂基因EPSPS。结果表明,经PCR检测及草甘膦喷施试验后,获得了抗草甘膦阳性甘薯植株13株、阳性烟草植株25株,此实验为以EPSPS基因作为遗传转化的标记基因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
甘薯 悬浮细胞 草甘膦 除草剂 遗传转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炎杏 张学文 罗莎 肖楠 赵燕
为建立稳定的黄花蒿悬浮细胞系,以黄花蒿428–A植株的子叶、茎、腋芽和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础培养基,采用3因素(6–BA、NAA、2,4–D)4水平的L16(43)正交试验,优化黄花蒿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分析不同质量浓度(0、5、10、15、20、25、30 mg/L)潮霉素对黄花蒿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比较羧苄青霉素(0、100、150、200、250、300 mg/L)对农杆菌的抑制效果,并运用农杆菌介导法对黄花蒿悬浮细胞进行GUS报告基因及色氨酸单加氧酶iaaM基因的遗传转化。结果表明:黄花蒿叶片愈伤诱导率较高,叶片愈伤组织较优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出愈率可达99.33%;潮霉素最适筛选质量浓度为30 mg/L,羧苄青霉素最适抑菌质量浓度为200 mg/L;转基因抗性愈伤GUS组织化学染色及PCR鉴定结果表明,外源基因iaaM已导入并整合至黄花蒿基因组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敬娜 刘亚 李翔 袁潜华 赵久然
以pCambia3301载体为基础,以玉米Ubiquitin(Ubi)启动子、拟南芥叶绿素转运肽(Chloroplast transit pep-tide,Ctp)基因、抗草甘膦Epsps基因为元件,构建了玉米高效双元表达载体,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幼胚,获得了抗草甘膦无抗生素标记的转基因玉米植株。经田间初步检测转化玉米植株具有一定的草甘膦抗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秀红 史向远 白建荣 孙毅 刘惠民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一个新型抗草甘膦基因导入玉米优良再生材料Hi-II中,分析基因在T0转化及后代的遗传情况,结果表明,在15株T0转基因植株中有10株,经PCR初步检测呈阳性;T1转基因植株用2%草甘膦进行抗筛选性后,4个穗行符合3∶1的遗传分离比,3个穗行符合1∶1的遗传分离比。对35个T2转基因植株以株系为单位混收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有32个T2株系表现阳性。对籽粒色泽纯度高且呈阳性的株系依次进行田间草甘膦涂抹、PCR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田间草甘膦筛选效果明显,植株全部存活,选10株PCR呈阳性的植株进行RT-PCR检测,9株出现1.2 kb的目的条带,说明抗草甘膦基因能够...
关键词:
抗草甘膦基因 玉米 遗传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燕树锋 祝水金 刘海芳 卢彩霞 铁双贵
为分析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早代遗传情况,以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26个转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基因(EPSPS)抗草甘膦棉花转化事件为材料,以其背景亲本中棉所49为对照,喷施草甘膦后对转基因棉T1、T2分离比例进行考察。T1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经卡方检测20个转化事件T1分离符合3∶1的分离规律,即外源基因插入1个位点;6个转化事件不符合1对基因的分离规律,出现了偏分离。T2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通过花粉通管法共获得152个纯合株系,分别来源于25个转化事件;对T2不纯合株系继续进行分离比例的考察,发现来源于15个转化事件的57个株系符合3∶1的分离规律;此外卡方检测结果表明,每个转...
关键词:
棉花 草甘膦 EPSPS基因 遗传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晓罡 丁玉梅 孙茂林 陈亮 苏源 张绍松 李成云
以IRR I-Japan 24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鉴别品系和对照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的成熟种胚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发现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差异极大,愈伤组织诱导率在14.3%~97.1%,将2,4-D浓度从3.0 mg/L提高到5.0 mg/L时,可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经诱导成功的水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一段时间后,不同基因型的愈伤组织继代特性出现明显差异,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单株系愈伤组织建立了水稻悬浮细胞系,悬浮培养过程中对胚性悬浮系的细胞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细胞的形状由开始的不规则、长条形逐渐转变成近椭圆形、椭圆形;细胞质由很淡、透明、具明显的大液泡逐渐转变成浓厚...
关键词:
愈伤组织 悬浮细胞系 单基因系 水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晓映 张振文 夏惠 徐国前
【目的】建立适合葡萄悬浮细胞系快速稳定生长的培养体系。【方法】以鲜食葡萄巨峰的果皮为材料,以B5为基本培养基,通过选择合适的激素配比及浓度、pH、蔗糖浓度等建立并优化葡萄愈伤组织培养体系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结果】在B5+0.5 mg/L 6-BA+NAA条件下,NAA最适质量浓度为1 mg/L;在B5+0.5 mg/L 6-BA+2,4-D条件下,2,4-D最适质量浓度为1.0~2.0 mg/L;在B5+1 mg/L NAA+6-BA条件下,6-BA最适质量浓度为0.5~1.0 mg/L;在B5+2 mg/L 2,4-D+KT条件下,KT的最适质量浓度0.2 mg/L。在最佳蔗糖质量浓度30...
关键词:
巨峰葡萄 愈伤组织 悬浮细胞 培养体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磊 顾玉红 孟坤 王莉 黄伟
以文冠果成熟种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悬浮培养细胞系的建立及细胞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文冠果细胞悬浮培养的初始接种量在100mL三角瓶40mL液体培养基中以2.0g为宜,最适激素浓度以2,4-D,6-BA,NAA均为0.5mg·L-1为宜,细胞活力在接种第3天时达到最大,细胞分裂指数在接种第10天时达到最大,鲜质量增长量在第14天时达到最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洁 郑雪莲 屈会娟 李明 阎文昭
利用目前四川省主推的6个高淀粉甘薯品种进行悬浮培养及有效植株再生的研究,对以MS为基础的10种胚性愈伤培养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基在添加1.8 mg/L 2,4-D、30 mg/L蔗糖的MS培养基上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最多。胚性愈伤组织在添加1.8 mg/L 2,4-D、30 mg/L蔗糖的MS培养基上进行震荡培养建立悬浮细胞系,悬浮培养40周后,进行植株再生培养,比较了3种以MS为基础的再生培养基,将直径大于1cm的大细胞团放在添加1.5 mg/L ABA、30 mg/L蔗糖的MS上获得再生植株最多,再生率为96%。
关键词:
高淀粉 细胞悬浮培养 细胞团 植株再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洁 周宇 张雪梅 阎文昭 李明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作为生物反应器具有优势。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一类致癌因子,其热休克蛋白(HSP)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存在着发展为疫苗成分的可能性。本研究构建了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基因HspB-C植物表达载体,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入4个甘薯品种诱导愈伤和再分化,通过PCR检测证明目的基因HspB-C已成功转化入甘薯品种南瑞苕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诸葛强 阙国宁
山杉木(Cunninghamia lanccolata Hook.)成熟种子胚在含有2.0mg/l 2,4-D、0.2mg/l KT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通过筛选继代培养,得到了生长旺盛、质地松散的愈伤组织细胞系。继代初期适当降低蔗糖浓度有助于减少愈伤组织的褐化。将5个月龄的愈伤组织转移至含1.5~2.0 mg/l 2,4-D、0.1~0.2mg/l KT、200 mg/l CH的MS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建立了增殖快、分散性良好的杉木悬浮细胞系。从4个月龄的悬浮细胞酶解(2%纤维素酶、0.25%果胶酶和13%甘露醇),游离得到大量的杉木原生质体,产量为9.3×10~5个/g FWW,活力...
关键词:
杉木 悬浮细胞系 原生质体的分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守英 阙国宁
Callus was induced by embryos from mature seeds of Pinus serotina with MS medium contained 0.2 mg?L -1 of KT and 2.5 mg?L -1 of 2,4 D.After successive subculture and selection,six month old callus were transferred to a liquid medium with 0.2 mg?L -1 of KT and 0 5.0 mg?L -...
关键词:
晚松 悬浮细胞系 原生质体分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勇 田志宏 郑用琏
以马蹄金下胚轴愈伤组织为外植体,采用均匀设计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和培养基对细胞悬浮培养的影响,建立了马蹄金悬浮细胞系。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的培养基对马蹄金悬浮细胞的干重和生长速度有显著影响,以B5培养基作悬浮培养的基本培养基效果较好,用B5+0.5mg/L2,4-D+0.1mg/L6-BA+0.5mg/LKT+2.0mg/Lα-NAA作为悬浮培养基,对悬浮细胞的干重增长和生长速度效果较好,经固化培养后,愈伤组织生长良好。悬浮细胞生长的时间进程是,起始培养的第6天前,细胞增殖十分缓慢;第6~12天期间生长迅速;第14天后基本停止生长。培养基的pH值迅速下降时是细胞增殖缓慢的时期;当培养基...
关键词:
马蹄金 胚性悬浮细胞 均匀设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倪建伟 魏琦 杨秀艳 许秀玉 武海雯 张华新 刘涛
以野生唐古特白刺的茎段、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Na Cl O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和激素2,4-D、NAA和6-BA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愈伤组织形态的影响,并利用疏松型愈伤组织建立了白刺悬浮细胞系,对其生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茎段和叶片用2%的Na Cl O消毒10 min最适宜,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会影响成活率;3种激素对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和形态均有影响,其中,2,4-D是主要影响因子,且茎段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量比叶片的高;根据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和形态,适宜用浅黄色疏松型愈伤组织构建唐古特白刺悬浮细胞系,最佳试验组合为MS+2,4-D 1.5 mg·L-1+NAA 0.2 mg·L-1+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文娟 刘勇 黄小琴 周西全 宋君 尹全 王东 陶李 张富丽 常丽娟 张蕾 雷绍荣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生长期喷施草甘膦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生长和产量构成的变化,阐明一定浓度的草甘膦对转基因大豆生长繁育的影响,并对转基因大豆田间实际除草过程中草甘膦喷施时间及浓度的合理选择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研究依据。【方法】选择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GTS-40-3-2,采用田间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在大豆生长的V1—V5期茎叶喷施一定浓度梯度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研究草甘膦对不同时期转基因大豆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并同期监测该浓度梯度草甘膦的实际除草效果。【结果】1.23—12.30 kg.ai.hm-2的草甘膦均能有效控制杂草,但喷施草甘膦超过推荐剂量1.23—2.46 kg.ai.h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