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7)
- 2023(5660)
- 2022(5074)
- 2021(4653)
- 2020(4218)
- 2019(9882)
- 2018(9899)
- 2017(18766)
- 2016(10829)
- 2015(12566)
- 2014(12754)
- 2013(12933)
- 2012(12369)
- 2011(11269)
- 2010(11395)
- 2009(10657)
- 2008(10855)
- 2007(10034)
- 2006(8445)
- 2005(7527)
- 学科
- 济(44151)
- 经济(44106)
- 管理(26692)
- 业(26312)
- 方法(23239)
- 数学(20779)
- 数学方法(20603)
- 企(20040)
- 企业(20040)
- 学(12968)
- 农(12826)
- 财(11417)
- 中国(10261)
- 地方(8826)
- 贸(8632)
- 贸易(8629)
- 农业(8439)
- 易(8366)
- 业经(7819)
- 环境(7771)
- 制(7592)
- 和(7429)
- 务(7078)
- 财务(7064)
- 财务管理(7041)
- 企业财务(6635)
- 银(6289)
- 银行(6257)
- 融(6065)
- 金融(6060)
- 机构
- 大学(165310)
- 学院(163948)
- 济(63053)
- 经济(61638)
- 研究(59837)
- 管理(56110)
- 理学(48435)
- 理学院(47783)
- 管理学(46708)
- 管理学院(46433)
- 中国(42776)
- 科学(42669)
- 农(42355)
- 京(35287)
- 农业(34285)
- 所(34021)
- 业大(32270)
- 研究所(31431)
- 财(28135)
- 中心(27546)
- 江(25552)
- 财经(22612)
- 农业大学(22305)
- 北京(21688)
- 范(20981)
- 师范(20625)
- 省(20532)
- 经(20400)
- 院(20215)
- 州(20207)
- 基金
- 项目(110733)
- 科学(83796)
- 基金(78791)
- 研究(72925)
- 家(71483)
- 国家(70932)
- 科学基金(57832)
- 省(45173)
- 社会(43173)
- 基金项目(42143)
- 社会科(40694)
- 社会科学(40677)
- 自然(40355)
- 自然科(39343)
- 自然科学(39314)
- 自然科学基金(38584)
- 划(38433)
- 教育(33726)
- 资助(32678)
- 编号(28942)
- 重点(25830)
- 发(24285)
- 计划(24241)
- 成果(24018)
- 部(23849)
- 创(22563)
- 科研(22512)
- 科技(22255)
- 创新(21325)
- 课题(20571)
共检索到235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意 刘泓江 陈培茹 杨新笋 雷剑 王连军 柴沙沙 靳晓杰 杨圆圆 程贤亮 焦春海 张文英
为探究IbWRKY7基因在甘薯响应蔓割病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以高抗蔓割病品种‘鄂薯11’为供试材料,克隆到1个新的WRKY家族基因IbWRKY7,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鄂薯11’和蔓割病敏感品种‘栗子香’在蔓割病病原菌侵染后IbWRKY7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IbWRKY7的CDS序列全长为945bp,编码314个氨基酸;推测其编码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蛋白分子质量为33.92kU,pI 9.82,含有1个WRKY七肽保守序列和1个C2HC型锌指结构。IbWRKY7基因上游2 000bp的启动子区域内存在多种类型的顺式作用元件,如植物激素应答元件Myb、胁迫响应元件MYC和MYB等。多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IbWRKY7蛋白与日本牵牛花InWRKY7和三裂叶薯ItWRKY7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IbWRKY7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蔓割病病原菌侵染0h相比,侵染2、4、12、24、48、72、96和120h后,‘鄂薯11’的IbWRKY7基因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边小峰 谢一芝 郭小丁 贾赵东 马佩勇
为了提高甘薯的抗逆能力,通过RACE的方法克隆到一个含有AP2结构域的ERF家族基因,该家族基因在植物逆境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该基因c DNA全长1 025 bp,编码区为669 bp,编码223个氨基酸,该基因在甘薯中未曾报道,将其命名为Ib ERF3。通过进化树分析发现,Ib ERF3在茄目类作物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通过定量PCR研究发现,Ib ERF3在甘薯根、叶中都有表达,且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同时研究发现,在干旱、盐胁迫处理后Ib ERF3在根和叶片中表达量都显著上升。在用植物激素ABA处理后,Ib ERF3的表达量逐渐上升并在24 h时达到最大。因此,推测Ib ERF3在甘薯抗逆途...
关键词:
甘薯 ERF 基因克隆 表达 非生物逆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涛 周桦楠 张海楼 叶鑫
克隆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低温胁迫基因Ib ICE1,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及低温胁迫下表达水平分析,探讨Ib ICE1对甘薯耐低温胁迫能力的影响。以辽薯36为试验材料,利用RACE技术克隆甘薯Ib ICE1基因,Ib ICE1基因的c DNA全长2150bp,包含1611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该基因编码536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58.26 k D,等电点5.72。进化树分析表明,Ib ICE1同玉米和拟南芥ICE1基因亲缘关系较近。Ib ICE1蛋白C端含有一个典型的b HLH
关键词:
甘薯 IbICE1 基因克隆 低温胁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萌 杨书珍 刘寒寒 张美红 彭丽桃
为初步分析柑橘采后病原菌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碳代谢调控因子CreA的功能,克隆到意大利青霉的creA基因。PicreA基因全长1 236 bp,无内含子,PiCreA蛋白由411个氨基酸组成,含有2个转录因子典型的锌指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iCreA蛋白与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亲缘性最高。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到PicreA基因面对不同碳源诱导具有不同的表达响应。对于单糖一般在短时间内诱导得到较高表达,随着时间延长,抑制碳源葡萄糖诱导PicreA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推测发生了PicreA的自我抑制;而在去抑制碳源木糖环境中,PicreA的表达量略有下降并逐渐保持相当高的水平。对于非糖类的去抑制碳源乙醇,PicreA基本维持稳定的较高表达状态。PicreA基因在整个意大利青霉侵染柑橘过程中稳定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钰 王荣富 何国浩
对根据紫花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NBS区域的保守序列等设计的16对简并引物进行优化,筛选出6对简并引物,以甘薯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克隆甘薯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结果克隆出342个不同的甘薯RGA,这342个甘薯RGA和已知的抗病基因L6、N、RGC1等具有高度同源性(Evalue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亮 刘振宇 吕全 梁军 张星耀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引起的严重病害,引起重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钙调素(CaM)是真核生物中Ca2+主要传导蛋白,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首次从马尾松中克隆获得CaM,命名为pmCaM,并检测了其响应松材线虫侵染的表达特征。序列分析表明:pmCaM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核苷酸序列为450bp,编码14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含有4个EF-hand结构域,具有钙调素的典型特征,与其它植物的CaM蛋白均有较高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接种松材线虫后30 180 min时间段,马尾松苗根、茎、叶器官中的pmCaM均下调表达,但不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清华 陈晓峰 牟晋华 侯喜林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大白菜ADF7和ADF10基因对真菌侵染的响应。[方法]从拟南芥基因组数据库中找到全部的At ADF7和At ADF10基因,通过与大白菜基因组数据库序列比对分析,得到对应的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特性,通过半定量和定量分析2个基因在受到真菌侵染的大白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大白菜ADF7基因与其他近似植物的ADF7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对大白菜ADF7和ADF10编码的蛋白进行二级结构分析,它们具有相近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都没有信号肽。采用半定量检测大白菜受灰霉菌侵染前后ADF基因表达特点,结果显示:ADF7和ADF10在未受侵染的根、茎、叶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聪 郑雪莲 蒲志刚 吴洁 王大一 阎文昭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催化ADP-葡萄糖合成反应,是淀粉生物合成的限速酶之一。从高淀粉甘薯品种川薯34总RNA逆转录的cDNA中克隆了AGPa1和AGPa2两个α亚基编码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插入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Camb ia1301构建了pC-AGPa1和pC-AGPa2两个双元表达载体,并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获得的工程菌菌株可用于遗传转化甘薯、马铃薯和木薯等重要的薯类作物,为薯类作物高淀粉育种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龙正 刘静 刘之洋 夏彭飞 袁希汉 宁宇
MLO基因作为感病因子在调控寄主植物对白粉病的应答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确苦瓜McMLO1基因在白粉病胁迫下的基因功能,以苦瓜自交系K24为材料对该基因进行了克隆、生物信息预测及表达分析。结果表明,McMLO1基因全长4 019 bp,包含15个外显子,其中CDS序列长为1 707 bp,编码568个氨基酸。ProtParam预测显示,McMLO1蛋白的分子质量为65.40 ku,理论等电点为9.36,属不稳定亲水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膜上;McMLO1蛋白包含一个由477个氨基酸组成的MLO保守结构域,其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组成。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McMLO1与黄瓜MLO蛋白的同源性较高。qRT-PCR检测结果发现,McMLO1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根、茎、果实等组织。白粉病接种后,McMLO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并在6 h达到峰值,推测该基因参与了苦瓜对白粉病侵染的早期应答反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蔚亚楠 黎志彬 龚亚菊 鲍锐 桂敏 杜光辉 刘家迅 吴丽艳
为了探索植物响应黄萎病病原菌侵染的作用机制,以黄萎病高感野茄材料大理野茄(M239)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接种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的方法,首先测定M239在接种大丽轮枝菌后0,6,12,24,48 h的根部4个关键生理指标,即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变化。结果确定接种大丽轮枝菌后12,24 h为蛋白组分析取样的关键时间点;在此基础上,利用iTRAQ技术分析M239在接种大丽轮枝菌后根部蛋白的变化。结果发现,与清水接种(CK)相比,M239接种大丽轮枝菌后12 h有463个差异表达蛋白(DEPs),其中305个下调,158个上调;接种后24 h,有456个DEPs被病原菌诱导表达,包括296个下调,160个上调。这些蛋白主要富集在碳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新陈代谢等途径。通过与已报道的黄萎病抗性材料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M239在响应大丽轮枝菌的侵染过程中,参与防御响应的蛋白数量和代谢通路较少,未能形成有效的防御网络,最终表现为感病。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章淑玲 张绍升
从甘薯茎线虫病的薯块中分离到茄病镰孢(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镰孢(F.oxysporum)2种真菌.通过苗期和薯块接种证实,尖孢镰孢与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能共同侵染甘薯引起复合侵染病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元射 舒田 毛景欣 陈敏
为渝紫薯7号品种后续的遗传转化及其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方法对其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进行同源性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从渝紫薯7号中克隆到F3H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U144881),序列全长为1280 bp,包括5’端UTR+一个编码368个氨基酸残基的编码区+3’端UTR+poly A尾巴;F3H基因蛋白具有结合酮戊二酸的RXS基序ARG287-SER285和结合亚铁离子的保守氨基酸HiS219、ApS221和HiS277,结构域位于蛋白的核心(FE2+被包埋在酶的中心);在GEN bANk中,渝紫薯7号F3H的序列与圆叶牵牛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敏 周陈平 杨护 邝瑞彬 黄炳雄 魏岳荣
[目的]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番木瓜(Carica papaya L.) WRKY(CpWRKY)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并对其在短孢炭疽菌侵染下的表达量进行分析,为CpWRKYs家族的功能研究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和筛选CpWRKYs转录因子家族基因成员,并对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基因结构分析、蛋白保守基序预测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同时以番木瓜炭疽病耐性品种和敏感性品种为材料,利用短孢炭疽菌侵染采后果实,于0,24,48 h取样,对其转录组学数据进行分析,筛选2个品种中差异表达的CpWRKY基因,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试验对筛选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经系统分析从番木瓜中共鉴定出48个CpWRKYs成员,分为Ⅰ、Ⅱ和Ⅲ3类;其中第Ⅱ类成员最多,可分为Ⅱa、Ⅱb、Ⅱc、Ⅱd和Ⅱe5个亚类。CpWRKYs家族成员的氨基酸残基数目为97~747个,等电点为4.83~9.71,为亲水性蛋白,大部分CpWRKYs的结构域高度保守,但有个别蛋白保守域缺失。在CpWRKYs家族中共预测到10个保守基序,其中包括含有WRKY七肽结构域的基序1、含锌指结构的基序2和同时含有七肽序列和锌指结构的基序3,其中基序3为大多数I类CpWRKY转录因子N端WRKY结构域所特有。Cp WRKYs含有1~6个外显子,同一家族或亚家族成员在基因结构上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在Cp WRKYs启动子中检测到大量与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相关的元件。对短孢炭疽菌侵染番木瓜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在番木瓜耐性品种中筛选出了特异表达的CpWRKY22、CpWRKY11、Cp WRKY2、CpWRKY33和CpWRKY25,RT-qPCR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在耐性品种中特异上调表达,在敏感性品种中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番木瓜WRKY家族共包括48个成员,该家族基因结构和蛋白基序具有组间差异性和组内保守性。CpWRKYs家族成员强烈响应炭疽菌侵染,其中CpWRKY22、CpWRKY11、CpWRKY2、CpWRKY33和CpWRKY25是有潜力的抗炭疽病候选基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珍珍 张正芳 马晓兰 王文颖 邱庆辉 王小梅 周华坤 殷恒霞
异黄酮是豆科植物中一类典型的次级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多样性对于植物生长发育及抵御环境胁迫具有重要功能。本研究以高寒地区豆科牧草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为研究材料,根据转录组测序数据,从红豆草叶片中克隆获得一个异黄酮7-O-糖基转移酶(Isoflavone 7-O-glucosyltransferase,OvIF7GT)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亚细胞定位和干旱胁迫下表达水平的分析。结果显示:(1)本研究克隆得到的OvIF7GT大小为1512 bp,编码503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56774.36 Da;其编码蛋白是一种亲水性蛋白,具有两个跨膜结构域,62个磷酸化结合位点,理论等电点为5.51;(2)保守结构域分析推测,OvIF7GT蛋白属于异黄酮糖基转移酶家族,主要由α-螺旋(41.75%)和无规则卷曲(35.79%)构成;系统发育进化关系分析表明该蛋白与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和鹰嘴豆(Cicer arietinum)中的IF7GT亲缘关系较近;此外,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OvIF7GT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在细胞核中也有分布;(3)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72 h后,红豆草幼苗中OvIF7GT显著受到干旱胁迫的诱导表达,且在叶中比根中的表达量更高。该研究结果表明,OvIF7GT参与了红豆草干旱胁迫的响应,可能在红豆草的抗旱中具有潜在功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文杰 吴燕民 唐益雄
MYB蛋白是植物体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生理代谢和发育过程的调节。本研究对利用RACE-PCR分离克隆的MYB转录因子基因GmMYBJ7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Norhern杂交对GmMYBJ7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只在茎、叶中检测到了GmMYBJ7的表达;酵母表达结果显示,GmMYBJ7具有明显的转录激活功能,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为24.31 U;半定量RT-PCR检测显示,在表达GmMYBJ7的转化烟草中,类黄酮代谢途径中的苯丙氨酸氨基裂解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查尔酮合成酶(CHS)、黄烷酮-3-羟化酶(F3H...
关键词:
大豆 MYB转录因子 基因表达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