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7)
- 2023(6083)
- 2022(5256)
- 2021(4859)
- 2020(4061)
- 2019(8973)
- 2018(8815)
- 2017(16004)
- 2016(8463)
- 2015(9270)
- 2014(8677)
- 2013(8362)
- 2012(7559)
- 2011(6923)
- 2010(7044)
- 2009(6272)
- 2008(6095)
- 2007(5522)
- 2006(4848)
- 2005(4110)
- 学科
- 济(30266)
- 经济(30244)
- 业(30231)
- 管理(29609)
- 企(27683)
- 企业(27683)
- 技术(14647)
- 方法(11592)
- 技术管理(11465)
- 中国(9613)
- 数学(9271)
- 数学方法(9088)
- 业经(9057)
- 农(7980)
- 财(7516)
- 地方(7299)
- 理论(6732)
- 制(6372)
- 学(6164)
- 农业(5740)
- 划(5585)
- 银(5504)
- 银行(5493)
- 和(5285)
- 行(5251)
- 策(5163)
- 融(4997)
- 金融(4997)
- 务(4884)
- 环境(4882)
- 机构
- 学院(113782)
- 大学(113251)
- 管理(47233)
- 济(44319)
- 经济(43372)
- 理学(40880)
- 理学院(40426)
- 管理学(39787)
- 管理学院(39545)
- 研究(38508)
- 中国(28511)
- 科学(24149)
- 京(23726)
- 财(19672)
- 所(19003)
- 江(17726)
- 中心(17629)
- 农(17346)
- 研究所(17317)
- 业大(16536)
- 范(15296)
- 财经(15261)
- 师范(15152)
- 北京(14914)
- 州(14445)
- 院(14216)
- 经(13845)
- 技术(13479)
- 农业(13442)
- 商学(12552)
- 基金
- 项目(79324)
- 科学(63693)
- 研究(58916)
- 基金(56104)
- 家(48997)
- 国家(48562)
- 科学基金(42574)
- 社会(37443)
- 社会科(35520)
- 社会科学(35508)
- 省(34073)
- 基金项目(30027)
- 划(27959)
- 自然(27207)
- 教育(27186)
- 自然科(26649)
- 自然科学(26639)
- 自然科学基金(26174)
- 创(23391)
- 编号(22836)
- 资助(21114)
- 创新(20714)
- 成果(18097)
- 重点(18068)
- 发(17571)
- 课题(17086)
- 部(16563)
- 业(16250)
- 国家社会(15241)
- 计划(15040)
共检索到172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钧 陆鑫 苏火生 马丽 刘新龙 蔡青
应用DTOPSIS法对49份甘蔗Co419创新血缘后代材料和2个对照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创新材料的蔗茎数量性状多优于对照品种,但糖分性状和蔗茎质量性状多次于对照品种。其中7份甘蔗创新材料的综合性状优于亲本对照Co419,但低于品种对照桂糖11,可作为核心后代继续进行杂交利用;另有15份甘蔗创新材料单项性状优良,综合性状稍次于亲本对照Co419,可作为备选材料进一步观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郎荣斌 边芯 孙有芳 董立华 桃联安 安汝东 杨李和 周清明 经艳芬
本研究以含有云南野生甘蔗亲本的31个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选择影响甘蔗杂交组合品质最大的4个因素(锤度、株高、茎径、丛有效茎)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研究四个因素相互作用对31个甘蔗杂交组合的影响,从中筛选出属优的甘蔗杂交组合1个(云瑞10-509×德蔗03-68),较优的6个(云瑞03-417×云瑞10-550,云瑞10-979×云瑞05-271,云瑞10-956×云瑞05-189,云瑞10-648×云瑞05-785,云瑞10-498×粤糖91-976,云瑞10-979×云瑞06-2416,)在今后的育种中可以重点利用。
关键词:
甘蔗 杂交组合 模糊综合评判 筛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经艳芬 周清明 段惠芬 杨李和 董立华 安汝东 桃联安 朱建荣
利用DTOPSIS对参加国家甘蔗品种七轮区试的11个品种,在云南瑞丽点2年新植1年宿根的品比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C12003、闽糖96-1027的综合表现优于双对照ROC22(CK1)和ROC16(CK2);粤甘26号、桂糖97-40、云蔗03-194和云蔗03-332的综合表现优于ROC16(CK2),评价结果与糖产量排序高度一致,与甘蔗品种在云南瑞丽蔗区的实际表现吻合。
关键词:
甘蔗 区域试验 DTOPSIS 评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郎荣斌 边芯 朱建荣 孙有芳 桃联安 董立华 安汝东 周清明 俞华先 经艳芬
利用含甘蔗野生血缘的云瑞2013系列创新亲本间相互杂交的68个组合及双对照,分析组合后代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云瑞创新亲本及组合对后代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所用亲本的遗传力表现明显不同,锤度、株高、茎径、丛有效茎、单茎重5个性状在组合、父本和母本中的遗传力均大于50%;一般配合力表现优异的材料有作为母本的云瑞09–928、云瑞05–628、云瑞10–559、云瑞10–648,云瑞09–525等超过双对照的21个材料和作为父本的云瑞05–458、云瑞06–4337、云瑞05–785、云瑞05–160,云瑞05–770等17个材料;特殊配合力表现较好的有高产、高糖型组合云瑞09...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覃伟 吴才文 曾千春 赵俊 赵培方 刘家勇 杨昆 夏红明 姚丽 昝逢刚
选用13个新台糖系列甘蔗品种ROC1、ROC6、ROC8、ROC9、ROC10、ROC11、ROC20、ROC22、ROC23、ROC24、ROC25、ROC26和ROC28作母本与不同类型的父本杂交,选配组合31个,采用家系评价法和宿根力分析对甘蔗有性杂交后代在干旱条件下的宿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母本及选配的组合对后代宿根蔗的影响较新植蔗更为显著,且蔗茎产量、糖产量和有效茎在宿根蔗的遗传力表现均高于新植蔗,有利于强宿根后代的选育;13个新台糖系列母本中,ROC25、ROC11和ROC24在新植、宿根两个植期的重要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均较高,糖产量、蔗茎产量和锤度在宿根蔗的配合力大于新植...
关键词:
甘蔗 新台糖品种 母本 家系评价 宿根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嘉云 刘少谋 邓祖湖 杨川毓 廖振阳 符成 黄忠兴 黄永吉 林彦铨 陈如凯
本研究以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为材料,利用人工接种花叶病毒和黑穗病菌,人工水分胁迫,初步评价甘蔗和斑茅杂交后代的抗花叶病、抗黑穗病和抗旱性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的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抗黑穗病、抗花叶病和抗旱表现分离.初步评价出了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BC1YCE01-134和YCE01-116,其对花叶病和黑穗病表现"0"感染率且抗旱性生理指标良好,有望成为供甘蔗育种利用的高抗的抗源亲本.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抗病 抗旱 评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武晋宇 应雄美 朱建荣 赵俊 刘家勇 吴才文 Ibrahim Soliman Helal ELGAMAL 赵勇
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法对40份从法国和菲律宾引进的甘蔗种质进行综合评价。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质间茎径、单茎质量、蔗糖分等主要工农艺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介于5.68%~51.55%,变异广泛。对各种质的株高、茎径、有效茎、单茎质量、锤度、甘蔗蔗糖分、蔗汁蔗糖分、简纯度和纤维分等9个主要工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投影方向和投影值大小分析,结果表明:投影方向以甘蔗蔗糖分的最高,其后依次为锤度、蔗汁蔗糖分、简纯度、单茎质量和茎径等,株高和有效茎的较低;40份种质投影值大小各异,根据投影值大小,结合聚类分析将40份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各类群投影值介于0.00~2.50,其中,第Ⅳ类群的5份种质资源(FR97–127、FR97–53、VMC95–29、VMC96–169和VMC97–30)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供甘蔗杂交利用。综合来看,投影寻踪分类法可作为大量甘蔗种质资源评价的有效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峰 张垂明 吉家乐 吴其卫 黄忠兴 常海龙 陈俊吕 金玉峰 王勤南 胡后祥 符成 刘少谋
为探明温水去雄处理对甘蔗杂交后代杂种真实性的影响效应,本研究在进行甘蔗有性杂交前利用50℃温水对甘蔗母本粤糖91-976及桂糖92-66的花穗浸泡5 min后,将其分别与父本粤糖93-159及粤糖91-976的花穗进行杂交,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其杂交后代的杂种真实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温水去雄可有效减少甘蔗杂交制种过程中的自交过程,提高杂种率。
关键词:
甘蔗 温水去雄 SSR 杂种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秀琴 陆鑫 毛钧 刘新龙 刘洪博 马丽 徐超华 蔡青
对甘蔗属热带种(Saccharum officinarum)越南牛蔗和滇蔗茅(ErianthuS rockii kEng)云南95-20杂交后代Bc_12个无性系(云南06-278和云南06-279)的根尖进行染色体制片,用以鉴定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Bc_1后代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110,云南06-278和云南06-279核型公式分别为2n=110=116m+4Sm和2n=110=102m+8Sm,核型分别为2B和2c类型。根据Bc_1后代染色体数目鉴定结果,推断杂交f1子代与甘蔗商业品种新台糖10号(roc10)杂交时,染色体以2n+n方式遗传到Bc_1后代...
关键词:
甘蔗 滇蔗茅 杂交后代 染色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先宏 杨清辉 李富生 何丽莲 何顺长
【目的】探讨甘蔗(Saccharum spp.)与蔗茅(Erianthus fulvus)杂交F1材料的染色体组成及核型差异。【方法】以甘蔗与蔗茅间杂交所获得的16份F1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单色及双色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研究,在GISH的基础上对3份材料的中期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GISH的研究结果表明,子代材料中具有7—10条不等的父本染色体;由于母本遗传物质对父本遗传物质的排斥作用引起的染色体消减及片段化导致父本染色体在子代中有断裂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在间期核中亲本染色质以分散的方式单独分布;3份材料的中期染色体进行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俞华先 经艳芬 安汝东 郎荣斌 董立华 桃联安 孙有芳 杨李和 边芯 周清明 田春艳
【目的】客观评价大茎野生种57NG208血缘F_2代创新种质,提高创新种质的利用效率。【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云瑞15系列甘蔗创新种质的20份参试材料的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相关分析表明,蔗茎产量与各性状均呈正相关,且与株高达到显著水平,与有效茎数达到极显著水平;11月蔗糖分与蔗茎产量和有效径数呈正相关,且与有效径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92.417%,能反映所列性状绝大部分的信息;聚类分析得20份参试材料分成3个类群,各个类群具有不同特点,在组合选配时可科学加以利用。【结论】云瑞15-80、云瑞15-78、云瑞15-152、云瑞15-44、云瑞15-85、云瑞15-12、云瑞15-45、云瑞15-111、云瑞15-79、云瑞15-84和云瑞15-55共11份材料的综合性状好,应作为重要创新种质优先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想 王钟曼 张秋玲 魏媛媛 赵小刚 刘波 戴思兰
【目的】建立早花露地小菊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花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花色接近纯正红色或黄色、花型和株型等综合表现优异的株系,丰富华北地区早秋节庆用花。为进一步培育早花露地小菊新品种提供育种材料和选择方法。【方法】以露地小菊3个早花亲本和1个重瓣性高且花色鲜艳亲本及其25个经田间初选的杂交后代无性株系为供试材料,划分花色、花期、花型、株型和叶型5个层次,从观测的30个原始性状中筛选出18个关键性状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及K-Means聚类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开展杂种株系的综合筛选。【结果】以早花、花型圆整丰满、红黄两种花色稳定为育种目标确定了层次分析法各性状的权重值,其中初花期起始时间(0.1817)权重值最大,其次是花色稳定性(0.1695)、盛花期单株着花数量(0.1383)、开花持续时间(0.1301),再次是花色适宜度(0.0565)、盛花期着花整齐度(0.0565)、花序直径(0.0539)、舌状花数量(0.0574)。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法将29份材料划分为3个等级,Ⅰ级10个(34.38%),Ⅱ级11个(37.93%),Ⅲ级8个(27.59%);杂交子代性状分离广泛,花色、花型和株型均出现了超亲性状,但花期仍以2个早花亲本初花期最早,符合前人研究认为花期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因此,早花露地小菊育种仍需筛选更多亲本,增加可早秋使用的露地小菊资源。【结论】本评价方法综合各类评价体系优势,以数量化结果充分表征田间观测的性状特征,以育种目标为导向进行层次分析赋值评价,为综合评价和筛选早花露地小菊优良品种提供了量化方法。建立的评价体系可以很好地对早花露地小菊进行评价与筛选,为后期早花露地小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有助于提高后代优良种质筛选效率。最终筛选出10个观赏性状优良的早花露地小菊株系,可作为新品种或新品系应用,也可作为育种材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志刚 官春云 周世象 李景龙
为了明确几种分析方法对杂种棉后代综合评价的异同,于 2002—2003 年通过聚类分析、关联度分析以及多目标综合值评定分析原理对 10 个杂种棉后代在不同生态点的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分析方法对杂种棉后代的综合评价趋势基本上一致.从纤维品质来看,以湘 Z-010,湘 Z-004,湘 Z-008,湘 Z-007纤维品质较好.从产量性状来考虑,以湘 Z-001,湘 Z-002,湘 Z-004 产量较高.从湖南定位 50~60 支纱区划方针和产量性状来看,以湘 Z-004 表现最好,属于高产优质品种.
关键词:
杂种棉 综合评价 分析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