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
2023(924)
2022(810)
2021(738)
2020(647)
2019(1382)
2018(1318)
2017(2239)
2016(1511)
2015(1596)
2014(1527)
2013(1599)
2012(1525)
2011(1441)
2010(1433)
2009(1309)
2008(1266)
2007(1111)
2006(925)
2005(803)
作者
(6668)
(5588)
(5588)
(5283)
(3697)
(2879)
(2584)
(2284)
(2181)
(2063)
(2062)
(2020)
(1972)
(1877)
(1836)
(1800)
(1762)
(1715)
(1627)
(1611)
(1563)
(1538)
(1444)
(1371)
(1316)
(1315)
(1290)
(1251)
(1229)
(1222)
学科
(4626)
经济(4623)
方法(3028)
数学(2883)
数学方法(2861)
(2557)
(2166)
管理(2108)
(1782)
(1562)
生物(1493)
虫害(1426)
(1391)
企业(1391)
病虫(1340)
病虫害(1340)
(1221)
(1160)
防治(1109)
(1107)
(1027)
及其(1022)
(982)
微生(979)
微生物(979)
中国(952)
农业(942)
生物学(910)
环境(807)
病害(803)
机构
大学(22713)
学院(22433)
(11571)
研究(10339)
科学(9741)
农业(9593)
业大(7639)
(6906)
研究所(6594)
农业大学(6163)
中国(5998)
(5775)
(5720)
实验(5588)
经济(5577)
(5477)
实验室(5450)
重点(5079)
(5074)
管理(4681)
(4671)
中心(4560)
技术(4276)
科学院(4264)
理学(4201)
理学院(4057)
管理学(3799)
管理学院(3775)
生物(3619)
(3404)
基金
项目(18948)
(13530)
国家(13444)
科学(13153)
基金(13148)
科学基金(10265)
(8603)
自然(8401)
研究(8349)
自然科(8212)
自然科学(8198)
自然科学基金(8047)
(7222)
基金项目(6866)
科技(6072)
计划(5931)
资助(5895)
(4639)
重点(4570)
专项(4506)
社会(4449)
社会科(4227)
社会科学(4225)
(4141)
科研(4108)
(3961)
(3896)
教育(3883)
创新(3771)
农业(3553)
期刊
学报(12085)
(10987)
大学(8029)
学学(7813)
农业(7653)
科学(7248)
业大(4314)
中国(4159)
(3942)
农业大学(3934)
研究(3864)
(3759)
经济(3759)
(2861)
自然(2692)
自然科(2549)
自然科学(2549)
中国农业(2386)
林业(1937)
农林(1934)
(1934)
科技(1859)
统计(1844)
(1649)
科技大(1636)
科技大学(1636)
西南(1622)
(1595)
决策(1541)
管理(1480)
共检索到30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文洁  李文凤  黄应昆  罗志明  王明强  王晓燕  
本研究利用尿素混合液直接从甘蔗黑穗病菌孢子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鉴定,经过反复试验,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鉴定方法。利用建立的方法对12个甘蔗黑穗病样品进行病菌基因组DNA提取,将甘蔗黑穗病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均扩增出大小为420 bp的预期DNA片段条带。PCR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甘蔗黑穗病病原菌序列比对,同源性达9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转娣  昝逢刚  吴才文  李文凤  卢文洁  黄应昆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甘蔗黑穗病菌进行了检测,建立了该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从田间采集样本,在马丁氏培养基上分离获得甘蔗黑穗病菌的单菌落,经培养获得大量菌体,提取菌体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检测,证明获得了甘蔗黑穗病的病原菌。该方法能简便、快速、准确、有效的检测甘蔗黑穗病菌,结果稳定、可靠。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甘蔗黑穗病的方法,将为甘蔗抗黑穗病育种工作提供方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刚红  姜子德  沈万宽  罗明珠  饶得花  
以甘蔗黑穗病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交配型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在单因素优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甘蔗黑穗病菌SCoT-PCR反应体系的Mg2+、dNTPs、引物、r Taq DNA聚合酶和模板用量5个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优化的甘蔗黑穗病菌SCoT-PCR反应体系:DNA模板12.50ng、dNTPs 0.17mmol/L、引物0.46μmol/L、Mg2+1.7 mmol/L、r Taq DNA聚合酶0.85U、1×Buffer(Mg2+free),总体积25μL。应用优化体系从30条SCoT引物中筛选扩增条带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10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刚红  姜子德  沈万宽  罗明珠  饶得花  
以甘蔗黑穗病菌(Sporisoriumscitamineum)交配型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在单因素优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甘蔗黑穗病菌SCo TPCRG反应体系的Mg2+、d NTPs、引物、r Taq DNA聚合酶和模板用量5个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优化的甘蔗黑穗病菌SCo TPCRG反应体系:DNA模板12.50ng、d NTPs0.17mmol/L、引物0.46μmol/L、Mg2+1.7 mmol/L、r Taq DNA聚合酶0.85U、1×Buffer(Mg2+free),总体积25μL.应用优化体系从30条SCo T引物中筛选扩增条带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刚红  沈万宽  吴夏明  陈双  罗明珠  陈培寿  
为研究来源于不同遗传类群甘蔗黑穗病菌分离物侵染寄主甘蔗防御酶活性变化差异,采用注射接种法,将5个不同遗传类群的代表分离物(分离物编号依次为16,24,25,47,89号)侵染抗病甘蔗品种Q171和感病甘蔗品种ROC22,测定甘蔗与甘蔗黑穗病菌分离物互作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5株分离物侵染引起的寄主甘蔗SOD、POD、CAT活性变化曲线中均存在2个酶峰值,抗病甘蔗品种Q171中PPO和感病甘蔗品种ROC22中PAL也存在2个酶峰值,接种后1 D出现峰值Ⅰ,接种后3~5 D出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易建平  陶庭典  印丽萍  沈禹飞  潘良文  郑建中  
设计了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 (Tilletiaindica)和黑麦草腥黑穗病菌 (Tilletiawalkeri)通用引物H4 /H7和H11/H12 ,结合T .indica特异性引物Tin3/Tin4和T .walkeri特异性引物Tin11/Tin4建立了检测T .indica和T .walkeri冬孢子的套式PCR (nestedPCR)检测方法。检测的灵敏度达 1个冬孢子 ,检测时间缩短为 8h。PCR产物的测序验证了PCR反应的可靠性。这一方法克服了冬孢子休眠或不具存活力以及常规PCR检测时间长的困难 ,有效地解决了漏检问题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东姣  张畅  阙蓓蓓  尤垂淮  罗俊  苏亚春  
从甘蔗栽培种R570基因组数据库中挖掘到60个ShWRKY(ShWRKY1~ShWRKY600)基因,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有3~13个ShWRKY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60个ShWRKY蛋白中,属于Ⅰ、Ⅱ和Ⅲ类的分别有10、32和18个.所有ShWRKY家族成员皆为亲水性核定位蛋白,且除ShWRKY13为稳定蛋白外,其余家族成员都不稳定.ShWRKY基因家族的外显子数目为1~5个,保守基序数目为3~7个.启动子区域序列预测显示,ShWRKY基因包含多个与胁迫、生长发育和激素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表达谱分析显示,ShWRKY基因在甘蔗不同组织中差异表达,且参与对黑穗病菌胁迫的响应过程.RT-qPCR检测结果显示,接种黑穗病菌7 d后,ShWRKY37基因在2个甘蔗抗病品种和1个感病品种中上调表达,而在另外1个感病品种中下调表达;ShWRKY51基因则在抗病品种中下调表达,而在感病品种应答早期(1 d)上调表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晓燕  仓晓燕  李文凤  李婕  李银煳  单红丽  张荣跃  卢文洁  黄应昆  
【目的】云南地处低纬高原,作为中国第二大蔗区,近年来因多雨高湿加上感病品种大规模种植,导致由镰刀菌引起的甘蔗梢腐病在低纬高原云南蔗区扩散蔓延成灾,蔗糖产业严重减产减糖,面临严峻灾害威胁。为实现低纬高原云南蔗区甘蔗梢腐病的抗病育种和精准科学防控,亟需明确该病的病原菌种类、优势种及其系统进化关系。【方法】以采自云南省耿马县、孟连县、澜沧县勐滨镇、新平县、澜沧县、澜沧县上允镇、开远市和弥勒市等不同蔗区的14份梢腐病样品为材料,分别利用基于核糖体DNA非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设计的梢腐病特异性检测引物Fv-F4/Fv-R4和Fp-F3/Fp-R3对甘蔗梢腐病病原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Fv)和Fusarium proliferatum(Fp)进行PCR检测。【结果】14份梢腐病样品中有12份均检测到2种梢腐病病原菌,存在混合侵染现象。选取7份混合侵染样品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的Fv(MZ126549-MZ126555)和Fp(MZ102259-MZ102265)序列分别与已报道的Fv菌株20(KU508286)和Fv德宏菌株(KJ629482)的同源性为98.6% ~ 100%和100%。系统进化树中云南蔗区梢腐病病原菌主要分成两组,即Fv组和Fp组。除来自云南澜沧ROC 25和云南弥勒福农10-1405上的Fv单独聚为一个小组外,在Fv组中,5个混合侵染样品与不同地理来源Fv菌株聚为一组,并与F. oxysporum(广西菌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就Fp而言,本研究获得的Fp序列与不同地理来源Fp菌株聚为一组。【结论】初步确认Fv和Fp是低纬高原云南蔗区梢腐病的主要病原,且普遍存在混合侵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显勇  蔡文伟  杨本鹏  张树珍  王业桥  
【目的】建立能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和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以病株带鞘叶组织总核酸反转录物为模板,根据中国甘蔗花叶病的主要致病病原高梁花叶病毒SrMV和甘蔗花叶病毒中国大陆优势株系SCMV-A,结合B、D、E和SC株系的外壳蛋白核苷酸序列的保守区设计PCR引物对和已有的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病原木质部赖氏杆菌木质部亚种(Leifsonia xyli subsp.Xyli,Lxx)的PCR引物对,在SCMV RT-PCR和RSD单一PCR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并优化可同时检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文洁  李文凤  黄应昆  王明强  王晓燕  罗志明  
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检疫程序要求对从法国、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外引进的77个甘蔗品种/材料在昆明专用甘蔗检疫温室,进行了2个生长周期的病虫疫情监测,未发现疫情;并利用已建立的分子检测技术进行了甘蔗斐济病、花叶病、白条病和宿根矮化病等4种重要检疫性病害检测,结果有7个甘蔗品种/材料宿根矮化病呈阳性,其余均呈阴性,同时对呈阳性的甘蔗品种/材料进行了隔离处理,符合标准和要求,从而确保了国际合作甘蔗品种交换的顺利开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双  曾泽鉴  沈万宽  徐刚红  吴夏明  罗明珠  陈培寿  
为探明甘蔗亲本对黑穗病的抗性水平,以采自广东省甘蔗主产区(湛江雷州市)的甘蔗黑穗病菌混合冬孢子作为接种源,采用人工浸渍接种的方法,对34个甘蔗亲本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抗性水平为高抗(HR)的亲本有Q171、ROC1、内江57-614,占供试亲本的8.8%;抗性水平为抗(R)的亲本有福农95-1702、N∶CO376、CP93-1382、CP65-357、赣蔗95-108、ROC5,占17.6%;抗性水平为中抗(MR)的亲本有巴西618、粤糖89-113、台优,占8.8%;抗性水平为中感(MS)的亲本有粤糖86-368、ROC16、Q179、Q191、HO CP95-988、台糖8...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万宽  杨湛端  刘福业  
为探明甘蔗品种(品系)对黑穗病的抗性水平,以采自广东省甘蔗主产区的甘蔗黑穗病菌混合冬孢子作为接种源,采用浸渍接种与自然感染相结合的方法,对34个甘蔗品种(品系)进行新植黑穗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抗性水平为高抗(HR)的品种(品系)有00-319、01-121、00-256、01-125、01-79,占供试品种的14.7%;抗性水平为抗(R)的品种(品系)有01-120、粤糖03-233、CP93-1634,占8.8%;抗性水平为中抗(MR)的品种(品系)有粤糖96-86、99-57,占5.9%;抗性水平为中感(MS)的品种(品系)有01-246、粤糖95-168、01-160、粤糖91-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文凤  王哓燕  黄应昆  王明强  卢文洁  罗志明  
利用国外引进的甘蔗主要病害标准抗原抗体,建立了甘蔗细菌和病毒病害系统的血清及PCR检测方法和实验技术体系,可为种传甘蔗病害的有效诊断和防控、温水脱毒种苗生产及推广应用、对外甘蔗品种/材料交换检疫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夏明  沈万宽  罗明珠  饶得花  陈培寿  姜子德  
采用PCR和巢式PCR技术对6个新引进果蔗品种黔蔗08-1497,黔糖5号,云南红皮,广东黄皮,黔蔗08-688,黔糖3号和广东主栽果蔗品种黑皮果蔗(Badila)进行宿根矮化病菌检测,并对其中广东黄皮、云南红皮、黔糖3号及黑皮果蔗(Badila)的巢式PCR第二轮扩增产物(编号依次为lxx-Gd-Gz1、lxx-Gd-Gz2、lxx-Gd-Gz3及lxx-Gd-Gz4)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PCR检测,仅黔蔗08-688甘蔗宿根矮化病菌检出率为20%(1/5),其余6个果蔗品种的宿根矮化病菌检出率均为0%;巢式PCR检测,黔蔗08-1497及黔糖5号宿根矮化病菌检出率为0%,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萍花  方敦煌  吴祖建  
通过筛选特异性引物,优化多重PCR体系中的Mg2+、d NTP Mixture、Taq DNA聚合酶浓度,退火温度等反应条件,建立了多重PCR同时检测4种病菌(烟草黑胫病菌、根黑腐病菌、猝倒病菌和立枯病菌)的技术体系,得到265、364、400和541 bp共4条特异性条带,对应的病菌分别为猝倒病菌、黑胫病菌、根黑腐病菌、立枯病菌.该检测体系的灵敏度可达10-2ng·μL-1基因组DN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