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8)
2023(8509)
2022(7735)
2021(7380)
2020(6193)
2019(14459)
2018(14621)
2017(28270)
2016(15563)
2015(17551)
2014(17534)
2013(17412)
2012(15771)
2011(14116)
2010(13832)
2009(12432)
2008(11826)
2007(10015)
2006(8513)
2005(7166)
作者
(45164)
(37257)
(37059)
(35116)
(23688)
(17957)
(16772)
(14899)
(14171)
(13188)
(12893)
(12411)
(11649)
(11630)
(11450)
(11447)
(11228)
(11143)
(10577)
(10430)
(9345)
(8977)
(8919)
(8397)
(8334)
(8313)
(8302)
(8120)
(7497)
(7473)
学科
(58411)
经济(58346)
管理(43505)
(41052)
(34765)
企业(34765)
方法(29498)
数学(25514)
数学方法(25232)
(15049)
(14359)
中国(14014)
(13795)
业经(12991)
地方(12273)
理论(10446)
(10248)
农业(10142)
(10011)
贸易(10007)
(9697)
技术(9673)
环境(9643)
(9195)
财务(9138)
财务管理(9124)
(9003)
企业财务(8645)
教育(8627)
(8407)
机构
大学(216837)
学院(214732)
管理(89255)
(79048)
理学(78556)
理学院(77689)
经济(77213)
管理学(76318)
管理学院(75954)
研究(69624)
中国(48895)
科学(46772)
(46038)
(36062)
业大(35291)
(34954)
(34228)
研究所(32421)
中心(31106)
(29037)
北京(28869)
农业(28593)
(28477)
财经(28433)
师范(28199)
(25902)
(25344)
(24600)
技术(23481)
师范大学(22965)
基金
项目(156531)
科学(122013)
研究(112910)
基金(112876)
(98627)
国家(97819)
科学基金(83920)
社会(68293)
社会科(64597)
社会科学(64578)
(61861)
基金项目(61294)
自然(56836)
自然科(55484)
自然科学(55469)
自然科学基金(54437)
(52142)
教育(51355)
编号(46552)
资助(46420)
成果(37152)
重点(34499)
(33741)
(32692)
(32640)
课题(31411)
创新(30352)
科研(30223)
项目编号(29017)
大学(29005)
期刊
(81980)
经济(81980)
研究(59930)
学报(37325)
中国(35783)
科学(33421)
(32483)
管理(31120)
大学(27307)
学学(25709)
(23941)
教育(23863)
农业(23384)
技术(18090)
(13975)
金融(13975)
业经(13897)
图书(13107)
财经(12666)
经济研究(12469)
科技(11678)
理论(11656)
(11552)
实践(11047)
(11047)
问题(10645)
(10540)
情报(10303)
技术经济(10058)
(9975)
共检索到294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洪博  陆鑫  毛钧  苏火生  林秀琴  徐超华  李旭娟  蔡青  
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作物,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而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是甘蔗体内蔗糖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对甘蔗中蔗糖的合成、积累和抗逆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蔗糖磷酸合成酶在甘蔗蔗糖代谢中的作用和SPS家族基因的克隆、分类、表达活性和功能,分析SPS基因在甘蔗不同种中的单核苷酸位点突变、插入、缺失和氨基酸变异情况,期望为甘蔗蔗糖磷酸合成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云川  叶燕萍  梁强  李杨瑞  
采用45、75、105 t/hm2糖蜜酒精废液直接浇灌甘蔗,并与清水处理(对照)和常规施肥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品质及蔗糖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的甘蔗,蔗糖产量显著高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新植蔗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和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的活性低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宿根蔗的两种酶活性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相当;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新植蔗的蔗糖分含量、蔗汁还原糖和重力纯度在工艺成熟前期低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但到工艺成熟后期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相当,宿根蔗的上述各项品质指标在整个工艺成熟期不同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美敬  刘立峰  穆国俊  侯名语  陈焕英  崔顺立  
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uSy)是蔗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渗透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揭示蔗糖合成酶基因在花生中的抗逆机理,以花生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GenomeWalking)中的TAIL-PCR技术扩增花生SuSy基因组序列和启动子区域,得到基因组序列6 189 bp,启动子预测分析表明,该序列包含约800 bp的启动子上游调控序列,13个外显子,12个内含子。启动子元件分析显示,该片段含有典型的TATA-box、CAAT-box,并存在低温响应元件LTR、GA响应元件、干旱响应MYB结合位点、厌氧诱导必要的顺式作用元件ARE...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蔡诚诚   李罗品   温和   刘石锋   王强   李立芹   王西瑶  
为了对马铃薯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编码蛋白StSPS1进行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从四倍体马铃薯品种川芋10号的块茎中克隆出了StSPS1基因,该基因编码区全长为3 165 bp,编码蛋白的长度为1 055 aa。随后基于构建的His标签融合表达载体PET30a-StSPS1,进行了StSPS1蛋白的诱导、变性、纯化、复性及兔免疫试验。结果发现,StSPS1蛋白分子量约为119.62 ku,在可溶性上清中的表达极少,主要在不溶的沉淀中表达,最佳的诱导条件为37℃下用0.5或1.0 mmol/L的IPTG诱导4 h。由于StSPS1为包涵体蛋白,故对其进行包涵体变性处理,并利用His标签纯化出了与目的条带大小相符的蛋白,同时通过His抗体进行了蛋白质免疫印迹(WB)试验,发现在119.62 ku处检测到目标条带,说明StSPS1包涵体蛋白纯化成功。最后,通过将透析复性后的StSPS1蛋白注射进兔子皮下组织中,成功免疫出2个StSPS1的抗体,经过WB鉴定发现2个抗体均能在抗原和川芋10号叶片的总蛋白中杂出目标条带。综上,对马铃薯StSPS1蛋白进行了诱导及纯化,并成功制备了StSPS1蛋白的兔多克隆抗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房经贵  朱旭东  贾海锋  王晨  
蔗糖合酶(sucrose synthase)是植物糖代谢过程的关键酶,催化蔗糖的合成与分解,在淀粉和纤维素的合成、果实品质的形成、固氮的建立、生殖生长以及糖信号转导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为系统地认识蔗糖合酶及其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概括地介绍了植物蔗糖合酶在结构与定位、生理功能、分子特征、合成与分解活性动态变化以及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植物蔗糖合酶的研究趋势,以期为蔗糖合酶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玮   程远   叶青静   姚祝平   王荣青   阮美颖   周国治   刘丹丹   万红建  
蔗糖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之一,在植物体内有着多种多样的生理功能。而蔗糖合酶作为糖基转移酶家族的一类,在蔗糖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植物体内,蔗糖合酶可逆的催化蔗糖与二磷酸核苷(NDP)分解生成二磷酸核苷葡萄糖(NDPG)和果糖,该反应是糖代谢过程中最重要的限速步骤。蔗糖合酶在植物体内以基因家族的形式存在,系统发育显示,蔗糖合酶存在3个亚族,且不同亚族存在不同的表达模式。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蔗糖合酶在植物体内主要有几大生理功能,如参与大分子糖类的合成、逆境响应、参与生殖生长、调控果实品质等。综述了蔗糖合酶近些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后面的研究做出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牛俊奇  Phan Thi Thu  邵敏  杨丽涛  李杨瑞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振强  韦金菊  黄伟华  邓展云  
粉蚧是甘蔗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文章对甘蔗粉蚧的分类地位、种类、发生危害、生物学特性、生物防治资源、监测预警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介绍,共记录了甘蔗粉蚧42种,甘蔗粉红粉蚧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及病原真菌分别为12、31和4种。并对甘蔗粉蚧今后的研究重点及难点进行了讨论,建议对已发生的甘蔗粉蚧尤其是甘蔗粉红粉蚧的生物学和关键控制技术研究,及从植物抗性和分子水平加强相关研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昆  蔡青  刘家勇  毛钧  范源洪  
作物生长模型在农业生态研究、作物管理、产量预测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甘蔗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与发展进行综述和回顾,对应用最广泛的2个主要模型(澳大利亚APSIM–Sugarcane和南非CANEGRO)的优势及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AUSCANE和QCANE等其他甘蔗模型作了介绍。对甘蔗模型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梅  王微微  何玲  王春夏  李天来  
为了建立富含多糖的百合鳞茎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EC2.4.1.13,SuSy)活性检测体系,深入研究其蔗糖代谢机制,以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鳞茎外层鳞片为试材,分别研究了提取缓冲液种类及pH值、反应温度、底物浓度以及缓冲液pH值对SuSy合成和分解方向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uSy合成方向活性检测的最适提取缓冲液是pH值为7.8的Tris-HCl,最适反应温度为50℃,底物果糖最适浓度为50 mmol.L-1,UDPG最适浓度为5 mmol.L-1,反应缓冲液Tris-HCl最适pH值为7.5;SuSy分解方向活性检测的最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荣华  李杨瑞  梁天锋  谢春斌  温国泉  唐茂艳  陈雷  王强  张晓丽  Tran Van Quang  
越南地处热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适合甘蔗生长。甘蔗是越南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近年来全国种植甘蔗面积约30万hm2,甘蔗总产已超过2000万t。以越南农业统计资料和越南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通过实地调查,比较分析了越南全国、各农业生态区、部份省份近6~10年种植甘蔗面积、单产及总产等糖业生产情况,为我国甘蔗科技工作者、蔗糖生产企业与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芳  杨荣仲  李松  莫磊兴  李翔  
为提高甘蔗育种的选择效率,摸索简便科学的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采用几种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对各方法的相关系数和离差偏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用一次蒸煮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得到的结果和常规方法作比较,相关系数达0.99以上,离差偏差0.11左右;用二次推算法测定甘蔗蔗糖分,相关系数在0.99~0.98之间,离差偏差在0.18~0.19之间;用一次推算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其相关系数达0.98以上,离差偏差在0.23左右。对不同的试验要求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可提高甘蔗蔗糖分分析效率及育种选择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文化  钟秋平  陈文学  
为探明以甘蔗糖蜜为原料发酵合成茁霉多糖(Pullulan)的过程,采用Logisticequation模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对Pullulan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建立出芽短梗霉MM生长、Pullulan合成和底物(糖蜜)消耗相关的动力学模型参数,阐述Pullulan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出芽短梗霉MM发酵进程中前期菌体生长速度较快,72h后生长趋于稳定期,其茁霉多糖的合成随菌体的生长不断上升,到132h时多糖达到最高,为4.078g/L.基于Logisticequation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得到了描述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和模型参数.该模型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曙  赵秋芳  陈宏良  金辉  
【目的】蔗糖合成酶(SUS)是植物进行蔗糖代谢的关键酶之一,控制着植物体内糖分的合成和运输,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本研究利用玉米基因组数据库平台,以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玉米SUS基因家族进行成员鉴定和分析。【结果】①玉米SUS家族共有5个成员,它们分别分布在第1.4.9号染色体上。氨基酸大小为802~849 aa,除ZmSUS5为弱碱性以外,其余均表现为弱酸性。②基因二级结构分析显示,该家族蛋白主要结构为a-螺旋,大部分为不稳定蛋白,且具有弱疏水性。③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ZmSUS蛋白均定位在叶绿体。④进化分析显示ZmSUS可分为3个亚家族(SUSⅠ~SUSⅢ),且位于同一组的成员其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以及内含子/外显子分布模式相似度都很高。⑤基因启动子分析分析显示ZmSUS家族蛋白在玉米的生长发育以及逆境胁迫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⑥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发现,ZmSUS1和ZmSUS2在胚和胚乳中大量表达;ZmSUS5在所有被检测的组织中表达量很低;ZmSUS3及ZmSUS4在被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量。【结论】这些结果表明ZmSUS1和ZmSUS2可能参与了种子的发育过程,ZmSUS3、ZmSUS4可能参与玉米生长发育的多个阶段。本研究为后续对玉米SUS家族基因的功能研究以及对蔗糖代谢调控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杜成忠  王露蓉  邢永秀  李杨瑞  杨丽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