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7)
2023(8428)
2022(7669)
2021(7329)
2020(6116)
2019(14326)
2018(14447)
2017(28077)
2016(15369)
2015(17333)
2014(17326)
2013(17223)
2012(15575)
2011(13926)
2010(13620)
2009(12254)
2008(11659)
2007(9808)
2006(8384)
2005(7054)
作者
(44037)
(36344)
(36057)
(34247)
(23107)
(17477)
(16339)
(14491)
(13794)
(12837)
(12606)
(12087)
(11352)
(11314)
(11165)
(11070)
(10866)
(10811)
(10303)
(10156)
(9050)
(8709)
(8651)
(8179)
(8116)
(8102)
(8062)
(7895)
(7273)
(7263)
学科
(58370)
经济(58305)
管理(43512)
(41037)
(34781)
企业(34781)
方法(29483)
数学(25498)
数学方法(25216)
(15020)
中国(14002)
(13804)
(13512)
业经(12999)
地方(12258)
理论(10438)
(10239)
农业(10124)
(9998)
贸易(9994)
(9684)
技术(9652)
环境(9608)
(9204)
财务(9147)
财务管理(9133)
(8997)
企业财务(8653)
教育(8625)
(8406)
机构
大学(213657)
学院(211792)
管理(89189)
(78952)
理学(78424)
理学院(77586)
经济(77123)
管理学(76290)
管理学院(75926)
研究(68071)
中国(47951)
(45388)
科学(44803)
(34198)
(33843)
(33720)
业大(33676)
研究所(31328)
中心(30507)
北京(28605)
(28502)
财经(28403)
(28193)
师范(27941)
农业(26604)
(25877)
(24803)
(24276)
师范大学(22779)
技术(22593)
基金
项目(153776)
科学(120143)
研究(112155)
基金(110934)
(96435)
国家(95633)
科学基金(82315)
社会(68224)
社会科(64539)
社会科学(64520)
(60515)
基金项目(60278)
自然(55212)
自然科(53893)
自然科学(53880)
自然科学基金(52888)
(50968)
教育(50934)
编号(46504)
资助(45491)
成果(37072)
重点(33712)
(33355)
(32147)
(32097)
课题(31184)
创新(29810)
科研(29585)
项目编号(28994)
大学(28635)
期刊
(81906)
经济(81906)
研究(59824)
学报(34989)
中国(34958)
科学(31934)
管理(31088)
(30282)
大学(25794)
学学(24196)
(23934)
教育(23859)
农业(21890)
技术(18031)
(13969)
金融(13969)
业经(13895)
图书(13107)
财经(12659)
经济研究(12461)
理论(11655)
科技(11382)
实践(11046)
(11046)
(10900)
问题(10630)
(10535)
情报(10301)
技术经济(10047)
现代(9691)
共检索到290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振强  韦金菊  黄伟华  邓展云  
粉蚧是甘蔗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文章对甘蔗粉蚧的分类地位、种类、发生危害、生物学特性、生物防治资源、监测预警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介绍,共记录了甘蔗粉蚧42种,甘蔗粉红粉蚧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及病原真菌分别为12、31和4种。并对甘蔗粉蚧今后的研究重点及难点进行了讨论,建议对已发生的甘蔗粉蚧尤其是甘蔗粉红粉蚧的生物学和关键控制技术研究,及从植物抗性和分子水平加强相关研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昆  蔡青  刘家勇  毛钧  范源洪  
作物生长模型在农业生态研究、作物管理、产量预测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甘蔗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与发展进行综述和回顾,对应用最广泛的2个主要模型(澳大利亚APSIM–Sugarcane和南非CANEGRO)的优势及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AUSCANE和QCANE等其他甘蔗模型作了介绍。对甘蔗模型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洪博  陆鑫  毛钧  苏火生  林秀琴  徐超华  李旭娟  蔡青  
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作物,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而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是甘蔗体内蔗糖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对甘蔗中蔗糖的合成、积累和抗逆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蔗糖磷酸合成酶在甘蔗蔗糖代谢中的作用和SPS家族基因的克隆、分类、表达活性和功能,分析SPS基因在甘蔗不同种中的单核苷酸位点突变、插入、缺失和氨基酸变异情况,期望为甘蔗蔗糖磷酸合成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尚怀国  李莉  王克健  谭宏伟  兰宗宝  杨本鹏  彭李顺  冷杨  
化肥农药作为主要的农业投入品,在甘蔗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量施用导致的生产成本攀升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推进甘蔗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是推动甘蔗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甘蔗绿色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分析我国甘蔗生产化肥、农药施用现状入手,系统梳理已有的甘蔗生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并针对当前甘蔗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①加强规划引导,改变传统化肥农药施用观念;②加强科技攻关,开发新型实用绿色高效产品;③加强推广应用,促进减施增效技术落地落实等措施;旨在多措并举,努力实现甘蔗生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目标,有力推动甘蔗产业的绿色发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柴进  余凡  谢树伟  黄飞  邓祖湖  杨永庆  
甘蔗是世界上主要的糖料和重要的能源作物,通过有性杂交创制优异种质进而获得优异品种是甘蔗种质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甘蔗高贵化是甘蔗野生种质开发利用的重要理论基础,它的提出极大地促进了甘蔗的育种进程。热带种和割手密作为甘蔗杂交的重要起始亲本,在高贵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高贵化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杂交与回交富集高贵种的高糖和高产基因,同时渗入野生种质的高抗和耐逆血缘,以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甘蔗品种。分子细胞学是鉴定种质高贵化是否成功和解释其遗传机制的主要技术手段,可大大缩短甘蔗育种周期。本研究综述了割手密高贵化的发展过程及其相关的分子细胞学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狄义宁  谢林艳  谷书杰  马豪  刘鲁峰  何丽莲  李富生  
为进一步挖掘甘蔗栽培种及其亲缘野生种中内生菌的功能与价值,筛选出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功能活性的微生物菌株,用于促进甘蔗产业的增收增产。以前期分离纯化获得的589株甘蔗内生细菌为基础,筛选并鉴定具有固氮、溶磷、解钾等促生长特性的功能菌株。在此基础上,对菌株产生的有机酸、吲哚乙酸(IAA)和嗜铁素也进行了定量测定与种类划分。结果表明:共有12株功能菌株被筛选得到,分别编号为B7、B9、C9、D5、E12、F5、G3、H5、J8、L9、M3、O9,其中多株菌株同时具有固氮溶磷解钾等生物学活性;12株菌株分别属于Pantoea、Pseudomonas、Enterobacter、Serratia、Acinetobacter和Bacillus 6个属。进一步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菌株G3与C9对于无机磷和有机磷的溶解能力较强,溶磷量分别为1 386.97±331.96与2 523±68.17mg/L;菌株M3解钾能力较强,解钾量为8.59±0.08mg/L;各菌株所产生的有机酸主要为酒石酸,其次为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12株功能菌株可产生IAA及嗜铁素,但产生嗜铁素的种类随菌株而异;各菌株与甘蔗种苗共培养过程中均能促进甘蔗种苗芽长与根长的生长,其中表现较优的有E12、C9、G3菌株处理组。该研究可为后续微生物菌肥开发奠定材料基础,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为中  陈引芝  刘红坚  李松  汪淼  翁梦苓  王天算  苏树权  余坤兴  
为优化甘蔗试管苗瓶外生根的环境条件,提高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行了外界环境因素对甘蔗无根试管苗瓶外生根及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肥力基质(如商品基质)处理的无根试管苗成活率低,但成活植株生长快,植株高;而低肥力基质(如新鲜河沙土)有利于无根试管苗生根成活,但植株生长慢;适合甘蔗无根试管苗移栽的基质包括新鲜河沙土、田园土和河沙与田园土的混合物。温度、光照和湿度是甘蔗试管苗瓶外生根维持高存活率的关键外部因素,利用遮阳网和盖膜等措施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可使试管苗的生长环境逐渐过渡到自然环境条件。试管苗瓶外生根技术有利于简化传统甘蔗试管苗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甘蔗健康种苗的推广应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蔡德龙  牛安妮  邓挺  钱发军  石琴  罗铁贤  黎雪  
硅肥对甘蔗试验效果表明,在不同地点、不同品种上,每公顷施硅肥750kg与对照不施硅肥相比,增产率达10.9%~23.2%。施用硅肥后的甘蔗,植株生长挺拔,叶片清秀、光亮,病中害减少,抗逆性好。施用硅肥平均每公顷增收5242.50元,投入产出比为1∶17.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尚东  谭宏伟  李杨瑞  
通过介绍日本甘蔗生产现状(自然条件、栽培面积、产量以及栽培模式)及研究动向(育种、栽培技术、环保和综合利用开发领域),以增进对日本甘蔗产业的了解。同时,建议加强与邻国日本在甘蔗生产等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日本甘蔗生产中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以提高广西甘蔗单产和生产效率,实现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亮  李伟声  周游  孙东磊  张清鹏  张志祥  
建立了甘蔗上杀虫双残留的简便检测方法,并对其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甘蔗中杀虫双经转化为沙蚕毒素,三氯甲烷萃取,FPD-GC检测,外标法定量,在浓度为0.05~0.50 mg/kg的添加范围内,杀虫双在甘蔗上的平均回收率为102.52%~103.89%,相对标准偏差为1.89%~9.95%。甘蔗中杀虫双的消解趋势符合方程Ct=C0e-kt,消解半衰期为14.61~14.89 d,属难降解农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韦本辉  甘秀芹  申章佑  宁秀呈  陆柳英  韦广泼  李艳英  胡泊  刘斌  吴延勇  
【目的】评价粉垄栽培技术相比于传统栽培方法种植甘蔗的优势所在。【方法】选用新台糖22号和柳城03-1137两个品种,在不同地区进行粉垄栽培和传统栽培比较试验,在甘蔗工艺成熟期进行根系、绿叶、蔗茎性状、产量、品质及冬笋芽数等调查测定。【结果】粉垄栽培与传统栽培相比,根系鲜重增加了115.05%—146.48%;完全展开绿叶数(功能叶片)增加14.65%—19.35%;蔗茎产量增加21.91%—27.35%;甘蔗蔗糖含量、蔗汁蔗糖含量分别增加3.81%—5.17%、3.63%—5.75%,蔗汁还原糖分降低5.50%—9.76%;宿根冬笋芽数增加47.64%—197.70%。【结论】粉垄栽培的甘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伟  吴才文  赵俊  赵培方  杨昆  陈学宽  姚丽  曾千春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伟  吴才文  赵俊  赵培方  杨昆  陈学宽  姚丽  曾千春  
【目的】本文研究了甘蔗宿根蔗蔸形态特征与甘蔗宿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大田生产模式种植,以来自同一亲本组合(粤糖97-20×ROC25)杂交后代分离产生的强宿根甘蔗品(种)系(云蔗06-407、云蔗06-415)和弱宿根甘蔗品(种)系(云蔗06-408、云蔗06-416)为材料,强宿根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对照。【结果】强宿根甘蔗较弱宿根甘蔗的宿根蔗蔸死亡率低,地下蔗茎的平均节间距小,新植蔗、宿根蔗的有效分蘖数多,其中宿根蔗的第二和三分蘖形成的有效分蘖数优势显著,且宿根蔗地下总芽数多,主茎下位芽形成的有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佳  李惠中  邓权清  陈健文  沈万宽  
为探明甘蔗鞭黑粉菌不同致病力菌株在转录水平的差异,挖掘致病相关基因,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2个不同致病力菌株Ss16(强致病力)和Ss47(弱致病力)构建cDNA文库,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质控后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8.31G(Ss16)和9.88G(Ss47)的分析数据(clean reads),Ss16和Ss47相比较共获得显著(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刚红  沈万宽  吴夏明  陈双  罗明珠  陈培寿  
为研究来源于不同遗传类群甘蔗黑穗病菌分离物侵染寄主甘蔗防御酶活性变化差异,采用注射接种法,将5个不同遗传类群的代表分离物(分离物编号依次为16,24,25,47,89号)侵染抗病甘蔗品种Q171和感病甘蔗品种ROC22,测定甘蔗与甘蔗黑穗病菌分离物互作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5株分离物侵染引起的寄主甘蔗SOD、POD、CAT活性变化曲线中均存在2个酶峰值,抗病甘蔗品种Q171中PPO和感病甘蔗品种ROC22中PAL也存在2个酶峰值,接种后1 D出现峰值Ⅰ,接种后3~5 D出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