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9)
2023(9905)
2022(8992)
2021(8380)
2020(7079)
2019(16463)
2018(16444)
2017(31800)
2016(17561)
2015(19680)
2014(19641)
2013(19482)
2012(17762)
2011(15932)
2010(15657)
2009(14013)
2008(13426)
2007(11417)
2006(9806)
2005(8207)
作者
(51704)
(42930)
(42717)
(40429)
(27175)
(20747)
(19277)
(17100)
(16310)
(15111)
(14866)
(14388)
(13453)
(13371)
(13270)
(13204)
(13002)
(12765)
(12154)
(12118)
(10805)
(10342)
(10296)
(9624)
(9592)
(9571)
(9457)
(9344)
(8661)
(8618)
学科
(66808)
经济(66738)
管理(47651)
(45568)
(37860)
企业(37860)
方法(34054)
数学(29766)
数学方法(29439)
(17801)
(16713)
中国(15864)
(15237)
业经(14662)
地方(13683)
农业(12029)
理论(11671)
(11496)
贸易(11492)
(11131)
环境(11067)
(11043)
技术(10753)
(10059)
(9895)
财务(9837)
教育(9835)
财务管理(9822)
(9612)
企业财务(9306)
机构
大学(246637)
学院(244863)
管理(99789)
(91269)
经济(89207)
理学(87852)
理学院(86877)
管理学(85309)
管理学院(84897)
研究(80952)
中国(56539)
科学(54538)
(52333)
(44642)
业大(42021)
(41227)
(38871)
研究所(38390)
中心(35872)
农业(35485)
(33601)
北京(32668)
(32649)
财经(32379)
师范(32319)
(29540)
(29141)
(27819)
技术(26596)
师范大学(26307)
基金
项目(178792)
科学(139419)
基金(128962)
研究(127090)
(113914)
国家(112999)
科学基金(96219)
社会(77579)
社会科(73451)
社会科学(73430)
(70756)
基金项目(69954)
自然(65303)
自然科(63739)
自然科学(63722)
自然科学基金(62550)
(60136)
教育(58194)
资助(52956)
编号(51680)
成果(41209)
重点(40111)
(38574)
(37867)
(37188)
课题(35347)
科研(34705)
创新(34630)
计划(34003)
大学(32895)
期刊
(93422)
经济(93422)
研究(67654)
学报(44626)
中国(41315)
(39787)
科学(39352)
管理(34107)
大学(32536)
学学(30736)
农业(28389)
(27243)
教育(27111)
技术(20428)
业经(15645)
(15619)
金融(15619)
(14678)
财经(14644)
经济研究(14515)
图书(14167)
科技(13365)
理论(12428)
(12310)
问题(12233)
业大(12178)
(11845)
技术经济(11684)
实践(11672)
(11672)
共检索到334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宏伟  周柳强  谢如林  黄美福  
广西甘蔗种植区气温和降雨量均较高,土壤风化和淋溶作用强烈,土壤中磷、钾、硫和阳离子代换量均较低。有近1/3面积土壤全硫含量和有效硫含量低,硫素供给不足;有近1/2面积土壤全硫含量和有效硫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随着甘蔗生产的不断发展,广西甘蔗种植区土壤有较大面积正面临着缺硫和潜在缺硫的影响。相对于不施硫肥处理,甘蔗施用硫肥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单茎重均有所增加,平均增产5.24%~9.43%,过磷酸钙中硫的增产效果和后效均低于含硫磷铵。甘蔗施用硫肥还能提高蔗糖分和纤维分,经济效益显著,其产出与投入比(VCR)为18.20~20.23,其中以施用含硫磷铵效益最佳。甘蔗施用硫肥能显著增加植株各部位的硫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娟  林琼  陈子聪  章明清  彭嘉桂  
通过田间试验、土样和雨水、灌溉水采集测定,以及大气硫沉降和土壤硫淋溶流失有关数据收集,研究了闽东南耕地土壤硫素平衡与土壤有效硫丰缺状况。结果表明,早稻-晚稻轮作制和花生-甘薯轮作制每年分别需要91.86,128.67 kg/hm2硫素来满足生长需求,考虑到土壤硫的淋溶和流失以及扣除施肥带入的硫素、大气沉降和灌溉水硫的给源外,早稻-晚稻轮作制需补充22.35 kgS/hm2硫素,花生-甘薯轮作制需补充64.89 kg/hm2硫素,才能维持土壤硫素输入与输出的平衡。178个土壤样品有效硫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当前闽东南耕地土壤有效硫平均为26.2mg/kg,其中水田为22.35 mg/kg,旱地则为2...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莉娜  马仲文  
福建植烟土壤有效硫含量较丰富且变异范围大,平均(34.1±21.7)mg.kg-1(n=557),变幅为5.6-177.3 mg.kg-1,有42.2%的植烟土壤缺硫或潜在缺硫(有效硫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区惠平  周柳强  黄金生  朱晓晖  曾艳  彭嘉宇  谢如林  谭宏伟  李忠宁  沈小微  刘昔辉  
【目的】探讨南方赤红壤蔗区基于甘蔗产量与土壤磷素平衡的磷肥施用量,为该地区农田磷素高效利用与科学施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2016年在广西甘蔗主产区(南宁市武鸣区)布置田间定位试验,共设5个磷肥施用量水平,分别是0(P0)、75 kg P_2O_5·hm~(-2)(P1)、150 kg P_2O_5·hm~(-2)(P2)、300 kg P_2O_5·hm~(-2)(P3)和600 kg P_2O_5·hm~(-2)(P4),连续3年测定甘蔗蔗茎、蔗叶产量和土壤Olsen-P含量,采用Mitscherlich模型拟合蔗茎产量对Olsen-P的响应曲线,计算土壤Olsen-P农学阈值,并分析植株磷含量,计算甘蔗吸磷量,磷肥利用率和磷素表观平衡状况。【结果】与P1处理相比,P2处理蔗茎产量显著提高8.3%(2014年)、18.0%(2015年)和15.5%(2016年)。蔗叶和地上部产量均以P2或P3处理最高,但不同施磷量间蔗茎、蔗叶和地上部产量整体无显著差异。P2—P4处理蔗茎磷累积量、蔗叶磷累积量和地上部磷累积量也相当。土壤Olsen-P含量、磷素表观平衡量和磷素盈余率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磷素表观回收率和磷素偏生产力随施磷量的增加逐渐下降,以P1处理最高,显著高于P3和P4处理。Mitscherlich方程拟合获得Olsen-P农学阈值为13.4 mg·kg~(-1)。相关分析表明,施磷量与磷素盈余率、磷素盈余率与土壤Olsen-P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磷素盈余率与甘蔗蔗茎产量呈极显著二次相关(P<0.01),与磷素表观回收利用率、磷素偏生产力呈极显著指数相关(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迪信  朱青  肖厚军  阎献芳  曾令伦  
硫是作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1991~1992 年开展了土壤硫素肥力调查,弄清了贵州省耕地土壤全硫、有效硫的含量情况。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21 个田间试验,研究硫肥对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的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贵州土壤平均有效硫与全硫量达到55 m g kg- 1与419 m gkg- 1,这比南方其他各省都高。在21 个田间试验中有15 个试验施用硫肥增产达5% 以上。工业副产品磷石膏作为硫源比普钙、石膏、硫酸钾及硫横粉好。田间试验证明当土壤有效硫含量低于30 m g kg- 1时有较好施硫效果,这在贵州或许可作为缺硫或潜在性缺硫指标,在贵州大约有1/3 土壤低于该值。为了作物高产稳产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平安  刘崇群  郑圣先  易国英  
为掌握湖南柑桔园土壤硫素含量的丰缺程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土壤硫有效性的因素,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于2000-2002年对湖南江永、洪江、桃源、石门、衡山等9个县(市)45个柑桔园土壤硫素含量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湖南省柑桔园0~20cm土层有效硫2.5~219.2mg/kg,低于临界值的桔园占15.6%,处于潜在缺硫的占13.3%.0~20,20~40,40~60cm土层有效硫平均含量分别为46.3,84.9,96.0mg/kg,全硫平均含量分别为0.236,0.193,0.181g/kg.有效硫的水平分布以衡山最高、江永最低、其他县(市)居中.柑桔叶片含全硫x2.45g/k...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艺敏  景海春  朱静华  王正祥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 ,通过室内分析、吸附实验、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对天津市农田土壤的硫素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76 %的土样有效硫含量超过临界值 ,缺硫和潜在缺硫土壤占 2 4 % ;不同土壤对硫的吸附差异较大 ,应针对不同吸附特性推荐施肥 ;温室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证实 ,土壤缺硫在部分区县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因素 ,硫肥投入已成为这些地区增产的必要措施之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金水  肖和艾  
土壤微生物不仅是一个重要的S(硫)养分库,而且控制土壤S的转化及其作物有效性。在不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变化很大,从贫瘠耕地土壤(表层)的1t/hm 2(干物质)以下到肥沃草地土壤的10t/hm 2 以上。耕地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S含量通常为4- 43kg/hm 2,一般相当或大于土壤有效S含量和植物S吸收量。土壤微生物生物S的全周转时间估计小于1 年。由于建立了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S测定方法并结合同位素35S标记技术,S的微生物转化动力学研究取得了很多的进展。研究表明,外源有机物S在土壤中能迅速的转化为无机S和被微生物同化和转化,但对土壤有效S含量的影响却取决于它本身的C∶S比率。无机SO2-4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运湘  刘鹏  张杨珠  冯跃华  周清  
为了探明湖南省稻田土壤硫素状况及不同农业利用措施等对土壤硫素状况的影响,在测定全量硫和有效硫的基础上,采用李成保建议的连续提取法,测定了不同稻作制土壤各形态无机硫含量,并由差减法得出有机硫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的硫以有机形态为主,约占土壤全硫的76.8%,无机态硫以吸附性硫为主,水溶性硫和盐酸可溶性硫含量相当.不同土壤层次间,A层土壤各形态硫含量最高,随着土壤剖面层次的加深,土壤各形态硫含量逐渐下降.不同稻作制间,耕层土壤有机硫含量以稻—稻—冬泡最高,稻—稻—冬绿次之,稻—稻—冬油最低;无机硫中吸附性硫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冬绿,冬油,冬泡.不同有机肥施用水平之间,耕层土壤有机硫含量以常量有机肥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璐璐  刘正辉  丁艳锋  王绍华  王强盛  李刚华  
【目的】探讨水培条件下,硫素营养对粳稻稻米品质的改善作用,明确其品质指标随硫素浓度改变而变化的规律,以期提高人们对硫肥的重视,为硫肥的精确合理施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粳稻武粳15和武育粳3号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硫素营养对粳稻稻米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在适宜营养液硫浓度下,武粳15和武育粳3号的稻米品质得到显著改善。武粳15和武育粳3号分别在200μmol·L-1和260μmol·L-1硫浓度处理下,加工品质、外观品质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相比,胶稠度分别增加了12.1mm和8.4mm。在米粉糊化特性上,武粳15在200μmol·L-1硫处理的米粉峰值粘度较对照增加143cP,消减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潘霞  李杨瑞  
以甘蔗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细胞色素b6-f复合体铁硫亚基基因的C DNA,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所克隆基因的编码蛋白特性,并用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C DNA片段长度为796 bP,包括1个57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92个氨基酸。甘蔗与高粱CYT基因C DNA序列的同源性为94.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0%;该基因推导的蛋白分子量大小为20.67KD,等电点为6.24,疏水性分值在0.50~2.11;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17.19%,随机卷曲占53.12%,延伸链占21.53%,β-转角只占8.33%,GeN bANK登录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卿上乐  区颖刚  刘庆庭  
将甘蔗茎秆简化成弹性杆件,土壤视为Winkler地基,采用切割器切割甘蔗时,将甘蔗茎秆做为侧向 受荷桩处理,采用传递矩阵方法,计算甘蔗茎秆的内力与变形。结果表明,人土切割时甘蔗茎秆的内力与变形明 显小于不入土切割,与实测结果相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较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毅杰  梁强  董文斌  陈泉  刘晓燕  谢金兰  李长宁  王维赞  李杨瑞  
【目的】探明机械操作引起的土壤压实对宿根甘蔗出苗及根系形成的影响,为优化甘蔗机械化栽培方法和评价适宜机械化栽培的甘蔗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其中一个因子为碾压(机械碾压处理;对照),另外一个因子为甘蔗品种(ROC22、GT42、GT43、GT30、GT03-2287和GT98-296)。收获后调查农艺性状及根系的功能属性参数。【结果】机械碾压后,1020 cm土层容重增幅最大,土壤紧实度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在40 cm时处理和对照的土层压强趋于一致;GT42、GT43和GT9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甘磊  朱彦光  严磊  李振东  陈廷速  陈晓冰  
【目的】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甘蔗地土壤热容量的变化,为改善土壤水热条件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研究基地的甘蔗种植地为研究对象,选定面积为20 m×10 m的试验处理,通过定位监测试验区域的降雨量以及5、20和40 cm 3个深度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计算得到土壤热容量,分析不同耕作方式和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甘蔗地土壤热容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土壤热容量的变化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具有一致性,说明降水是影响本地区土壤热容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耕作(T)处理的土壤蓄水上限值更高从而提高了土壤热容量,但水分不易储存;免耕(NT)处理的保水性优于耕作处理,土壤热容量更稳定。T处理中的5、20和40 cm土层的土壤热容量均高于NT处理。5 cm土层中,较高水分时段土壤热容量表现为NT>T,较低和中等水分时段为T>NT,40 cm土层的变化则与5 cm相反;而在20 cm土层,3种不同水分条件的土壤热容量均为T>NT。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热容量对降水的响应存在滞后现象:达到峰值前,NT处理响应滞后于T处理;达到峰值后,T处理响应滞后于NT处理,滞后幅度为1 d左右。【结论】土壤热容量主要受到降水等自然因素的直接影响,但不同耕作方式等人为因素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土壤热容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启美  熊顺贵  李秀英  
随着氮磷钾肥用量的增大、复种指数及作物产量的提高,土壤硫的供给越来越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其品质的限制因素。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土壤硫的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对土壤硫的生物转化做了比较详尽的评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