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5)
2023(10565)
2022(9228)
2021(8423)
2020(7376)
2019(16732)
2018(16700)
2017(32255)
2016(17972)
2015(20085)
2014(20375)
2013(20251)
2012(18937)
2011(17257)
2010(17457)
2009(16386)
2008(16809)
2007(15293)
2006(13167)
2005(12130)
作者
(54380)
(45873)
(45675)
(43782)
(28996)
(22152)
(20914)
(17761)
(17161)
(16314)
(15718)
(15346)
(14757)
(14598)
(14570)
(14305)
(14128)
(13450)
(13441)
(13061)
(11520)
(11364)
(11064)
(10328)
(10296)
(10291)
(10288)
(10212)
(9393)
(9154)
学科
(71870)
经济(71769)
管理(56863)
(51123)
(42396)
企业(42396)
方法(33234)
数学(29183)
数学方法(28893)
(22963)
(20282)
(19139)
(17663)
中国(17510)
业经(15468)
环境(14745)
(14396)
财务(14362)
财务管理(14324)
企业财务(13641)
地方(13244)
(13113)
银行(13078)
农业(12960)
(12805)
贸易(12801)
(12720)
(12461)
(12408)
(12372)
机构
大学(264129)
学院(263219)
(106984)
经济(104623)
管理(97304)
研究(91506)
理学(83529)
理学院(82548)
管理学(81071)
管理学院(80580)
中国(68928)
科学(58272)
(55609)
(53095)
(50786)
(48279)
研究所(43848)
业大(42340)
中心(42183)
财经(41413)
(40947)
农业(40112)
(37373)
北京(34863)
经济学(33573)
(33208)
师范(32792)
(32565)
(32261)
财经大学(30675)
基金
项目(175093)
科学(136820)
基金(127314)
研究(124208)
(112735)
国家(111863)
科学基金(94221)
社会(78509)
社会科(74395)
社会科学(74370)
(68968)
基金项目(67720)
自然(61889)
自然科(60317)
自然科学(60292)
自然科学基金(59252)
(58452)
教育(57003)
资助(51926)
编号(48881)
重点(40548)
成果(40506)
(39290)
(37354)
(36330)
(35409)
课题(34438)
科研(34280)
创新(34166)
计划(33134)
期刊
(118391)
经济(118391)
研究(75077)
中国(52180)
学报(47104)
(45876)
(44030)
科学(41126)
大学(34750)
管理(34596)
学学(33174)
农业(30465)
(25140)
金融(25140)
教育(24354)
财经(21285)
技术(20973)
业经(18734)
经济研究(18241)
(18149)
(16707)
问题(15903)
(14312)
技术经济(12543)
理论(12508)
科技(12331)
(12248)
资源(11822)
业大(11780)
财会(11691)
共检索到389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朗  陈恩海  黄小翠  
分析了甘蔗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物控制作用、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用的方法及手段,以及生物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讨论了甘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可行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军  张星耀  
从森林生物灾害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森林病虫害防治历史、社会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以及森林经营目标的需求出发,系统化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策略———生态控制;定义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分析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特点、理论基础以及技术基石;认为自然控制论和自组织理论是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理论基础,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技术基石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对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遵循的原则进行讨论,包括生态系统原则、协调性原则、生态平衡原则、生态位原则、环境保护原则、协同进化原则、林副产品安全原则、生态系统稳定性原则、生态系统的高功能原则(生产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灾害的可持续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宏阳  秦国夫  柴树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骆有庆  沈瑞祥  
试论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SPMF)策略@骆有庆@沈瑞祥试论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SPMF)策略骆有庆沈瑞祥要使森林可持续发展,就要对森林进行可持续经营.衡量森林是否处于可持续状态,国际上已提出了多个区域性的评价标准体系.尽管各标准体系侧重不同,但均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乃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思宁  赵家豪  
为探究有效防控农业有害生物的思路,从有害生物风险防控主体入手,将政府介入作为研究重点,运用博弈分析方法,探讨政府、外包公司、农户间的利益关系。首先,本研究分别对三方主体的两两博弈行为进行研究;而后,将三方主体置于一个框架进行分析,探究政府介入有害生物风险防控体系的重要性。结果表明:1)非政府参与下,外包公司与农户的调节速度相对较慢,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有必要引入政府规制;2)政府可以通过规制手段,补贴或惩罚外包企业,使其形成符合有害生物防控规范的市场行为;3)政府需要通过对农户培训、对生物农药的宣传,提升农户使用现代化防控措施的积极性;4)在三方共同博弈的前提下,各方的防控成本同时下降。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完善农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政府规制模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华  赵宇翔  
参照国内外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通过对外来有害生物红火蚁在我国的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危害对象经济重要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管理难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风险评估值R=1.861,表明该虫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必须通过检疫、监测等措施加强对红火蚁的监管,防止其扩散、危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俊范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对生物多样性和农林生态环境的一个巨大威胁,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已经对中国造成了重大损害,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农业生态安全。作者综述了中国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概况及其影响、外来入侵种的传入途径和控制方法,提出了对中国外来物种入侵应采取的控制对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星  徐淼锋  廖力  何明远  刘双清  
基于PCR分子检测技术,建立了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该方法对待检样品的基因组DNA经PCR扩增后进行凝胶电泳图分析,实现对待检样品的准确鉴定,检测时间缩短至8 h内,检测基因组DNA质量浓度限度为1 ng/μL,最适检测限为10 ng/μL以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孔垂华  
植物与其它有机体种间存在着通过次生物质为媒介的化学作用,这些化学作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则表现为植物对有害生物的化学防御。面对动物取食、微生物侵染和其它植物竞争,植物能合成释放特定的次生物质抵御侵害。而且,植物这种对有害生物的化学防御机制常常是在侵害条件下诱导产生的。当前的研究显示,作物/害虫/天敌三营养食物链也有自然的种间化学作用关系操纵,作物和杂草种间除了有相互抑制的化感作用外,还存在着通过次生物质进行的信息传递关系。揭示并充分利用植物这种内在的化学防御机制不仅能拓宽认识植物与其它有机体种间关系的视野,而且能开拓植物保护的新途径。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美云  宋乔  李建平  
将安全系统分析中事故树(FTA)分析方法引入到可行性研究质量控制中,从可行性研究质量控制系统中政策制度、建设单位和咨询单位3个方面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用可行性研究质量影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建立事故树,并对事故树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关键因素和不利组合,以便采取措施,重点控制和防范,从而进一步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水平,促进前期工作的有效开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荣  徐永艳  何丽莲  杨清辉  张汉尧  李富生  
【目的】评价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甘蔗抗逆定向遗传改良挖掘具有育种潜力的种质资源。【方法】对44份甘蔗野生近缘种材料按照割手密种内、斑茅种内以及种间3个层次运用ISSR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44个种间材料利用13条ISSR引物扩增,获得261条条带,其中259条为多态性条带、占比为99%;种间多态性依次为甘蔗属割手密种>甘蔗属斑茅种>蔗茅属蔗茅种>芒属五节茅种>金茅属金茅种>河八王属河八王种;44份材料遗传相似系数为0.125~0.710,UPGMA聚类结果基本同形态学分类一致,12个斑茅种样品在0.805处聚合,斑茅和割手密在0.775处聚合,采自西藏察隅的编号A30、A32蔗茅关系密切,芒属、蔗茅属、河八王属的亲缘关系更近,与甘蔗属材料在0.73处聚合。【结论】甘蔗野生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为甘蔗种质资源创新、遗传育种提供了种质材料和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经艳芬  安汝东  杨李和  段惠芬  周清明  朱建荣  董立华  桃联安  吴才文  
以品种型亲本、云瑞系列创新亲本和常用引进亲本选配35个生产性组合的有性世代为研究材料,分析母本、父本及组合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母本、父本及其不同组合后代的主要性状均表现极显著差异,平均遗传力表现为组合(88.2%)>母本(80.3%)>父本(74.0%);德蔗93-88、云瑞05-189、云瑞05-344、CP84-1198、HOCP93-750、桂糖96-211、云瑞03-11、粤糖00-236、湛蔗92-126、桂糖92-66和云瑞03-72等做母本,科5、云蔗94-343、云瑞03-78、云瑞05-458、Q121和崖城71-374等做父本,后代糖、蔗产量或锤度一般配合力强,可分别作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