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48)
- 2023(4994)
- 2022(4358)
- 2021(4055)
- 2020(3554)
- 2019(7947)
- 2018(7901)
- 2017(14732)
- 2016(8594)
- 2015(9362)
- 2014(9463)
- 2013(9400)
- 2012(8902)
- 2011(8143)
- 2010(8245)
- 2009(7509)
- 2008(7791)
- 2007(6901)
- 2006(6004)
- 2005(5393)
- 学科
- 济(32478)
- 经济(32435)
- 管理(21361)
- 业(21269)
- 企(17759)
- 企业(17759)
- 方法(17656)
- 数学(15320)
- 数学方法(14950)
- 学(11425)
- 财(8216)
- 农(7484)
- 中国(6931)
- 业经(6084)
- 理论(5875)
- 制(5868)
- 务(5609)
- 财务(5593)
- 财务管理(5576)
- 地方(5525)
- 企业财务(5369)
- 技术(5331)
- 和(5325)
- 农业(5113)
- 银(5063)
- 融(5036)
- 金融(5032)
- 银行(5020)
- 环境(4800)
- 行(4756)
- 机构
- 大学(130558)
- 学院(128032)
- 研究(49326)
- 济(44688)
- 管理(44590)
- 经济(43550)
- 理学(38832)
- 理学院(38243)
- 管理学(37080)
- 管理学院(36864)
- 科学(36447)
- 中国(33783)
- 农(32385)
- 京(28600)
- 所(28226)
- 研究所(26418)
- 农业(26200)
- 业大(25510)
- 中心(21443)
- 财(20962)
- 江(19608)
- 范(17517)
- 北京(17500)
- 院(17372)
- 师范(17229)
- 省(17206)
- 财经(17196)
- 农业大学(16780)
- 科学院(16260)
- 室(15871)
- 基金
- 项目(92116)
- 科学(70850)
- 基金(66828)
- 家(62270)
- 国家(61835)
- 研究(58044)
- 科学基金(50718)
- 省(36959)
- 自然(36467)
- 自然科(35706)
- 自然科学(35684)
- 社会(35113)
- 自然科学基金(35026)
- 基金项目(34780)
- 社会科(33286)
- 社会科学(33268)
- 划(32278)
- 资助(28712)
- 教育(26919)
- 重点(21835)
- 计划(21078)
- 编号(20855)
- 部(19801)
- 科技(19291)
- 发(19007)
- 科研(18688)
- 创(18521)
- 成果(17705)
- 创新(17554)
- 业(16032)
共检索到181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万宽 姜子德 杨湛端 刘睿 陈健文 邓海华
为建立甘蔗黑穗病抗性鉴定新方法,对甘蔗黑穗病菌冬孢子进行单孢分离和交配型鉴定,以相异交配型1∶1的混合菌体注射接种甘蔗小苗生长点或其下嫩梢,并对接种菌体的浓度、接种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注射接种较适合的交配型孢子浓度为5×105个/mL,接种菌液注射量以每株90μL较为适宜;与浸渍接种相比,注射接种发病潜伏期短、发病率高,能较充分地评价寄主的抗性水平及生理小种类型。应用新建立的注射接种和常用浸渍接种对22份甘蔗品种(材料)进行接种,结果表明:注射接种有感病品种1个,高感品种21个;浸渍接种有抗病品种1个,中抗品种2个,感病品种8个,高感品种11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万宽 杨湛端 刘福业
为探明甘蔗品种(品系)对黑穗病的抗性水平,以采自广东省甘蔗主产区的甘蔗黑穗病菌混合冬孢子作为接种源,采用浸渍接种与自然感染相结合的方法,对34个甘蔗品种(品系)进行新植黑穗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抗性水平为高抗(HR)的品种(品系)有00-319、01-121、00-256、01-125、01-79,占供试品种的14.7%;抗性水平为抗(R)的品种(品系)有01-120、粤糖03-233、CP93-1634,占8.8%;抗性水平为中抗(MR)的品种(品系)有粤糖96-86、99-57,占5.9%;抗性水平为中感(MS)的品种(品系)有01-246、粤糖95-168、01-160、粤糖91-1...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 品种 抗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双 曾泽鉴 沈万宽 徐刚红 吴夏明 罗明珠 陈培寿
为探明甘蔗亲本对黑穗病的抗性水平,以采自广东省甘蔗主产区(湛江雷州市)的甘蔗黑穗病菌混合冬孢子作为接种源,采用人工浸渍接种的方法,对34个甘蔗亲本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抗性水平为高抗(HR)的亲本有Q171、ROC1、内江57-614,占供试亲本的8.8%;抗性水平为抗(R)的亲本有福农95-1702、N∶CO376、CP93-1382、CP65-357、赣蔗95-108、ROC5,占17.6%;抗性水平为中抗(MR)的亲本有巴西618、粤糖89-113、台优,占8.8%;抗性水平为中感(MS)的亲本有粤糖86-368、ROC16、Q179、Q191、HO CP95-988、台糖8...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 亲本 抗性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维兴 黄玉新 周珊 张保青 高轶静 杨翠芳 刘昔辉 张革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文凤 黄应昆 罗志明 刘家勇 卢文洁
本研究用筛选出的强致病性花叶病病毒分离物(SrMV-HH1)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22份优良育种材料、10个已鉴评甘蔗品种共32份优良品种材料,采用甘蔗生长期切茎接种法进行抗花叶病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1级免疫材料11份(34.38%),2级高抗材料1份(3.13%),3级中抗材料6份(18.75%),4级感病材料4份(12.5%),5级高感材料10份(31.2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平 田双梅 周苗苗 叶雪玲 陈华保 龚国淑 张敏
本文采用人工接种方式鉴定了西南地区常用90个玉米品种对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水平,并通过测定3个不同抗性等级的6个玉米品种在接菌环境和正常环境下的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和POD活性变化情况,对其抗性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80%以上的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有较好的抗性,且不同抗性水平的玉米品种与其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程度密切相关,表现为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升高程度越高及POD活性下降程度越大,玉米品种抗性水平越低。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 抗性鉴定 抗性机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红明 黄应昆 吴才文 范源洪 赵培方 崔杰
采用澳大利亚抗甘蔗黑穗病鉴定评价方法,对14份甘蔗品种材料进行人工接种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澳大利亚采用的对照品种在澳大利亚和云南两地试验的平均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对照品种平均发病率和标准分级的回归方程为对数函数,经回归计算的分级值,其抗性反应型分类与统计学分类能实现良好的统一,澳大利亚的鉴定方法可用于云南甘蔗抗黑穗病鉴定研究。
关键词:
抗黑穗病鉴定 抗病育种 甘蔗 应用研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建萍 古世禄 独俊娥 古兆明 刘子坚
采用箱栽方法种植 12个抗病性不同的谷子品种 ,分析了芽苗过氧化物酶 (POX)活性及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证明 ,对黑穗病免疫的品种接菌后POX活性平均提高 2 2 8%。越是易感病的品种接菌后POX活性提高得越多。感病品种平均提高 71 6 % ,高感品种平均提高 95 0 %。同工酶酶谱 ,免疫品种接菌后不变 ,越是易感病的品种接菌后酶谱变化越大。二维排序 ,免疫品种接菌与不接菌的两个点落在同一点上或附近 ,d值平均为 3 1。易感病品种的两点相去甚远 ,其中 ,感病品种平均d值 12 2 ;高感品种平均d值 13 2。采用芽苗POX同工酶测定谷子品种抗黑穗病性 ,简便快速
关键词:
谷子 芽苗 黑穗病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泽平 刘璐 高轶静 罗霆 段维兴 张保青 杨翠芳 周珊 张革民
研究国内甘蔗梢腐病两种主要病原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F.proliferatum的分生孢子萌发特性,并对18个代表性甘蔗种质资源进行梢腐病抗性评价,为甘蔗梢腐病综合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F.verticillioides在孢子浓度4×106、温度20℃、葡萄糖浓度0.02%、黑暗、pH 6.5、相对湿度80.00%条件下孢子萌发率最高;F.proliferatum在孢子浓度8×106、温度35℃、葡萄糖浓度0.05%、紫外光、pH 6.5、相对湿度80.00%条件下孢子萌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瑞洋 赵随堂 冯未娥 李占录 徐劲松
抗4、抗7高粱杂交种是由Tx622A不育系和晋粱5号、忻粱7号恢复系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高抗至免疫丝黑穗病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增产15%~18%,在人工接菌条件下发病率为0,对照种为82.4%,是目前山西、河北、陕西、甘肃和天津等省市生产上推广的骨干品种。与此同时,结合高粱育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及遗传作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现有高粱品种间抗病性存在着显著差异。Tx622A等不育系抗性最强,具有质量性状的遗传特点;Tx3197A等不育系抗性较差,则有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
关键词:
高粱,选育,丝黑穗病,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冬静 徐振 赵永强 张成玲 孙厚俊 谢逸萍
通过对甘薯软腐病菌侵染甘薯的发病特征进行研究,首次建立了一种甘薯软腐病抗性鉴定的方法:每个品种取3块中等大小的薯块,经严格消毒晾干后,切薯块中部薯片,每薯块切3个薯片,每薯片厚度约为8 mm,置于放有灭菌湿润滤纸保湿的灭菌培养皿中,接种1块6 mm的甘薯软腐病菌菌碟于薯片中央,将接种好的薯片置于26℃生化培养箱中培养,期间加无菌水保湿1次。21 h后将鉴定材料取出,量取薯片发病直径,根据病斑直径进行分级,计算病情指数,进行抗感评价。该方法的建立为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该方法对44份品种资源进行抗性评价,结果显示,鲁薯4号和广紫8号对甘薯软腐病的抗性级别为中抗;湛薯271、泰中11、...
关键词:
甘薯软腐病 种质资源 抗性鉴定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滑金锋 黄咏梅 李彦青 吴翠荣 李慧峰 陈天渊
【目的】探索甘薯品种对小象甲抗性的鉴定方法,并对不同甘薯品种进行抗性鉴定,为选育抗小象甲的甘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制定不同的抗性指标,在单因素变量的条件下,分别进行网室和实验室试验,对泉薯17、榕薯819、福薯604、广薯214和普薯32号5个不同甘薯品种小象甲危害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检测不同甘薯品种对小象甲的抗性。【结果】明确了茎叶和薯块危害减退率相关抗性指标,制定了高感、感、抗、中抗、高抗5个抗性级别。甘薯品种的茎叶比薯块危害指数较轻,差异不显著。除泉薯17和广薯214外,其余品种之间危害指
关键词:
小象甲 甘薯品种 抗性鉴定 危害指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洪博 吴才文 蔡青 应雄美 刘新龙 苏火生 黄应昆
本研究利用对甘蔗黑穗病生理小种1和生理小种2免疫的甘蔗品种NCO376作为寄主材料,在云南开远蔗区搜集黑穗病孢子,依照浸渍、割苗涂抹、抖黑粉孢子、菌液浇灌等人工接种的方法进行甘蔗黑穗病菌的侵染实验,针对NCO376的抗性和黑穗病生理小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5×106个孢子/mL的浸渍组试验中对照的侵染率为16%,割苗涂抹侵染率为25.8%,侵染率最高,菌液浇灌侵染率最低为2.5%;清水浸渍组试验中菌液浇灌侵染率为0,割苗涂抹侵染率为13%,抖黑穗孢子侵染率为0。材料NCO376在浸渍组中,割茎涂抹处理侵染率>抖黑穗病孢子处理>对照>菌液浇灌处理;清水浸渍组中,割茎侵染率较高,菌液浇灌和抖黑穗...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 NCO376 侵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义强 邓祖湖 郭春芳 陈如凯 张木清
【目的】为获得抗旱性强的甘蔗亲本及其衍生品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已建立的甘蔗抗旱生理鉴定技术对38个中国常用甘蔗亲本及其衍生品种进行盆栽人工水分胁迫抗旱性评价。【结果】通过聚类和判别分析将其抗旱性分为3类。【结论】抗旱亲本桂糖11及其衍生的品种云蔗89-351、桂糖89-5表现较强的抗旱性;中高抗亲本CP72-1210和新台糖1号衍生品种的抗旱性取决于另一亲本的抗旱性,与抗旱性强的亲本粤农73-204、湛74-141衍生的品种粤糖93-159、福农95-1702和福农91-4621表现为较强抗旱性,选择不抗旱亲本科5和闽糖69-243组配组合选育的福农91-4710和福农94-0403的抗旱...
关键词:
甘蔗 抗旱 常用亲本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兰靖 陈永 陆玉朵 韩世健 裴铁雄 陆国盈 李贤宇 周洁琼
在桶栽和人为控水条件下,于甘蔗伸长初期对ROC22、ROC16、桂糖29号、柳城05-136、粤糖00-236和福农39号6个品种(系)进行干旱胁迫,测定干旱胁迫前后甘蔗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工艺品质以及产量,综合评价6个甘蔗品种(系)的抗旱性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片膜透性增大,丙二醛、脯氨酸等含量显著升高,而叶绿素、产量、纤维分等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除桂糖29号和ROC22号外,其余四个甘蔗品种的蔗糖分也比对照低0.09-2.22个百分点。根据隶属函数分析结果,各品种(系)的抗旱能力由强到弱排序为:柳城05-136﹥粤糖00-236﹥ROC22﹥ROC16﹥桂糖29号﹥福农39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