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41)
- 2023(3669)
- 2022(3068)
- 2021(2841)
- 2020(2439)
- 2019(5458)
- 2018(5281)
- 2017(10053)
- 2016(5682)
- 2015(5977)
- 2014(6133)
- 2013(6099)
- 2012(5588)
- 2011(5079)
- 2010(4999)
- 2009(4530)
- 2008(4532)
- 2007(4021)
- 2006(3345)
- 2005(2955)
- 学科
- 济(22091)
- 经济(22066)
- 管理(15713)
- 业(15612)
- 企(13116)
- 企业(13116)
- 方法(11884)
- 数学(10653)
- 数学方法(10492)
- 学(6348)
- 财(6124)
- 农(4944)
- 中国(4761)
- 务(4344)
- 财务(4336)
- 财务管理(4324)
- 业经(4308)
- 企业财务(4192)
- 地方(4130)
- 技术(4020)
- 制(4002)
- 环境(3843)
- 和(3762)
- 银(3449)
- 银行(3437)
- 农业(3432)
- 理论(3380)
- 融(3297)
- 金融(3297)
- 行(3249)
- 机构
- 大学(81441)
- 学院(80864)
- 济(30188)
- 管理(30057)
- 经济(29499)
- 研究(29378)
- 理学(26260)
- 理学院(25931)
- 管理学(25350)
- 管理学院(25207)
- 科学(21055)
- 中国(20478)
- 农(18448)
- 京(17189)
- 所(16044)
- 业大(15278)
- 研究所(15024)
- 农业(14766)
- 财(14113)
- 中心(13232)
- 江(11688)
- 财经(11609)
- 院(10759)
- 经(10601)
- 北京(10512)
- 范(10337)
- 师范(10165)
- 省(10043)
- 州(9767)
- 科学院(9390)
- 基金
- 项目(59959)
- 科学(46530)
- 基金(43364)
- 家(39838)
- 国家(39554)
- 研究(38998)
- 科学基金(33010)
- 社会(24426)
- 省(24256)
- 社会科(23242)
- 社会科学(23232)
- 自然(23210)
- 基金项目(22818)
- 自然科(22510)
- 自然科学(22494)
- 自然科学基金(22078)
- 划(20721)
- 资助(18267)
- 教育(17662)
- 重点(13964)
- 编号(13897)
- 计划(13023)
- 部(12856)
- 发(12487)
- 创(12202)
- 科研(12031)
- 科技(11780)
- 创新(11527)
- 性(11176)
- 成果(10927)
共检索到111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荣仲 吕达 周会 肖祎 刘昔辉 陈道德 雷敬超 黄赞斌 唐仕云 黄海荣 陶宇
【目的】了解甘蔗常用亲本耐寒性与耐寒性评价性状的变化特点,为选育耐寒甘蔗品种及降低霜冻对甘蔗生产的危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02个常用甘蔗亲本在霜冻易发地区四川省资中县进行2年新植蔗(2017P和2019P)和3年宿根蔗(2018F、2019S和2020F)田间自然耐寒性测试,并进行性状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广义遗传力计算和聚类分析。【结果】低温环境下不同甘蔗亲本受害性状的类型和受害程度存在差异,宿根蔗较新植蔗更易受害;冷害或轻霜冻时受害性状与部分农艺性状呈显著相关(P<0.05)。甘蔗的低温受害性状受亲本、年度及其互作影响;株受害率属高遗传力性状,在冷害和轻霜冻时可用于耐寒性评价;茎长受害率和节间受害率属中等遗传力性状,受低温影响程度较小,均可用于耐寒性评价,但以节间受害率为评价性状效果优于茎长受害率;绿叶百分率在年度间变化较明显,在发生适度霜冻时可用于耐寒性评价;合并分析时亲本方差占比明显下降,遗传力有所下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17P和2019P不宜用于亲本耐寒性评价;在测试亲本中,58.89%亲本的耐寒性属较好及以上,23.53%属较差及以下。【结论】甘蔗亲本的低温受害性状种类和受害程度存在差异,耐寒性属中等至偏高遗传力性状,可用于耐寒评价的性状受到低温程度影响。进行甘蔗室内耐寒性测试时宜设差异相对较明显的轻和重2种低温环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荣仲 李杨瑞 王维赞 朱秋珍 周会 唐仕云 罗亚伟
为了解干旱霜冻条件下甘蔗性状变化特点与评价品种耐寒性,选用国内外21个甘蔗品种(系)在广西霜冻常发区资源县开展了耐寒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轻霜冻前后的甘蔗锤度、绿叶数和光合速率发生明显变化,且耐寒性差的品种下降较多,但仅有重霜冻后的茎长冻损率、节间冻损率、绿叶百分率与轻霜冻后的锤度和锤度变化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选用茎长冻损率、上位叶绿叶百分率进行甘蔗耐寒性评价更为简单易行。耐寒性评价表明,在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选育甘蔗品种,如果未经过耐寒性鉴定,选育的新品种其耐寒性表现好和较好的机率将低于30.0%,而表现差和较差的机率将高于60.0%。
关键词:
甘蔗 干旱霜冻 耐寒性 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胜 何丽莲 王先宏 李富生
采用田间栽培试验及离体叶片低温胁迫法,研究氮(N)、磷(P)、钾(K)不同配比施肥对新植高原甘蔗新品系YAU01/58的生长及耐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④(N∶P∶K=2∶1∶2)对甘蔗主要农艺性状、工艺性状和耐寒性等方面的影响较处理①(N∶P∶K=1∶1∶1)、处理②(N∶P∶K=2∶1∶1)、处理③(N∶P∶K=1∶2∶1)为好,说明在均衡施用N、P、K肥的基础上适当增施N、K肥能有效提高甘蔗的耐寒性及其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甘蔗 施肥 耐寒性 农艺性状 工艺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荣仲 贤武 廖诗童 周会 梁强 桂意云 李杨瑞
为了解甘蔗不同耐寒亲本杂交组合耐寒差异与遗传特点,选用8个耐寒性不同的甘蔗亲本配制9个杂交组合,用F1代无性系在广西霜冻常发区资源县进行耐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甘蔗不同杂交组合耐寒表现存在明显差异,耐寒表现受到母本和父本的共同影响,且母本的作用强于父本。按亲本耐寒性,强×中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的机率为70%~90%;强×弱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的机率为60%~70%;中×中或中×弱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机率的为30%~40%;弱×强或弱×中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的机率为15%~30%。进一步进行耐寒表现主效因子估计发现,在研究群体中存在主效因子,且估计的结果随组合与性状不同而异。
关键词:
甘蔗 耐寒 亲本 遗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荣仲 李杨瑞 王维赞 杨丽涛 梁阗 周会 黄杏 罗亚伟 莫磊兴
为了解阴雨霜冻条件下甘蔗性状变化特点及评价品种的耐寒性,选用国内外35个甘蔗品种(系)在广西霜冻常发区资源县开展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阴雨霜冻甘蔗的受害表现不同于干旱霜冻,在低于0℃的积温仅为干旱霜冻1/3左右的条件下,叶片受害最重,基部蔗茎中度受害,梢部蔗茎受害较轻。相关分析发现阴雨霜冻性状仅与出苗率、甘蔗锤度和绿叶数等少数前期性状存在相关性,且相关系数低;梢部茎长冻损率与绿叶百分率、基部节间冻损率不存在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选用基部节间冻损率、+1~+4叶绿叶百分率进行阴雨霜冻耐寒性评价较为适宜。聚类分类后的耐寒性评价表明:在南亚热带和热带选育的甘蔗品种,未经过耐寒性鉴定;选用耐寒亲本,选...
关键词:
甘蔗 阴雨霜冻 耐寒性 评价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荣仲 唐仕云 肖祎 李文教 雷敬超 陈道德 黄赞斌 黄海荣 陶宇 刘昔辉 周会
【目的】了解甘蔗亲本对甘蔗病害的抗性及病害发生的特点、影响因素和性状遗传力,为开展甘蔗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463个甘蔗亲本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丁当试验基地(以下简称丁当点)、广西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以下简称百色点)和四川省农业特色植物研究院资中试验基地(以下简称资中点),实施两轮田间自然抗病性评价,并进行方差分析、广义遗传力计算和聚类分析。【结果】丁当点、百色点和资中点分别发现甘蔗病害18、17和15种。除花叶病和黑穗病外,发病相对较重的还有褐条病、赤腐病、轮斑病、黄点病和叶枯病,其病情指数均大于10.0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病害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不同,且多数病害的互作方差占比高于主效应方差占比。试验点内联合分析时,丁当点内亲本方差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的病害为轮斑病、赤腐病、黄点病、锈病、褐斑病、梢腐病和紫斑病,百色点内亲本方差显著或极显著的病害为轮斑病、黄点病、赤腐病、梢腐病和叶焦病,资中点内亲本方差显著的病害为赤条病;所有试验点联合分析时,亲本方差显著或极显著的病害为轮斑病、黄点病、赤腐病、叶焦病和紫斑病。广义遗传力计算结果表明,甘蔗白叶病属中等遗传力性状,白疹病、锈病、轮斑病、褐条病和叶焦病属中等偏低遗传力性状,叶枯病、赤腐病、梢腐病、紫斑病、赤条病、黄点病、褐斑病和虎斑病属低等遗传力性状,但进行联合方差分析时仅轮斑病、黄点病、赤腐病、叶焦病和紫斑病存在广义遗传力,可通过多年多点田间试验进行抗病选择。不同选育年代甘蔗亲本的抗病性未呈现持续向好的选择结果,仅褐条病和叶枯病存在波动;不同来源甘蔗亲本的赤腐病、轮斑病、眼点病和叶枯病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桂糖和粤糖亲本的抗病性较差,台糖亲本的抗病性较好,Ho亲本对轮斑病的抗性较好,对赤腐病的抗性较差,CP亲本对轮斑病和叶枯病的抗性较好,对赤腐病的抗性较差。在测试亲本中,抗病性好、较好和一般的亲本分别占3.02%、26.57%和49.03%,抗病性较差和差的亲本分别占18.57%和2.81%。在抗病性好和较好的亲本中,育种利用效果好的不足10.00%;许多利用效果好的亲本抗病性中等,加上抗病表现较差或差亲本的大量使用,致使甘蔗抗病育种水平提升受到影响。【结论】抗轮斑病、黄点病、赤腐病、叶焦病和紫斑病甘蔗亲本可通过多年多点田间试验选择,感白条病、白叶病、白疹病、赤条病、褐斑病、褐条病、虎斑病、梢腐病、锈病、眼点病和叶枯病甘蔗亲本材料宜淘汰;合理选用甘蔗抗病亲本和改进病害抗性评价方法有利于提高甘蔗抗病育种水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耿亚林 李瑶 潘攀 唐道彬 罗启燕 王季春
【目的】比较不同叶菜型甘薯品种的耐寒性,找出能科学评价品种耐寒性的指标,建立可靠的耐寒性数学评价模型,以筛选出耐寒性强的叶菜型甘薯品种,为耐寒资源鉴定与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13个叶菜型甘薯品种为材料,设置25 ℃为对照温度,10?℃为低温胁迫温度,研究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组织含水率(TMC)、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及叶绿素a/b(Chla/b)10个指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以各单项指标的耐寒系数为衡量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耐寒性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0个单项生理指标转换为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13个叶菜型甘薯品种按照耐寒性强弱划分为4类,即不耐寒型、轻度耐寒型、中度耐寒型、高度耐寒型;建立叶菜型甘薯耐寒性评价数学模型,D=0.283+0.0171X_(1)-0.074X_(3)+0.166X_(4)+0.409X_(5)-0.874X_(7)-0.067X_(8)+0.116X_(9)+0.030X_(10),估计精度大于95%;筛选出8个耐寒性鉴定指标,即POD、CAT、SOD、SP、TMC、Chl、Car及Chl a/b。【结论】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叶菜型甘薯品种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变化。通过回归方程筛选获得的8个关键指标可用于叶菜型甘薯品种的耐寒性鉴定和预测。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模型得出,供试13个叶菜型甘薯品种中耐寒性最强的前3名为:福菜薯18、渝菜薯3号、广菜薯6号,可在早春推广种植耐寒能力强的品种,结合现代保温设施,使其提早上市从而抢占市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诗童 贤武 周会 梁强 桂意云 杨荣仲
采用100对SRAP引物对35个不同耐寒甘蔗品种进行了标记,并筛选出了72对多态性较好的SRAP引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72对引物共扩增出1241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7.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9.36%。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773~0.7264之间,平均为0.6340。聚类分析表明,35份甘蔗品种可分为5个类群,聚类分析结果不能反映供试材料的地域特性;同时,耐寒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分散于4个类群中,说明聚类分析并不能把耐寒性好的品种聚成一类;而两三个耐寒性较差的品种能够聚在一起,说明SRAP标记对耐寒性较差的品种的聚类起到较好的作用。SRAP标记在甘蔗耐寒性研究上起...
关键词:
甘蔗 SRAP 耐寒性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义强 邓祖湖 郭春芳 陈如凯 张木清
【目的】为获得抗旱性强的甘蔗亲本及其衍生品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已建立的甘蔗抗旱生理鉴定技术对38个中国常用甘蔗亲本及其衍生品种进行盆栽人工水分胁迫抗旱性评价。【结果】通过聚类和判别分析将其抗旱性分为3类。【结论】抗旱亲本桂糖11及其衍生的品种云蔗89-351、桂糖89-5表现较强的抗旱性;中高抗亲本CP72-1210和新台糖1号衍生品种的抗旱性取决于另一亲本的抗旱性,与抗旱性强的亲本粤农73-204、湛74-141衍生的品种粤糖93-159、福农95-1702和福农91-4621表现为较强抗旱性,选择不抗旱亲本科5和闽糖69-243组配组合选育的福农91-4710和福农94-0403的抗旱...
关键词:
甘蔗 抗旱 常用亲本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明 刘旭升 逄洪波 王泽 赵宗耀 韩康顺 李彦利 贾玉敏
为筛选水稻芽期耐寒指标并建立可靠的水稻芽期耐寒性数学评价模型,采用49个水稻种质资源,测定发芽率(GR)、相对发芽率(RGR)、发芽势(GP)、相对发芽势(RGP)、发芽指数(GI)、种子萌发指数(PI)、平均发芽时间(MGT)、成苗率(SR)和萌发系数(GC)9个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及隶属函数等分析,对水稻芽期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根据水稻芽期耐寒性综合评价值(D)可以将49个水稻品种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耐寒性极强品种(IRIS 313-11965、IRIS 313-8956和IRIS 313-11038,D为0.790~0.830)、耐寒性强品种(IRIS 313-11944等17个品种,D为0.609~0.745)、耐寒性中等品种(IRIS 313-11049等7个品种,D为0.503~0.576)、耐寒性弱品种(IRIS313-11986等13个品种,D为0.364~0.482)和耐寒性极弱品种(IRIS 313-10891等9个品种,D为0.187~0.282)。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水稻芽期耐寒性的最优回归方程:D=0.326+0.020GI+0.021SR-0.028MGT+0.025PI+0.012GR+0.137RGP,筛选出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萌发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和成苗率6个与水稻芽期耐寒性显著相关的指标。低温胁迫条件下,可通过测定这6个指标对水稻品种的芽期耐寒性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及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凤 张颢 杨春梅 蹇洪英 王其刚 单芹丽 汪国鲜 曹桦
通过测定14个不同月季种质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叶绿素a、叶绿素b、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对14个不同月季种质材料的耐寒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对不同月季种质的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
月季 耐寒性 隶属函数值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国丽 张冰雪 乔光 刘涛 彭志军 王彬 蔡永强 文晓鹏
以9种基因型火龙果组培苗为材料,探讨低温胁迫对组培苗冻害率、冻害指数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供试种质的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火龙果耐寒新种质。结果表明:-3℃低温处理48h后,不同种质的冻害率与冻害指数差异较大,2个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耐寒性表现最好的是B7,冻害率为31.14%,冻害指数20.67,其次是B,冻害率为38.40%,寒害指数22.10,最差的是B2、B4和ZY;各生理生化指标在不同种质间差异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及POD活性与种质的耐寒力相关性不大,SOD、CAT活性和脯氨酸、丙二醛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种质的耐寒性呈极显著相关,可作为火龙果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淳 谢辉 徐春玲 蔚应俊
采用胡萝卜片愈伤组织接种培养法,在室内条件下对供试香蕉穿孔线虫10个种群的耐寒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12℃和10℃低温下分别处理15 d2、5 d、35 d后,供试香蕉穿孔线虫各种群生活力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繁殖能力;而在8℃时,各种群生存能力明显下降,有些种群无法在此温度下存活。8℃处理15 d后,Rs6种群无法存活;处理25 d后,Rs 2种群亦无法存活;处理35 d后,Rs8、Rs4种群无法存活。Rs1、Rs3、Rs5、Rs7、Rs9和Rs10等6个种群在8℃低温下处理35 d后仍然能够存活。
关键词:
香蕉穿孔线虫 种群 耐寒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双 曾泽鉴 沈万宽 徐刚红 吴夏明 罗明珠 陈培寿
为探明甘蔗亲本对黑穗病的抗性水平,以采自广东省甘蔗主产区(湛江雷州市)的甘蔗黑穗病菌混合冬孢子作为接种源,采用人工浸渍接种的方法,对34个甘蔗亲本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抗性水平为高抗(HR)的亲本有Q171、ROC1、内江57-614,占供试亲本的8.8%;抗性水平为抗(R)的亲本有福农95-1702、N∶CO376、CP93-1382、CP65-357、赣蔗95-108、ROC5,占17.6%;抗性水平为中抗(MR)的亲本有巴西618、粤糖89-113、台优,占8.8%;抗性水平为中感(MS)的亲本有粤糖86-368、ROC16、Q179、Q191、HO CP95-988、台糖8...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 亲本 抗性鉴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福升 田新立 丁雨龙 万贤崇
水分在植物体内长距离传输是植物水分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Tyree,1997;Steudle,2001;Zimmermann et al.,2002;2004)。木质部管道分子(导管或管胞)是植物体内水分长距离运输
关键词:
竹子 根压 导管栓塞 低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