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5)
- 2023(14292)
- 2022(12560)
- 2021(11793)
- 2020(9860)
- 2019(22630)
- 2018(22618)
- 2017(43280)
- 2016(24164)
- 2015(26953)
- 2014(26959)
- 2013(26569)
- 2012(24477)
- 2011(22207)
- 2010(22137)
- 2009(20500)
- 2008(20135)
- 2007(17681)
- 2006(15467)
- 2005(13793)
- 学科
- 济(89149)
- 经济(89010)
- 管理(71660)
- 业(66367)
- 企(56750)
- 企业(56750)
- 方法(41310)
- 数学(35203)
- 数学方法(34731)
- 财(26494)
- 农(23521)
- 学(23229)
- 中国(22839)
- 制(21341)
- 业经(20620)
- 务(16968)
- 财务(16898)
- 财务管理(16864)
- 地方(16661)
- 理论(16219)
- 企业财务(16055)
- 农业(15425)
- 贸(15251)
- 贸易(15245)
- 银(15193)
- 银行(15128)
- 和(14949)
- 技术(14831)
- 易(14797)
- 体(14789)
- 机构
- 大学(346962)
- 学院(342833)
- 管理(131362)
- 济(129642)
- 经济(126681)
- 研究(118068)
- 理学(114060)
- 理学院(112671)
- 管理学(110560)
- 管理学院(109936)
- 中国(85201)
- 科学(76916)
- 京(73903)
- 财(63277)
- 农(62038)
- 所(61226)
- 研究所(56136)
- 业大(55138)
- 中心(52179)
- 江(50509)
- 财经(50175)
- 农业(49199)
- 北京(46248)
- 范(45714)
- 经(45554)
- 师范(45177)
- 院(42556)
- 州(40701)
- 经济学(39043)
- 财经大学(37512)
- 基金
- 项目(238217)
- 科学(186171)
- 基金(173110)
- 研究(169325)
- 家(153170)
- 国家(151958)
- 科学基金(128915)
- 社会(104745)
- 社会科(99120)
- 社会科学(99095)
- 省(93318)
- 基金项目(92146)
- 自然(86406)
- 自然科(84375)
- 自然科学(84348)
- 自然科学基金(82834)
- 划(79505)
- 教育(77808)
- 资助(71247)
- 编号(67561)
- 成果(56412)
- 重点(53929)
- 部(52332)
- 发(49579)
- 创(49559)
- 课题(47300)
- 创新(46341)
- 科研(46014)
- 计划(44871)
- 制(44320)
- 期刊
- 济(141134)
- 经济(141134)
- 研究(99941)
- 中国(65781)
- 学报(63393)
- 农(56691)
- 科学(55516)
- 财(49222)
- 管理(48364)
- 大学(46610)
- 学学(44076)
- 农业(38837)
- 教育(38037)
- 融(28586)
- 金融(28586)
- 技术(27250)
- 财经(24883)
- 业经(22052)
- 经济研究(21849)
- 经(21113)
- 业(19803)
- 问题(18337)
- 版(18177)
- 科技(17719)
- 图书(17155)
- 业大(16842)
- 理论(16657)
- 实践(15250)
- 践(15250)
- 技术经济(15225)
共检索到496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志存 李如丹 刘少春 高欣欣 樊仙 刀静梅 邓军 张跃彬 郭家文
以自然脱叶性状不同的甘蔗栽培品种为材料,测定成熟期甘蔗叶片、叶鞘、叶痕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调查甘蔗自然脱叶率,探讨POD活性与自然脱叶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甘蔗不同成熟阶段,自然易脱叶型品种云蔗03–194的叶片、叶鞘、叶痕的POD活性均极显著高于难脱叶型品种桂糖02–467和云蔗99–91;在成熟前期、中期和后期,易脱叶型品种云蔗01–1413的叶片、叶鞘的POD活性极显著高于难脱叶型品种桂糖02–467和云蔗99–91;云蔗03–194、云蔗01–1413、桂糖02–467、云蔗99–91的自然脱叶率呈逐渐降低的的趋势;在成熟前期,叶片、叶鞘的POD活性与自然脱叶率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冬静 谢逸萍 孙厚俊 张成玲 马居奎 李宗芸 马代夫
【目的】蔗糖转化酶是植物中糖信号调控途径中的关键因子之一,它们在调控植物糖代谢、生长发育、抗病和抗逆等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蔗糖转化酶抑制子是一类同源性较低的蛋白质家族,通过调控蔗糖转化酶抑制子的表达量可以抑制蔗糖转化酶活性。本课题组前期分离到甘薯转化酶抑制子IbINH全长ORF,本文对20种转化酶抑制子进行了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可为深入研究IbINH基因功能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前期克隆获得的IbINH全长ORF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和NCBI数据库中搜集到的其余19种植物INH氨基酸序列为分析数据来源,采用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INH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及其理化性质、蛋白质亲疏水性、磷酸化位点、INH蛋白质的二级元件和含量、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功能结构域和空间三维结构等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根据预测和分析发现,IbINH同其他INH蛋白质一样均含有典型的PMEI-like超级家族功能结构域,二级结构组成和比例也比较相似,INH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的可能性最大,但是各种INH的亲疏水性、稳定性以及跨膜结构域等也有差异。【结论】本文通过对INH蛋白质进行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比较,为以后IbINH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光军 刘风珍 万勇善
【目的】探讨花生荚果产量和籽仁营养成分含量与种子蔗糖代谢的关系。【方法】选用种子发育正常的大花生品系(05D610)及其种子皱缩变异品系(05D677)为材料,测定了果针入土后6—72d的荚果干重、果针入土后30—72d籽仁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含量等,以及果针入土后30—66d籽仁中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力的动态变化。【结果】果针入土后24—54d是荚果干重的快速积累时期,是决定荚果干重的关键时期,期间05D610干物质积累速率是05D677的2.4倍。收获期05D610和05D677的荚果干重分别是2.06g和1.28g,差异极显著。果针入土后30—72d时期内,0...
关键词:
花生 荚果发育 干物质积累 蔗糖代谢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俊奇 黄静丽 张琨琨 杨丽涛 李杨瑞
采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以甘蔗未成熟茎cDNA为模板克隆转化酶抑制子,命名为SoInvInh1,GenBank登录号KF575175。SoInvInh1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678bp,3′-UTR长146bp。开放阅读框长531bp,编码17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8.09ku和8.52。SoInvInh1不含内含子序列。预测该蛋白N端具有1个信号肽和跨膜结构,19—172位氨基酸是PMEI蛋白的保守结构域。不同物种间InvInh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低,但都具有4个保守的Cys位点。荧光定...
关键词:
甘蔗 转化酶抑制子 克隆 基因表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牛俊奇 黄金容 苗小荣 王道波 杨丽涛 李杨瑞
【目的】克隆甘蔗转化酶抑制子(Invertase inhibitor)基因(SoInvInh2)的c DNA全长序列,分析基因表达模式和生物信息学特性,为该基因功能的进一步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同源序列克隆InvInh2基因5’序列,采用Tail-PCR技术扩增基因3’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和系统进化等进行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SoInv Inh2基因在甘蔗不同生育期的组织表达特性。【结果】从甘蔗GT28幼茎中克隆到的一个新的转化酶抑制子基因,命名为SoInv Inh2,GenBank登录号KF575170。该基因的c DNA序列全长为927 bp,开放阅读框长651 bp,编码216个氨基酸。SoInvInh2基因不含内含子序列。SoInvInh2蛋白有4个不对称的α-螺旋和4个保守的Cys位点,属于InvI/PMEI家族成员。在甘蔗叶、茎、花序和花序轴中都能检测到SoInvInh2基因表达。在甘蔗不同生育期,So Inv Inh2基因在不同成熟度的叶和茎中的表达模式无明显规律。【结论】成功克隆到甘蔗SoInvInh2基因,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该基因的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甘蔗 转化酶抑制子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明 刘丽娟 李莉云 王博 常金华 刘国振
【目的】以甜高粱为原料生产酒精作为替代能源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检测蔗糖合成的关键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在高粱叶片(源)与茎秆(库)中的表达量,了解高粱体内SPS表达与蔗糖积累的关系,进而探讨蔗糖的代谢机理。【方法】以甜高粱和普通高粱为材料,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对SPS的蛋白质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高粱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茎秆中蔗糖含量、叶片和茎秆中SPS蛋白质表达量持续上升,灌浆期达到最高,腊熟期略有下降,它们之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甜高粱茎秆蔗糖含量与叶片SPS蛋白质的表达相关系数为0.895,与茎秆SPS蛋白质的表达相关系数为0.781;甜高粱和普通高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梦鸽 邓群仙 吕秀兰 刘健 程雪丽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模式下‘美人指’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糖分积累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探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为避雨条件下葡萄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地膜+天膜"避雨栽培下5年生‘美人指’葡萄为供试材料,于谢花后20d开始每10d取样1次,测定葡萄果实的纵径、横径、单果质量和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以及4种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美人指’葡萄果实呈双"S"形曲线生长模式,并存在2个快速生长阶段;果实糖分积累主要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葡萄糖含量一直明显高于果糖;在果实整个发育期,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的活性一直较高,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很低;且蔗...
关键词:
葡萄果实 糖积累 蔗糖代谢相关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萱萱 刘春宇 谢贝昱 张淑淑 王丹阳 朱振元
【目的】建立碱提甘蔗皮多糖的优化工艺,进一步探究其结构特征,并评价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RSM)对碱提甘蔗皮多糖(SPAP)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SPAP经Sevag法除蛋白、AB-8除色素后进行结构表征,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多糖分子量分布,气相-质谱色谱仪(GC-MS)进行单糖分析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官能团进行分析。采用4-硝基苯基-D-吡喃葡糖苷(PNPG)法测定多糖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结果】SPAP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37℃、氢氧化钠(NaOH)浓度5%、料液比1∶46(g·mL~(-1))、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SPAP得率达到10.84%。经除蛋白、色素后,SPAP含量达到86.54%,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4种单糖组成,分子量为3.03×103 kD,可能为吡喃型杂多糖,呈现α或β构型。此外,SPAP表现出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其抑制率达到78.31%。【结论】对碱提甘蔗皮多糖进行工艺优化,可有效利用原料、提高产出和效率;由HPLC、FT-IR、GC-MS等方面初步阐述了SPAP的结构特性,同时SPAP对α-葡萄糖苷酶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降糖潜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SPAP的构效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会 雷敬超 桂意云 贤武 梁强 杨荣仲
为了解13个桂糖新品种(系)蔗糖分、理论产糖量变化规律和成熟期情况,对13个桂糖新品种(系)进行为期6个月的13次糖分分析,分析其蔗糖分、理论产糖量变化规律和成熟期情况。结果表明:属特早熟高糖的品种(系)为桂糖02/901,属早熟高糖的品种(系)有桂糖02/761、桂糖02/208、桂糖02/770、桂糖01/122、桂糖02/351、桂糖02/1247和桂糖02/360;属于中熟的品种(系)有桂糖02/133和桂糖99/107;属于晚熟的品种(系)有桂糖99/181、桂糖99/156和桂糖02/833;理论产糖量潜力较高与ROC22相当的品种(系)为桂糖02/901、桂糖01/122和桂糖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洪博 陆鑫 毛钧 苏火生 林秀琴 徐超华 李旭娟 蔡青
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作物,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而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是甘蔗体内蔗糖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对甘蔗中蔗糖的合成、积累和抗逆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蔗糖磷酸合成酶在甘蔗蔗糖代谢中的作用和SPS家族基因的克隆、分类、表达活性和功能,分析SPS基因在甘蔗不同种中的单核苷酸位点突变、插入、缺失和氨基酸变异情况,期望为甘蔗蔗糖磷酸合成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蔗 蔗糖磷酸合成酶 研究进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晶晶 陈奇凌 李铭 郑强卿 李鹏程 支金虎
研究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骏枣果实糖积累及转化酶活性的影响。以3年生骏枣为试材,测定果实中总糖、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含量及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骏枣果实生长曲线呈双"S"型。骏枣果实早期以积累葡萄糖和果糖为主,果实膨大期迅速积累蔗糖,到果实成熟时主要积累蔗糖。5 mg/L 5-ALA、10 mg/L gA3与15 mg/L CPPU的混合处理,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果实的糖含量,增强了转化酶活性。
关键词:
骏枣 果实 糖积累 酶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长宾 武红霞 马蔚红 王松标 孙光明
以爱文芒果(Irwin)为试材,研究了爱文芒成熟阶段的蔗糖代谢。结果表明:爱文芒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最多的是蔗糖(81.79 mg.g-1)、果糖次之(30.15 mg.g-1),葡萄糖最少(9.95 mg.g-1)。爱文芒的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在采收前活性差别不大,在后熟阶段,AI、SS、SPS活性显著增加,并且SPS活性达到最高值,NI略有增加。葡萄糖含量采后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果糖含量采前缓慢增加,采后迅速增加,蔗糖含量在采前略有增加,采后呈快速积累趋势,并且含量达到最高值。爱文芒果的糖代谢关键时期是采后阶段,并且以积累蔗糖为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齐红岩 刘勇 衣宁宁 谢伟 张建红
对五大类群薄皮甜瓜代表品种"玉美人"、"龙甜三号"、"高甜黄金道"、"日本甜宝"和"香沙蜜"等成熟果实品质和蔗糖代谢酶的测定,结果表明,"玉美人"的水分、氨基酸、苹果酸、酒石酸、总的有机酸和蔗糖的含量较高,"高甜黄金道"的果糖含量较高,"日本甜宝"果实的蛋白质、Vc、葡萄糖和总糖含量较高;"日本甜宝"果实的酸性转化酶(AI)活性最强,"龙甜三号"果实的中性转化酶(NI)活性最强,"玉美人"果实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P)活性最强。不同类群薄皮甜瓜的营养品质各具特点,口味各有特色。
关键词:
薄皮甜瓜 果实品质 蔗糖代谢相关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俊 吴才文 赵培方 夏红明 暂逢刚 杨昆 李复琴 刘家勇
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Q、VMC、FR、RB、CP、TCP等系列113份引进甘蔗种质的出苗率、分蘖率、宿根发株数、株高、茎径、有效茎、单茎重、蔗产量、锤度、蔗糖分、简纯度、纤维分、含糖量等13个工艺及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含糖量、蔗产量与株高、有效茎、单茎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分与锤度、简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茎与茎径呈极显著负相关,宿根发株数与出苗率、分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各性状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3个工、农艺性状可简化为5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糖分因子、发株与纤维分因子、分蘖因子、茎径因子,5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75.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