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7)
- 2023(11502)
- 2022(9625)
- 2021(9036)
- 2020(7395)
- 2019(17034)
- 2018(17177)
- 2017(32930)
- 2016(18306)
- 2015(20532)
- 2014(20706)
- 2013(20239)
- 2012(18161)
- 2011(16179)
- 2010(15896)
- 2009(14374)
- 2008(13756)
- 2007(11864)
- 2006(10295)
- 2005(8985)
- 学科
- 济(69950)
- 经济(69872)
- 管理(50098)
- 业(48541)
- 企(39756)
- 企业(39756)
- 方法(31869)
- 数学(27279)
- 数学方法(26983)
- 农(20417)
- 中国(19476)
- 业经(17118)
- 学(16831)
- 财(16099)
- 地方(15091)
- 农业(13908)
- 理论(12165)
- 制(11681)
- 和(11587)
- 贸(11455)
- 贸易(11449)
- 技术(11175)
- 易(11085)
- 环境(11044)
- 务(10467)
- 财务(10400)
- 财务管理(10384)
- 教育(9980)
- 企业财务(9852)
- 划(9732)
- 机构
- 大学(255678)
- 学院(253967)
- 管理(101294)
- 济(94414)
- 经济(92218)
- 理学(88575)
- 理学院(87540)
- 管理学(85923)
- 管理学院(85499)
- 研究(85294)
- 中国(60114)
- 科学(56830)
- 京(54705)
- 农(46049)
- 所(43493)
- 业大(42104)
- 财(41334)
- 研究所(40189)
- 中心(37806)
- 农业(36361)
- 江(35877)
- 北京(34109)
- 范(34080)
- 财经(33898)
- 师范(33704)
- 经(30863)
- 院(30813)
- 州(29913)
- 技术(28229)
- 经济学(27296)
- 基金
- 项目(182309)
- 科学(142048)
- 基金(131162)
- 研究(130924)
- 家(115168)
- 国家(114193)
- 科学基金(97603)
- 社会(80263)
- 社会科(75880)
- 社会科学(75860)
- 省(72393)
- 基金项目(70578)
- 自然(65180)
- 自然科(63641)
- 自然科学(63615)
- 自然科学基金(62444)
- 划(60850)
- 教育(59453)
- 编号(53741)
- 资助(53162)
- 成果(43208)
- 重点(40664)
- 部(38894)
- 发(38825)
- 创(37960)
- 课题(36891)
- 创新(35383)
- 科研(35008)
- 计划(33899)
- 大学(33380)
共检索到356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文凤 黄应昆 范源洪 李俊 卢文洁 吴正焜 罗志明 杨洪昌
为寻求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的有效防控技术和方法,本研究根据甘蔗RSD的传播危害特点,选择五大主栽品种,采用温水处理设备对带菌蔗种进行温水(50±0.2℃)脱菌处理2 h,分析研究温水处理对甘蔗RSD的脱菌效果。结果表明:温水(50±0.2℃)脱菌处理2h能有效去除甘蔗RSD,去除率为90%以上。与常规种苗相比,脱菌种苗在整个生长期中都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早生快发、伸长拔节早、长相健壮。粤糖93/159、ROC25号、ROC10号、闽糖69/421、桂糖17号5大主栽品种经温水脱菌处理均具有显著的增产增糖效果:新植增产甘蔗5.01~49.83 t/hm2,增幅5.97%~91.31%;甘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辉 黄杏 谢晓娜 杨丽涛 李杨瑞 陈保善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是由Leifsonia xyli subsp.xyli引起的病害。为研究该病对甘蔗的生长和内源激素的影响,选择2个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和果蔗(Badila),采用桶栽种植分别进行3个处理:感染RSD病菌蔗株进行52℃温汤脱菌处理30 min、感染RSD病菌蔗株、健康蔗株(对照),在出苗后90、120、150、180 d测定株高和内源激素的含量,并利用PCR检测确定感病和健康蔗株。结果表明:感染RSD病菌蔗株的株高显著低于对照和温汤脱菌处理;感染RSD病菌处理植株的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含量明显低于...
关键词:
甘蔗 宿根矮化病 内源激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秋 梁永检 唐云仙 邵敏 杨丽涛 李杨瑞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stuntingdisease,RSD)病原物为革兰氏阳性菌Leifsoniaxylisubsp.xyli(Lxx).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Lxx离体培养物形态和感病蔗茎维管超微结构,并用光合仪测定感病甘蔗+1叶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改良的MSC培养基适于Lxx生长,培养的菌体形态多样,有隔膜和简体;菌体内细胞质分布不均,有电子透明物、电子稠密物及隔膜;RSD病原菌寄居在木质部导管的纹孔和导管壁上,其内粘附许多颗粒状物质;感染RSD蔗株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和蒸腾速率均低于健康蔗株,RSD可降低甘蔗的光合作用.
关键词:
甘蔗 宿根矮化病 形态特性 光合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文凤 罗志明 黄应昆 王晓燕 尹炯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甘蔗病害,对甘蔗生产危害极大。摸清蔗区RSD的分布、发生危害情况,是科学推广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有效防控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关键。对云南双江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发生和分布进行了调查和田间采样,采用PCR和I-ELISA法,对田间采集的60个样本进行RSD检测。结果表明,51个样本为阳性,阳性检出率85%,9个样本为阴性,确认双江蔗区存在RSD;通过系统分析,明确了不同品种、不同植期、不同蔗地RSD发生状况,为双江蔗区推广应用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有效防控甘蔗宿根矮化病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云南双江 甘蔗宿根矮化病 发生 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显勇 蔡文伟 杨本鹏 张树珍 王业桥
【目的】建立能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和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以病株带鞘叶组织总核酸反转录物为模板,根据中国甘蔗花叶病的主要致病病原高梁花叶病毒SrMV和甘蔗花叶病毒中国大陆优势株系SCMV-A,结合B、D、E和SC株系的外壳蛋白核苷酸序列的保守区设计PCR引物对和已有的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病原木质部赖氏杆菌木质部亚种(Leifsonia xyli subsp.Xyli,Lxx)的PCR引物对,在SCMV RT-PCR和RSD单一PCR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并优化可同时检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夏明 沈万宽 罗明珠 饶得花 陈培寿 姜子德
采用PCR和巢式PCR技术对6个新引进果蔗品种黔蔗08-1497,黔糖5号,云南红皮,广东黄皮,黔蔗08-688,黔糖3号和广东主栽果蔗品种黑皮果蔗(Badila)进行宿根矮化病菌检测,并对其中广东黄皮、云南红皮、黔糖3号及黑皮果蔗(Badila)的巢式PCR第二轮扩增产物(编号依次为lxx-Gd-Gz1、lxx-Gd-Gz2、lxx-Gd-Gz3及lxx-Gd-Gz4)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PCR检测,仅黔蔗08-688甘蔗宿根矮化病菌检出率为20%(1/5),其余6个果蔗品种的宿根矮化病菌检出率均为0%;巢式PCR检测,黔蔗08-1497及黔糖5号宿根矮化病菌检出率为0%,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伟 吴才文 赵俊 赵培方 杨昆 陈学宽 姚丽 曾千春
【目的】本文研究了甘蔗宿根蔗蔸形态特征与甘蔗宿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大田生产模式种植,以来自同一亲本组合(粤糖97-20×ROC25)杂交后代分离产生的强宿根甘蔗品(种)系(云蔗06-407、云蔗06-415)和弱宿根甘蔗品(种)系(云蔗06-408、云蔗06-416)为材料,强宿根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对照。【结果】强宿根甘蔗较弱宿根甘蔗的宿根蔗蔸死亡率低,地下蔗茎的平均节间距小,新植蔗、宿根蔗的有效分蘖数多,其中宿根蔗的第二和三分蘖形成的有效分蘖数优势显著,且宿根蔗地下总芽数多,主茎下位芽形成的有效
关键词:
甘蔗 有效分蘖 宿根蔗蔸 宿根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祖湖 林彦铨 林华民 陈如凯
比较不同选择途径的入选后代性状表现发现 :宿根选新植蔗 (PS)的有效茎数、小区产量和锤重明显高于新植选第 2季新植蔗 (P ) ,宿根选新植的宿根蔗 (SPS)的性状表现总体上优于新植选第 2季新植的宿根蔗 (SP ) ,SPS所有组合的小区产量均值和锤重均值都比 SP 相应组合高 ,锤度相近 .总体上 ,宿根选后代的主要性状宿根能力比新植选后代的高 .在甘蔗宿根性育种中 ,增加实生苗宿根这一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选择途径的入选结果比较表明 ,只在实生苗选择单株会有很多宿根性强的基因型漏选
关键词:
甘蔗 宿根性 选择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毅杰 梁强 董文斌 陈泉 刘晓燕 谢金兰 李长宁 王维赞 李杨瑞
【目的】探明机械操作引起的土壤压实对宿根甘蔗出苗及根系形成的影响,为优化甘蔗机械化栽培方法和评价适宜机械化栽培的甘蔗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其中一个因子为碾压(机械碾压处理;对照),另外一个因子为甘蔗品种(ROC22、GT42、GT43、GT30、GT03-2287和GT98-296)。收获后调查农艺性状及根系的功能属性参数。【结果】机械碾压后,1020 cm土层容重增幅最大,土壤紧实度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在40 cm时处理和对照的土层压强趋于一致;GT42、GT43和GT9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霆 吴建明 闫海锋 邓宇驰 Prakash Lakshmanan 丘立杭 陈荣发 范业赓 周慧文 黄柯钧 黄杏 周忠凤
【目的】分析不同土壤调节剂(肥料)对甘蔗宿根黄化的防治效果及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甘蔗宿根黄化的大面积高效低成本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2020年第1年宿根蔗地中设 6个土壤调节剂(肥料)处理[处理A为出苗3叶左右时叶面喷施铁肥,处理B为出苗前土施硫酸亚铁10.0 kg/667 m~(2),处理C为出苗前土施熟石灰20.0 kg/667 m~(2),处理D为出苗前根区土壤淋灌修复菌剂500.0 g/667 m~(2)(稀释3000倍),处理E为出苗前土施生物炭1.0 t/667 m~(2);处理F为出苗前土施糖厂煤灰1.0 t/6670 m~(2)],以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CK),处理后70 d统计当年(2020年)的黄化发生率和第2年宿根苗期的黄化发生率,并对比株高、分蘖率和叶片数等农艺性状及有效茎数和茎径等产量指标与CK的差异,比较不同土壤调节剂(肥料)处理对甘蔗宿根黄化的防治效果。【结果】各供试土壤调节剂(肥料)对甘蔗宿根黄化均具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P0.05),但均极显著差于其他土壤调节剂(肥料)处理;在2021年,各土壤调节剂(肥料)处理间的防治效果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显著(PA>F>C>D>B。【结论】叶面喷施含Fe~(2+)叶面肥对当年已发生的甘蔗宿根黄化具有显著复绿作用,能快速挽回甘蔗宿根黄化引起的产量损失,但无法从根本上防治甘蔗宿根黄化。综合考虑防治成本及对蔗苗生长和甘蔗产量的影响,生产上以土施糖厂煤灰1.0 t/667 m~(2)对甘蔗宿根黄化的防治效果及对甘蔗前期生长和后期产量的促进作用效果较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应昆 李文凤 何文志 罗志明 王晓燕 尹炯 薛晶 张会华
甘蔗作为用蔗茎腋芽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其种苗是传播甘蔗病害的主要途径,国内外甘蔗科研和实践表明,防止种苗带菌(毒)传播的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就是生产、繁殖和推广脱毒种苗。"十五"以来,云南省农科院甘蔗所,借鉴国外先进的脱毒技术经验,研究形成了成熟的甘蔗温水处理健康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方法及工艺流程和快繁技术体系。文章从技术针对的问题、技术的提出、技术原理、技术路线及要点、经济模式、温水处理健康种苗生产与繁殖、质量要求及监测、性能特点、示范增产增糖效果等层面对甘蔗温水处理健康种苗生产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综述,以期为温水处理健康种苗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帮助。
关键词:
甘蔗种苗 温水处理 生产技术 应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覃伟 吴才文 曾千春 赵俊 赵培方 刘家勇 杨昆 夏红明 姚丽 昝逢刚
选用13个新台糖系列甘蔗品种ROC1、ROC6、ROC8、ROC9、ROC10、ROC11、ROC20、ROC22、ROC23、ROC24、ROC25、ROC26和ROC28作母本与不同类型的父本杂交,选配组合31个,采用家系评价法和宿根力分析对甘蔗有性杂交后代在干旱条件下的宿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母本及选配的组合对后代宿根蔗的影响较新植蔗更为显著,且蔗茎产量、糖产量和有效茎在宿根蔗的遗传力表现均高于新植蔗,有利于强宿根后代的选育;13个新台糖系列母本中,ROC25、ROC11和ROC24在新植、宿根两个植期的重要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均较高,糖产量、蔗茎产量和锤度在宿根蔗的配合力大于新植...
关键词:
甘蔗 新台糖品种 母本 家系评价 宿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