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9)
2023(7927)
2022(6815)
2021(6218)
2020(5297)
2019(12316)
2018(12008)
2017(23214)
2016(13056)
2015(14847)
2014(15074)
2013(15103)
2012(14353)
2011(13089)
2010(13157)
2009(12421)
2008(12426)
2007(11624)
2006(9980)
2005(8915)
作者
(41815)
(35110)
(35095)
(33465)
(22162)
(16979)
(15933)
(13829)
(13255)
(12470)
(11992)
(11727)
(11229)
(11181)
(11167)
(11128)
(11070)
(10461)
(10240)
(10227)
(9066)
(8823)
(8596)
(8150)
(7981)
(7966)
(7860)
(7774)
(7279)
(7258)
学科
(54928)
经济(54871)
管理(33958)
(32839)
方法(26601)
(25464)
企业(25464)
数学(23642)
数学方法(23389)
(16596)
中国(14029)
(13421)
(13391)
业经(11174)
农业(11102)
地方(11073)
(10805)
贸易(10802)
(10482)
(9976)
(8541)
理论(8136)
(8039)
(8006)
银行(7996)
财务(7989)
财务管理(7959)
环境(7787)
(7759)
金融(7756)
机构
大学(194936)
学院(194235)
(76610)
经济(74860)
研究(70548)
管理(68998)
理学(59162)
理学院(58435)
管理学(57233)
管理学院(56897)
中国(51256)
科学(47204)
(43781)
(42151)
(38494)
研究所(35323)
农业(35232)
业大(34677)
(34354)
中心(32311)
(30602)
财经(27256)
北京(26609)
(25590)
师范(25203)
(24914)
(24581)
(24298)
经济学(23686)
(23285)
基金
项目(129556)
科学(98614)
基金(90710)
研究(90244)
(81823)
国家(81121)
科学基金(66146)
社会(54245)
(52428)
社会科(51174)
社会科学(51152)
基金项目(47610)
(44931)
自然(44130)
自然科(43023)
自然科学(43002)
自然科学基金(42203)
教育(42033)
资助(38131)
编号(36977)
成果(30758)
重点(30360)
(29219)
(28306)
课题(26777)
(26632)
计划(26481)
科研(25561)
创新(24973)
科技(23942)
期刊
(84054)
经济(84054)
研究(54362)
(39900)
学报(39113)
中国(38441)
科学(32691)
大学(27911)
(27098)
农业(26891)
学学(26415)
管理(23163)
教育(21047)
技术(16486)
(16061)
金融(16061)
(14790)
业经(14082)
经济研究(13774)
财经(13436)
(11548)
问题(11526)
(11476)
业大(10267)
技术经济(9878)
统计(9818)
(9534)
科技(9112)
理论(9026)
图书(8867)
共检索到286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静  吴建涛  杨俊贤  陈月桂  谭佳娜  刘福业  吴文龙  潘方胤  
应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78份粤糖系列甘蔗新品系的15个品质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蔗糖分除与甘蔗纤维分、蔗渣纤维分没有显著相关外,与其他12个品质指标均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甘蔗纤维分与出汁率、蒸煮液糖锤度、蔗渣水分、蒸煮液旋光读数、蔗渣糖度和蔗渣纤维分呈极显著相关,与其它7个蔗汁品质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甘蔗蔗糖分主要受蔗汁蔗糖分、蔗汁直接转光度、蔗渣糖度的直接作用和蔗汁转光度、蔗汁重力纯度的间接作用的影响,甘蔗纤维分则主要受蔗汁直接转光度、蔗渣纤维分、出汁率、蔗渣水分的直接作用和蔗汁转光度、蒸煮液旋光读数的间接作用的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会  杨荣仲  方锋学  李杨瑞  
通过分析评价桂糖系列甘蔗种质资源重要数量性状,为甘蔗育种中性状选择提供参考。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11份桂糖系列甘蔗种质资源9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甘蔗9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即糖分因子、茎径-叶因子、茎数-叶因子和株高因子,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4.42%,糖分因子为第一主成分,茎径与茎数之间互有较大的负效应,株高因子则较为独立。聚类分析表明111份桂糖甘蔗种质资源可以分为高糖类群(含3个亚类)和低糖类群(含2个亚类),高糖类群以年代较近的材料为主,低糖类群以年代较远的材料为主。糖分性状在甘蔗育种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糖料蔗育种中实生苗选择时建议以锤度为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美琼  
以广西1998~2012年与甘蔗种植面积有关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制作面积变化曲线和分布图,对甘蔗种植面积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甘蔗种植面积的时空分布情况及其规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揭示广西甘蔗种植面积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1998年以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15年来净增加51.4万hm2,2008年以来基本稳定在110万hm2左右。2广西的崇左、来宾、南宁、柳州等4个市为甘蔗种植优势产区,种植面积占67.0%;百色、河池、防城港、钦州、北海、贵港6市甘蔗种植面积不大、密度不高,作为优势产区的有力补充;贺州、梧州、桂林、玉林等4市为非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宪彬  胡培松  张忠旭  王彦荣  李全英  华泽田  
对北方杂交粳稻100个杂交组合的米质进行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整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度、胶稠度、透明度变异系数大,除垩白率、垩白度外,配组的杂交组合变异系数父本大于母本;糙米率、精米率与粒长、长宽比,糙米率与透明度,精米率与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与碱消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糙米率、精米率与粒宽,蛋白质含量与精米率,粒长与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粒长、长宽比、碱消值、胶稠度与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与垩白率、垩白度、碱消值、直链淀粉呈极显著正相关;整精米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受遗传控制小,粒长、垩白率、碱消值父本效应大于母本效应,粒宽母本效应大于父本效应,直链淀粉含量受遗传与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芳  杨荣仲  李松  莫磊兴  李翔  
为提高甘蔗育种的选择效率,摸索简便科学的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采用几种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对各方法的相关系数和离差偏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用一次蒸煮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得到的结果和常规方法作比较,相关系数达0.99以上,离差偏差0.11左右;用二次推算法测定甘蔗蔗糖分,相关系数在0.99~0.98之间,离差偏差在0.18~0.19之间;用一次推算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其相关系数达0.98以上,离差偏差在0.23左右。对不同的试验要求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可提高甘蔗蔗糖分分析效率及育种选择效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革  
从数学角度提出用主成分分析法重新构建电子资源综合评价指标,并分析其可行性。旨在应用能够起重要作用的少数综合指标,较为全面地评价电子资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娟  齐二石  
教学工作指标对学生评价教师教学工作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同的。针对该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统计方法,通过对实际评价数据的分析,说明这些指标在评价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可使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自身状况,以适应学生的需求,促进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经玲  朱甫芹  鲁绯  孙君社  
为解决PCA不适合多指标综合分析中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的问题 ,采用核主成分分析 (KPCA)方法 ,对我国不同地区 16种腐乳的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使用核函数将原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 ,在高维空间进行了线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通过对核参数的适当选取 ,可使最大特征值的贡献率达到或接近 85 % ,避免了多个主成分的不同组合而导致的评价结果的不一致。应用KPCA得到的腐乳品质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令法  何淑玲  杨敬军  常毓巍  
关键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继祥  刘后利  
采用主成分分析,把甘蓝型油菜49个杂交组合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归纳为5个主成分,即产油因子、角果因子、长度因子、种质因子、粒质因子,它们约占总遗传变异量的90%。根据各主成分遗传贡献率的大小,以主成分为单位选育高产、优质油菜品种,应首先注意选择全株角果总数和主序角果数较多的、产油量高的杂种,结合选择主序较长的后代材料,然后选择分枝数较多的双低优系。根据上述选择原则,已选出10个产油量高、综合性状较好的杂交组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毅霖  蒋北  
为了弥补人类发展指数因未涵盖生态因素而不能全面反映人类发展水平的欠缺,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提出衡量中国生态状况的三个指标,参照Aktinson不平等测量法,将生态因素与经济指数相结合,再将其嵌入人类发展指数中,得到涵盖生态文明的新人类发展指数(EHDI)。在计算EHDI的过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重新设计各个指标的权重。测量结果表明,由于生态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省市的EHDI都低于HDI,而两个指数间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非常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志英  李存东  孙红春  赵金锋  
【目的】通过对干旱胁迫下小麦代换系多项生理指标的研究,鉴定其抗旱性基因型。【方法】以小麦CS-Synthetic 6x整套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对其在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叶片相对电导率、K+相对渗透率、游离脯氨酸、蛋白质含量、相对含水量(RWC)、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SOD活性、POD活性、丙二醛含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WUE)、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各项指标的抗旱系数作为衡量抗旱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将15个单项生理指标综合成为6个相互独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明娟  楚宗艳  杜玉倍  赵国建  吴超  占亚楠  刘素玲  汤玉煊  
为了解小麦对花后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以洛旱2号、郑麦366等26个品种为材料,测定高温胁迫(搭棚增温)下和大田自然生长条件(CK)下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11个生理指标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26个小麦品种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SPAD值、叶片相对含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并不明确;以11项指标的抗逆系数作为衡量抗高温性的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个生理指标可以综合成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累计贡献率为80.561%;根据产量相关指标可将26个小麦品种划分为4类,周麦22、新麦11号等11个品种为中抗高温型品种,郑麦366、兰考矮早8等10个属于高抗温型小麦品种,西农979、洛旱6号等4个品种属于低抗高温型品种,洛旱2号的千粒质量热感指数和产量的热感指数均大于2,且千粒质量的抗逆指数和抗逆系数均小于80%,属于高温敏感型品种。结合D值聚类分类结果综合判断,郑麦366、兰考矮早8、冀麦47属于高抗高温型小麦品种;新麦11、周麦19、郑麦7698、丰德存麦1号属于中抗高温型小麦品种;西农979、洛旱6号、北京8号属于低抗高温型小麦品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明娟  楚宗艳  杜玉倍  赵国建  吴超  占亚楠  刘素玲  汤玉煊  
为了解小麦对花后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以洛旱2号、郑麦366等26个品种为材料,测定高温胁迫(搭棚增温)下和大田自然生长条件(CK)下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11个生理指标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26个小麦品种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SPAD值、叶片相对含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并不明确;以11项指标的抗逆系数作为衡量抗高温性的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个生理指标可以综合成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累计贡献率为80.561%;根据产量相关指标可将26个小麦品种划分为4类,周麦22、新麦11号等11个品种为中抗高温型品种,郑麦366、兰考矮早8等10个属于高抗温型小麦品种,西农979、洛旱6号等4个品种属于低抗高温型品种,洛旱2号的千粒质量热感指数和产量的热感指数均大于2,且千粒质量的抗逆指数和抗逆系数均小于80%,属于高温敏感型品种。结合D值聚类分类结果综合判断,郑麦366、兰考矮早8、冀麦47属于高抗高温型小麦品种;新麦11、周麦19、郑麦7698、丰德存麦1号属于中抗高温型小麦品种;西农979、洛旱6号、北京8号属于低抗高温型小麦品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盼  李超  
业绩评价是评价主体利用其所掌握的信息对评价客体运用一定的方法、程序、指标等进行分析,进而对评价客体在一定时期内的行为表现做出某种判断的过程。业绩评价系统分为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与评价报告六个要素。业绩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