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6)
- 2023(8479)
- 2022(7424)
- 2021(6661)
- 2020(5955)
- 2019(13746)
- 2018(13363)
- 2017(25796)
- 2016(14331)
- 2015(16392)
- 2014(16474)
- 2013(16491)
- 2012(15728)
- 2011(14435)
- 2010(14398)
- 2009(13618)
- 2008(13610)
- 2007(12466)
- 2006(10823)
- 2005(9718)
- 学科
- 济(62497)
- 经济(62432)
- 管理(40273)
- 业(36900)
- 方法(30509)
- 企(28958)
- 企业(28958)
- 数学(27162)
- 数学方法(26901)
- 农(17055)
- 学(15927)
- 财(15742)
- 中国(14594)
- 地方(14328)
- 环境(13975)
- 贸(12507)
- 贸易(12502)
- 易(12120)
- 业经(11593)
- 农业(11354)
- 制(10451)
- 划(9891)
- 和(9712)
- 务(9403)
- 财务(9389)
- 财务管理(9361)
- 企业财务(8867)
- 融(8662)
- 金融(8660)
- 银(8461)
- 机构
- 大学(218881)
- 学院(217183)
- 济(87783)
- 经济(85919)
- 研究(79675)
- 管理(78236)
- 理学(67634)
- 理学院(66786)
- 管理学(65416)
- 管理学院(65047)
- 中国(57409)
- 科学(54002)
- 农(49379)
- 京(46958)
- 所(43539)
- 研究所(40109)
- 农业(39774)
- 业大(39365)
- 财(38933)
- 中心(36377)
- 江(33265)
- 财经(31341)
- 北京(29461)
- 经(28395)
- 范(28097)
- 院(28096)
- 师范(27690)
- 经济学(27599)
- 州(26411)
- 省(26100)
- 基金
- 项目(149036)
- 科学(114578)
- 基金(107610)
- 研究(99912)
- 家(98183)
- 国家(97439)
- 科学基金(80254)
- 社会(62343)
- 社会科(59046)
- 社会科学(59021)
- 省(58646)
- 基金项目(57257)
- 自然(54990)
- 自然科(53592)
- 自然科学(53566)
- 自然科学基金(52588)
- 划(50815)
- 教育(45250)
- 资助(44871)
- 编号(38635)
- 重点(34728)
- 发(32806)
- 部(32656)
- 成果(31021)
- 计划(30975)
- 创(30301)
- 科研(29872)
- 创新(28558)
- 科技(27733)
- 课题(27437)
- 期刊
- 济(92686)
- 经济(92686)
- 研究(59490)
- 学报(45507)
- 农(43827)
- 中国(41157)
- 科学(37925)
- 大学(32038)
- 学学(30586)
- 财(30457)
- 农业(29565)
- 管理(25810)
- 教育(18181)
- 融(16937)
- 金融(16937)
- 业(16814)
- 技术(16649)
- 财经(15590)
- 经济研究(15358)
- 业经(14503)
- 经(13430)
- 问题(12982)
- 版(12540)
- 业大(12121)
- 资源(11395)
- 技术经济(10808)
- 贸(10584)
- 统计(10451)
- 科技(10334)
- 农业大学(10127)
共检索到315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学宽 刘家勇 范源洪 吴才文 赵俊 赵培方
利用AMM I(主效可加互作乘积)模型及双标图、Di(品种稳定性参数)以及相应表现型值与Di值的聚类分析,对2005~2006年14个甘蔗品种云南5个试点的2年新植1年宿根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基因环境互作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产量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显著,稳定性好的品种有云瑞99-113、德蔗93-94等;甘蔗糖分与环境互作效应较小,稳定性好的品种有云瑞99-113、云蔗98-236等。②根据AMM I双标图,提出了参试品种在参试点的适应性。③根据平均产量和糖分及其Di值聚类分析,参试品种可分为5类。基于AMM I的互作稳定性分析和聚类分析为蔗区甘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芳 杨荣仲 李松 莫磊兴 李翔
为提高甘蔗育种的选择效率,摸索简便科学的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采用几种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对各方法的相关系数和离差偏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用一次蒸煮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得到的结果和常规方法作比较,相关系数达0.99以上,离差偏差0.11左右;用二次推算法测定甘蔗蔗糖分,相关系数在0.99~0.98之间,离差偏差在0.18~0.19之间;用一次推算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其相关系数达0.98以上,离差偏差在0.23左右。对不同的试验要求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可提高甘蔗蔗糖分分析效率及育种选择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勇生 吴文龙 刘福业 潘方胤 沈万宽 邓海华
针对广东省2004-2005年甘蔗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应用Tai氏方法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交互效应的结果表明,粤糖96-86高产、适应性强、稳定性好,居于首位;粤糖95-168和ROC22高产但适应性较低,粤糖96-24、粤糖97-64和ROC10低产但适应性强,粤糖96-177产量低而且适应性差,它们的稳定性表现不一.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域试验 交互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荣华 李杨瑞 梁天锋 谢春斌 温国泉 唐茂艳 陈雷 王强 张晓丽 Tran Van Quang
越南地处热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适合甘蔗生长。甘蔗是越南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近年来全国种植甘蔗面积约30万hm2,甘蔗总产已超过2000万t。以越南农业统计资料和越南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通过实地调查,比较分析了越南全国、各农业生态区、部份省份近6~10年种植甘蔗面积、单产及总产等糖业生产情况,为我国甘蔗科技工作者、蔗糖生产企业与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甘蔗种植 糖业生产 农业生态区 越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学宽 刘家勇 赵培方 赵俊 昝逢刚
利用方差分析、AMMI(主效可加互作乘积)分析及双标图、品种及环境稳定性参数(DiJ)等分析,对2008-2009年13个甘蔗品种在云南6个试点的2年新植一年宿根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蔗茎产量和产糖量进行基因环境互作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甘蔗产量和甘蔗产糖量的基因型、环境、年份等方差达极显著水平,基因×环境×年份互作方差达显著水平。基因×环境互作的不显著,说明进行AMMI分析的必要性。AMMI双标图及稳定性参数分析表明,参试品种v13(ROC22-CK)、v1(YZ99-91)、v5(YZ03-103)蔗茎产量和产糖量都较稳定。品种v11(DZ03-83)、v13(ROC22-CK)、v5(YZ0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直 林兆里 罗俊 张华
【目的】甘蔗纤维组分的含量与分布比例是决定甘蔗茎秆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分析甘蔗纤维组分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筛选出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品种,对解决甘蔗机械化收获过程中难以控制收获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万用试验机测定了5 个常见甘蔗品种(柳城05136号、粤糖94-128号、桂糖42号、福农41号、热甘1号)蔗茎的弹性模量,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进行定量测量。【结果】弹性模量、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在不同品种之间差异均显著。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9.78%~49.10%、18.74%~23.63%、18.16%~24.01%。并且对不同部位处弹性模量的分析发现,蔗皮>蔗皮结>蔗芯结>蔗芯。相同品种中四个部位处的弹性模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相关性方面甘蔗蔗芯弹性模量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显著相关,而蔗皮的弹性模量则与纤维素含量显著相关,木质素含量则与蔗茎弹性模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植物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含量对甘蔗力学性能具有积极作用,选取高纤维组分的甘蔗品系将更有利于甘蔗种植过程中的抗倒伏与抗虫害,并对机械化收获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
甘蔗 纤维组分 弹性模量 细胞壁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月绪 张华 陈如凯
研究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HPLC-RID)测定甘蔗茎节3种主要糖分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摒弃有毒流动相乙腈,建立一种无毒、快捷、准确的检测方法.该法通过乙醇浸提,采用Waters Sugar PakⅠ色谱柱(6.5 mm×300 mm,10μm),流动相为超纯水,流速0.4 m L·min-1,柱温90℃,检测器温度35℃.检测方法线性关系好、灵敏度高,RSD为2.77%-4.5%(n=5),方法重复性良好;加标回收率高,达95.4%-101.8%;能满足甘蔗及相似作物中3种糖的准确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俊奇 王震 杨丽涛 李杨瑞
为分析甘蔗SUT家族基因新成员的序列特征和基因表达模式,采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以甘蔗GT28未成熟茎cDNA为模板克隆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命名为SoSUT2-h1,GenBank登录号KF808330。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2 132bp,开放阅读框长1 749bp,编码58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61.80ku和6.17。SoSUT2-h1蛋白具有12个跨膜结构。该蛋白具有保守的蔗糖转运蛋白功能域,属于MFS蛋白家族和GPH(蔗糖/H+共转运体)超家族中的一员。荧光定量PCR表明在
关键词:
甘蔗 蔗糖转运蛋白 克隆 基因表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鸿凯 蔡华斌 刘桂富 王尚钦 郭荣发
用朱军的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E)对11个甘蔗亲本,及以5×6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30个杂交组合实生苗的7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性状普遍存在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但不同性状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所起的作用不同;(2)不同性状的遗传率大小不同,受环境影响也不同,较大的互作狭义遗传率受环境影响较大,一般而言,除锤度外,其余性状的遗传率都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互作狭义遗传率较小;(3)所有性状之间都存在遗传相关,多数性状之间以加性和显性相关为主,环境条件对各性状遗传相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显性×环境互作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月桂 吴建涛 刘副业 吴文龙 潘方胤 彭立冲 郑泽军 杨俊贤
以甘蔗新品种粤糖04-252为材料,分析了其蔗茎产量、含糖量和蔗糖分丰产性和稳产性,同时对其对其蔗茎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之间进行了等级结构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粤糖04-252蔗茎产量、含糖量以及各期甘蔗蔗糖分均高于ROC22,稳产性能比ROC22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适应性较广。产量结构分析表明,公顷产蔗量在100~110 t之间的较合理群体结构为有效茎数在7.0~7.8万条/hm2、茎长在229.0~279.0 cm、茎径在2.55~2.95 cm。相关分析表明,蔗茎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茎径、茎长和有效茎数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粤糖04-252 种性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洪博 陆鑫 毛钧 苏火生 林秀琴 徐超华 李旭娟 蔡青
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作物,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而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是甘蔗体内蔗糖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对甘蔗中蔗糖的合成、积累和抗逆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蔗糖磷酸合成酶在甘蔗蔗糖代谢中的作用和SPS家族基因的克隆、分类、表达活性和功能,分析SPS基因在甘蔗不同种中的单核苷酸位点突变、插入、缺失和氨基酸变异情况,期望为甘蔗蔗糖磷酸合成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蔗 蔗糖磷酸合成酶 研究进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宁宁 刘建辉 张显 李欢
【目的】探讨坐果剂与人工授粉处理对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及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影响的差异性,为甜瓜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早蜜"厚皮甜瓜为试验材料,以人工授粉为对照,喷施"福美特"和"帝豪"2种坐果剂,于处理后每5d取样1次,测定甜瓜果实可溶性总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以及4种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厚皮甜瓜果实的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果糖含量变化均表现为前期积累缓慢,后期积累迅速,并且在花后20d有1个明显的"拐点";前期以积累果糖为主,成熟期则以积累蔗糖为主。在果实发育的早期,以蔗糖分解转化酶活性较高,进入成熟期则以合成酶活性较高。喷施"福美特"显著增加了甜瓜果实的可溶性...
关键词:
厚皮甜瓜 坐果剂 蔗糖积累 蔗糖代谢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含敏 周慧文 闫海锋 陈荣发 范业赓 罗霆 周忠凤 吴建明 丘立杭
【目的】探讨促生长化学调控剂对甘蔗节间伸长和糖分积累的影响,分析甘蔗产量与重要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定向化学调控甘蔗农艺性状及完善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甘蔗优良栽培品种桂糖58号(GT58)为试验材料,以不同促生长化学调控剂[硝酸钙(A)、硼酸(B)、磷酸二氢钾(C)、复硝酚钠(D)、赤霉素(E)、赤霉素+复硝酚钠(F)和赤霉素+硝酸钙+硼酸+磷酸二氢钾+复硝酚钠(G)]为化学调控剂处理组,以叶面喷施清水为对照组(CK),开展两年新植蔗田间小区试验,于节间伸长期喷施化学调控剂后在甘蔗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测定其株高、节间伸长速率、糖分和产量。【结果】不同促生长化学调控剂处理甘蔗后,节间伸长速率表现为1.22~1.67 cm/d;平均节间数为21.30~23.90节;平均节间长为11.41~12.41 cm,且以含赤霉素调控剂的E和G处理极显著高于CK(P<0.01,下同)。含赤霉素调控剂的E和G处理甘蔗的株高均显著高于CK(P0.05),而最终产量均高于CK。在甘蔗节间糖分积累过程中,含赤霉素调控剂处理组(E、F和G处理)均可促进糖分在蔗茎中部和上部节间积累,促使不同部位节间的糖分含量快速达到工艺成熟期水平,还原糖含量快速降低至CK以下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促生长化学调控剂处理组甘蔗的茎径与产量呈弱负相关,Pearson系数仅为-0.082,有效茎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产量呈正相关。【结论】促生长化学调控剂可通过调控甘蔗节间伸长促进甘蔗株高形成,改善株高、茎径、有效茎数和产量性状及这些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含赤霉素调控剂可有效促进节间伸长及糖分从中部节间至上部节间快速积累,增产增糖潜力巨大,可在甘蔗农艺性状的定向化学调控及完善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中应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海波 魏玉清 周维松 邹程
【目的】研究土壤盐分胁迫对甜高粱茎秆中糖分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探明盐胁迫条件下甜高粱茎秆的糖分积累特征。【方法】以甜高粱杂交品种"辽甜1号"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学测定方法,对5种不同土壤盐分(分别为对照CK(0.102%)、T1(0.215%)、T2(0.250%)、T3(0.300%)、T4(0.459%),以上为质量分数)胁迫下,甜高粱各生育时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茎秆中的糖分(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
关键词:
土壤盐分 甜高粱 糖分积累 糖代谢相关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奇伟 刘福业 陈月桂 杨俊贤 邓海华 吴文龙 潘方胤 吴建涛 陈勇生
粤糖03-393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糖92-1287为母本,粤糖93-1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3-393蔗茎产量、含糖量分别为105.726和17.147 t/hm2,比ROC22增产12.7%、增糖21.6%;11月至翌年1月甘蔗平均蔗糖分为16.23%,比ROC22提高1.21个百分点;粤糖03-393蔗茎产量、含糖量和甘蔗蔗糖分均比ROC22稳定,高糖,稳产性能比ROC22好,两品种受环境因素效应影响较小,适应性较广。有效茎数和茎长是影响蔗茎产量的主要因素和重要因素,对蔗茎产量贡献最大,高产栽培上应着重增加有效茎数和提高植株高度。公顷产蔗量在...
关键词:
粤糖03-393 高产高糖 选育 种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