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1)
2023(6430)
2022(5753)
2021(5249)
2020(4918)
2019(11446)
2018(11376)
2017(21959)
2016(12761)
2015(14617)
2014(15024)
2013(15122)
2012(14607)
2011(13316)
2010(13618)
2009(12722)
2008(13257)
2007(12132)
2006(10393)
2005(9251)
作者
(42152)
(35728)
(35520)
(33794)
(22692)
(17260)
(16161)
(14020)
(13367)
(12813)
(12321)
(11964)
(11483)
(11477)
(11455)
(11415)
(11123)
(10568)
(10353)
(10304)
(9265)
(9005)
(8878)
(8225)
(8131)
(8112)
(8034)
(8009)
(7464)
(7385)
学科
(53169)
经济(53108)
(31284)
管理(30908)
方法(27492)
数学(24316)
(24065)
企业(24065)
数学方法(24035)
(14850)
(14750)
(12956)
中国(12291)
地方(10621)
(10495)
贸易(10494)
(10141)
农业(9730)
业经(9716)
(9016)
(8612)
理论(8068)
(8018)
金融(8013)
(7804)
银行(7739)
(7702)
财务(7685)
财务管理(7660)
环境(7369)
机构
大学(198727)
学院(195669)
(75552)
经济(73908)
研究(71998)
管理(68493)
理学(59172)
理学院(58352)
管理学(57011)
管理学院(56632)
中国(50641)
科学(49716)
(45963)
(42932)
(40454)
研究所(37472)
农业(37139)
业大(36312)
(34183)
中心(31972)
(30449)
财经(27623)
北京(26876)
(26718)
师范(26343)
(24864)
(24704)
(24210)
农业大学(24152)
经济学(23805)
基金
项目(131273)
科学(99495)
基金(92905)
研究(88299)
(84724)
国家(84077)
科学基金(68059)
社会(52788)
(52244)
社会科(49835)
社会科学(49815)
基金项目(49475)
自然(46517)
自然科(45417)
自然科学(45393)
(45174)
自然科学基金(44547)
教育(41105)
资助(39358)
编号(35119)
重点(30922)
成果(29897)
(28918)
(28673)
计划(27664)
(26599)
科研(26187)
科技(25517)
课题(25168)
创新(25078)
期刊
(80027)
经济(80027)
研究(52945)
学报(42841)
(41383)
科学(34735)
中国(34563)
大学(29774)
学学(28343)
农业(27839)
(26562)
管理(21755)
教育(18627)
(15811)
技术(15139)
(14908)
金融(14908)
财经(13510)
经济研究(12634)
业经(12537)
(12145)
(11555)
问题(11503)
业大(11438)
统计(9845)
技术经济(9757)
农业大学(9533)
科技(9520)
(9230)
图书(9063)
共检索到280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俊  张华  徐良年  吕建林  陈如凯  
利用CI-301PS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152个甘蔗品种资源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甘蔗品种间光合性状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对152个甘蔗品种资源的光合性状进行聚类和判别分析,将152个品种分为7大类,在聚类分析基础上用判别分析选出对甘蔗光合性状数值分类有显著影响的3个光合参数,建立了7个判别能力较高的判别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纯佳  覃伟  徐超华  刘洪博  毛钧  陆鑫  
【目的】探明国外引进甘蔗栽培品种光合气体交换参数遗传变异特征,筛选优良基因型,并为甘蔗高光效育种技术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于大伸长期对50份国外引进甘蔗栽培品种顶端全展叶6项光合气体交换参数进行测定,包括净光速率(A)、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E)、固有水分利用效率(WUEin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nst)。通过方差分析、广义遗传力计算、相关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明确气体交换参数变异特征,并通过聚类和判别分析筛选优异基因型。【结果】所有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在参试基因型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程度依次为gs>A>E>Ci>WUEintr>WUEinst。各项参数广义遗传力较高,除WUEinst为58.8%外,其余参数均达70%以上。除WUEinst与E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气体交换参数间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气孔导度同其他参数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相关,体现了其对气体交换的重要调控作用。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两项公因子,可分别解释为"碳同化性能"和"水分利用效率",二者在基因型间的变化彼此独立,表明兼具高碳同化性能和高水分利用效率材料的筛选是可能的。通过聚类分析最终筛选出B4362、B51-410、US67-22、BH10-12、C323-87、Co685等6个碳同化能力突出、且同时具有极佳水分利用效率的优异基因型。【结论】国外引进甘蔗栽培品种中蕴含丰富的气体交换参数变异,遗传差异是该变异产生的主要原因。鉴定筛选到6份兼具高碳同化性能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优异材料,为甘蔗高光效育种提供了可靠的种质资源和优化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鑫  毛钧  应雄美  刘新龙  苏火生  马丽  蔡青  
对13份甘蔗创新种质和2个对照种的13个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前4个公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达90.21%,反映了原变量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以前4个公因子得分为综合指标,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进行系统聚类,在欧氏距离为2.69时可将参试材料聚为4类,其中Ⅰ类和Ⅱ类综合表现较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俊  吴才文  赵培方  夏红明  暂逢刚  杨昆  李复琴  刘家勇  
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Q、VMC、FR、RB、CP、TCP等系列113份引进甘蔗种质的出苗率、分蘖率、宿根发株数、株高、茎径、有效茎、单茎重、蔗产量、锤度、蔗糖分、简纯度、纤维分、含糖量等13个工艺及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含糖量、蔗产量与株高、有效茎、单茎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分与锤度、简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茎与茎径呈极显著负相关,宿根发株数与出苗率、分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各性状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3个工、农艺性状可简化为5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糖分因子、发株与纤维分因子、分蘖因子、茎径因子,5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75.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楠琪  姜卫兵  韩键  张斌斌  马瑞娟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李资源在生长季内叶片光合能力的差异,为李的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分别于2017年春季(5月下旬)、夏季(8月上旬)和秋季(10月上旬)对不同种源李资源的22个品种进行光合日变化测定。对净光合速率(P_n)日积分值、蒸腾速率(T_r)日积分值、气孔导度(G_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行数值分类,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定分析。[结果]李资源的P_n日积分均值春季最高,春、夏、秋呈现逐渐降低趋势; WUE日均值夏季最低,春、秋季节较高。将不同李资源按P_n高低可划分为高、中、低光合速率3类;按WUE高低可划分为高、较高、中、低水分利用效率4类。进一步主成分分析确定P_n日积分值、T_r日积分值、G_s和WUE为影响李光合生理的主导因子。对各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最终不同李资源被聚为3类,并筛选出6个综合光合性状较优的品种:黑刺李‘Damas~(-1)869’,欧洲李‘大玫瑰’,中国李‘芙蓉李’‘嘉庆子’,杂交李‘安哥诺’‘圣玫瑰’。[结论]在3个季节中,不同李资源的光合能力存在差异,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可以筛选出适用于高光效育种的李资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会  杨荣仲  方锋学  李杨瑞  
通过分析评价桂糖系列甘蔗种质资源重要数量性状,为甘蔗育种中性状选择提供参考。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11份桂糖系列甘蔗种质资源9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甘蔗9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即糖分因子、茎径-叶因子、茎数-叶因子和株高因子,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4.42%,糖分因子为第一主成分,茎径与茎数之间互有较大的负效应,株高因子则较为独立。聚类分析表明111份桂糖甘蔗种质资源可以分为高糖类群(含3个亚类)和低糖类群(含2个亚类),高糖类群以年代较近的材料为主,低糖类群以年代较远的材料为主。糖分性状在甘蔗育种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糖料蔗育种中实生苗选择时建议以锤度为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超华  李纯佳  陆鑫  刘新龙  李旭娟  毛钧  林秀琴  刘洪博  字秋燕  蔡青  
【目的】研究蔗茅无性系气体交换特性,筛选高光效种质资源,为开展高光效品种培育等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自然条件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36份蔗茅种质资源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如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叶片饱和水汽压亏缺、蒸腾效率、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结果】36份蔗茅种质资源平均净光合速率为17.61μmOL·m~(-2)·s~(-1),倍数变化为2.28;平均气孔导度为0.15 mOL·m~(-2)·s~(-1),倍数变化为2.88;平均胞间CO_2浓度为163.49μmOL·mOL~(-1),倍数变化为2.29;平均蒸腾速率为2.17 mmO...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诗童  贤武  周会  梁强  桂意云  杨荣仲  
采用100对SRAP引物对35个不同耐寒甘蔗品种进行了标记,并筛选出了72对多态性较好的SRAP引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72对引物共扩增出1241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7.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9.36%。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773~0.7264之间,平均为0.6340。聚类分析表明,35份甘蔗品种可分为5个类群,聚类分析结果不能反映供试材料的地域特性;同时,耐寒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分散于4个类群中,说明聚类分析并不能把耐寒性好的品种聚成一类;而两三个耐寒性较差的品种能够聚在一起,说明SRAP标记对耐寒性较差的品种的聚类起到较好的作用。SRAP标记在甘蔗耐寒性研究上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直  林兆里  罗俊  张华  
【目的】甘蔗纤维组分的含量与分布比例是决定甘蔗茎秆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分析甘蔗纤维组分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筛选出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品种,对解决甘蔗机械化收获过程中难以控制收获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万用试验机测定了5 个常见甘蔗品种(柳城05136号、粤糖94-128号、桂糖42号、福农41号、热甘1号)蔗茎的弹性模量,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进行定量测量。【结果】弹性模量、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在不同品种之间差异均显著。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9.78%~49.10%、18.74%~23.63%、18.16%~24.01%。并且对不同部位处弹性模量的分析发现,蔗皮>蔗皮结>蔗芯结>蔗芯。相同品种中四个部位处的弹性模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相关性方面甘蔗蔗芯弹性模量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显著相关,而蔗皮的弹性模量则与纤维素含量显著相关,木质素含量则与蔗茎弹性模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植物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含量对甘蔗力学性能具有积极作用,选取高纤维组分的甘蔗品系将更有利于甘蔗种植过程中的抗倒伏与抗虫害,并对机械化收获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俊奇  王爱勤  朱惠  杨丽涛  李杨瑞  
采用RACE-PCR方法,以甘蔗心叶为材料克隆了甘蔗PSⅠ反应中心亚基Ⅱ基因全长,命名为SopsaD,GenBank登录号JX866950。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904bp,编码200个氨基酸多肽,预测其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1.85ku和10.5,其中N端的1~44aa是叶绿体转运肽序列,62~199aa是保守的Pfam:PasD结构域。SopsaD与玉米(EU953246)、水稻(AY224449)、大麦(M98254)和短柄草(XM003564060)psaD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5%、85%、84%和8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2%、88%、87%和85%。荧光定量PCR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荣华  李杨瑞  梁天锋  谢春斌  温国泉  唐茂艳  陈雷  王强  张晓丽  Tran Van Quang  
越南地处热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适合甘蔗生长。甘蔗是越南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近年来全国种植甘蔗面积约30万hm2,甘蔗总产已超过2000万t。以越南农业统计资料和越南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通过实地调查,比较分析了越南全国、各农业生态区、部份省份近6~10年种植甘蔗面积、单产及总产等糖业生产情况,为我国甘蔗科技工作者、蔗糖生产企业与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芳  杨荣仲  李松  莫磊兴  李翔  
为提高甘蔗育种的选择效率,摸索简便科学的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采用几种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对各方法的相关系数和离差偏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用一次蒸煮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得到的结果和常规方法作比较,相关系数达0.99以上,离差偏差0.11左右;用二次推算法测定甘蔗蔗糖分,相关系数在0.99~0.98之间,离差偏差在0.18~0.19之间;用一次推算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其相关系数达0.98以上,离差偏差在0.23左右。对不同的试验要求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可提高甘蔗蔗糖分分析效率及育种选择效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勇  邹霞青  
选 5头装有瘤胃瘘管的丹麦红杂交牛 ,利用尼龙袋法按 5× 5拉丁方设计分别对经不同处理的 5种甘蔗渣即质量分数为 5 % Na OH碱化处理、质量分数为 7% Na OH碱化处理、氨化处理、复合处理蔗渣和甘蔗渣原样进行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 (ADF)、酸性洗涤木质素 (ADL)、纤维素 (CEL)和半纤维素 (HC)等纤维类物质瘤胃降解率的测定及降解参数的分析 ,以综合评定不同处理蔗渣的饲用价值 .结果表明 ,5 %、7%碱化处理 ,氨化处理 ,复合处理使蔗渣 NDF的纤维综合评价指标 (FDI)分别提高 3 6.1 5 %、5 1 .2 1 %、5 .83 %、5 4.6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月桂  吴建涛  刘副业  吴文龙  潘方胤  彭立冲  郑泽军  杨俊贤  
以甘蔗新品种粤糖04-252为材料,分析了其蔗茎产量、含糖量和蔗糖分丰产性和稳产性,同时对其对其蔗茎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之间进行了等级结构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粤糖04-252蔗茎产量、含糖量以及各期甘蔗蔗糖分均高于ROC22,稳产性能比ROC22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适应性较广。产量结构分析表明,公顷产蔗量在100~110 t之间的较合理群体结构为有效茎数在7.0~7.8万条/hm2、茎长在229.0~279.0 cm、茎径在2.55~2.95 cm。相关分析表明,蔗茎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茎径、茎长和有效茎数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洁  孙俊良  李光磊  高海燕  李新华  
探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研究不同玉米品种特性中的应用,筛选玉米加工特性的有效指标。选取辽宁地区26个主栽玉米品种,采用湿磨工艺制备玉米粉,测定了玉米粉的主要成分和理化性质,并对各指标进行基本参数估计、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玉米湿磨粉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具有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玉米粉品质由6个主成分构成,其中淀粉品质对玉米湿磨粉品质的贡献率最大,占44.69%;Q型聚类分析按照淀粉品质将供试品种分为4类。主成分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在结果上的一致性说明多因素分析技术在不同玉米品种特性中的研究是可行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